一位63歲老人坦言:再婚後,嫁給比自己大10歲的老伴,我願餘生照顧他

2020-12-18 騰訊網

01

都說再婚難,大多數人的難,在於害怕新一段感情中,自己沒有遇到良人,付出沒有得到回報,卻被另一半所利用,成為感情中受傷害最深的那個人。

對中年人而言,已走過生活的風風雨雨,看多了世事,明白了人性,做事往往謹慎,再婚時往往會反覆權衡,先求自保,不願意付出太多。

但由於再婚家庭關係的複雜性,加之婚姻生活中的瑣碎,夫妻雙方的付出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更別提一些事情,每個人眼裡看到的結果完全不同,衡量標準也不同。

當夫妻雙方都在權衡各自的利弊得失,想方設法保全自己時,再婚生活往往很難走到最後。

但生活中,仍然有一些人,他們明白想要得到對方的真心,自己先要付出,在一些事情上做出妥協讓步,才會換來另一半的感恩,雙方的感情才能更進一步。

小區裡63歲的王姐,退休那年,認識了比自己大十歲的姚先生,兩人興趣愛好相似,有共同語言,彼此情投意合。當姚先生提出再婚要求時,王姐提出兩個要求,姚先生全都答應了。

婚後幾年中,他把自己婚前房子拆遷款拿出一半給王姐,讓她在將來自己提前離世後,王姐養老所用,這讓王姐深受感動。

在他們結婚的五年中,王姐將老伴照顧的很好。後來姚先生生病躺在床上,王姐更是不離不棄,盡心伺候。她說,只要自己健康,她會用餘生照顧好老伴。

一方毫無私心的付出,換來對方的深情,成就再婚家庭的幸福生活。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不是所有再婚夫妻都難以依靠,先從自身做起,付出真情,就算老夫少妻的婚姻,也能夠獲得長久美滿的幸福生活。

02

王姐與姚先生相識,是在55歲退休那年。

那時,她的獨生兒子已在外地工作成家,她一個人居住。突然退休下來的她很不適應,為了打發時間,她開始學跳廣場舞,參加同學聚會,並報了老年大學學習畫畫。

姚先生就是她繪畫班的同學,比她早幾期參加,王姐經常去請教姚先生繪畫上的知識,一來二去,兩個人熟悉了。閒聊中,王姐得知,姚先生的女兒已在外地成家,姚先生的妻子早逝,他一個人居住。

他們相聊中,發現兩人的性格頗有相似之處,對一些問題的看法觀點也大致相同,這讓他們有相見恨晚之感。此後,姚先生經常約王姐出外散步,請她吃飯;王姐擅長做飯,知道姚先生平時吃飯總湊合,就醃製一些鹹菜稍給姚先生。兩個人彼此默默地關心著對方。

認識大半年後,姚先生向王姐求婚。

姚先生比王姐大十歲,這讓王姐有些矛盾,可內心又捨不得離開姚先生。思考幾天後,她提出兩個條件:一是讓姚先生給她十萬元錢,作為婚姻保證金,打入她的帳戶;二是婚後兩人共同的生活費用,由姚先生一人承擔。

王姐之所以提這個要求,是因為她每月退休金只有兩千多元,養老根本不夠,自己兒子的條件也不是很好。而姚先生退休工資七仟多元,女兒成家,工作也不錯,完全沒有任何經濟壓力。

她提出這個要求,就想看姚先生對她是否真心。聽說再婚夫妻常常為錢的事情鬧矛盾,她想通過錢來考驗姚先生。

其實,當姚先生提出再婚要求時,心裡一直惴惴不安。從內心來講,王姐比她小十歲,接觸幾個月來,發現她幹活勤快,飯做得好,對人也熱情。而自己一個糟老頭子,沒有家財萬貫,退休前也只是單位一個普通幹部,人家憑什麼要看上自己。

