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自從用了掃碼支付之後,花錢就更容易了,不管是花50還是花500,都只需要輸入密碼,沒有了一張一張數錢的「肉疼感」,一不小心就花多了。有研究就表明,行動支付使得我們多花了16%的錢。
可花的錢變多了,收入卻沒有增加,所以很多人都欠了債務,其中不少都是從網貸平臺借的。
雖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可有些平臺通過層層套路,使得借款人的債務越滾越大。為了杜絕此類現象,國家不僅清退了大量不合規的平臺,還出臺了新規,這9種欠款可以不用還了!
1、合同不清晰的欠款
合同是貸款的重要依據,如果合同沒有對貸款的具體金額、還款期限、使用途徑等要點進行清晰的標註,這份合同就是無效合同,這筆欠款也可以不還。
2、超過訴訟時效的欠款
根據規定,民間借貸是有一個3年的訴訟時效的,如果超過了期限,這筆欠款可能就無法追回了。
3、高利貸
高利貸大家都聽說過,但到底利率達到多少才算高利貸呢?在以前,國家劃分了「兩線三區」,利率超過36%就屬於高利貸。
不過今年,國家以浮動利率取代了「兩線三區」,如果貸款的利率超過了「4倍LPR」,就屬於高利貸。
當前一年期LPR是3.85%,也就是說,利率超過了15.4%的貸款就屬於高利貸,超出的部分是可以不還的。
4、高利轉貸
弄清了高利貸,「高利轉貸」就很好理解了,有的人從銀行等金融機構套取資金,再以高利率轉貸給其他人,賺取中間的差價,就屬於高利轉貸,這種欠款也是不用還的。
5、用於不法途徑的貸款
如果是在明知道借款人借錢進行賭博等不法活動的情況下,依然借錢給對方,這樣的貸款是不在法律保護的範圍內的。
6、砍頭息
「砍頭息」又是什麼呢?舉個例子,你向平臺借1萬元,被平臺扣了一通利息、手續費之後,實際到手的只有7、8000元,但利息還是按照1萬元來算,這就是所謂的「砍頭息」。
國家明確規定,像這種「砍頭息」的情況,只需要按照實際到手的本金來償還利息,如果這樣算利率還是超過了「4倍LPR」的話,超過出的部分也不用還。
7、套路貸
「套路貸」就是指在平臺的「套路」之下拆東牆補西牆,越借越多的情況。對此國家明確規定,違背借款人意願形成的欠款是可以不還的。
8、被冒用信息的欠款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關於信息洩露的報導,有的人甚至可能被冒用信息借了貸款,如果發現自己名下莫名多出了欠款,不用著急,只要能證明不是自己本人借的,也是不用還的。
9、婚前債務
根據《婚姻法》,婚前財產屬於個人財產,債務也同樣屬於個人,如果夫妻中的一方在婚前欠下了賭債,另一方是無需共同承擔的。
總而言之,新規明確地規定了一些「欠債不用還錢」的情況,有效地維護了借款人的利益,但合法的欠款還是得還的。
所以我們也要克制自己的消費欲望,理性消費,實在需要借錢,也最好找正規的平臺,免得利益受損。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