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出國門宣傳推介百色、廣西、甚至中國,傳播中國文化。」近日,廣西百色市委統戰部領導慰問遠赴柬埔寨援教歸來的凌雲縣實驗小學教師杜國周。
傳遞中華文化,讓更多的外國人接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感悟中國文化的魅力,一直是杜國周的一個夢想。杜國周主動請纓,經過層層推薦與選拔,終於如願。2018年8月,他前往柬埔寨進行為期兩年的援教工作,這也是凌雲教育史上第一位對外漢語教師。
適應生活預防染登革熱病毒
柬埔寨位於中南半島南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常常是一節課下來,衣服全部溼透。這裡蚊蟲肆虐,不小心被蚊子叮咬就可能會感染登革熱病毒。常年高溫,飲食以甜、酸、辣口味為主。
杜國周說,初到柬埔寨,感覺好像穿越到了另一個時空。儘管英語還行,但到了這個柬埔寨語的國度,感覺自己又成了「文盲」。語言、飲食、氣候、生活起居都要重新適應。
與適應生活相比,更難以適應的是心理上的壓力,遠在異國他鄉,第一要克服的是孤獨。剛到柬埔寨不久,因水土不服,生病是常有的事,想起自己的任務不能放棄,一步一步適應當地生活。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當中。為適應炎熱的天氣,杜國周堅持每天鍛鍊身體;不習慣柬埔寨的飲食,杜國周就自己動手做家鄉菜;交流不暢,杜國周就每天學習日常生活柬埔寨語。不久,他就完全適應了柬埔寨的工作和生活。
用心教學培育友誼之花
談及工作,杜國周感觸很深:「剛開始時比較難,很辛苦。」他在桔井省川龍公立中華學校進行華文教學,學校在校生1200多人,教師只有30人,而來自中國的中文教師只有他一人,由於有的學生第一次接觸漢字,再加上教學和學生學習方法上的差異,更讓學生覺得難上加難。
針對這種情況,杜國周不斷探索解決辦法。他精心製作課件,給生詞配上美觀、恰當的圖片,既直觀形象、幫助學生記憶,增強了趣味性。為了搞好教學,杜國周每天每夜找材料、做課件,經常備課到深夜才能休息。
功夫不負有心人。杜國周的辛勤耕耘結出了累累碩果:學生參加柬埔寨王國一年一度的中文作文大賽,獲得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五名。輔導的學生詹莎莎、盛青睞等進入金邊師範學院華文教育專業。他的教學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高度認可及廣泛好評;評為柬埔寨王國優秀教師,中國優秀外派教師。
傳播漢語文化傳遞友誼
兩年的援教生活結束,杜國周要回國了。孩子們聽說杜國周老師要回國,家長和孩子們都捨不得他。
近年來,國外學習漢語的人數不斷增多,既是因為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也是因為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希望了解中國的人越來越多。
教學課餘,杜國周不但教學生,還經常向他們介紹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分享茶葉文化,向學生和當地學校老師推介凌雲白毫茶等。同時,他還向他們介紹中國的各種傳統節日和風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按照要求運用「騰訊會議」平臺進行教學,開創線上教學,成為學校教師線上教學第一人,使學生享受到遠程教育帶來的好處。
課餘時間,杜國周還會跟學生聚會,教他們做中國菜,跟他們一起旅遊、運動、唱歌,把中國文化的展示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每逢中國傳統節日,杜國周還和柬埔寨教師一同組織學生編排節目,參與當地各種中國文化交流活動,傳遞中國和柬埔寨兩國人民的友誼。
圖文丨周俊位 編輯丨王 霞 責編丨勞 成
審核丨陸定松 總審丨李文強 監製丨任上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