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誤殺滿天記》:不是所有父母給孩子的愛都是「良藥」

2021-01-19 蘇若伊Yoly

19年底,一部《誤殺》「殺」入觀眾視線,最終以12.8億的票房,奠定了其在國內懸疑劇中排名第一的基礎。

不少人都知道此部影片是改編於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而原片更是達到了豆瓣8.5的高分。

不少網友評論原劇,「內容更驚險刺激,並且結局更大快人心。」

劇情內容講的是女兒誤殺了一名闖入家中,試圖欺負她的男同學,為了拯救女兒不讓其坐牢,男主維傑步步為營,小心謹慎地布下一個個迷局,設下難以打破的不在場證明,最終得以脫罪的故事。

在翻拍劇《誤殺》中,李維傑最終自首,接受了法律的制裁,而原版《誤殺瞞天記》中的男主,最後因證據不足無罪釋放,和家人回到了平靜的生活。

故事的起因,是一段小視頻。那個叫達姆的男孩,十幾歲的年紀性格卻張揚肆意,喜歡用手機偷拍女孩,他偷拍了維傑女兒安久洗澡的照片,並以此威脅她如果不答應他的要求,就把視頻傳播到網上,導致安久在驚懼之下,失手殺害了他。

才十幾歲就如此膽大妄為,實在是難以想像,但看到後面才會知道,男孩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有一個溺愛驕縱他的母親。

檢察長梅拉,劇中最大的反派。作為檢察長,她是受人「尊敬」的,但作為母親,她極其失敗。

梅拉的破案率很高,但其中有沒有屈打成招不好判斷。因為作為警方,當面對嫌疑人時,她會簡單粗暴地,採用暴力,私刑等方式,逼迫嫌疑人伏法。對於她來說,案子了結就行,不管是不是罪犯,先打到你承認再說。

這一做事手腕,也遺傳給了她的兒子。達姆作為未成年,在參加活動時會拿著手機對著他人照相,也不管對方願不願意,甚至為了達到自己的目地,偷拍女孩子洗澡。

對於他來說,為了目地,用多麼下作的手段也無可厚非,這一方面的做法與他母親如出一轍。

他這麼做了,也的確貌似達到了自己的目地。

但沒有行為底線的人,難有好下場,因為他們做事不顧後果,沒有善念。多行不義必自斃,他的「狠」導致了最後的悲劇。

除此之外,梅拉對達姆極其溺愛,在工作上的梅拉雷厲風行,但生活中,她變成一個只會遷就孩子的母親。

為了哄兒子開心,她自主送給兒子一輛車,把丈夫的卡給兒子揮霍,不到一周就用去幾萬盧布。或許梅拉只是覺得,她作為母親,因工作太忙,很少陪伴孩子身邊,內心深處對孩子有所虧欠。

但所謂的彌補卻不能只停留在物質方面,用錢去滿足孩子的欲望,只會讓孩子覺得,「我父母無所不能,不管我做出任何事,都有人給我收拾殘局。」

曾經,梅拉的確為這個兒子收拾了不少殘局,但有些事情她能做到,有些是不能做到的。男主角維傑,比她更有反偵察能力,哪怕梅拉用盡一切手腕去對付男主,也沒能找到其一絲破綻,哪怕有了線索,也沒找到能定他罪的證據。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梅拉為人,沒有反省之心,不管出了任何問題,她想的永遠都是遮掩,而不是承擔責任。

當電影進行到最後,警察並未在維傑家中找到達姆。按理說沒有屍體就定不了罪,在一旁圍觀的人民早就怒不可遏,想與警察對峙討要說法。

可這時,作為領導,梅拉讓手下充當這個替死鬼,任由民眾對屬下拳打腳踢,她本人和丈夫在其他警察的護送下趕忙離去,從頭到尾一言不發,更別說承擔責任。

父母的言行是子女是最好的參照物。當達姆去到安久家中,想逼其就範時,安久的母親娜迪妮也在現場,為了女兒的名聲,她懇求達姆放過自己的女兒。

當事情涉及到了長輩,大多數青少年都會有些害怕,達姆的第一反應,眉眼中的確閃過害怕,但很快,這種擔憂一閃而過。

他腦海中想的,並不是這件事情被家長知道了是多麼嚴重,而是「既然事情鬧大了,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想盡辦法遮掩」

不僅僅要用這段視頻威脅女孩,還要威脅她的母親,這樣事情就不會敗露,說不準還有意外之喜。

影片到了結局,丈夫陪著梅拉一同去見維傑,丈夫放下身段,詢問維傑,他們的兒子還會不會回來。

梅拉站在旁邊一言不發,至始至終,她也沒有懺悔自己犯下的罪惡,之所以最後放過男主一家,僅僅是因為實在掌握不了證據,還有整個社會民眾的譴責。

有人說《誤殺瞞天記》是近幾年整個亞洲最好的懸疑電影,這句評論不假,最好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劇情內容精彩,而是在很多方面都能引起我們的思考與反省。