所以當王姐提出這兩個要求時,他全都答應了。他自己沒有什麼能夠給予她的,有的,只是一點微薄存款和每月退休金,在他看來,王姐的要求並不高。

就這樣,兩人步入了婚姻。

03

婚後,姚先生主動把工資卡交給王姐,但王姐說,生活費用不了這麼多,只要兩千元就行了。這讓姚先生心裡有些過意不去,自己就算請專職廚師,怕也不止這些錢。

姚先生不善操持家務,王姐就承擔起家中大部分家務。她烹飪手藝好,總能將一道簡單的飯菜做得色香味俱全,在飲食起居上,把姚先生照顧得很好,這讓獨身幾年的姚先生感受到家的溫暖。

擔心王姐太過操勞,姚先生主動承擔起買菜任務,王姐只需要把買的菜列個清單,姚先生就會按要求買回。逢年過節,姚先生會給王姐買些衣服和她喜歡的禮物。

婚後,王姐第一次過生日時,姚先生專程給她買了金項鍊,這對於一直經濟拮据,從沒有帶過金銀首飾的王姐來說,姚先生這個舉動,讓她很暖心。

結婚快到兩年時,姚先生的一處房子要拆遷,政府拆遷賠償了六十萬元款,他以王姐名義存入一半,把卡交給王姐說:「我比你年齡大,萬一將來我走的早,這些錢,留著你養老用。」

老伴的舉動,讓王姐非常感動。拆遷房子是老伴婚前財產,沒想到,他會分給她一半,這讓她更加認定,姚先生就是自己這輩子要依靠的人。

經過這些事情,兩人的感情更好了。結婚第四年,姚先生突發腦溢血住院治療,半月時間,王姐吃住都在醫院,盡心盡力地照顧。好的是,姚先生只是輕微中風,後期只需要康復治療就行了。

出院回到家後,王姐按照書本所講,認真學習如何幫助姚先生進行康復,在飲食上進行調理,每天陪他在戶外散步,監督他按時吃藥,從心理上不斷寬慰他。

姚先生的身體恢復得不錯,過生日時,王姐把姚先生的女兒和自己兒子都叫了來,一家人一起為姚先生慶生。席間,王姐對姚先生的女兒說:「只要我還健康,你爸的餘生就交給我了。」

寫在最後:

很多人都認為,半路夫妻大多同床異夢。但我不這樣認為,再婚生活要想幸福,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要在金錢上太多計較,想讓另一半對你好,自己先要付出真心。

