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是大將副師長是上將,四位旅長都是什麼軍銜

2020-12-09 文史茶館2018

在新四軍七個師中,有一個師陣容非常強大,師長黃克誠是大將,兩位副師長劉震和洪學智都是上將。為什麼呢?第三師是由原來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改編而成的,當然強大了。

第三師共下轄四個旅,這四位旅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先說第七旅,旅長彭明治,湖南常寧人。很多人都知道,彭明治是著名的將軍大使,他後來去國外當大使了。有些大使是沒有軍銜的,比如耿飈和黃鎮,彭明治是有軍銜的。

(彭明治中將)

彭明治可是黃埔一期的高材生,真正的科班出身,革命資歷非常老,他參加過黃埔師生的東徵,在葉挺獨立團當過排長,南昌起義的時候,他是代理連長,跟當時的林總不相上下。

紅軍時期,彭明治長期在紅一軍團任職,八路軍成立,他是685團參謀長。所以,彭明治一直都在主力部隊。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彭明治是兵團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的好多位兵團副司令員都是開國上將,比如劉震和韓先楚,彭明治最終被授予開國中將。

然後是第八旅,旅長張天雲,湖北紅安人。我們知道,英雄的紅二十五軍名將輩出,比如徐海東大將,上面提到的劉震和韓先楚上將等等,張天雲也是紅二十五軍走出的將領,他當時只是一位連級指導員。

張天雲出身貧寒,他沒有太多文化。雖然是指導員,他卻總是衝鋒陷陣,身體多次負傷。有一次,他受傷後躲在深山裡,忍飢挨餓三天,竟然奇蹟般躲過國民黨的搜山,大難不死。

(張天雲中將)

到了抗日戰場上,張天雲在687團當營長,跟隨黃克誠南下,匯入了新四軍。到了解放戰場,張天雲在第四野戰軍擔任師長和軍長,還參加過抗美援朝。張天雲也是開國中將。

第三個是第十旅,這個旅長名氣最大,他就是鍾偉了,湖南平江人,彭老總紅三軍團走出來的猛將。鍾偉怎麼會在新四軍呢?原來,長徵結束後,鍾偉就被派到了徐海東領導的紅十五軍團。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鍾偉沒有加入八路軍,而是在抗大任職,後來就南下加入了新四軍。不過,這個時候的鐘偉沒有什麼名氣,鍾偉真正大放光彩是在東北戰場。

在新四軍第三師的四大旅長中,到了東北戰場,只有鍾偉是野戰軍的縱隊司令員,他執掌第十二縱隊。可惜,鍾偉後來的軍銜卻最低,四大旅長中,只有他一人是開國少將,其他三位都是中將。

(吳信泉中將)

最後一個是獨立旅,旅長吳信泉,和鍾偉一樣,吳信泉也是湖南平江人,紅三軍團走出來的猛將。長徵到達陝北,吳信泉也是被調入到了紅十五軍團。八路軍成立,吳信泉在紅十五軍團改編成的344旅。後來,吳信泉跟隨部隊南下,加入到了新四軍。

到了東北戰場,吳信泉是第二縱隊的副司令員,劉震的副手。劉震是第三十九軍的首任軍長,他離開後,吳信泉接任軍長。這個第三十九軍可是不亞於第三十八軍的王牌軍。

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吳信泉帶領第三十九軍,作為第一批入朝作戰的部隊,真的是打出了名氣。回到國內,吳信泉受到了主席的接見。他也是開國中將。

