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出品的《風平浪靜》水花不大,對布局產業上遊的貓眼意味著什麼?

2020-12-16 1905電影網

行業應該看到,不止一部《風平浪靜》陷入了把市場偶然性當成必然性的誤區。

文/七月

編輯/龐宏波

 

排片佔比從27%下滑至14%。

 

截至11月10日,《風平浪靜》的票房累計達到了5200萬。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風平浪靜》沒能激起多大的水花。影片確實有著演員演技好等不錯的評價和點讚,但更多觀眾質疑劇本內容的合理性使得影片的市場反饋出現了分歧。這從淘票票7.5分、貓眼8.1分,以及豆瓣評分從7.6分下滑至6.5分就能看出。

 

作為貓眼主控出品的電影,正在上映的《風平浪靜》以及其他兩部待映影片雖然只是中小體量影片,但意味著貓眼已經從參與出品進一步成為項目主控主投。對於貓眼來說,這樣的新發展固然值得肯定,但應該看到《風平浪靜》水花不大的問題所在。

 

如今的市場並未真正熱起來,還處於復甦階段,中小體量影片想要實現突圍的難度會比以往更高,這是一部分原因。然而,《風平浪靜》影片內容本身的問題才是根本原因,即影片內容並不是主流觀眾觀影需求的口碑內容,好演技等附加內容並沒能實現更多的價值。

 

值得關注的是,不止貓眼主控的《風平浪靜》出現了問題,還有不少中小體量影片遇到了類似情況。究其根本在於,這些中小體量影片陷入了市場誤區,《無名之輩》等市場成功案例的出現存在偶然性,按照這樣的外在模板複製,卻不是追求這樣的內在內容。如果貓眼沒能認識到這一點,那麼接下來主控的其他電影可能也會出現《風平浪靜》相同的問題。

 

1

《風平浪靜》的問題在哪?

市場反饋出現分歧。

 

回看近幾年的國內市場,例如拿下了31億的《我不是藥神》和累計票房近8億的《無名之輩》等影片,有著不少中小成本國產片能夠成功地突圍出來,獲得了不錯的市場表現和口碑評價。

 

不難發現,這些中小體量影片基本上都是在市場熱度相對較高的大盤環境裡上映的。這其實成為了中小體量影片能夠逆襲的一個前提條件。在這樣的市場熱度下,影片自身具備口碑優勢,可以慢慢發酵,利用上座率來推升排片佔比。

 

然而,目前的國內市場顯然並未恢復到以往的大盤熱度,想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憑藉口碑釋放而實現市場突圍的難度可想而知。畢竟,中小成本影片的體量級並不具備單獨帶動大盤的能力,即使口碑好也需要藉助於市場熱度足夠高。

 

因此,上映5天票房累計5300萬,《風平浪靜》的市場表現如同片名一樣「風平浪靜」,沒能撬動更多增量用戶入場,實際上受到了當下市場的不小影響。

 

不過需要直面的是,當下的市場環境只是一部分影響因素,《風平浪靜》沒能實現更多票房的最大原因還是在於影片本身的問題,即影片並不「耐看」。而不耐看的根本,是劇本不夠紮實。

 

雖然《風平浪靜》入圍了上影節主競賽單元,但從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大眾既對影片中章宇、宋佳、王硯輝等演員的演技叫好,同時類似「編劇層面有諸多困惑」等質疑劇本內容合理性的評論並不少見,甚至豆瓣上「一流演技,二流導演,三流編劇」的評論獲得了超過三千的點讚。可見,《風平浪靜》的內容漏洞無法被忽視,難以滿足觀眾「挑剔」的觀影需求,反倒與演員的演技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樣一個有所分歧的市場表現,應當讓貓眼進行思考的是,上映前對於《風平浪靜》的市場評估是否準確——影片到底有沒有滿足當下觀眾真正的觀影剛需。畢竟,高品質內容才是影片的重點,好演技、現實共鳴只是這個之外的附加值。

 

其次,《風平浪靜》確實擁有足夠引起大眾共鳴的現實主義題材內容,但所要傳遞出來的情緒表達是極為內斂含蓄的,不如《我不是藥神》那種直給的方式更易打動觀眾。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影片與觀眾之間產生共鳴。

 

2

為什麼主控出品中小體量影片?

