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引戰!馬斯克:AI會超越人類,不相信的人都是傻缺!馬雲:有被冒犯到...

2020-12-23 前瞻網

又引戰!馬斯克:AI會超越人類,不相信的人都是傻缺!馬雲:有被冒犯到……

 olivia chan • 2020-07-23 19:46:57 來源:前瞻網 E6186G1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周三重申了他對人工智慧(AI)的擔憂,稱那些認為AI不可能比自己聰明的人,真是愚不可及。

「十年來,我一直在提醒AI這一威脅,」馬斯克稱,「我們應該關注AI的發展方向。在我看來,在AI問題上大錯特錯的人往往都是些極其聰明的人,因為他們無法想像計算機(最終)可能要比他們聰明得多。這是他們的邏輯缺陷。他們其實要比自己想像的傻得多。」

一直以來,馬斯克就把人工智慧當做「敵人」看待。他認為AI技術肯定會發展起來,並且,它們的智力水平會超越人類,在很多領域,AI將在技術層面取代人類。

正因為如此,馬斯克才會特別強調,要警惕人工智慧的威脅,提出了「垃圾郵件滅世論」——未來AI進化到一定程度,它們會覺得人類文明很低級,也許會像刪除垃圾郵件一樣,把人類一起幹掉。

其實早在2014年,馬斯克就提出了「AI末世論」。他曾在 MIT 的一次研討會上表示:「如果讓我說人類未來最大的威脅,我認為可能是人工智慧。因此我們需要對人工智慧保持警惕,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如同在召喚惡魔。」

2017年,在美國的一次州長大會上,馬斯克面對各州州長,又發表了有關AI的威脅論演講,他呼籲各州政府站出來對AI的發展進行幹預和監管,並表示「AI 是人類存在的最大威脅」,未來AI驅動的機器一定會取代人類的工作。

這一觀點引發了科技圈大佬對馬斯克的炮轟。在一次直播視頻中,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就回懟馬斯克稱,他反對散播人工智慧威脅人類的擔憂,「強烈反對」這類威脅論的觀點。人類可以創造事物,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他對人工智慧很樂觀。扎克伯格說,他不能理解有關人工智慧製造世界末日的預測,「這真是負面,某些方式上說,我其實覺得相當不負責任。」

實際上,在對待AI方面,一些中國大佬與馬斯克的看法也相去甚遠。

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兩大業界領袖馬雲和馬斯克排排坐、肩並肩,對於人工智慧公開表態。

當時馬雲說,「My view is that a computer may be clever,but human beings are much smarter/人工智慧雖然聰明,但是人類會更聰明一點」。

馬雲認為,地球上最重要的資源,是人類的頭腦,這比任何自然資源更有價值,人工智慧或許可以擁有智力,但是絕不會比人更聰明。人工智慧將會改變未來的工作模式,比如每周只需要工作12小時,幫助地球人生活得更好、認識人類自身,是AI發展的極限。