作為成年人,誰都不是傻瓜,想把對方當保姆或免費提款機的人,時間長了,終究會心思暴露,感情分崩離析。

好的婚姻中,需要雙方互相包容,彼此信任,付出真心,也才能換來同樣的真心,最終花好月圓,牽手共看夕陽紅。

作為再婚夫妻,人海茫茫中能彼此遇見,做半生夫妻,該是多麼幸運的事情。學會互相珍惜,放下各自戒心,真誠相待對方,才能找到最初想要的幸福。

相關焦點

  • 66歲男人坦言:七千退休金,不願找老伴,寧願餘生和保姆度日
    但是一位66歲的男人現如今卻坦言:「我每月七千退休金,不願找老伴,寧願餘生和保姆度日!」 他這樣選擇的理由如下,一起來聽聽看,你是否也同意對方的觀點呢?
  • 62歲女人坦言:兒子相中的老伴,再婚4年,我們越過越像一家人
    生活裡,也有些老年人單身了,還是願意再找了伴一起相陪著度過餘生的日子,他們覺得兩個人的煙火總好過一個人的清冷,希望能夠遇到與自己相伴的老來伴。院區裡62歲的梁阿姨,40歲失去了老公,自己一個人獨自帶大兒子,現在兒子早已成家,孫子都幫忙帶大了。
  • 一位70歲老人坦言:老伴過世後,我反而感覺活得輕鬆了許多
    每次聊天的時候,他都會用話慫我,你懂什麼呀,你一個小工人,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好,不要操心那麼多的事情。後來,兒女都出去上學了,我45歲那年因為公婆的身體都不好,我提前內退了。每天在家照顧兩個身體不舒服的老人,真的是特別的累人,一天下來,我感覺非常的累人。
  • 68歲大爺癱瘓後才知道:子女再不好,也比再婚老伴好一萬倍
    導語很多人都說,半路夫妻不會付出真情,而且如果有一方病倒之後,那么半個夫妻肯定會臨陣脫逃,肯定不會照顧對方,所以半路夫妻很不靠譜。一位六十八歲癱瘓大爺自述:「癱瘓後才知道,子女再不好,也比再婚老伴靠譜。」
  • 65歲老人拒絕40歲保姆求婚:兒女每月給我2萬,我不需要老伴
    2 柯大爺請保姆照顧自己,對保姆也很大方,每月會給保姆開5000的工資,節假日也會主動給保姆放半天假。 就是柯大爺的這份大方打動了保姆,所以保姆才主動追求柯大爺,主動跟柯大爺求婚,想嫁給柯大爺,一輩子伺候柯大爺。 但柯大爺拒絕了保姆,柯大爺毫不避諱地對保姆說:「自己的兒女家大業大,每個月都會給他2萬零花錢,自己不需要老伴,有這樣貼心的兒女就足夠了。」
  • 六十歲再婚,卻讓自己陷入危機:子女寧願我孤獨餘生
    六十歲再婚,卻讓自己陷入危機:子女寧願我孤獨餘生。看完這個令人深思的故事,希望你能有所感悟。01我不是一個害怕變老的人,可是到了六十歲突然感覺生活失去了很多樂趣。我很早就離婚了,後來一直帶著孩子就沒有再婚了。
  • 公公再婚,新老伴改變他學幹家務,兒媳感慨:夫妻真是一物降一物
    她說,只要雙方感情好,能夠相互依靠著過完餘生,不給子女找麻煩,這樣的黃昏戀應該支持。我們來看看她怎麼說:我公公今年72歲,身體健康,前幾年婆婆去世後,他一個人住,他給我們說,他要養好身體,多活幾年,不給我們拖累。公公說得在理,我們是老大,下面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我要求他來和我們同住,但公公拒絕了,他說自己還能照顧好自己,不給我們添麻煩。
  • 再婚7年,67歲阿姨:老伴去世後,我被掃地出門,落得人財兩空
    導語一位67歲的大媽自述:再婚7年老伴去世,我被老伴兒子掃地出門,落得我人財兩空,晚年特別的悽慘。戴大媽/67歲我今年67歲,我的前老伴去世了10年,當時他去世的時候,我整個人都崩潰了,而且特別的傷心,每天沉浸在痛苦當中,當時我的子女害怕我做傻事,想讓我搬過去和他們一起住的,可是我不願意,因為我不想和年輕人住在一起,我怕和他們發生矛盾,所以我覺得在家住比較好一點。
  • 老伴逝世後,餘生一個人過好,還是找個老伴好?看完感慨萬千!
    老年人老伴逝世後,當然是能找到一個老伴共度餘生好。孤獨寂寞顯得悽涼,會加速老年的衰老。老年人對於物質享受沒那麼渴求了,反而是精神上害怕空虛。希望身邊有個人陪著,就算溝通不多,在家裡晃動,也能吸引老人一些活力,能一起做點事,比如看電視,做家務,買菜吃飯……那就更好了。
  • 這位63歲的董事會主席嫁給了一位38歲的漂亮年輕女子
    福建廈門、紫金礦業主席陳景河(63歲)和錢冰(38歲)在網際網路上大行其道。另一邊的新郎一路上有超過「矜持」。(有一種視感當一個老父親給他的女兒結婚。)01出生,福建人,現任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總工程師。
  • 56歲男人坦言:人到老年了,手裡的存款和身邊的老伴一樣重要
    尤其是那些對生活能力的弱的男性,他們需要再找個伴,不僅陪伴著自己,最主要是在生活上照顧自己。 同事老劉今年56歲了,老婆因病去世了5年,獨生的兒子也結婚了,他想再找個伴一起相伴著過日子。