相關焦點

  • 新四軍最牛的師,走出7大名將,4位是上將,還有一位大將!
    很多人都知道,八路軍最牛的師是115師,這個師走出了三位元帥,2位大將,九位上將。那麼,我黨另一支主力部隊新四軍最牛的是哪個師呢?是新四軍第三師,從這個師,走出了一位大將,四位上將,兩位中將,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七大名將都是誰。
  • 四大野戰軍第一縱隊為何下轄四個師?師長是誰?後授予什麼軍銜
    而作為一縱的司令員葉飛在1955年更是被授予上將軍銜,那麼這支強悍的縱隊下轄的師部都由誰擔任師長呢?他們在後來又被授予什麼軍銜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縱隊和軍的形勢是相同的,而他們的編制也是以「三三制」,及一個縱隊下轄三個師,一個師下轄三個旅,不過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卻設立了四個師,而且師長在後來都被授予將銜,那麼這四人分別是誰呢?
  •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時,將領被授予什麼軍銜?
    1955年,被新中國授予元帥軍銜。6、林彪 於1937年9月,就任第十八集團軍115師師長。1955年,被新中國授予元帥軍銜。7、賀龍 於1937年9月,就任第十八集團軍120師師長(加上將銜)。1955年,被新中國授予元帥軍銜。
  • 陳毅所在三野的傳奇十大虎將授銜時一位大將五位上將四位中將
    前面曾經介紹過解放軍其他三大野戰軍的虎將,分別是第一野戰軍的虎將第二野戰軍劉伯承元帥麾下的十大戰將第四野戰軍林彪手下的十大虎將,是不是覺得少了點什麼,對忘記說第三野戰軍,其他三個野戰軍有十大虎將,第三野戰軍當然也不例外,第三野戰軍在解放戰爭時期也是大名鼎鼎,第三野戰軍它是由抗日戰爭時期的新四軍和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一部逐步改編擴建而成的。
  • 新四軍四師成立時四個旅,旅長一上將一中將一少將,一位成了教師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進行了重建,由隴海鐵路以南的新四軍、八路軍部隊整編而成,共轄七個師,總兵力達到九萬多人。建國後,新四軍七個師的師長粟裕、張雲逸、黃克誠3人授予開國大將,有三個師的師長李先念、譚震林、張鼎丞未授軍銜,都成為開國元勳,後來擔任重要領導職務。唯獨第四師的師長彭雪楓壯烈犧牲。
  • 1955年授軍銜時,鬧得最兇的三位將軍是誰,都獲得了什麼軍銜?
    因此,在大授軍銜時,有些將領覺得自己獲得的軍銜低了點。那麼,當時對自己獲得的軍銜不滿意,鬧得最兇的三位將領是誰呢,他們都獲得了什麼樣的軍銜?首先是王必成將軍,王必成是湖北麻城人。他在紅軍時期的最高職位是,紅30軍第89師的副師長,到了抗日戰爭時期,王必成在新四軍中的職位是,曾經擔任過新四軍第六師第16旅旅長,蘇浙軍區第一縱隊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24軍軍長,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的副司令員。在1955年大授銜時,擔任上海警備區司令員的王必成,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 粟裕在新四軍和華中野戰軍倚重的三員悍將是誰?1955授什麼軍銜?
    都知道粟裕大將是從新四軍走出來的,從抗戰初期,到1945年組建華中野戰軍,一直到後來的山東野戰軍,粟裕非常倚重從新四軍出來的這3員戰將,分別是葉飛、王必成和陶勇。這3人1955年授什麼軍銜?後來成就如何?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十二位師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
    長徵時,紅一方面軍共有1、3、5、8、9五個軍團,共下轄十二個師。在長徵中,他們浴血搏殺,與反動軍隊展開了一幕幕生死較量,為二萬五千裡長徵的偉大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那麼這十二位師長都是何人?在日後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 八路軍六個正副師長,五位授銜元帥,為何120師副師長為上將?
    簡介:戎馬一生的蕭克將軍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這個軍銜是略微有點低的。因為八路軍在抗戰時期只有3個主力師,一共有6位正副師長,其中5位正副師長成為了元帥,唯獨120師的副師長蕭克被授為上將軍銜。為什麼蕭克將軍會被授予上將軍銜?我們一起來看看原因。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8月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了對日軍大反攻的命令,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將所屬部隊主力及基幹部隊編成野戰兵團,共8個師、12個警備旅、4個獨立旅和1個海軍支隊,共21萬餘人。那麼這八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 1955年授銜,新四軍跟八路軍相比,元帥少一個,但大將多一個
    至於八路軍下面為什麼是三個師,而不是三個軍,這你就要問老蔣了。 明白了這個常識,授銜的級別就好理解了,新四軍的軍長陳老總,跟八路軍下面的三個師長是平級的,所以都是元帥。
