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首批41家企業加入

2020-12-23 新聞晨報

在「離世界最近的地方」,全力打造「沒有做不了的生意、沒有做不成的買賣」的一流營商環境。

12月16日,上海自貿區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GOP)」,進一步集聚高能級的市場主體、高層次的人才、全球性的資金,推動企業做大市場、做大增量、做強能級,鞏固並強化上海自貿區在新發展格局下的重要樞紐、通道和平臺功能。

根據計劃,力爭用3-5年時間,培育一批在貿易、投資、供應鏈及研發等方面可以匯聚和配置全球資源的優質企業;用5-10年時間,培育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營運「頭部」企業,在細分領域內佔據全球統籌領導地位,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形成引領示範效應。

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杭迎偉等出席活動。

從單向扶持轉向「一企一策」專屬支持

企業擁有「專屬檔案」 ,有需求第一時間「找到人、找對人」

「全球營運商計劃(GOP)」是在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背景下,上海自貿區主動謀劃、創新推出,並在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率先實施的長期培育計劃。由保稅區管理局牽頭,駐區職能部門、開發主體和區內企業共同參與。

「全球營運商」是指運作範圍至少覆蓋兩大洲,營運模式至少涵蓋貿易、投資、分撥、研發中的一種,面向全球、運作全球和配置全球的高能級功能總部。

在活動現場,小編看到每一家企業都擁有自己的專屬檔案,涵蓋了需求點、解決進展、落實聯繫人等多個內容。

GOP計劃最大的特點在於,將改變過去的由政府發布支持意見的單向扶持方式,根據每一個培育對象的個性化需求,由政府與企業雙向溝通、共同磋商形成「1+X」的支持政策包「1」是專業化的服務支持,「X」是多領域的發展支持。「全球營運商計劃(GOP)」啟動後,保稅區域將從專業化服務、系統性支持和開拓式創新等多個方面,全力推進全球營運商計劃(GOP)。

具體包括:

一是打造金牌服務的高地,實現「7*24小時」服務不掉線。成立全球營運商綜合服務促進工作專班,組建專業化的服務團隊,建立全球營運商企業服務專員機制,充分發揮保稅區域「三位一體」的服務優勢,以360 度全方位「保姆式」服務,全力幫助企業掃清發展中的障礙,確保7*24小時服務永不掉線,為企業打造一座政務服務「鐵打的營盤」。二是打造政策補給的高地,為企業「量身定製」支持方案。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為企業定製「一企一策」專屬支持方案,涵蓋但不限於投資貿易、資金結算、人員從業、信息流通等領域,支持企業以貿易為核心,疊加採購銷售、投資管理、資金結算等戰略決策職能,利用各項支持政策向產業鏈價值鏈兩端延伸功能,向亞太區和全球拓展業務,促進企業價值再提升、產業鏈邁向更高端。三是打造創新引領的高地,用「智慧之光」為企業破冰開路。組建具有國際視野、全球格局的GOP顧問智囊團,藉助頂尖人才的智慧,接軌國際通行規則,率先落實RCEP相關開放舉措,全面對標、加速實踐CPTPP中的高標準條款,全方位梳理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準確把握企業發展中的堵點和難點,在關鍵環節和領域改革破冰中與企業「點對點」「零距離」尋求良方,合力解決「卡脖子」問題,打造「沒有做不了的生意、沒有做不成的買賣」的一流營商環境。

「經過30年的開發開放,浦東已經集聚了一批優秀的企業總部落戶,從最初的一家代表處,一家貿易公司,甚至是一家簡單的加工廠,逐漸發展成為運營總部、跨國公司中國區總部乃至亞太區總部,規模越做越大,能級越做越強。我們在前期對保稅區域重點總部類企業集中調研中發現,企業有很強的意願去做全球業務,但各自需要解決的難點、突破的瓶頸不同。」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保稅區管理局副局長陳彥峰表示,「推出全球營運商計劃,通過一企一策、一服務專員,點對點、精準高效解決企業難題,與他們共同成長,在浦東真正集聚一批有世界影響力的、全球功能性的企業。」

首批41家企業加入GOP計劃

布局 「在中國、為全球」全面升級

活動現場,松下電器全球採購(中國)有限公司獲頒營業執照。首批41家企業與保稅區管理局籤署全球營運商計劃(GOP)戰略合作備忘錄,這些企業主體性質多樣,包括外資、央企、民企,其中外資投資國別豐富,涵蓋英國、德國、日本等11個國別和地區。