市場「現實」的反饋。

 

對比貓眼這幾年來的發展,可以梳理出一條很清晰的路徑。從票務平臺出發,到宣發再到投資出品,貓眼一路向電影產業上遊進行布局。其中,貓眼曾參與出品了《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等有著不錯市場表現的檔期頭部影片。

 

作為貓眼主控出品的影片,《風平浪靜》的上映,意味著貓眼在出品業務上的更進一步,從過去的參投為主到如今的項目主控主投,逐步完善「投、宣、售一體化」的全產業鏈布局。

 

當然,貓眼主控出品的電影不止《風平浪靜》一部。從之前貓眼發布的2020年片單來看,主投主控的還有著《平原上的摩西》和《起跑》這兩部影片。其中,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平原上的摩西》,入選了今年平遙影展的「平遙期待」環節。

 

可以看出,無論是已上映的《風平浪靜》,還是《平原上的摩西》《起跑》,目前貓眼主控出品的電影都屬於中小體量影片。入圍了今年平遙影展「首映單元」、貓眼擔任第二出品方的《不期而遇的夏天》也是同樣的情況。

 

在近幾年的國內市場上,確實有著《誤殺》《無名之輩》等不少中小體量影片實現逆襲的成功案例。這是貓眼選擇主投主控中小成本電影項目的原因之一,但並不是主要原因。

 

實際上,頭部電影項目有限是整個市場的共識。之前的市場上,頭部項目主要是與頭部影視公司合作,比如中影、華夏等國企巨頭,萬達、光線等「民營五大」,或者阿里影業、騰訊影業等背靠網際網路平臺的影視公司。對比之下,貓眼雖是頭部票務平臺,但並不屬於上述公司同一緯度的「巨頭」。

 

而從稅務風波到內容方向的調整,再到新冠疫情的衝擊,今年的整個產業基本觸底,內部互助就成了關鍵,接下來頭部創作者回歸頭部公司和平臺的趨勢會非常明顯。這帶來的變化就是,有限的頭部項目只會被巨頭公司+頭部創作者的強強組合瓜分。這樣的大背景下,貓眼想要具備主控頭部項目的選擇權,難度係數變得更高。

 

尤其是,貓眼背後的投資方中有著光線、騰訊等「巨頭」,貓眼作為大生態下的「排頭兵」,實際上在頭部項目的操作上很難衝在最前沿主刀頭部商業大片。所以,目前貓眼主投主控的電影項目基本是中小體量影片。

 

3

高風險背後的教訓意義

陷入市場誤區。

 

其實,對於貓眼來說,從參與出品順勢進一步成為項目主控出品,是貓眼一條必經之路。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貓眼需要從資本角度展現出自身的價值,加碼主控出品正好是貓眼強化能力的一種體現。

 

不同於在電影項目上參與出品或者宣發主控,貓眼主投主控中小成本項目擁有的話語權更多,影片所能帶來的收益無疑會更高,同時需要承擔的風險也會更高。這一點從《風平浪靜》的上映就能看出來。

 

然而,貓眼主控出品中小體量影片的高風險並不止於此,而是《風平浪靜》同樣陷入了當下的市場誤區,沒能避開這兩年出現的行業惰性的貓眼與其他公司一樣尚未意識到這個問題。

 

究其根本在於,《無名之輩》《我不是藥神》這些中小體量影片的逆襲充滿了市場偶然性,但整個行業把這種市場偶然性當成了市場必然性。一時之間,市場上出現了不少「複製」而來的中小體量影片,市場表現「風平浪靜」,且類型較為單一,基本不曾跳脫出已有成功案例的犯罪、喜劇、懸疑等類型題材範圍內。

 

實際上,絕大部分「複製」而來的影片並不具有《無名之輩》《我不是藥神》等中小成本影片能夠實現突圍的市場偶然性。在《我不是藥神》之前,市場上並未出現過這樣類型鮮明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這種先例的優勢再加上影片足以媲美韓國類型片的紮實劇本,以及「買藥難」的大眾共鳴點,滿足了觀眾觀影需求的同時實現了逆襲;而在《無名之輩》上映之前,《毒液》等進口片利用市場「飢餓感」提升了大盤,但爆米花大片的統治力有限,觀眾開始對高品質國產佳片有需求,相對而言劇本還算紮實的影片核心是代表大眾的小人物「尊嚴」,較為成功地撬動了更多的觀眾;《誤殺》則與《無名之輩》的情況比較類似。

 

應該看到的是,這些突圍出來的中小成本影片雖然有著現實題材引發大眾共鳴、高演技、中小體量、高口碑等外在共同點,但真正造就逆襲的原因在於優質內容的內在元素。而更多市場表現不如人意的中小成本影片只是照搬了這個外在模板,忽略了「通過口碑完成逆襲」的本質還是內容,口碑也是一個外在體現。

 

