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城市閱讀新空間,這裡正在打通城市公共文化「最後一公裡」

2021-01-10 社會百態君奮說

建設城市閱讀新空間,是保障文化民生、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創新發展的基礎性工作,進一步增強了我市對內部公眾的凝聚力、對外部公眾的吸引力和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力。2020年,江蘇省東臺市新建了鼓樓東路百歲園書吧與通榆河路法治廣場書吧2個閱讀新空間。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東亭書房和24小時自助書吧8個。

東亭書房作為城市書房的具體實踐,首先打造出「15分鐘閱讀圈」的概念,分別設在鼓樓步行街、人民公園、城東高新區和經濟開發區,附近市民步行便可抵達。

隨著24小時自助書吧的建設,作為文化亮點引起廣泛的傳播效應。「有聲閱讀」是法治廣場書吧不同於其他自助書吧的亮點之一,是東臺市人民政府聯合喜馬拉雅共同打造的第一個24小時有聲自助書吧。書吧內含喜馬拉雅海量有聲精品書籍,配以專業、智能的有聲閱讀工具,以「科技+文化」的創新模式,打破傳統閱讀習慣,讓耳朵盡享數字閱讀新體驗,真正實現全民閱讀的多樣化和智慧化。

城市閱讀新空間的建設,讓書香激發了文化活力,煥發了城市生氣,更好地推動閱讀成為全民自覺、全民喜愛的行動。這既是對國家「全民閱讀」口號的積極響應,也是在建設書香型、學習型社會的背景下,對新型閱讀模式的有效探索。

