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霑益:海峰溼地生態持續好轉 吸引大批候鳥逐水棲居

2020-12-13 雲南網

隨著雲南省霑益區海峰溼地生態環境的持續好轉,今年11月初起,黑鸛、骨頂雞、赤麻鴨、秋沙鴨、大雁等鳥類陸續抵達霑益海峰溼地過冬。目前,霑益海峰管護局共監測到候鳥1萬餘只,其中,黑鸛1隻,骨頂雞五千餘只,赤麻鴨一千餘只。

這些珍貴的候鳥在寒冷的冬季裡,逐水棲居,翩翩起舞,成為一道不可不看的靚麗風景。動人風景的背後,是海峰管護局工作人員及村民多年來的心血奉獻和溫情呵護。近年來,霑益區抓實生態文明建設和景觀保護工作,霑益海峰溼地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溼地內生態系統也不斷完善,候鳥的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在海峰溼地逗留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為了保證候鳥安全過冬,並防範投餵可能造成的意外傷害,霑益海峰管護局提前走訪宣傳,候鳥在農田裡找食時,沒有人打擾它、捕捉它、危害它,它們時而在山石上聚集棲息,時而在田間溼地嬉戲,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雲南網記者 張雯 通訊員 舒婷婷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雲南霑益海峰溼地萬餘只候鳥來栖~
    與你相遇,在12月靜謐的海峰溼地。在水光茫茫的時空裡,與上萬隻陸續飛抵棲息的候鳥邂逅,看高原鶴舞翩翩,嬉水棲息。近年來,雲南霑益海峰溼地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每年迎來大批候鳥前來溼地越冬。今年,霑益海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共監測到候鳥1萬餘只,其中5000餘只為骨頂雞,赤麻鴨有1000餘只。海峰溼地是牛欄江畔一顆冉冉升起的高原明珠,一片令人流連忘返的熱土。
  • 冬日雲南,太好看「鳥」
    也不能阻擋它們振翅高飛步履不停不遠萬裡只為到雲南曲靖霑益海峰溼地圖片 舒婷婷 張雯今年從11月初起上萬隻候鳥飛到了海峰溼地圖片 舒婷婷 張雯逐水棲居翩翩起舞成為一道不可不看的靚麗風景騰衝北海溼地入冬後迪慶州維西縣迎來了大批候鳥灰鶴、黑鸛、赤麻鴨鳳頭鸊鷉、鳳頭麥雞秋沙鴨、綠頭鴨……
  • 霑益區:抓實海峰管護 建設生態霑益——海峰管護局開展自然保護區...
    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提高廣大幹部職工、護林員思想認識,增強業務能力水平,做到有法可依,實現共建共管,切實做好保護區管護工作,12月18日,霑益海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在大坡管護站組織開展2020年度自然保護區業務培訓會
  • 春節大假,雲南最美七大溼地這樣玩最嗨!戳開瞧瞧!
    沾 益 海 峰 溼 地         海峰溼地位於我省滇東珠江源頭第一縣霑益,這裡水草肥美、候鳥成群,享有「九十九山,九十九峰」、「雲南小桂林」的美譽。       目前,地處霑益大坡鄉境內的海峰溼地已全部開放,是具山、水、林、石、洞、潭及草地為一體的典型喀斯特溼地景觀。
  • 中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讓候鳥變「留鳥」
    中新社貴陽12月19日電 (周燕玲)冬日氣溫漸冷,又到了候鳥遷徙越冬的季節。截至19日,中國三大高原淡水湖之一的貴州威寧草海,已迎來10萬隻候鳥越冬。資料圖:貴州草海保護區內的黑頸鶴。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近年來,通過「退城還湖、治汙淨湖、造林涵湖」等綜合治理,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得到逐步修復,吸引大批候鳥絡繹不絕前來越冬。截至目前,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比1985年建立保護區之初的200多隻增長了10倍。
  • 全國最長內陸塔裡木河生態改善首次迎來大批量候鳥
    尉犁縣羅布淖爾溼地公園各種鳥類達1200隻。 嶽軍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20日電(殷琳 嶽軍 魯紅光) 新疆塔裡木河通過20次的生態輸水,中下遊段的尉犁縣羅布淖爾國家溼地公園,首次迎來了大批量北遷候鳥。
  • 太原:汾河溼地候鳥翔集
    冬日裡,大批候鳥在位於山西省太原市的汾河溼地公園嬉戲覓食。近年來,隨著汾河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許多候鳥到此棲息越冬。 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 生態雲南 | 太好看「鳥」!不接受反駁
    生態雲南 | 太好看「鳥」!1984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400公頃,以高原季節性湖泊、沼澤溼地,黑頸鶴、黑鸛等候鳥及其越冬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2004年12月,納帕海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國際重要溼地面積為2083公頃。
  • 靜美海峰,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夏季的海峰溼地,每一幀畫面都是美和寧靜的:青的峰,碧的水,綠的草,彩的花。絕美畫面隨手拍來,全然是水墨丹青的韻味。這裡私藏了太多的「驚豔」,是一個讓人一見傾心的地方。溼地位於雲南曲靖市霑益區大坡鄉境內,距縣城40餘公裡,總面積達27846公頃,區內散落著大大小小的石峰、石林、溶洞、天坑和大面積的沼澤地,其中僅沼澤地和水體面積就有1005公頃,是目前雲南省內海拔最低、緯度最低的溼地,也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溼地景觀,有「雲南小桂林」之譽。