作為父母,梅拉對比只讀到小學四年級的維傑,算是既有文化知識,也有物質保障。但卻長時間疏於對兒子的管教,致使他最後的悲劇。

一個母親如果本身不能以身作則,那麼到孩子眼中,就是一個反面教材,不可能培養出一名優秀的後代。

反觀維傑,雖然他最後的做法存在異議,但做為父親,他一心為女兒著想,培養出的女兒成績優秀,並且內心善良。

兩種不同身份階級的人,卻養育出完全不同的後代,光這一點就很值得我們商榷。

放眼當今社會,也存在一心覺得,「我有錢有地位,肯定要把最好的給孩子。」一味滿足孩子物質剛需而忽略孩子精神需求的父母。

同時也存在,本身自己就道德品質有缺陷,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的父母。品格有缺陷的人,他們的孩子在耳濡目染的影響下,也難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孩子受父母薰陶太久,分不清對錯與是非,只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無法回頭。

我們常常講「幾乎沒有不愛自己子女的父母。」但就算是愛,也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不是每一份愛都是滋養生命的養分,錯誤的父母之愛,對於子女來說更像是砒霜,毀人一生。

相關焦點

  • 豆瓣8.5,如何評價印度懸疑電影《誤殺瞞天記》?
    《誤殺》在豆瓣評分7.7,雖然與原作《誤殺瞞天記》豆瓣8.5的評分還有些差距,但是這部《誤殺》的翻拍已經算是比較成功的了。據說在印度,《誤殺瞞天記》這部電影還被翻拍過很多次,不過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看過《誤殺》的影迷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陳思誠監製的這部電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唐人街探案」系風格。
  • 《誤殺》:施害者和被害者兩個家庭的悲劇,兩方父母都難辭其咎
    雙方父母實現了身份的互換,也註定了兩個家庭的悲劇不會在短時消亡。這樣兩敗俱傷的悲劇,其實兩方父母都難辭其咎,他們才是真正誤殺孩子的人。都說子女是父母的鏡子,素察之所以會走向悲劇的道路,和母親的不稱職父親的長期缺失,有著很大的關係,我們不得不說,真正能夠誤殺素察的只有他的父母。
  • 肖央主演電影《誤殺》披露了原生家庭與父母教育的真相!太現實!
    有人說「誤殺」是一部以犯罪為主題的電影,但結局不像原版那樣直截了當,但我可以理解李偉傑的認罪舉動,因為他的良心過不去。即使他向所有人隱瞞了它,仍然是對自己的行為自責!畢竟,電影中的那個人認為李維傑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父親保護女兒的本能!從長女受到Sucha的侵犯那一刻起,這個故事就成了悲劇。
  • 「警察局長的兒子,性侵女生後遇害」:多少被誤殺的孩子,不過父母的替罪羊.
    所以,對他的誤殺,其實是一場因果報應的該殺,一場黑白顛倒的反殺,一場是非混淆的惱殺,一場正邪交錯的互殺。03因為,孩子,是一個家庭內部環境和氣候的晴雨表。他的一言一行和一事一情,都彰顯了一個家到底是早已生病,還是相對健康。
  • 豆瓣高分動畫《鷸》:父母愛孩子,要讓他吃苦
    這個反面的例子給我們的衝擊不小,很多人都在想,這世上怎麼會有這麼懶的人?有手有腳,難道還能把自己給餓死了?歸根究底還是父母給慣出來的。小時候的楊鎖,還想要替父母分擔壓力的時候,就被父母拒絕,呵護得如掌中寶,什麼事都不讓他做,什麼苦都不讓他吃,長大後只能是生活給他吃苦,生活不能自理的他,嫌吃飯都累,又怎能生存下去呢,最後的代價就是一條生命。
  • 高分電影推薦:《誤殺瞞天記》,豆瓣8.5,錯手殺人,瞞天過海!
    《誤殺瞞天記》之所以精彩,全在一個「瞞」字上。當安玖一棍子將薩姆失手打死的時候,一向寧靜的家庭就與當晚的暴雨融為一體了。面對這種人身威脅,母女極力懇求,但絲毫動搖不了薩姆邪惡的內心,拿起棍棒自衛這種事本來無可厚非,但失手殺了人,其情節就變得嚴重了,這是道德與法律永遠無法調和的矛盾,不是簡單的是非題,而是複雜的辯論題。
  • 印度版中國版2部誤殺電影,哪部才是真精彩?
    2019年底有一部翻拍電影火了,去年上映後拿到了12億票房超好成績,疫情後重映沒多少天又破1億,它就是翻拍自2015年的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的中國電影《誤殺》。兩部電影在豆瓣上也都取得了不錯的評分,印度版8.5分,翻拍版7.7,區別於以往翻拍,印度版的《誤殺》在國內很少有人看過,所以對大部分國內觀眾基本上是一部新片。原版電影的節奏、劇情、反轉在所有印度電影中都屬於上乘,這也是翻拍版在劇情上幾乎一模一樣都能取得這麼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 都說豆瓣7.7分的《誤殺》是翻拍典範,其實還有8.4的《十二公民》