因此,通過《風平浪靜》水花不大,貓眼應當意識到需要調整未來主控出品中小體量影片的方向,即回歸到觀眾更關注的影片本身,生產《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這種高口碑、強類型的品質內容,而不是陷入單純的「口碑造就票房逆襲」產業惰性中。

相關焦點

  • 320萬玩家參與英雄聯盟S10門票抽籤,貓眼布局電競賽事票務服務
    不止於票務,貓眼作為領先的主控宣發平臺,主控宣發了包括《風平浪靜》、《葉問4》、《飛馳人生》、《羞羞的鐵拳》、《捉妖記2》、《邪不壓正》等數十部熱門影片,還參與出品或發行《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等熱門影片。不止於電影,在演唱會、電音節等現場娛樂領域貓眼也在持續發力。
  • 貓眼娛樂:出沒風波裡 可主沉浮否?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張詩琳 2019的佳績對貓眼來說是何其珍貴和振奮人心,但今年盈利腳步可能被羈絆疫情下影視行業基本停擺,作為背靠電影產業鏈的貓眼娛樂(以下簡稱貓眼,1896.HK)自然也是深受衝擊,這意味著好不容易盈利的公司,有可能再次陷入虧損泥潭
  • 內有影業閱文新麗,外有貓眼和海量布局:騰訊「新文創」向前一步
    資本偵探原創 作者 | 王雪寧 「新文創」究竟是什麼? 從泛娛樂到新文創,行業生產方式實現了從「以作品為核心」到「以IP為核心」的轉變,以及文化產業產值幾何級數的攀升。如今新文創的理念對騰訊和全行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過更廣泛的主體連接,推動文化價值與產業價值相互賦能,實現更高效的數字文化生產與IP構建。
  • 貓眼2019年盈利4.59億,疫情衝擊下「網際網路票務」能否走出困境?
    文 | 樓巴蒂在連續虧損4年之後,貓眼迎來了第一個盈利年,對於市場而言,這意味著貓眼2019年提出的全文娛戰略,有了個不錯的開局。3月24日晚間,貓眼娛樂對外發布2019年業績公告。現在公眾對貓眼的關注點除了在線票務,還有貓眼在電影行業中日益凸顯的出品發行、宣發營銷能力。資本市場對貓眼2019年這份業績感到滿意的原因,並不只是盈利,而是盈利背後貓眼顯露出來的持續的營收可能。
  • 大江東去,風起雲湧——培育鑽石上遊產業的時代布局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對於生產端而言,重資產投入意味著必須接受各個資本方的嚴格篩選,對於身經百戰的資方,行業背景、產品前景、市場走向、獲利空間、競爭風險等等,都是要經過極其詳盡的調研考察和綜合利益的全面考量,才能落子的一盤大棋。
  • 貓眼參加金雞電影創投大會,助力中國電影儲備中堅力量
    這並不是貓眼第一次站在新人導演身後,近幾年貓眼參與出品或宣發的《風平浪靜》《我不是藥神》《少年的你》《來電狂響》《驢得水》《老師·好》《「大」人物》《送我上青雲》《受益人》等莫不是新生代導演的作品。業內人士指出,已經深入電影全產業鏈的貓眼不僅能夠為導演們及創作團隊們提供創作、資金上的幫助,也為新電影在市場和口碑兩大層面上開拓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 貓眼總票房再達新高 中國影業正經歷哪些積極變化?
    貓眼娛樂作為佔據六成市場份額的線上電影票務平臺龍頭,在異業合作、聯合營銷方面,也憑藉網際網路基因走在了電影行業的前列。智通財經APP了解到,2019年,貓眼共參與出品電影43部,主控發行電影14部。參與出品影片不僅覆蓋檔期頭部電影《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反貪風暴4》、《我和我的祖國》等;也包括《受益人》、《老師·好》、《少年的你》等社會責任與商業價值並重影片。2019年,貓眼繼續保持國內最大的線上電影票務平臺地位。不僅如此,貓眼在電影票務以外的其他新業務領域拓展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業務拓展更加全面。
  • 中信證券:貓眼娛樂(01896)盈利可期 中長期或由「渠道」躋身「平臺」