  • 大批候鳥抵粵過冬 廣東成「鳥的天堂」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郭澤華 責任編輯:郭澤華     1月8日,大批候鳥在廣州南沙溼地上空飛翔
  • 霑益:「三色」齊繪珠源美麗河湖
    近年來,霑益區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強力推動河湖長制工作全面落實,傾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民富」的珠江源頭美麗河湖。不斷夯實河湖安全底色。相繼實施南盤江、西河、洞上河、白浪河、花山河、肖金河、毛洞河等30餘條河道防洪綜合治理,完成毛家油房、紅瓦房、漁洞、三裡橋、新奮橋等150餘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7平方公裡,規劃實施九龍水庫至西河連通工程、南盤江渾水塘至水泥廠段治理工程、西河水庫至西河溼地公園段治理工程等河道治理工程,著力補齊防洪排澇短板,提升防洪安全係數。
  • 江蘇泗洪:百萬候鳥雲集洪澤湖溼地
    12月22日,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百萬隻候鳥雲集洪澤湖溼地。洪澤湖溼地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75萬畝,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淡水溼地,這裡水質優良、草木繁茂、水產豐富,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驛站,每年10月都有大批候鳥來此越冬,次年3月才逐漸離去。
  • 盤活「紅林溼地」 鷺鳥翩躚遊人如織 大亞灣紅樹林繪就生態旅遊新...
    近年來,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持續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一心、兩翼、三區、十景」的旅遊空間格局逐漸成形,其中「一心」,即有「翡翠綠心」之稱的大亞灣紅樹林城市溼地生態公園。   紅樹林公園生長著茂盛的紅樹植物,棲息著數百種動物鳥類,獨特的水域植被形成「紅林溼地、候鳥成群」的獨特生態景觀。如今,紅樹林公園已成為大亞灣全域旅遊生態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紅樹、碧水、棧橋、鷺鳥……紅樹林景區內常常遊人如織,大亞灣生態旅遊持續升溫。
  • 萬鳥翔集 數萬隻越冬候鳥飛抵內蒙古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地處內蒙古毛烏素沙地東南部的薩拉烏蘇河,擁有豐富的水域和溼地資源,是我國候鳥遷徙中轉、越冬和繁殖地之一。這幾天,隨著氣溫下降,數萬隻候鳥飛抵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越冬。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鳥島東邊常年不凍水域,經工作人員監測到共8隻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雕、3萬多隻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赤麻鴨和綠頭鴨。它們或在河面上棲息、覓食,或展翅騰飛翱翔天空,讓冬季寒冷靜默的薩拉烏蘇河充滿了勃勃生機。
  • 內蒙古:數萬越冬候鳥飛抵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
    央視網消息:地處內蒙古毛烏素沙地東南部的薩拉烏蘇河擁有豐富的水域和溼地資源,是我國候鳥遷徙中轉、越冬和繁殖地之一。隨著氣溫下降,數萬隻遷徙候鳥飛抵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越冬。
  • 蘭州晨報·旅遊周刊·金城里丨候鳥往「蘭」飛
    作為候鳥遷徙路上的重要棲息地和中轉站,近年來,隨著黃河蘭州段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水質的明顯好轉,候鳥種群和數量不斷增加,每年多達50多種、萬餘只候鳥在蘭州棲息越冬。業內人士表示,有關單位、志願者開展的冬季候鳥投食活動提高了廣大市民愛鳥、護鳥的意識,呼籲市民觀看候鳥時,欣賞而不打擾,選擇保持一定距離,讓人鳥相處更加和諧。
  • ...天津的多個溼地又到了最熱鬧的時節──吃飽住美 候鳥變「留鳥」
    投餵 滿足鳥類補給需求最新觀測數據顯示,北大港溼地鳥類已達32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500餘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700餘只、大天鵝1000餘只、白琵鷺500餘只,野鴨6萬餘只、大雁8萬餘只。大批鳥類落腳,食物足量供給是基本條件。
  • 昌江海尾國家溼地公園(試點):溼地生態美 引來候鳥棲
    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國家溼地公園(試點)。 2020年11月23日傍晚,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候鳥成群結隊在溼地裡棲息,萬鳥雲集的壯觀畫面,成為一道靚麗的生態景觀。
  • 雲南麗江拉市海,不僅僅是騎馬的地方,還是雲南最美溼地之一
    雲南麗江,除了麗江古城和玉龍雪山以外,拉市海也是很值得去的一個旅遊景區。拉市海距離麗江市區很近,不到十公裡,自然風光秀美。 拉市海是一片溼地公園,堪稱雲南最美的溼地之一。在納西語中,「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拉市海的海拔為2400多米,是一處高原湖泊,生態環境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