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炮,無論是自用型號還是外貿型號,目前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一定的聲譽。但是,縱觀中國現代炮兵裝備的科技樹,我們可以發現,在中國炮兵的155毫米炮裝備序列中,155毫米級別的牽引式榴彈炮,除了39倍徑,沒有再裝備45倍徑、52倍徑的155毫米榴彈炮,為什麼呢?
15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主要有三種主流倍徑,分別為39倍徑、45倍徑和52倍徑。在中國炮兵目前的裝備序列中,除了超輕型定位的39倍徑AH-4榴彈炮之外,15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從45倍徑開始,目前都沒有裝備,這又是為什麼呢?
在上世紀80年代左右,中國炮兵主要的大口徑火炮為兩種,牽引機動的66式152毫米加農炮,以及以66式加農炮為基礎改進而來的83式自行火炮,兩者都是28倍徑的身管,在上世紀80年代的作戰環境下,其性能已經不能夠滿足中國炮兵的作戰需求。
為了改善當時中國炮兵的裝備質量,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從西方進口了全套的155毫米45倍徑牽引式榴彈炮技術,在與當時自己的152毫米加農炮進行對比之後,發現西方的155毫米45倍徑榴彈炮在性能上全面佔優,於是決定以西方進口的技術為基礎,發展出國產版本的155毫米45倍徑火炮家族。
新火炮項目分為牽引式版本和自行版本,其中牽引式版本的最終研發成果就是WA021式155毫米45倍徑牽引式榴彈炮。該型牽引式榴彈炮進行了少量生產,並參加了1999年的國慶閱兵。但是在閱兵結束後並沒有大量進行裝備,僅38集團軍裝備了一個營左右的數量,後來也被05式自行加榴炮所取代。
中國陸軍沒有大規模裝備WA021牽引式榴彈炮,是因為在研製45倍徑155毫米榴彈炮時,中國也開始研究52倍徑的155毫米榴彈炮。和52倍徑155榴彈炮相比,45倍徑155毫米榴彈炮無論是在內彈道性能還是在射速等其他指標上均不如52倍徑榴彈炮,因此中國陸軍決定等到52倍徑155榴彈炮技術成熟後再進行大規模裝備。
但是52倍徑155毫米榴彈炮整炮重量偏大,如果要保證射速,就需要安裝半自動裝彈機或者自動裝彈機,這又會進一步加重全炮重量,只能夠由重型牽引車進行牽引機動,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陸軍決定將52倍徑155毫米加榴炮搬到履帶式底盤上,研製和裝備155毫米自行加榴炮,這也就是後來的PLZ-05自行加榴炮。將高倍徑155炮搬到履帶式底盤上之後,就解決了高倍徑155榴彈炮在重量和射速方面的問題。
而隨著這幾年卡車炮技術的逐漸成熟,中國陸軍也開始裝備155毫米卡車炮,在這種情況下更不可能裝備45倍徑、52倍徑的15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了。所以,目前中國除了空降兵等少數強調高機動性的部隊裝備有39倍徑的155毫米超輕型榴彈炮之外,就沒有再裝備其他倍徑的15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了。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