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TRADOC)G-2作戰環境體系(OE Enterprise)最新發布的《未來戰爭的角色變化》一片,概述了未來幾十年的戰爭面貌。
美國軍方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拐點,在這個拐點上,與作戰環境(OE)不同而又有關的因素正在匯聚,從而造成在外交、信息、軍事與經濟(DIME)交叉領域快速移動趨勢的態勢正在迅速改變著社會與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未來戰爭的性質。
當前到2035年:加速人類進步的時代,涉及到美國的對手可以利用新技術、新條令與修訂的戰略概念,以在多個作戰域對美軍進行有效挑戰的時期。
2035-2050年:對等競爭的時代,這個時期的標誌是技術上有重大突破,各種能力正在匯聚,導致戰爭的性質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此期間,戰爭的傳統形式經歷了戲劇性的、近似革命性的變革,在這一時期結束時,這種變革甚至可能對戰爭本身的性質構成挑戰。
關於未來的關鍵性投入、思維與經驗教訓,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G-2瘋狂科學家(Mad Scientist)倡議將來自工業界、政策研究所、學術界、國外合作夥伴以及軍方和政府的尖端領導者和思想家匯聚在一起,對顛覆性技術包括機器人、自主性、人工智慧、網絡戰爭、生物學、神經學與材料科學等,進行探索性研究。
美國陸軍跟蹤的十二個主要趨勢均領先於其他曲線,所有這些趨勢都在不斷演變,對美國對未來作戰環境的理解至關重要。
下面是閹割版視頻裡沒有的內容,描述美國所謂的「4 + 1」威脅。雖然美國軍方可能不一定要與俄羅斯、中國、朝鮮或伊朗進行作戰,但2050年時,美軍很有可能會在全球各地的爆發點或薄弱點地區邂逅其先進的裝備、概念、條令、以及戰術。
俄羅斯可以被認為是美國的「基本威脅」,至少在人類快速發展時代的前半葉將是美國最有能力的潛在對手。在對等競爭時代,它仍將是一個關鍵的對手。
中國正在迅速實現武裝力量現代化,大力投入戰備和技術研究。其快速發展意味著2035年之前有可能超越俄羅斯成為美國的基本威脅。
朝鮮缺乏俄羅斯或中國的能力,但其龐大過時的軍隊、可靠的彈道飛彈部隊,正在擴展的網絡能力以及核能力,使其至少在人類快速發展時代的前半葉成為重大地區威脅。
伊朗在人類快速發展時代的前半葉,代表了一個無核區域的霸主地位,但可能在2035年之前的某個時候發展核武。其地理位置和對涉及代理人的混合衝突的掌控,以及雄心勃勃的軍事改革,都意味著伊朗仍然是2035年前的重要關注對象。
像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基地」組織、黎巴嫩真主黨或拉丁美洲的販毒集團以及其他團夥的激進的意識形態者和跨國犯罪組織,均將會在展開的作戰環境中產生反應,到2035年甚至可能在2035年之後,仍然是頑固的與有能力的威脅。雖然個別團夥會成長與衰落,但激進的意識形態者和跨國犯罪組織,利用商業上越來越多的可獲得的技術和與民族國家以及仍有活力的犯罪分子的聯繫,將能夠與恐怖主義和叛亂活動相匹敵。
在加速人類進步的時代的過程中,美軍開始看到並理解戰爭的性質開始改變。這些變化包括:在所有作戰域中開展競爭,需要做出更快的決策與決策分析,需要便利用更狹窄的——時間和空間——機會,通常具有窗口特徵,能夠看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發生在複雜的、阻塞的地形,涉及混合戰略與作戰人員,而且是越來越難以最終解決的戰爭。
在這個時代——通常涉及雷射、特超聲速武器、網絡攻擊與人工智慧——的交戰速度將遠遠超過人類的反應時間。決策過程需要更快的速度;信息與情報需要快速的收集與評估,因此指揮官才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做出決策。因此,交戰將會使快速的,但戰役可能是一系列曠日持久的動態交戰或戰爭的衝突。
潛在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在開發和實施過程中,革命性的技術將針對不具備類似裝備的對手提供決定性的優勢,這種技術優勢可能是暫時的。