而馬斯克對此很不以為然,作為堅定的「AI控制派」,他說,「Yeah,definitely not/這個,肯定不會」。

今年的人工智慧大會,由於受疫情影響改在雲端舉行,而兩位大佬關於AI的話題依舊談不攏。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人類與AI的終極對戰,到底是馬雲說對了還是馬斯克
    馬斯克本來在中國這邊沒多大名聲,至少很多小夥伴應該是不認識的,但是隨著馬斯克跟馬雲聊了一次天,並且還辯論了人工智慧,他在中國的熱度突然就火爆了。其實在那一次的聊天當中,這兩兄弟聊的很多話題都是很有深度的,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 馬雲、馬斯克同臺談AI:人工智慧拯救世界?
    作者丨賈國琛編輯丨王瑞、郝秋慧核心觀點:1、馬斯克相信,在任何規則明確的遊戲中,AI一定會勝過人類。2、馬斯克表示,L5級別的自動駕駛很快就會實現。時,各執一詞,馬斯克認為人工智慧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機器是人的延伸;而馬雲覺得人類足夠聰明,AI不是一種威脅。雙馬像是來自不同的星球,因人工智慧而聚首,一方支持人類文明,一方推崇科技智能,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演了一場「功守道」。
  •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斯克和馬雲都說了啥
    馬雲:我特別不喜歡把 AI 叫做人工智慧,我把它稱之為「阿里巴巴智能」。馬斯克:我也這麼感覺。一般大家都會低估人工智慧的能力,他們覺得可能就像是聰明人而已。實際上,人工智慧比這個厲害得多,可能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面對這個狀況我們應該做什麼呢?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確定,但我希望 AI 會是好東西。有一句老話,如果打不過他們就和他們組成團隊吧。我的公司就是這樣,目的就是讓我們加入到 AI 戰隊裡面。
  • 馬斯克與馬雲,布局人工智慧誰「技高一籌」?兩人的格局誰更大?
    馬斯克首先發話說道:「人通常低估人工智慧的能力,實際上機器很有可能比人更聰明的多,我希望AI是友好的,如果人類打不過耶,那就加入AI所組成的團隊。人類輸入信息給計算機特別慢,計算機看人一定會覺得特別無聊。」
  • 2019科技圈名場面:馬雲馬斯克跨界對話火花四濺
    馬雲:我特別不喜歡把 AI 叫做人工智慧,我把它稱之為「阿里巴巴智能」。我很樂觀,我不覺得 AI 是一種威脅,因為人類很聰明。我覺得 AI 很好很有意思,我們會擁抱它。馬斯克:我不是個天然的樂觀或者悲觀的人,但未來科技發展將會超越我們理解它的能力。我不知道這樣是好事還是壞事。
  • 馬雲和馬斯克的格局誰更大?
    當下,馬雲和馬斯克都迎來了最艱難的時刻。不過,作為中美兩國時代的「弄潮兒」,他們所創造的價值與貢獻都是有目共睹的。此時,很多人都想知道,馬雲和馬斯克到底誰的格局更大呢?
  • 馬斯克的載人火箭上天,為什麼中國只能出馬雲?
    可他卻將全部財產all in到最異想天開的領域,一次又一次把自己逼到牆角、逼上竿頭,每次都在深陷絕境中實現峰迴路轉,怎一個觸目驚心了得!一家由私人創立的商業公司,短短十來年就做到載人航天,我是真的相信馬斯克可以實現火星上退休的。
  • 馬雲VS馬斯克:七個月兩次討論人工智慧,二馬為什麼一直談不攏?
    對於人工智慧,馬斯克和去年一樣,他認為「在任何規則明確的遊戲中,AI一定會勝過人類」,然後用大量時間賣車;馬雲的態度卻比去年更謹慎,甚至有些保守,他說,「數位技術的大趨勢並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未來,本來需要三五十年來完成的數位化,可能會提速到十年二十年內就完成。」
  • 馬雲和馬斯克的尷尬對話
    其中有一個讓現場氣氛尷尬到極點的小插曲。馬雲說:「99.99%的人類有關未來的預測都是錯的。」馬斯克問:「包括你這一個嗎?」馬雲答:「是的。」馬雲接著說:「0.001%的預測是對的,是因為意外情況而非聰明。」(好像算錯了)馬斯克答道:「但80%的統計數據也是錯的。」馬雲說:「是的。」場面一度尷尬,馬斯克打趣到:「Come on guys. It's a joke.」
  • 人民日報:中國需要自己的鋼鐵俠,馬雲聽懂,馬斯克:死後葬在火星
    馬雲和馬斯克進行了一場對話。結果對話變成一場圍繞人工智慧、宇宙、教育、人類命途等問題的科普課。馬斯克的講話極具啟發性、前瞻性。相比之下,商人馬雲的本色無所遁形。馬斯克所做的事情,總讓人感到超前於時代。但從上面的圖可以看出這條隧道的視野有限,如果把車飆到240 公裡每小時,怕是沒人敢這樣開吧?但馬斯克這麼設計是有原因的。對,馬斯克明確說過特斯拉後期會支持無聊隧道的無人駕駛。這麼做還不是為了多賣點車?「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是怎樣煉成的?
  • 馬斯克身家正式超越馬雲,網友熱議:本來就不是一個層次的人 改變...
