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發展影響未來戰爭

2021-01-19 中國社會科學網
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發展影響未來戰爭

2020年04月23日 07:2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康耀武 康凱華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現代生命科學技術是指以生命為研究對象,在生命現象觀察和實驗基礎上構成的龐大生命科學體系。進入21世紀,現代生命科學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用於軍事領域,並不斷催生新的作戰理念和作戰樣式,深刻影響新軍事變革的方向。

  波及廣泛。生物武器威脅依然巨大。生物武器是以細菌、病毒、立克次體、生物組織、毒素等為戰劑,使人類、動物和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資、材料、器具等的統稱,其核心是生物戰劑。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生物戰劑的研製提供了廣闊空間。雖然20世紀70年代國際上簽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但生物戰的威脅始終未能消除。對於一些相對弱勢的國家,使用生物武器成為其在非對稱性軍事對抗中的可能選擇,都在暗中積極研製生物武器。

  腦科學技術影響日益凸顯。腦科學的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腦科學具有廣闊的軍事應用前景,從目前發展趨勢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控腦。通過非侵入性的腦腦接口,或對大腦的特定部位實施特殊頻譜信號刺激,達到幹擾和控制大腦思維活動的目的。二是腦控。通過非侵入性腦機接口,實現大腦對生物目標或物理目標的直接控制。這類技術伴隨產生的軍事威脅值得警惕,未來有可能催生新型腦機武器裝備,出現「認知戰」「大腦戰」等新的戰爭樣式。

  能力提升技術嶄露頭角。人體增強技術可以使普通人以及軍人更加高效地工作,並且在此前無法進入的環境中工作。一是體能增強裝置。外骨骼等技術將大大增強人類能力,美軍一直在嘗試通過技術改善士兵體質,包括增強外骨骼力量,以增強個人的負重能力。二是大腦增強裝置實現意念控制。腦機接口包括從腦到機、從機到腦兩個方向,從腦到機,也就是所謂的意念控制。從機到腦,用於實現對動物行為的控制或誘導,即動物機器人。三是記憶增強藥物讓人類更聰明。神經性藥物可以提高人的記憶力和思考速度,增強大腦功能。四是視聽增強裝置讓人類變成「千裡眼」和「順風耳」。通過視網膜植入技術,人類不僅能恢復視力,甚至可以獲得夜視能力。

  影響深遠。生物武器成為戰爭威懾和制衡因素。現代生命科學技術支撐下的生物戰劑發展空前迅速,它可以產生人類無法預防和控制的活性生物炸彈,突破人體的免疫系統,像大規模殺傷武器一樣,能夠在短時間內對人類產生巨大的殺傷效應;其技術含量高、成本低、威脅大,可像核武器一樣成為國家之間威懾和制衡的力量,從而影響國家的戰略決策。

  現代生命科學技術拓展了戰場空間。每一次新的軍事革命都是以新的戰爭未知領域的拓展為標誌。當今戰爭已由陸、海、空發展到太空、電磁空間和網絡空間,即由自然空間發展到虛擬空間。使戰爭空間由宏觀進入微觀、由形態進入功能,並隨著生命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擴展和轉移。新的作戰空間的出現,必然催生新的作戰理論、作戰樣式、作戰人員和作戰裝備。

  新技術會影響或改變戰爭制勝機理。生物化戰爭直接以人為對象,戰鬥力依靠生物技術對戰場人員機體的損傷、認知功能的控制和心理震懾來形成,可以說,戰爭由對生命的剝奪轉為對能力和行為的控制,由硬殺傷變成了軟殺傷、軟損傷,戰場對抗的著力點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作戰裝備體系看,現代生命科學技術在戰場應用,其戰法已固化於技術手段中,使作戰裝備從有形化向無形化轉變。從作戰手段看,現代生命科學技術在戰場的應用具有較強的隱匿性,有時很難判斷其作戰手段產生的效果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因素,可能會誤導指揮判斷,影響或改變戰略決策。

  應對之策。完善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宏觀管理機制。一是推進體制建設。以此輪國防和軍隊改革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契機,構建完善軍隊衛勤組織管理體系,形成全軍上下一盤棋的組織管理構架,為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二是搞好頂層設計。緊密追蹤國際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從國家安全、軍事戰略安全的高度,科學規劃制定攻防兼備的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戰略。三是強化保障力建設。建立長效穩定的投入機制,把有限的經費聚焦與軍事相關的重點研究方向,力爭取得技術的重大突破。

  建強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支撐平臺。構築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研發平臺,建強軍隊生命科學技術科研和臨床機構,大力發展與軍事醫學和作戰相關的重點學科,為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創立軍事生命科學技術信息服務平臺,為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研究和決策提供信息支撐。完善軍事生命科學技術人才培訓平臺,建立以軍醫大學、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為支撐,學歷教育與任職教育相結合,層級分明、訓用一致、覆蓋全軍的培訓體系,為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提供人力支撐。

