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 崔如琢山水作品新境界

2021-02-19 藝術追蹤



藝術市場通訊

崔如琢  美籍華人,著名書畫家、鑑賞家、收藏家。1944年生於北京。幼拜師鄭誦先習字,長投李苦禪門下學畫。先生的畫取材甚廣,包括山水、花鳥、蟲、也間有人物。而尤以潑墨山水、荷花、水仙、墨竹、雞最多得意之作。他的作品畫如其人,樸茂厚重蒼中見溼,大氣磅礴大巧若拙,個性顯明,收放自如。無半點修錚造做之態。或簡樸古拙,深厚渾穆,或清新雅致,充滿趣味,或淋漓酣暢,妙意橫生。數丈巨幅,隨意揮灑,冊頁小品亦精奇生動,小中見大,氣勢磅礴。山水畫用筆渾厚,畫面以墨水不為,不追求色彩的複雜變化,單純中予人豐富的美感,善用濃墨、破墨,蒼茫厚道,枯溼濃重,枯溼濃淡均為筆力。

    崔如琢自小就受到傳統藝術的滋養,得到李苦禪等名師的教育,在繼承中國傳統寫意藝術的同時又有新的發展。這種創新主要表現在他的指墨繪畫、指墨書法和積墨花鳥等方面。指墨藝術從唐代張璪提出理論以後,明代吳偉曾有零星指墨作品,清代的高其佩和高鳳翰有所發展並留下較多作品,近現代著名畫家潘天壽把指墨推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而成為一代宗師。進入21世紀,崔如琢正式把指墨畫作為自己的突破口,「我從十幾歲就喜歡潘老的指墨,但學起來深感其難,遂作罷。至六十歲後,我才發現,先賢們幾乎將中國畫所有的路都走遍了,再想出新,已無縫隙。經過苦苦思索,我認定在指墨這個領域尚有路可走,遂以十年之力,在指墨山水、花鳥、書法、人物上做了艱苦探索。」崔如琢研究後發現,「潘天壽的指墨和二高不一樣,二高只是拿手指畫,叫指頭畫。潘天壽是由指到掌、到關節都上,所以他的指墨,就是一隻手發揮到極致,而且潘天壽還有工具,毛筆、絲瓜瓤子等,潘天壽主要進行指墨花鳥畫的創作,沒有介入山水。」因此崔如琢決意在指墨方面進行新藝術形式的探索,他不僅創作了一系列指墨花鳥作品,還著重在指墨山水、指墨積墨山水、指墨書法等多個方向拓展。

    近代水墨大師黃賓虹在積墨山水方面的探索一向為人所知,後來李可染研究在生宣紙上畫積墨山水並有所成,而崔如琢另闢蹊徑,他進行了積墨花鳥方面的創作。2012年、2014年,崔如琢先後在國家博物館展覽中呈現了他的指墨章草、指墨篆書,受到藝術收藏界的重視。

    崔如琢一九四四年生於北京,自幼習字,及長學畫,繪畫上為李苦禪入室高足,他曾先後就教於秦仲文、胡佩衡、王鑄九、李可染諸大家。其作品多次被選作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有些作品為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收藏。

    一九八一年崔如琢於三十六歲赴美。他回憶說,與不少藝術家一樣,到美國後也曾有一段落魄的日子,甚至連住地下室的房租也付不起,不過在窮困中他仍然創作不輟。後來因緣際會,他的畫為張大千所賞識。崔如琢回憶說:「臺灣地區一位政要的兒媳喜歡我的畫,並把我的畫帶到臺灣地區請張大千過目,張大千看完畫讚賞說,從畫的功力看作者應在六十歲以上,實際我那時才三十多歲。張大千又說畫家的畫值得收藏,於是我的畫一下子被訂購一百幅,數十萬美元的收入讓我絕境逢生,也體會到中國傳統書畫的價值。」在美期間,崔如琢的作品在國際展覽中屢獲藝術成就獎,並被美國前總統裡根、前國務卿基辛格、陳香梅、宋美齡、貝聿銘等名人以及美術館、高等學府廣泛收藏。

    雖然多年在海外闖蕩,但是他一直堅信:對於中國畫家來說,最重要的是把握什麼是中國的主體文化。因此他1996年毅然回國。「當時當代國畫作品價格在國內也才每平尺幾千塊錢,在國際市場則基本見不到,但是我堅信中國的發展前景,中國正在和平崛起,中國藝術也必將走向世界,我回來就是想把中國丟失的一些東西,慢慢撿回來,把自己民族的文化歷史展現在世界面前。」