    基於票務龍頭平臺產業鏈上下遊議價能力、公司強大數據積累等優勢,貓眼已經躋身國內一線電影宣發服務提供商,未來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提升。另一方面,公司在內容出品(投資)端布局將逐步深入,基於行業「渠道驅動內容」發展邏輯,我們認為貓眼娛樂未來在電影出品領域仍有較大發展空間。3.基於平臺娛樂電商、廣告等業務未來3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 主控操盤中國第一部掃黑題材院線電影 保利影業董事長李衛強:主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作為保利影業主控操盤的一部影片,該片由全國掃黑辦總指導、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領銜出品,目前影片背後出品方、聯合出品方多達17家。 貓眼專業版顯示,5年間這一系列影片分別斬獲票房0.95億元、2.08億元、4.41億元、7.99億元,累計斬獲票房超15.43億元。口碑方面,《反貪風暴》四部豆瓣評分平均為6.3分。數據顯示,擁有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多重身份的林德祿,截至目前共導演過超30部作品。 《掃黑行動》無疑是林德祿《反貪風暴》後又一部備受關注的影片。
  • 貓眼娛樂總裁一行來訪西影參觀交流
    12月19日,貓眼娛樂總裁顧思斌一行來訪西影,參觀了西影電影圈子、西影電影藝術體驗中心、西影大廈及西影視頻4K融媒體虛擬演播室等,詳細了解了西影的發展歷程及視聽平臺西影視頻的發展布局。對西影悠久的歷史底蘊和當前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總有辦法的發展理念非常認同。
  • 電影線上票補時代結束 淘票票和貓眼該怎麼辦?
    但該經理也進一步表示,目前低價票更多以19.9元的形式出現,所以對於四五線城市來說,即使恢復原價,相差額度也不會太大,「對觀眾來說無非就是多花了幾塊錢,影響不大」,影響更多的可能是一二線城市的影院。另有有影院管理者則告訴毒眸,如今在像春節檔這樣競爭激烈的檔期裡,即使票價上漲,上座率依然很高。
  • 《姜子牙》預售領跑,五大民營電影公司只剩光線「主控」國慶檔
    根據貓眼數據,截至9月30日零點,國慶檔預售總票房達到2.3億元,其中《姜子牙》以絕對優勢拿下了接近一半的預售票房。同日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預售票房超過7000萬,熱度不容小覷;春節檔的「遺留影片」《急先鋒》預售成績排在第三,為不到5000萬元。在今年國慶檔中,每經記者統計發現,參與出品、聯合出品的公司高達94家。
  • 貓眼娛樂攜每經發布白皮書,2020電影市場有哪些新現象?
    11月26日,貓眼娛樂和每日經濟新聞共同出品的《2020強影之路》白皮書正式上線,貓眼娛樂總裁顧思斌、每日經濟新聞副總編輯劉林鵬在廈門金雞節現場做了內容分享。
  • 閱文影視升級啟航,聯動騰訊影業、新麗傳媒加速「三駕馬車」產業耦合
    在騰訊新文創戰略的縱深推進下,三家公司以整體影視生產體系首次亮相,成為騰訊和閱文深度布局影視業務、強化數字內容業務耦合的「三駕馬車」。但要想持續打造出更多高水準、高價值的文化內容,還需完成「從好內容,到內容產業,再到內容產業鏈耦合」的三級跳。尤其是網絡文學、網絡動漫這些「內容源頭」和影視行業這個「內容放大器」間的耦合,將是中國數字內容產業布局從廣度轉向深度,由高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 貓眼娛樂出品電視劇《你好,神槍手》籌備啟動
    由貓眼娛樂、天浩盛世出品的青春、競技、愛情題材電視劇《你好,神槍手》首款概念海報今日曝光。
  • 貓眼娛樂榮獲「科技企業15強」獎
    貓眼娛樂是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創新全文娛服務平臺。貓眼娛樂以網際網路為核心驅動,通過票務平臺、產品平臺、數據平臺、營銷平臺和資金平臺等服務平臺,服務於電影、電視劇、現場娛樂、視頻、短視頻、文娛媒體、劇集、音樂、藝人KOL等全文娛產業鏈。集團業務覆蓋三大主要板塊:線上娛樂票務服務、娛樂內容服務、廣告服務及其他。
  • 《風平浪靜》口碑炸裂被贊「今年電影節最佳」觀眾等不了在線求定檔
    繼7月29日引爆上影節口碑高潮的首場展映後,電影《風平浪靜》於8月2日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之際,又舉辦了第二場展映,觀眾口碑繼續強勁,「後勁大」、「彪悍的群戲」、「近幾年國產片少有的鋒利」、「好演員的一次集體狂歡」是觀眾對影片的一致評價,更有影迷將《風平浪靜》列為「今年電影節最佳」。
  • 《風平浪靜》獲大學生電影節「特別推薦影片」
    第2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舉辦啟動儀式,在眾多參選影片中,電影《風平浪靜》作為唯二的「特別推薦影片」脫穎而出。導演李霄峰和製片人頓河出席啟動儀式,談到作品取材於現實土壤,導演表示「電影人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是很幸運的,時代變化中誕生了很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