  加快研發顛覆性的軍事生命科學技術。在腦科學方面,重點著眼未來可能出現的「認知戰」「大腦戰」等新的戰爭樣式,強化腦機接口、腦腦接口、大腦思維讀取與意念控制等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儘快研製新型腦機武器裝備,掌握未來戰爭的主動權。在生物科學方面,一方面,應加大研發力度,形成一批具有撒手鐧性質的關鍵技術和裝備,打造我軍強大的生物安全攻防體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3D生物列印技術、神經影像技術等新技術手段,推動軍事醫學基礎與應用研究的全面發展。

  加強生命科學技術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加速推進軍隊與國家應急管理工作接軌,將軍隊衛生應急工作納入規範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軌道。瞄準國際生命科學技術發展前沿,積極捕捉和發現其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價值,以產學研一體化推動生命科學技術最新成果轉化成戰鬥力和保障力。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武警工程大學)

相關焦點

  • 生命科學的發展對未來社會有哪些影響?
    之前跟一位醫學生物學雙博士聊到過生命科學前沿的一些東西,包括幹細胞對身體的修復,但他也沒有注射過所以也無法給我介紹直接的感受。這次聊到這個問題,我最感興趣的就是身邊人注射之後的實際感受效果。人體的感受,我基本上認為有三個問題。第一,注射後是否體力精力更好?作為中國人,不一定需要量化,但肯定要有啥好的反應唄。這也是最直接的體會。
  • 科學網—克裡米亞戰爭催生了現代天氣預報
    ■林之光 【氣象學與克裡米亞戰爭有著特殊的淵源:現代天氣預報就是因為有克裡米亞戰爭,而後才誕生的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成立3周年啦!
    12月23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成立三周年慶祝活動啟動儀式在生物樓一樓大廳隆重舉行。校長包信和院士對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提出了「三年打基礎、五年大發展、十年新跨越」的高遠目標,希望大家凝心聚力,謀劃「十四五」發展;在學校雙一流建設中勇當精兵,爭做示範,為建設中國特色科大風格的世界一流大學,做出更大的貢獻。
  • 談論海灣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海灣戰爭發生在1991年,由於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行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於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為恢復科威特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進行的局部戰爭。這次戰爭是美國在冷戰結束以後及越南戰爭後的第一場規模較大的戰爭。
  • 「未來戰爭」概念與場景創意徵集行動!
    自人類社會形成以來,推動軍事革命的一個重要要素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的武器裝備技術是軍事革命物質的基礎。前沿科技發展正在加速驅動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變革,戰場中的競爭已經演變為科技的競爭。未來技術是什麼樣子?未來戰爭是什麼樣子?未來部隊是什麼樣子?「錦囊-2020」行動,誠邀各類機構、團體和個人, 暢想未來技術與未來戰爭,開發未來戰爭概念,設計未來作戰場景,探究未來勝戰奧秘。
  • 產業創新在上城丨佗鵲堂:用生物科學技術推動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
    產業創新是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上城在「高質量推進一流的國際化現代化城區建設」的同時,產業與創新格局已然翻開新的一頁。上城發布推出「產業創新在上城」系列,展示上城區在金融服務、文化創意、信息技術、商貿旅遊、健康服務五大主導產業發展之路上綻放的別樣精彩。前期我們將對健康服務產業進行陸續報導,看上城如何做好健康與大數據產業創新服務兩篇文章。
  • 就像刺刀永遠不會背叛你,冷兵器在現代戰爭中究竟有什麼價值?
    米尼彈的出現極大的改善了射手的效率,熱兵器逐漸變成戰爭舞臺的主角 可以說是米尼彈讓膛線槍真正開始發揮效果,軍事泰鬥杜普伊也認為米尼彈的發明是具有深刻的革命性影響的
  • 天津市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揭牌
    新華網天津8月29日電(記者周潤健)28日,天津市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揭牌成立。  天津市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前身為天津市科學學研究所,成立於1983年,隸屬於天津市科學技術局,是我國最早一批成立面向決策諮詢開展科技戰略研究的科學研究類公益事業單位。
  • 探尋戰爭演進中的勝戰之道
    科學技術日益成為核心戰鬥力  科學技術是核心戰鬥力,是軍事發展中最活躍、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技是戰爭發展之基,戰爭形態演進的動力主要源於科技創新。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軍事競爭態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
  • 合肥現代科技館舉辦創新發展研討會