    正因為有這份堅持,他的藝術創作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收藏家、評論家乃至國家領導人的認可。


相關焦點

  • 崔如琢國畫年成交價破3億!畫中看門道,期許一夜成名者拋棄幻想
    實際這家機構已是連續十三年發布中國藝術家成交額榜單,作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整體體現和投資機構或者個人投資參考的風向標,崔如琢已蟬聯該榜單榜首六年,成為拍場上最熱藝術家、作品亦成為最貴拍品。爭論歸爭論,不論爭議有多大,崔如琢的藝術巨富之路是越走越寬。崔如琢價值過億的作品不是偶然,沒有價值的作品誰會收藏,難道那些收藏家圖有虛名?因此,對於爭議可以見人見智,但最主要的是要拿作品說話,彰顯硬道理。
  • 開宗指墨書法,接續正統文脈——記「太璞如琢——崔如琢水墨精品...
    12月4日,在永樂2020全球首拍的「太璞如琢——崔如琢水墨精品」專場,包括指墨書法、山水巨製和梅花長卷的九件作品、四個標,經過激烈競爭,最終實現100%成交,總成交額達5.566億元,驚豔業界。崔如琢:其實,指墨畫不是現在才有的,自唐之後歷代都有,只不過沒寫好、沒畫好。一直到清代的高其佩、高鳳翰,才將指墨藝術推到一定的藝術境界,這是二位先賢比其之前的指墨藝術家偉大的地方。之後至潘天壽,又將指墨畫推到了藝術的頂峰,這就是潘老的偉大之處。
  • 畫壇狂人之——崔如琢
    畫壇狂人之——崔如琢眾所周知,畫壇有兩大狂人,一位為屢創中國畫拍賣新高的崔如琢;另一位是飽受爭議的範曾。昊蔭圖崔如琢,人物生平:書畫家、鑑藏家、靜清苑主。1944年生於北京,1981年定居美國,1996年回國,定居北京,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長花鳥、四季山水、書法,尤擅指墨。是最早介入國際藝術市場的中國畫家之一。
  • 永樂2020首拍收官:崔如琢3件過億拍品,整場成交額達5.566億!
    而這份答卷也指明了一點:特殊時期的藝術品市場並不差錢,許多資金正在尋找保值標的,拍賣行需要做的是準確掌握市場脈搏,並推出迎合藏家需求的作品。崔如琢先生水墨精品驚豔全場!三件水墨繪畫作品全部過億,整場成交額高達5.566億元!崔如琢先生水墨精品驚豔全場。
  • 當代實力派山水畫家史清君作品欣賞
    原標題:當代實力派山水畫家史清君作品欣賞(中國美協主辦)2017年9月國畫作品《砥礪劍鋒》在首屆「白山黑水•美麗四平」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獲入會資格作品(最高獎)(中國美協主辦)2017年11月國畫作品《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入選紀念葉淺予誕辰110周年「瀟灑桐廬」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 [亳州書畫名家]韓靖山水作品欣賞
    深悟道,書畫的成就不會是單槍匹馬,掌握了一定的技法,玩弄幾筆墨趣就能達到至高的藝術境界。人常說功在畫畫外,那就是作者還要加強內在和外在的修養,他壯懷激烈,除磨練畫畫技法之外,在旁涉詩詞、哲學、美學、歷史、篆刻、音樂、京劇和武術技藝無不執著以求,也就是熟讀諸子百家,並訪自然於名山大川,嘯傲煙霞奪造化之功,移情於畫畫而達託物言志,和諧完美的藝術化境。
  • 陳國勇國畫山水營造了一個荒誕不經的「神魔境界」
    1977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78年考入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攻讀山水研究生,1980年畢業留校任教。現為西安美院國畫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持西安美院「陳國勇工作室」。陝西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藝術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陝西省美術博物館藝術鑑定顧問。陳國勇,從師羅銘教授。
  •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胡九軍水墨山水畫藝術作品欣賞
    專攻山水,兼作綜合材料和裝置藝術。2017年作品《門神》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胡九軍參展作品-香山碧雲寺(丈二)胡九軍參展作品-玉泉山春光(丈二)胡九軍作品欣賞 -《 只緣清淨似仙居》136X68cm胡九軍作品欣賞 -《寒山月夜》193X250cm胡九軍作品欣賞
  • 超物象外——畫家包洪波作品欣賞