    7月1日,特斯拉股價破2000億美元,馬斯克身家正式超越馬雲。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 北京時間7月1日,特斯拉股價收盤報1079.81美元,公司總市值站穩2000億美元之上,今年以來漲幅多達158%,是少數逆勢上漲的車企。
  • 馬雲與馬斯克相比,誰更厲害?
    馬雲與馬斯克相比,誰更厲害?這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1.財富馬雲是世界第20富豪,身價584億美元,馬斯克是世界第2富豪,身價1556億美元。論財富,馬斯克是馬雲的三倍,馬斯克獲勝。馬斯克創辦和擁有的公司有八家,分別是SpaceX(太空探索)、Tesla(特斯拉)、The Boring Company(隧道公司)、Neuralink(人腦與電腦連接)、太陽城、PayPal(電子支付)、ZIP 2(羅列企業信息)、Hyperloop(地下高鐵)。論公司數量,馬斯克不及馬雲,但是論公司業務、市值和前途,馬斯克不輸馬雲。
  • 因為AI,馬雲馬斯克又同臺,張文宏不願被替代,李彥宏依然有信仰...
    接下來,大會進入到演講環節。馬斯克:特斯拉已接近 L5 級自動駕駛了去年,馬斯克與馬雲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進行了一場高端對話;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馬斯克沒有來到現場,而是通過問答的方式來發表演講。你會發現你可以處理絕大多數場景的問題,但是又會不時出現一些奇怪不尋常的場景,所以你必須有一個系統來找出並解決這些奇怪不尋常場景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現實世界的場景。談到在自動駕駛方面的自研晶片,馬斯克表示,在為自動輔助駕駛開發人工智慧晶片時,發現市場上沒有成本合理且低功耗的系統。
  • 馬斯克與馬雲不是不愛錢,而是太喜歡錢了
    1不管馬斯克也好,馬雲也罷,都是科技界的大佬,似乎從來不差錢,從他們共同的言語中可以窺斑見豹。馬雲曾經在接受做客一檔節目,被主持人撒貝寧問到如何看待錢時?馬雲輕描淡寫地回答道:我從來不喜歡錢,錢對於我來說僅僅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 讓人類與AI共生?「科技狂人」馬斯克又一顛覆性項目
    以前就有新聞媒體報導,Neuralink公司正在研發一種可以向大腦中植入細線狀植入物的機器。這種機器人的功能是將人的頭上鑽一個孔,並在人類的大腦中安裝微晶片。 Neurallink在2017年成立,公司的計劃是,在短期內開發出治療嚴重腦部疾病的設備,中長期實現超人類主義的目標,達到增強人類智力的目的。即利用科學技術來克服人類不需要的東西如殘疾、疾病、痛苦、老化和偶然死亡。增強人類的精神、體力、能力和資質,不斷擴大人類的生存邊界。
  • 馬雲: 人類高看自己了 張文宏: 不願被AI替代 "三馬二宏"激辯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開幕式上大佬雲集,馬雲、馬化騰、馬斯克、李彥宏、張文宏等嘉賓雲聚一堂,虛擬主持人也首度閃亮「登場」。馬雲:人類早一點開始合作,就會早一天勝利馬雲分享最新思考:經濟增長可以放慢,但人類必須成長「本來需要三五十年來完成的數位化,可能會提速到十年二十年內就完成。」
  • 兩個姓馬的男人一比較,我們更需要馬雲還是馬斯克?
    馬斯克:我覺得我們需要進一步了解宇宙的本質,以保證我們能夠進入到不同行星的生活。換句話說,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現在第一次有可能讓生命離開地球,之前是沒有可能的。從這番對話中我們不難發現,馬云為什麼只能是中國的馬雲,他的格局也只能停留在中國。
  • 我希望死後葬在火星,馬斯克表態,2026年首批人類登陸火星
    昨天晚上,在德國柏林舉行的一場頒獎典禮上,馬斯克獲得了「以非凡的方式進行創新的傑出人物」的Axel Springer獎,馬斯克表示,他「非常有信心」在大約6年後,讓第一批人類登陸火星
  • 人工智慧大會上馬雲和馬斯克的對話感悟,發表一點個人愚蠢的見解
    馬雲在整場對話中都以現實樂觀派去解讀,而馬斯克是以理想偏悲觀去解讀。他們各自的觀點都很清晰,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深信不疑。比如在就業方面,馬雲講到人們未來不需要擔心就業,不需要去和人工智慧搶工作。因為未來我們會讓人工智慧幫我們工作,而我們每周只需要工作兩三天就可以。馬斯克表示贊同了馬雲的觀點,但他擔心未來人工智慧會超過人類自身,甚至是替代人類。
  • 馬雲和馬斯克,誰的格局更大?網友:一個「矮子」,一個「巨人」
    馬雲和馬斯克,兩個人誰更牛?網友:差距太大了,一個天一個地!如果要說這個世界上目前最著名的人,或者說是全球最著名的商業偶像,都是姓馬的,在國際上馬雲、馬斯克兩個人是擁有粉絲數最多的商業精英。有人提問說道:「馬雲和馬斯克兩個人,誰的格局更大呢?」有網友說:差距太大了,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一個不愛搭理你,做的事情跟現在的你沒有任何關係,一個天天想著你口袋裡的幾塊錢,巴不得讓你天天上網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