    11月29日,合肥現代科技館舉辦創新發展研討會。會議聽取合肥現代科技館二期改造方案並展開討論,專家認為改造方案可行,並就科技館特色定位、建設內容提出意見建議。會議聽取了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上海科技館、中國科普研學聯盟與合肥現代科技館合作的《關於依託合肥現代科技館,合作共建現代科技傳播與科普研學教育中心的框架方案》,並表示贊同。
  • 哪些武器能影響未來戰爭?俄專家列出這5款,中國從沒讓我們失望
    圖為高超音速武器想像圖目前,世界軍事科技發展開始進入快車道,那麼哪些武器能夠影響未來戰爭呢?俄羅斯軍事專家列出了5款,它們分別是無人機、無人艦艇、高精確制導武器、太空衛星以及高超音速武器,美俄已經擁有了其中的4款,但中國一樣也不缺,許多人都說:中國從來沒有讓我們失望,有了這些武器能夠讓中國確保在未來戰爭中不處於劣勢地位。
  • 回顧人類史上首場現代戰爭:克裡米亞戰爭
    回顧人類史上首場現代戰爭:克裡米亞戰爭 2014-03-10 09:33:3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移動用戶編輯簡訊CD至106580009009  1853年,即美國內戰爆發前8年,為了爭奪對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英、法、奧斯曼土耳等國先後向沙皇俄國宣戰
  • 【生命贏家】話語影響未來
    神的話語大有功效。"我口所出的話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發他去成就的事。"我每次外出講一系列信息時,都用這句話提醒自己。我相信我所傳講的信息,必會成就你們生命中某些事情。我在你們的心田種下神的話,必不徒然返回。你們必成長,改變,你們的生命必更加美好,神必因你得著更大的榮耀!
  • 伯羅奔尼撒戰爭對於希臘歷史的影響
    伯羅奔尼撒戰爭為雅典的歷史帶來了極為嚴重的後果,也導致了希臘各個城邦的衰落,包括雅典還有斯巴達等其他城邦,受到了慘重的損失,並且對以後的歷史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深刻影響了未來歷史的發展格局。這場戰爭對於整個希臘城邦的歷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不同的方面。
  • 健康空調未來的趨勢在哪?這項籤約將影響空調行業的發展
    原標題:健康空調未來的趨勢在哪?這項籤約將影響行業的發展——空調新風淨化牽手負離子,河北空調與樂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圖為:「健康空氣」相關議題倡議現場眾所周知,空調的發展從單純冷熱源溫控到溼度調節、再到空氣潔淨和新風含氧,歷經多個發展階段。
  • 金現代自主研發的平臺榮獲2020年度「山東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
    近日,山東電子學會公示了2020年度「山東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金現代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企業業務流程智能管理與信息系統集成平臺」產品榮獲2020年度「山東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未來我們通過最新科學技術能將滅絕的生物復活嗎?
    未來我們通過最新科學技術能將滅絕的生物復活嗎?可惜的是,它們已滅絕消失,未來我們通過最新科學技術能將滅絕的生物復活嗎? 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科學家們曾多次提出將滅絕生物復活,並大膽猜測未來不久滅絕動物或將重返地球。 什麼是「滅絕生物復活」?
  • 以軍事理論現代化校正未來戰爭準星
    實現軍事理論現代化,必須加強未來戰爭的預判和預演,對未來戰場環境、戰爭對手、作戰模式等各個環節作「提前觸摸」。打贏未來戰爭,高度依賴現代化的軍事理論作支撐。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思想引領航向。中東戰爭、兩伊戰爭的爆發,使局部戰爭成為一種新的戰爭形態,有限戰爭理論及特種戰爭理論代表著軍事理論現代化的新成果。20世紀後期,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軍事革命興起,信息化戰爭登上歷史舞臺,資訊時代的戰爭理論成為現代軍事理論的新主題。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應用,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演變。這些新的變化讓我們對未來戰爭有了新的理解,讓我們的練兵備戰有了新的基準。
  • 解析未來戰爭角色轉變
    》一片,概述了未來幾十年的戰爭面貌。三是未來戰爭將以網絡戰為主。蘭德公司指出,資訊時代的戰略戰主要是網絡戰。美軍高度依賴網絡系統,把提高以網絡為主的高技術戰爭能力置於中心地位,重點發展網絡系統自主防禦技術,建立具備自主防禦能力的各類網絡體系。一些大國相繼成立了環境研究機構,研究和試驗各種改變環境的技術,未來將這種技術應用於戰爭將可能變為現實。一是氣象武器將在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
  • 62年的戰爭,對印度影響有多大呢?
    【歷史】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戰者,國之大事也」,意思是戰爭,那是一個國家最大的事情,因為戰爭都是「存亡之地,死生之地」,所以稍有不慎,那是會影響國家命運,整個民族未來的。所以中國古代強調,不要輕易戰爭,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對待戰爭要慎之又慎啊。這句話到現在更是如此,很多國家的命運,很多時候都是一場戰爭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