  • 他是紅軍軍團長和新四軍師長,不幸病逝,否則可為大將
    在長徵途中,紅九軍團被改編成了紅三十二軍,八路軍成立,紅三十二軍又被改編成了賀老總麾下120師的一個團。可是,羅炳輝卻不在八路軍之列,他離開了陝北,南下了。羅炳輝來到武漢八路軍辦事處。他的身體很不好,由於長年艱苦的戰鬥,患有高血壓病,本來應該多休息的,可是羅炳輝卻要求上前線,殺鬼子。到第二年,也就是1938年,羅炳輝擔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副司令員。
  • 1955年授銜,有15位大將候選人!除了十大大將,另5位什麼軍銜?
    當時,我軍總共有15位大將候選人。除了板上釘釘的十大開國大將,另外5位和大將無緣的將軍,最後被評為什麼軍銜?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話題。蕭克,曾經擔任過紅2方面軍副總指揮和八路軍120師副師長。1907年,蕭克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後來參加黃埔軍校。1927年8月,蕭克跟隨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參加南昌起義。
  • 他的軍職曾與元帥平級,手下有上將大將,自己卻是中將軍銜!
    倪志亮(左)1933年開始,倪志亮就成為紅四方面軍的領導人之一,出任了軍司令部參謀長的職務。這個時候,許世友,陳錫聯等開國上將,還都只是倪志亮的下屬。倪志亮脾氣火爆,作戰卻勇猛,在紅四方面軍還是很有威信的,他是紅四方面軍的第四號人物,還參與創建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後來的川康邊革命根據地。抗戰時期,倪志亮擔任過129師的參謀長,徐向前當時只是129師的副師長,按照軍中級別劃分,師參謀長和副師長平級。當時倪志亮的軍職可以和元帥相媲美。
  • 八路軍三位副師長,有兩位授元帥,為何另一位連大將都不是?
    因為老蔣只給了三個師的編制,因此幹部基本上都是降職任用,能當上副師長的,資歷和能力都不容小覷,後來的成就也都很高。比如八路軍115師副師長聶榮臻、129師副師長徐向前,1955年都被授予了開國元帥軍銜。但令人不解的是,同樣是副師長,120師的蕭克最後連大將都沒有,是當了個上將,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蕭克,1907年出生,湖南嘉禾縣人。
  • 新四軍最初的八個團,團長都是誰,他們都是什麼軍銜
    抗日戰爭爆發,在北方,有我黨領導的八路軍,在南方,有我黨領導的新四軍。他們都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新四軍的軍長葉挺,那是元帥級別的。新四軍下轄四個支隊,支隊的司令員陳老總是元帥,張雲逸是大將,張鼎丞是無冕大將,高敬亭不幸犧牲。
  • 當年的師長和政治部主任,21年後師長成為上將,政治部主任是大將
    在紅軍長徵時期,紅一軍團隸屬於紅一方面軍建制,它最早的戰鬥序列之下曾有三個師,分別是第1師、第2師和第15師。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第1師的兩位將領,他們一個擔任師長,另一個擔任師政治部主任。21年之後,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當年的師長被授予了上將軍銜,政治部主任被授予了大將軍銜。
  • 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我軍有1人被授上將軍銜,10人授中將,21人授少將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後,為了共御外侮,國共雙方開展第二次合作,為了統一指揮,我軍顧全大局,做出讓步,同意改編成國軍作戰序列,其中紅軍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簡稱八路軍,南方八省遊擊隊改編成新四軍,為了統一領導,針對我軍,國民政府也於1937年9月對我軍高級將領授予了一定的軍銜,在這次改編中,我軍共有1人被授予上將軍銜
  • 八路軍115師五位旅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予啥軍銜
    根據雙方的協議,陝北的紅軍三大主力分別改編為八路軍115師、120師、129師,投入到抗日戰爭中,國共雙方團結起來,一致對外,與日寇展開浴血奮戰。 115師的前身是紅一方面軍主力和紅十五軍團(紅25軍與陝北紅軍合編而成),由林帥擔任師長,羅榮桓擔任政訓處主任,聶榮臻擔任副師長,周昆擔任參謀長,肖華擔任政訓處副主任,全師總兵力15000人,戰鬥力非常強勁。
  • 這三人沒有參加長徵,後來卻被授予上將,他們分別是誰
    粟裕和陳毅二人當時在南方領導遊擊戰爭,所以就缺席了,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三位將軍也沒有參加長徵,不過後來他們三人在授銜時統一被授予上將軍銜,那麼這三人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在抗戰期間,他歷任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團長,新四軍挺進縱隊政委,參與開闢蘇北抗日根據地,皖南事變發生後,葉飛任新四軍第1師第1旅旅長,後來又擔任第一師師長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