    在電影領域裡,翻拍一直都是不討好的做法,即使是2019年的大熱翻拍片《誤殺》豆瓣評分也只有7.7。即使是那樣,《誤殺》也已經被大家認為是翻拍的典範。然而早在2015年的時候,有一部名字叫《十二公民》的電影上映,這部電影的票房只有可憐的1391萬,因此影響力很小,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這樣一部電影。
  • 豆瓣8.5《誤殺瞞天記》:以父為名的背後,是對女性無盡的碾壓
    電影《誤殺瞞天記》講述的是維傑一家四口,在一個小鎮過著寧靜的生活。有一天,維傑的大女兒參加野營時,被一名官二代偷拍了不雅照。官二代憑著不雅照,對她提出非分要求,母女哀求未果,失手將他打死。諸位,如果是你們遇到這種事情,會怎麼辦?我想大多數正常人,都會選擇報警,讓法律宣判自己的防衛是否恰當。
  • 《誤殺》:你沒看懂的結局,其實早就埋下了伏筆
    《誤殺》改編2015年上映的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原作憑藉著精彩的劇作內容斬獲了不少好評,在豆瓣仍保持著8.5的高分。 而《誤殺》也不賴,在豆瓣評分7.6,高於78%的懸疑片。 這成績,在中國翻拍的歷史上可以畫上濃重的一筆,美中不足的是,這部電影的結局卻飽含爭議。
  • 《誤殺瞞天記》用案例告訴我們愛看電影的人智商都不會太低
    這一好處,就在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翻拍自泰國電影《誤殺瞞天記》的國產電影《誤殺》最近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而原版在豆瓣上更是取得了8.5分的高分,相比2019年在國內取得8.3分高分的犯罪懸疑電影《調音師》,可謂是有過之而不及。
  • 豆瓣2019年度電影榜單,你都安利了嗎?
    《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終票房突破50億人民幣,位居國產動漫首位,豆瓣評分8.5的高分,可謂是票房與口碑雙豐收!對於《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最高的評價定位詞就是國漫崛起,人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國漫,看到了國漫的希望,就像是久旱之後的甘霖。
  • 《誤殺》大賣票房有望10億,不僅是翻拍的成功
    另一方面,《誤殺》不但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口碑也十分不俗,貓眼9.5分、淘票票9.2分、豆瓣7.6分,都名列2019華語商業片前茅。這樣一部全演技派無流量明星的翻拍作品,還是導演柯汶利的長片處女作,能取得這樣市場和觀眾的雙重認可著實不易。實際上,仔細探究《誤殺》的幕後班底,就會發現它的成功實際上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 《誤殺》:脫胎於《誤殺瞞天記》,但絕不僅僅是借雞下蛋那麼簡單
    所以今天將兩部電影再次進行比較,以看看《誤殺》如何脫胎於《誤殺瞞天記》;卻又在本土化上表現不俗。作為一部翻拍電影,《誤殺》無疑為懸疑電影以及翻拍電影都做了一個良好的示範。且《誤殺》的改編對象《誤殺瞞天記》並不是來自於文化或習俗相近的日韓,而是風俗宗教等都具有巨大差異的印度。
  • 《誤殺》交的這份答案,豆瓣網友們給7.9分
    《誤殺》本來是一部懸疑片,我卻從中看到了一些人父母的模樣 2019年年末,一部懸疑片突然間成為了今年票房的黑馬,那就是電影《誤殺》,豆瓣7.9、貓眼9.5的分數,讓這部翻拍片贏得了業界和觀眾的認可。
  • 父母給孩子的愛,也許不是她想要的……
    第144篇 原創推送大家總以為世上沒有不愛子女的父母,但實際上,子女對父母的愛才是無條件的。父母總說孩子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可就算如此,你信不信,孩子對你的愛更勝過你?子女和父母的輪迴是個奇妙的人生旅程,有一天當你身處兩個身份時,某個瞬間,會發現自己成了孩提時最不願意成為的模樣。
  • 類似《誤殺》的電影有哪些?
    譚卓:我不是郝蕾 片中兩位「母親」的對決也很有意思,特別是那句臺詞:「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太解氣了!真的擊中時下「未成年人犯罪」話題的痛點。
  • 請你迷失在我身旁:當父母老了,唯有愛才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02 如何應對父母的變化很多人一聽到老年痴呆都無法接受,因為這不光光是照顧一個老人這麼簡單,所花費的精力和時間,都是別人無法想像的。特別是面對跟從前判若兩人的父母,那個在心裡偉岸高大的形象,一瞬間跌到谷底,他們再也不是我們心裡那個「無所不能」的超人。
  • 躋身2019豆瓣最佳榜單,《誤殺》憑什麼拿到最後一席?
    到年末各種盤點悉數登場,而對於影迷來說,豆瓣榜單自是權威之地。 這幾天,豆瓣也發布了年度電影榜單。 不過按照上映時間,排在第十名的《誤殺》12月才上映如今榜上有名卻實屬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