    通過格物、致知、乃至進一步對生命與自然思考和體悟,從而在創作上達到傳統、生活、心源三位一體,才能進入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有鑑於此,這次展覽以「格物致知」為題,意在倡導藝術家在觀察現實生活時,要有一種「格物」的意識和精神。
  • 著名焦墨山水畫家林曉麗——水墨淡彩風景山水畫欣賞
    林曉麗用枯筆濃墨創作了以白石山為主的焦墨山水,並形成了我獨特的雲霧焦墨山水系列。,是自明清初的程邃開始發展起來的,程邃以後又出現了黃賓虹,當代張仃,繼承並發展了程邃的焦墨山水畫,使此新型畫種更為成熟,先後又出現了好幾位焦墨大師,他們也擴展了焦墨畫的新境界。
  • 欣賞中國大師玉雕作品,雕工小中見大,山水相依悠然自得
    新疆和田青白玉雕,雕工細膩靈秀,小橋流水,茶餘飯飽後,觀景散步忙,雕工小中見大,方寸之中,小橋古鎮,遠離塵囂,山水相依,悠然自得,淳古非今俗,流連到夕陽和田玉擺件,玉質溫和,精工雕琢,布局合理,刀法細膩,造型準確,寓意美好,傳統山水畫布局 結構合理,詩意盎然,心裡江南,手中美玉,
  • 青綠重彩山水領軍人物:韓健老師作品欣賞
    中國青綠重彩山水畫領軍人物、中國青綠重彩山水畫研究會理事韓健老師作品欣賞韓健老師作品,師古人,師近人,師萬物,師造化,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還孜孜以求地不斷探索創新、繼承和發展了傳統青綠、潑墨、潑彩、重彩山水畫文化藝術。
  • 清初「四王」與吳歷青綠山水精品欣賞
    清代早期,以清初「四王」、吳歷及宮廷畫家為代表的畫師注重以色筆代替墨筆,開拓了文人青綠山水的新境界。 「四王」屬於正統畫派,同時也屬文人畫家,他們倡導南宗的繪畫風格,創造出了另一種新風格。將中國畫的筆墨水平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山水清暉」----王翬作品欣賞
    王翬(
  • 山水雲曼妙,豪華新境界
    以創新思維,融東方大美,釋現代豪華新 BMW 7 系華彩輝耀典藏版以「超以象外,大美無形」為設計原理,以「和諧」為核心價值觀,匠心獨運,典雅至極,將現代設計與寶馬精湛百年技藝、及中國傳統文化象徵元素相融合,展現了寶馬對於現代豪華以及東方審美的極致品味和追求,是新時代美學價值的典範。汲現代設計之理念,取中華文化之精粹。
  • 樊明龍國畫山水畫作品欣賞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各級畫展,發表於多種藝術刊物和作品集。出版《中國新銳水墨——樊明龍》作品集,2009年應邀在美國丹佛大學、楊百翰大學、德克薩斯農工大學舉辦畫展及藝術講座。2014年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播出《執著與堅守-畫家樊明龍》專題片,2017年在上海舉辦「溪山無盡」——樊明龍山水畫作品展。
  • 劉知白的「心像山水」畫是真厲害,不輸張大千筆下的山水作品
    講創新繪畫對於當代山水畫家來講太難了,想要搞出一套新的繪畫作品更難。但這一點對於老藝術家來講,其實並不難,該嘗試的該挖掘的繪畫方式大家都見過。
  • 王明華水彩作品欣賞
    縱觀王明華的作品,可以大致看出他的藝術之旅帶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徵。早期熱戀鄉土,頗具瀟湘情懷,故土山水在他心中揮之不去,因此作品的湖湘特徵濃鬱;旅居深圳開始探索不同風格與題材,觀念大變,不斷進取中呈現出風格的多樣性和題材的廣泛性,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他的藝術追求也呈現多極化與多元化,令人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 恣意揮灑:鍾增亞中國畫寫意人物作品欣賞
    鍾增亞幼承家學,酷愛藝術,17歲考入廣州美術學院附中,1966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生從事中國書畫藝術的創作與研究,始終以生活為源泉,在生活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使傳統文化在現代觀念的筆墨探索、融匯中不斷創造出書畫藝術的新境界。
  • 歷代水墨牡丹作品欣賞
    小編帶你觀看網絡展覽,走進牡丹叢中>>> 以「牡丹」為主題,欣賞古今藝術家筆下的牡丹。共分為:當代、近代、清代、明代。當代 蔡茂友 《水墨牡丹》 蔡茂友,1963年出生於江西九江瑞昌市,1982年於瑞昌二中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書法師從啟功先生和秦永龍先生,繪畫拜崔如琢先生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