位於保稅區域的、去年銷售額突破74億元的松下採購(中國)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松下電器全球採購(中國)有限公司。

過去,「全球」二字只有在松下電器集團日本採購總部相關部門才能夠使用。該公司該董事長高田哲史說,把在日本總部才有的功能轉移到在中國的這家公司,在松下電器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這一次的名稱變更,將明確公司在松下電器集團內部全球採購的定位,做全球生意,他也更有底氣了,「今後,我們公司將會充分利用我們位於上海自貿區的綜合優勢,全面展開全球採購功能。」

蔡司大中華區總部位於保稅區域,紮根20餘年裡,企業員工數量從1000人增加到4000人,中國業務實現了連續10年的兩位數增長。在剛剛過去的19/20財年,營收達到80億人民幣,使中國市場超越美國和德國,成為蔡司集團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場。

新一輪蔡司5年計劃(2021-2025年)中,包括了「塑造中國內外部市場」,許多關鍵的增長項目,如新能源汽車和眼科保健等,也是專門針對中國市場而設立的。卡爾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總裁福斯特透露,如規模化顯微鏡項目,也從德國搬到了上海自貿區,並將擴大已落地的離岸貿易業務,「希望未來人民幣國際結算業務能在此進一步擴大範圍。」

外資企業強化近岸布局,進一步下沉戰略決策、資源配置和共享服務等功能的需求強烈;中資企業走出去加速全球布局的同時,夯實中國總部功能的需求也很強烈。

2019年,國藥控股在保稅區域成立國藥控股全球採購與供應鏈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全採中心」), 國藥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健表示,「未來我們會以上海為聚焦點和出發點,建立亞太地區的分撥物流和貿易中心,使整個國藥控股的服務向全球化輸出。

實際上,保稅區域不僅是外資破冰中國的起點,也是中資出海全球的橋頭堡,一批又一批的企業在這裡出生、成長、壯大,從2006年,認定第一家營運總部開始,到2012年,與第一家亞太營運商籤訂合作備忘錄,再到如今,探索實施「全球營運商計劃(GOP)」,保稅區域以「敢闖敢試、勇為人先」的精神,在世界經濟的汪洋大海中開闢了一條外高橋航道。

截至目前,保稅區域已經構建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大企業總部、營運總部、區域性總部和高成長性總部多層次、多類型總部經濟集聚發展模式。累計各類總部近300家,包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20家,集聚發展優勢和引領效應突出,已經具備了較強的集聚輻射和資源配置功能,成為國際國內資源流通的重要戰略通道。

