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緣起論說的是,一切事物都是有因果關係的,在《雜阿含經》中釋迦牟尼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緣起論是釋迦牟尼悟道成佛的證悟。是佛教的基本原理,以緣起解釋世界,生命及各種現象產生之根源,以此建立與其他教派不同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緣起論是釋家的代表思想,以「法印」為基礎,以「十二因緣」「四諦」「八正道」為中心思想。所有佛教的不同教派如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都以緣起論為教法依準,否則就不是佛教。但佛教的發展還是以緣起論為起點分支出業感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等一系列緣起論系統教說。
緣起論主要是事物的因果和依存兩個方面的關係。
緣起論認為,宇宙不是神靈創造的,萬物的變化也不受上帝的支配,而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果關係具有普遍性,在時間上,過去,現在,未來都因果相應。無生起之日也無終了之時。緣起論在空間上,宇宙中的人類社會,天界,地獄等因果律都起支配作用。
緣起論除了因果關係,還內含事物之間各元素同時存在相互依存的關係。緣起論認為,人的認識過程是六根將六境與六識相連而產生的各種精神現象,這一過程就是因緣和合。認識的根,境,識三要素都沒有實體性,也就是它們不能獨立存在,只有在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中才能認識其存在,才可能產生認識的過程。
緣起論對中醫學的病因病機理論產生影響。釋家認為疾病產生的原因為內緣和外緣。
所謂的內緣指的是,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外緣是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
在病因上,佛教認為,幾乎所有疾病都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即百病由心造,四大失調為基本病因,這和中醫學的三因學說相似,(中醫學三因是內因,外因,和不內外因。)
此外,釋家醫學不僅認為個體的生理,行為是致病原因,還分析心理因素在疾病產生過程中的作用。這和中醫學的重視體質和心理的建設具有相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