  • 人到晚年,有房有錢,70歲老人:餘生不找老伴與保姆相伴就好
    其實,不是我不想再找老伴,而是我相親過幾次後,我覺得自己這輩子是不會忘記老伴的好,每個跟我相親的女人,在我的眼裡都沒有老伴好。與其這樣,不如自己一個人過得的好。 我有120平的住房,每月固定退休金7000多,還有輛老年代步車。我感覺自身條件不錯,可在相親女人面前,我卻似乎是個什麼都不會的男人,需要他們的照顧伺候。
  • 一位73歲大爺坦言:老伴過世後,我反而活得輕鬆自在了
    我們來聽聽這位老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社區的崔大爺崔大爺今年73歲了,老兩口在一起生活了47年,去年他老伴兒查出胃癌晚期,手術後也沒堅持多久就去世了。老伴兒去世後,崔大爺終於不再是每天愁容滿面,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 一個63歲阿姨自述:連生活費都要AA制,還有真心實心存在嗎?
    導語 很多老人都忙碌了大半生,到了退休年紀的時候,都想好好的享受生活,不想再忙碌自己,只想和自己的老伴一起共度餘生。但是人生都沒有順順利利的,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誰都不知道,本以為打算好和老伴錢找到了,但沒想到老伴先離世了。
  • 女人退休後,找老伴成了最大的坎:餘生,還是一個人更安穩
    當然,與感情相關的事情不只存在於年輕或壯年時代,就算是年紀大了,只要有嚮往,有需要,就會產生情感糾葛與煩惱,這就是最真實的人生。女人退休後,找老伴成了最大的坎。三位有此經歷的女士皆坦言:「餘生,一個人更安穩!」
  • 69歲的他:退休後不再找老伴,是我最大慶幸!
    自述人:李先生,69歲 不瞞大家說,自從我老伴過世之後起,我就沒再找女人戀愛或結婚了,一個人單了19年。 你們沒聽錯,從50歲到現在69歲,都是自己一個人過來的。
  • 他六十歲喪偶,兩年後想再婚,聽他的三個兒媳怎麼說
    男人到了六十歲,已是兒孫滿面,不用再去操心孩子們的事,跟老伴一起帶著孫子樂呵樂呵,等著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然而,命運卻要捉弄人,使其不能圓滿如願。老年痛失相濡以沫幾十年的伴侶,感覺活著再也沒有意義,也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年年新綠斷枯枝,歲歲黃葉化春泥。自然規律是不可更改的。60歲的文大哥,在愛妻病逝之後,身邊的親人都這麼勸慰著他。
  • 搭夥4年,63歲阿姨感慨:半路夫妻有沒有真情,生場病就知道了
    都說「養兒防老」,「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無論生兒生女,作為晚年的依靠,變得越來越「不靠譜」,不是說兒女不孝順,而是子女忙於事業和家庭,尚且自顧不暇,很難分出心力照顧好老人。老人也不想被子女接到家裡養老,不自在,更不想成為負擔,所以依靠這件事,莫過於老伴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老去的路上,都希望找到一個合適的陪伴,那麼人到老年,半路夫妻能不能靠得住?來看看網友關阿姨的再婚經歷。
  • 64歲老人坦言:老伴意外過世後,我反而感覺活得輕鬆了許多
    馬路邊人群熙來熙往,但是那些能夠牽手一起出門的老人少之又少,因為有的人在人生道路上走著走著就會失去了自己的另一半,剩下自己一個人活在追思與沉痛中。如果那些能從年少牽手到白髮暮年的時候,那樣今生就可以說是再而無憾。但,有的不人不是這樣的,他從結婚後,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活在婚姻的沉痛中,夫妻兩人一直怨恨著對方。
  • 嫁給大10幾歲的男人,到老了時會怎樣?聽聽三個女人的真心話
    女人不顧年齡的差距,堅持嫁給比自己大10幾歲的男人,到老了時會怎樣呢?聽聽三個女人的真心話,也許能給那些正處於選擇階段的姑娘一些啟示。結婚後我才知道,這後媽真的不好當,可誰讓我非要嫁的呢?我只能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吞了。後來孩子們都大了,各自成家了,我和老公總算可以過自己的生活了,可我們倆又老了。老公從63歲開始,身體就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的,我一直照顧著他。到他70歲開始,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就全是我負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