來源: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上海自貿區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 41家企業將建功能總部
    新華社上海12月16日電(記者何欣榮)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企業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16日,上海自貿區全球營運商計劃在浦東外高橋正式啟動,來自英國、德國、日本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41家企業首批籤約,將在自貿區內建設可以覆蓋全球業務的高能級功能總部。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
  • 上海自貿區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_時政_中國西藏網
    經濟日報訊 記者沈則瑾報導:日前,上海自貿區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GOP)」,松下電器全球採購(中國)有限公司現場獲頒營業執照。首批41家企業與保稅區管理局籤署「全球營運商計劃(GOP)」戰略合作備忘錄。
  • 上海自貿區啟動實施「全球營運商計劃」
    在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背景下,上海自貿試驗區主動謀劃,16日在自貿試驗區保稅區域正式啟動實施「全球營運商計劃(GOP)」,旨在推動企業做大市場、做大增量、做強能級,成長為全球營運商。  當天啟動儀式上,首批41家企業與上海自貿試驗區保稅區管理局籤署全球營運商計劃戰略合作備忘錄。
  • 康明斯發動機(上海)貿易服務有限公司成為「全球營運商計劃」 首批...
    據中國客車網了解到,日前,上海自貿區「全球營運商計劃(GOP)」在浦東外高橋正式啟動。包括外資、央企、民企的首批41家企業與保稅區管理局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作為康明斯在華運營機構,康明斯發動機(上海)貿易服務有限公司位列其中。
  • 日本中山鐵工所移動破碎設備閃耀上海寶馬展
    萬眾矚目的2020 bauma CHINA上海寶馬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全球工程機械行業超過3000家展商和數萬名專業觀眾如潮而來,中國工程機械裝備與世界同行巨頭同臺競技比拼,呈現出百舸爭流、千帆競技的壯觀局面。
  • 天津自貿區走出特色金融改革之路
    ■ 外資股權基金及管理公司註冊經營模式成功落實,完成全國首單智慧財產權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物流金融創新形成突破,全國電子倉單系統試運行,成為國內首個實現倉單質押融資以及「全國電子倉單系統」試運行的區域,這些改革創新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近日,亞投行全球首個總部外功能中心在天津自貿區中心商務片區啟動建設。
  • 上海自貿區第六家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辦公室成立
    8月8日,英國史密夫斐爾律師事務所和科偉律師事務所獲上海市司法局批准,正式在上海自貿區設立聯營辦公室。這是2014年上海自貿區啟動中外律所聯營試點以來的第六家聯營辦公室。根據兩項實施辦法,在上海自貿區設立代表處的外國律師事務所與中國律師事務所經上海市司法局備案後,可以以協議方式相互派駐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外國律師事務所與中國律師事務所經上海市司法局核准後,可以在上海自貿區內實行聯營。值得一提的是,外資律所在中國的業務依然存有禁區,比如外國律師事務所及其駐華代表機構、代表和僱員不能解釋中國法律,不能到中國的法院參加訴訟。
  • 上海自貿區成立六年多:推進百餘項改革
    但浦東沒有一拒了之,利用自貿區的一系列創新機遇,浦東企業服務中心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對接,最後促成了「盒馬鮮生」的誕生。如今,「盒馬」這個從浦東生長出來的新業態,已在全國23個城市開出了220多家門店,成為上海「在線新經濟」的代表性企業之一。「盒馬」的快速成長,又反哺了浦東,新動工的產業基地建成投用後,年營業收入預計將超100億元。
  • 海南自貿港方案6提區塊鏈 火幣中國啟動「鏈火計劃」加大布局
    對於之前已經入駐自貿區港的區塊鏈企業而言,更是具有非凡的指導意義。   事實上,自2018年海南自貿區港成立以來,為吸引高科技企業入駐,海南政府不斷給予利好政策。截至目前,區塊鏈行業已入駐企業5159家企業。
  • 上海農商銀行「鑫動能」計劃已培育7家企業上市
    新華財經上海12月28日電(記者 王淑娟)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已逐漸成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主要動力。記者從上海農商銀行獲悉,通過投貸聯動模式,該行推出的「鑫動能」培育計劃,運行兩年來已有上百家企業入庫培育,其中近20%已進入上市相關階段,庫內上市企業已達7家,培育效果顯著。
  • 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 港口物流等板塊爆發
    原標題: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 港口物流等板塊爆發   受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消息刺激,港口、物流、紡織服裝
  • 臺灣「國泰世華銀行」落戶中國(上海)自貿區
    啟動近十個月之際,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出現了首家臺資銀行的身影。國泰世華銀行上海自貿試驗區支行25日正式開業。  同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在「自貿區概念」及其運行規則日臻成熟之際,臺資銀行「錢進」區內,無疑成為臺灣金融機構把準兩岸經濟互動脈搏的又一標誌性事件。
  • 改革攻堅進行時 ▏②煙臺:自貿區優勢凸顯 推動企業從「全球製造...
    、1家日資企業在境外取得了煙臺片區的營業執照。出臺全省首個《外商獨資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管理辦法》,在傳統的「籌建-正式設立」兩步基礎上新增「容缺審批」模式,推動全省首家韓資培訓機構落戶,另有1家日資培訓機構在談,近期有望落地。
  • 2000噸級金庫將入駐上海自貿區 已有多家機構洽談合作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據彭博新聞社消息,一座可容納2000噸黃金的金庫本月在上海自貿區開放,其所有者瑪卡亞米全球物流(Malca-AmitGlobal)認為亞洲對黃金需求的上升將有所回報
  • 湖南自貿區建設新年開門紅 一批龍頭企業集中入駐雨花高橋
    湖南自貿區建設新年開門紅 一批龍頭企業集中入駐雨花高橋 2021-01-08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融上海自貿區分公司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共探能源領域金融...
    趙志剛表示,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富集油氣上中下遊產業鏈多家企業資源,平臺優勢突出。華融上海自貿區分公司希望藉助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對接有需求的油氣企業,為其提供資產經營管理等服務,向能源領域賦予金融支持、注入金融力量。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葉國標表示,油氣行業是國家戰略型行業,需要金融賦能以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