對於美國陸軍來說,未來作戰結果的最大的驅動因素將主要取決於美軍今天在戰略與政治、概念、創新與適配方面所做出的即時決策,及其成為一個完整的、旨在不斷變化的條件下取得成功的政府、聯合與組合團隊的完全整合在一起的成員的能力。雖然美軍在本片中假設的未來是不確定的,但是所看到的趨勢表明,未來戰爭的性質正在發生變化。要使國家和軍隊取得成功,美軍必須快速學習和消化這一事實,並為未來的成功奠定基礎。
未來戰爭七大趨勢
來源:學習時報,作者:王定明
太空戰是未來戰爭的新制高點。早在20世紀60年代,甘迺迪就提出,哪一個國家能控制宇宙,它就能控制地球。此後,大國展開太空競爭和對抗愈演愈烈。一是太空戰略越來越重要。太空戰略威懾不亞於核威懾。運用空間高新技術,如天基光束和能量束武器精確打擊,可癱瘓核武器的通信聯絡體系、潛在軍事進攻力量控制場所和遠程飛彈的發射場。雷射武器可遏制核武器,模擬試驗中,美運用部署在太空的雷射武器僅在172秒內就摧毀了敵方發射的15枚核彈;在強斯頓環礁上空400公裡進行了1.4兆噸TNT當量的高空核試驗,爆炸產生的電磁脈衝能量引起距離1300公裡之外的夏威夷通信和指揮控制系統失靈。二是未來10年太空戰活動將達到頂峰。俄將斥巨資完善和發展空天防禦系統,2020年前將組建太空偵察、通信中繼系統,完成運輸火箭及發射平臺的建設,並完全恢復飛彈預警系統的周邊雷達場。美高級研究員馬修·霍伊稱,2020年之前,太空領域國際態勢將越來越緊張,太空戰活動到2025年可能達到頂峰。
網絡戰已成為一種全新的作戰行動樣式,處於信息化作戰能力的中心地位。一是世界主要國家將更加重視網絡戰。各主要國家紛紛建立網絡作戰司令部、網絡作戰力量和研發網絡攻防武器。美軍將網絡空間軍事行動納入聯合作戰體系,重點培育部隊在網絡空間這一新領域的攻防能力,現已研發出2000多種計算機病毒,計劃到2020年打比較成熟的網絡中心戰。俄計劃到2020年前建成全軍統一的具有人工智慧的指揮自動化系統。量子計算機的問世和生產,將徹底顛覆網絡戰已有戰法。二是網絡武器威力越來越大。網絡武器能使國家網絡系統癱瘓,堪比核毀滅。一旦重要的網絡系統癱瘓,整個國家安全就面臨著崩潰危險。比如,網絡武器可以癱瘓金融、商貿、交通、通信、軍事系統、水電氣系統等網絡,後果不亞於用核彈直接轟炸國家的重要設施,也可以使飛彈失控或飛回原發射陣地,也可使交通和水電氣系統癱瘓、輸油管線爆炸,使敵國經濟遭受重大損失。三是未來戰爭將以網絡戰為主。蘭德公司指出,資訊時代的戰略戰主要是網絡戰。美軍高度依賴網絡系統,把提高以網絡為主的高技術戰爭能力置於中心地位,重點發展網絡系統自主防禦技術,建立具備自主防禦能力的各類網絡體系。
一些大國相繼成立了環境研究機構,研究和試驗各種改變環境的技術,未來將這種技術應用於戰爭將可能變為現實。一是氣象武器將在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艾森豪曾指出:「掌握氣象比掌握原子彈更重要。」美軍高度重視氣象武器,明確將氣象分析技術列為重點發展的武器技術之一。可見,對敵方國家或地區發動氣象戰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二是環境武器具有大規模殺傷破壞能力。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人為地製造地震、海嘯、暴雨、山洪、雪崩、熱高溫、氣霧等自然災害,已經升級為具有大規模殺傷破壞能力的「末日武器」。比如,嚴寒武器在距地球表面17公裡的高空試爆甲烷或二氧化碳炮彈,爆炸後的碎片會徹底遮蔽特定區域的光照,天氣就會變得異常寒冷,足以將該區域的有生力量凍僵甚至凍死,武器裝備無法正常使用。三是氣象武器威力將可能與核武器媲美。據相關評估,一枚強雷暴系統的能量相當於一枚250萬噸當量的核爆炸。「高頻主動極光研究項目」是世界上最大的氣象戰武器,高達17億瓦的強大無線電輻射,在地球表面可造成乾旱、颶風,製造人工電磁風暴,破壞導航系統、影響天氣和人們心理。俄在衛星軌道上安放了一面特製鏡片,能夠在4萬米高空集中鏡面反射光,反射光聚集的熱源中心溫度可達數千攝氏度,這種武器也很有可能出現在當今21世紀的信息化戰爭中。