相關焦點

  • 北京通州:24h智能文化空間開放 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記者了解到,城市副中心首家24小時智能文化空間日前正式開放了。超萬冊圖書、非遺作品展示、朗讀亭、讀報機、自助借還機、舒適的親子閱讀空間……在這裡,市民不僅可以享受24小時的舒適閱讀,也可體驗智能化自助服務帶來的便利。
  • 萬通·逸城 逸城閱覽室打通城市閱讀最後一公裡
    湘潭房產網8月23日訊    促進全民閱讀,是增強城市軟實力的重要途徑。當閱讀逐漸接近零門檻,氤氳的書香將成為一個城市最有朝氣的文化標籤。     日前,湘潭縣萬通逸城圖書閱覽室正式對外開放,萬通逸城圖書閱覽室為湘潭縣首家公益性社區圖書閱覽室,本次上架的新書有近6000多冊,內容包含了暢銷文學、生活休閒、中外名著、少兒讀物等各個類別,為社區民眾的閱讀提供更為便捷的條件
  • 高品質閱讀服務來到家門口,「我嘉書房」打造城市公共文化空間「新...
    與圖書館不同的是,空間設計了多處沙發座椅、會議長桌等。此外還有一家咖啡店提供飲品和簡單餐食。「下班、放學後,以及周末、節假日等的時候,這裡幾乎爆滿。」「我嘉書房」的運營管理方、嘉定圖書館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嘉書房」兼具24小時自助圖書室、文化交流休閒空間、志願者服務站等多元功能。
  • 廬陽區城市閱讀空間建設獲文化和旅遊部點讚
    1月8日下午,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活動指導處副處長張劍、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許建民、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共服務處處長錢梅一行赴廬陽區調研城市閱讀空間建設運營情況。合肥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鄭家餘,中共合肥市廬陽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洪書霞,廬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範進等陪同。
  • 合肥市瑤海區人大常委會調研城市閱讀空間公共服務效能建設工作
    2020年6月16日上午,合肥市瑤海區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唐平生率領區人大教科文衛工委委員,調研城市閱讀空間公共服務效能建設工作。副區長康震紀,區文化和旅遊局、區國資公司有關領導陪同調研。調研組實地考察了花衝公園遇見書局、長江180藝術街區拾光書屋,隨後召開了座談會,聽取了區文化和旅遊局和區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負責人關於城市閱讀空間公共服務效能建設情況報告,與會人員進行了座談。
  • 金龍逍遙6米純電小巴 打通城市出行「最後一公裡」
    如果說主幹道和軌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的「大動脈」,那「最後一公裡」就是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儘管「主動脈」流動很快,但主要的「毛細血管」血流緩慢,造成了城市交通「血流不暢」。到家的「最後一公裡」成為構建完善公共運輸體系的瓶頸之一,影響著公共運輸出行、市民便捷到家的服務能力和效率。
  • 東莞大朗再添一座RFID城市閱讀驛站
    」「圖書館+政府機構(公共場所)」「圖書館+咖啡廳」的不同合作發展模式,形成多種模式和形態的城市閱讀驛站的相結合,推進大朗鎮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務,為打通「最後一公裡」文化服務注入新模式、新活力。驛站面積230平方米,傍於水口小學、水口幼兒園和水口小公園,附近一公裡內輻射範圍有東方銀座、敏捷春天、公園1號3個住宅小區以及水口工業園和水口、蔡邊、沙步、楊湧周邊居民,人口密集,輻射範圍廣,地理位置便利。
  • 合肥部分城市閱讀空間嘗試「跨界組合」
    在合肥,110個城市閱讀空間像「珍珠」一樣散落各個角落,空間雖小,卻載未來。自2017年出臺城市閱讀空間建設實施方案以來,合肥市堅持政府與市場雙輪驅動,通過館店一體,打造十五分鐘閱讀圈,推動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質增效。
  • 大數據建設的宜昌模式――企業微信如何打通公共服務「最後一公裡」
    同時,社區居民可以通過群參與到社區自治中,例如,社區要建停車場、業委會要選舉,都可以搬到線上去,徵求大家意見,「發個議事信息,群裡的居民都可以議事,」通過群的方式,讓社區居民參與度可以達到最大化,讓公共事務決策更加民主,打造新的鄰裡生態圈。「居住小區亂搭亂建,亂牽亂掛,亂堆亂放,環境雜亂差……」這是廣大市民對環城北路社區榮昌小區、民族團結雜居小區的普遍印象。
  • 安徽合肥:館店一體,盤活城市閱讀空間
    合肥有很多閱讀點建立在倉庫或空閒地塊,如合肥市圖書館邊上的「悅·書房」是由倉庫改造的,不僅給附近的居民帶來了讀書的便利,還美化了周邊環境。  合肥還打造了黨史紅色主題城市閱讀空間——三孝口先鋒悅書房。在這裡,人們可以一睹1949年以來合肥特別是三孝口街道轄區,在經濟生活、城市建設、人文教育、歷史事件等領域的發展變化。
  • 阜南縣城市閱讀空間、陶子河圖書館元旦迎客
    當天上午,阜南縣文化旅遊體育局局長李雷、阜陽市新華書店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勇分別為體育公園城市閱讀空間、陶子河圖書館揭牌。為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構建書香阜南,阜南縣文化旅遊體育局整合社會資源,與新華書店聯合建設了體育公園城市閱讀空間、陶子河圖書館。體育公園城市閱讀空間、陶子河圖書館的建成,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方便了市民閱讀,也成為阜南縣城一處靚麗的風景。
  • 豐都:助推全民閱讀 打通便民閱讀「最後一公裡」
    今年國慶節,重慶市豐都縣首個自助書苑--天湖書苑(豐都縣圖書館南天湖景區分館)建成並免費開放,遊客刷居民身份證隨時打卡進入,品書香,享公共文化服務。這也是近年來豐都圖書館建成的35個分館之一。豐都縣圖書館在文旅遊融合背景下,用「連結」體驗別樣的閱讀,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 大朗首家鎮村共建城市閱讀驛站啟用
    據了解,今年大朗投入百萬元建成3家城市閱讀驛站,除了水口城市閱讀驛站外,還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城市閱讀驛站、夢坊咖啡城市閱讀驛站。探索多種模式的閱讀驛站大朗鎮2020年推出建設的3家城市閱讀驛站,以「圖書館+」的理念,選擇多元合作機構為原則,努力探索大朗鎮城市閱讀驛站的「圖書館+社區(村)」「圖書館+政府機構(公共場所)」「圖書館+咖啡廳」的不同合作發展模式,形成多種模式和形態的城市閱讀驛站,推進大朗鎮提供多元公共文化服務,為打通「最後一公裡」文化服務注入新活力。
  • 共建共享 「秋白書苑」從」城市閱讀圈」走向「全域書香」
    作為常州市委、市政府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豐富基層公共文化供給的品牌行動,「秋白書苑」得名於「常州三傑」之一瞿秋白同志,是常州探索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引入社會力量運營模式,以圖書閱讀為基礎功能,實現智能化、一站式服務的公共文化綜合體
  • 上海推進高品質城市空間塑造
    ■「一江一河」開放的背後,是上海5年來圍繞建設世界級濱水帶目標,精心建設高品質公共空間所付出的努力  經過半年升級改造,黃浦區九子公園於今年10月再次開放。人們發現,臨南蘇州路的圍牆不見了,置身園內,便能清楚看到路旁流淌的蘇州河。這樣的驚喜,今年在蘇州河沿線越來越密集。「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已突破92%,年內基本貫通目標不變。」
  • 科技賦能城市書房2.0建設 餘杭塘栖構建立體閱讀空間
    李大媽就住在塘栖古鎮上,她說,「放入書架的書,古鎮範圍內基本上都能聽,用不著一定要來這裡。」這是塘栖書苑新引入的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目前有相聲小品、戲曲評書、健康養生、中醫養生、繪本故事和少兒科普六個分類的有聲書。此外,加入書架的有聲書,在以塘栖書苑為圓心、500米為半徑的範圍內均可以免費聽,基本覆蓋整個古鎮景區。
  • 成都公布第二批「城市閱讀美空間」名單
    網紅書店打卡借書不需要花費一分錢,還有專門獨立的區域進行借閱,與成都圖書館實現通借通還服務,現已覆蓋成都15個區(市)縣……為進一步貫徹《全民閱讀促進條例》精神,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作為全民閱讀陣地積極作用,加快構建體現新時代發展趨勢、契合市民文化需求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2021
  • 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
    2020-11-29 11:14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全球城市管理者、專家學者共話疫情後城市發展 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城市空間是文化的載體,歷史文化也在塑造城市精神。如何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近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空間與夜經濟發展論壇的兩場分論壇活動在南京舉行。現場,來自全球的城市管理者、專家和學者熱情參與,針對疫情後的城市發展、文化空間創新營造,進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助力城市文化空間轉型升級。 本次分論壇之一,探討的是「文化空間營造」。
  • 讓閱讀融入生活,讓書香溫暖城市 ——金昌:全民閱讀點亮城市文明之光
    為構建覆蓋城鄉的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滿足群眾閱讀需求,金昌市以拓展閱讀空間、延伸服務觸角為目的,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牽頭,探索建設城市書房,嘗試新建悅讀驛站,開發引進朗讀亭。
  • 10000本書免費聽,還不佔空間:喜馬拉雅在這座城市的地鐵上建了個...
    "常州地鐵有聲圖書館"是喜馬拉雅探索並實踐城市公共數字閱讀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又一個典型案例。目前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已在全國200多個城市落地超5000處,為"書香城市"建設、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