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團團
2020年很快就要過去了,P2P和網貸也隨著2020年一起成為歷史,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前段時間,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同時,由於之前網絡借貸平臺亂象叢生,國家為了保護借款人利益的安全,出臺了新的規章制度,其中有7項債務竟然是可以免除的。
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普及和各種商業信息的迅速傳播,人們的消費觀念也正不知不覺發生改變,無數人陷入了「消費主義」的浪潮中。為了滿足自己對於物質方面的需求,讓許多人開始毫無節制的「提前消費」,導致自己的支出遠遠超過了現有的收入,但又無法克制心裡的「享樂」行為,不得不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借錢消費,有許多人甚至失控背上了一身的債務。
網貸平臺再通過一些「誘惑」刺激年輕人,導致他們在增大負債的同時,變成了各家平臺準備收割的韭菜。截止到2020年第二季度,我國信用卡逾期債務半年以上已達800億元,這還不包括半年以內的。此外還有媒體報導,我國1.7億90後的人均負債額近13萬。也就是說,很多人背負了債務,其中可能還有一部分無法按時還款,成了「老賴」。
俗話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有很多年輕人因還不上高額利息而選擇離開人世,據統計獲得網上高額借貸的人數達到千萬,而且隨著這種事情的不斷發生,國家也在不斷整治。為了剷除擾亂秩序的雜草,近年,國家重拳出擊,出臺了一些新規,不僅將部分網貸平臺上了徵信系統,還大力整頓借貸環境,規定有7項債務,可以不用還錢了,一些年輕人背負的壓力就能得到適度的減輕。
高利貸:很多人因為不具備資質而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又急需資金,所以會選擇高利息的民間貸款。而這類的放貸通常都是利滾利,如果無法立即還款,很可能會導致負債越來越多,甚至到最後根本無力還款,還因為各種原因被出借人威脅生命人身安全,欠款人也會因為高利貸走入極端。「高利貸」行為一直以來這也是我國明令禁止的,原本就不受法律保護,可以不用償還。
法律嚴格管控民間貸款,如果其貸款利率超過「4倍LPR」,則被認定為高利貸,可以不用償還。比如LPR是3.85%,民間借貸的最高司法保護上限就是15.4%。
套路貸:套路貸是在貸款人不懂條款的情況,「被迫」與之籤訂的借貸協議。這種貸很多時候對象都是年輕人,有些人為了借錢就會忽視一些條款,甚至莫名其妙「被迫」與借貸方籤訂一些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先讓貸款人不知曉,然後再「脅迫」還款。
比如說「校園貸」就是一個例子,這明顯是違反法律的行為。如果有人在無意中陷入這種套路之中,借款人可以選擇不償還,有必要時還可以反訴對方。
砍頭息:一般來說,就是出借人以手續費等名目直接扣除本金利息部分,但同時又要求借款人按原有約定的本金計息,這也是國家明令禁止的,這類借貸只需要歸還實際本金和相應的利息就可以了。
比如「我」借了10萬元,放貸方先要扣走2萬元,實際只貸走8萬元,但最後計息卻要按照10萬原來計算,現在「我」只需要按著8萬元的借款還利息。
非法貸款:在明確知道借款人的用款目的,比如「黃賭毒」等違法用途,依然同意貸款的,這個貸款最後是不會受到法律保護。
超過了訴訟時效的借款:訴訟時效一般為三年,如果超過了三年,還沒提起訴訟申張自己的權利,那麼錢款無法追回。
向無民事行為的人借款:像未成年人,精神病人這些人群放貸,是絕對不會得到法律保護的,就算是借款人同意,也不會得到法律的認可。
盜取信息的借款:有人通過一些「黑科技」盜走了用戶信息,然後違法賣給了平臺,就有可能別人會盜用你的信息進行放貸,自己無緣無故背上債務,只要可以提供證據,證明不是自己進行操作的,則不需要償還。在平時大家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各種信息,以免被利用。
如果你欠的錢屬於以上這7種情況之一,是可以不用還的,別再傻傻地給別人送錢了。不過除了上面的情況,大部分網貸還是需要繼續還的,有些網貸平臺是和銀行有掛鈎的,甚至在這些平臺借款後,逾期還會上傳至徵信。因此借錢最好還是找正規的平臺,以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我們要適度消費,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不然無論是被催款,還是上了「老賴」名單,對自己的一生都是有影響的。回顧P2P網貸行業的發展,從萌芽到生長再到全面清退,從2007年第一家P2P網貸平臺成立,到現在13年時間,這場一度轟轟烈烈的,帶著強烈陣痛感的網際網路金融試驗基本宣布謝幕。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