信息將成為交戰雙方爭奪和控制的焦點,各國軍事技術正在向智能化、網絡化、微型化、高超聲速的方向發展。一是主要大國將大力發展信息化武器裝備。美軍信息化程度很高,其信息化武器裝備已佔60%~70%,計劃15年內全面實現信息化;俄軍信息化武器裝備約佔20%,計劃5年內達到70%。英、法等其他發達國家緊隨其後,預計10年左右其數位化部隊的比例可達到50%左右。除發展核常規主戰武器裝備外,主要國家著力發展各種新型武器裝備。二是信息戰將改變未來作戰模式。網電戰場,發展通信、雷達和電子戰設備射頻頻譜共享以及雷達實時識別對抗技術等,可以改變傳統信息支援模式。歐巴馬於2012年3月29日發布《大數據研究和發展倡議》,將大數據研發提升為國家政策。而美軍大數據項目正是美國國家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美國國防部及其下屬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現有的大數據項目共有10個,其中數據到決策、網絡內部威脅、影像檢索與分析、X-數據項目等是具有代表性。三是信息戰可能會被極端分子、恐怖組織所利用。信息戰已成為武裝衝突的一部分,而且信息戰還會被極端分子、恐怖組織所利用,必須發展信息攻擊技術,完善對軍用民用基礎設施的信息防護。
未來將通過使用新型武器,對敵方重要人物、關鍵設備操作人員、重要武器系統等實施特種攻擊,可加速戰爭進程。一是由戰術任務向戰役戰略性、多樣化任務方向發展。新型特種作戰力量在規模數量、職能任務、作戰方式和行動樣式上發生了很大變化,已由遂行敵後滲透偵察破襲等戰術任務,向完成搜剿行動、城市作戰、穩定行動等戰役戰略性任務方向發展;由戰時和危機時遂行指定任務,向平時執行常態化多樣化方向發展;由達成局部戰術目的,向可達成影響全局的戰略目的方向發展。二是特種作戰將更加受到重視。未來特種作戰將佔據主要舞臺,特種部隊將是國家的戰略力量。美軍發布《聯合部隊作戰指令》,強調推進聯合作戰改革,特別是加強特種作戰力量整合,發展網絡作戰和無人作戰能力,提升任務式指揮能力。美軍特種作戰力量由2001年的3.3萬人增加到2019年的6.9萬人。俄羅斯特種部隊至今已有4萬人,英、法特種部隊數量也在增加。三是特種作戰能力將得到加強。特種部隊地位提升,美陸軍正在加速發展陸航部隊、輕型機械化作戰模塊和特種作戰力量,增加數位化部隊,組織編制上更趨小型化、模塊化、多能化。
未來戰爭將是無人、無形、無聲的「三無」戰爭。一是將更加重視發展無人化武器。無人化武器將遍布陸、海、空、天等自然空間,未來主要是無人機群參戰。美軍無人機、無人戰車和無人艦艇等無人化力量將在未來一二十年大幅增加。普京明確指示,必須從戰略高度重視無人機研發工作,將無人機列為俄軍航空裝備領域「兩大重點建設之一」。2020年前俄軍擬斥資約100億美元裝備無人機。二是將更加重視發展隱形武器。美俄等競相發展隱形武器。美除裝備F-22隱形戰機外,F-35型戰機前向雷達反射面積僅為0.1,未來美軍重點轉向具有較強隱身能力的「查打一體」無人作戰飛機,並將研發新一代無人隱形運輸機或空中加油機,以增強戰略投送能力。俄著手研製第六代戰機,時速預超5馬赫,可自由進出被敵方局部封鎖甚至完全封鎖的空域。英國「雷神」隱身無人作戰驗證機成功完成首輪試飛。三是將更加重視發展無聲武器。隨著新概念技術在軍事領域的逐步運用,各種雷射武器、納米武器、粒子束武器、電磁脈衝、計算機病毒和心理戰裝備等新概念武器將以往轟轟烈烈的軍事行動變得悄無聲息,無聲的對抗將成為敵對雙方角力的新形式,可以擊敗「飽和式飛彈攻擊」,實現以光制炮,以無聲對有聲,被稱為信息化戰場上的「殺手鐧」。
混合戰爭理論的核心是「混合」,其理論逐步為美軍方高層所認同,並正式成為美軍應對多元化安全威脅的戰略指導。一是未來作戰樣式混合。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戴維·巴諾的《矽、鐵和影子:三種戰爭將定義美國的未來》報告稱,未來戰爭的主導樣式將是矽戰爭、鐵戰爭和影子戰爭疊加的「混合戰爭」。法國國際戰略研究所2015年初發表的年度《軍事平衡報告》稱,在一些不同場所且在參加人員大不相同的情況下,目前混合戰爭的情況越來越多。這種「混合戰爭」將有時被隱蔽的常規軍事行動、擁有先進手段的遊擊戰,甚至乾脆是和網絡戰在一起。二是未來作戰力量混合。未來作戰,將越來越多地依靠無人機和傳感器及裝備有直接能量攻擊和網絡戰武器的小規模作戰部隊,應突出加強網絡戰、無人作戰、特種作戰、反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