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于謙的《老師·好》只有6.7分?因為最好的時光,不該戛然而止

2020-12-23 一木支危樓

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苗宛秋《老師·好》

在第1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中,于謙憑藉在電影《老師·好》中飾演的苗宛秋,奪得了最佳男主角稱號。

毫無疑問,于謙老師在電影中的表現非常出色。他成功地把一個刻板嚴厲,但又對學生關愛有加的老教師呈現了出來。相信不少觀看過電影的朋友,都有在觀影時被于謙老師打動的瞬間。

但于謙老師的演技得到認可,並不代表電影《老師·好》得到認可。

豆瓣電影網上,這部于謙老師表現出色,年輕演員沒拖後腿,還有吳京、張國立、喬杉等知名演員客串的校園青春電影,只有6.7分。

在演員演技沒有硬傷的情況下,《老師·好》為什麼只會獲得一個剛剛超過合格線的分數呢?

我認為與電影的劇情轉折比較生硬息息相關。而之所以會轉折太生硬,是因為缺少了一條能合理承載師生感情的主線,讓一段段美好時光成為了戛然而止的遺憾。

劇情一分為三,層次鮮明卻不能相得益彰

電影敘事結構屬於倒敘,是已經為人師表的王海對自己高中恩師苗宛秋的回憶。

劇情可以根據高中三年級大概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高一時期同學們與苗宛秋的鬥智鬥勇。

正直青春期的少年一個個都性格張揚不聽管教,而苗宛秋卻是一個嚴厲刻板的教師,對叛逆的學生嚴懲不怠。這導致了師生關係隨著第一天見面時的各種衝突變得勢如水火。

學生們為了報復老師的嚴苛,對苗宛秋最珍視的自行車動手腳,讓苗宛秋生氣卻又無奈。

高一階段的故事主要是為了塑造電影主要角色的性格和鋪墊人物關係。

通過36分鐘的劇情,電影基本把苗宛秋的嚴苛、關婷婷的爭強好勝、洛小乙的血性剛烈、劉昊的機靈圓滑等角色的性格特點都呈現了出來,每個角色的形象都非常立體,不會出現讓觀眾覺得「臉盲」的人。

其次,通過師生間的鬥智鬥勇,讓人物關係進入一觸即發的對立階段,為高二階段的反轉做好了鋪墊。

但電影卻在轉接時採用了一個慢鏡頭,並配以了一段歌頌友誼的旁白:

這份被老師冠名為狼狽為奸的友誼,才是最寶貴。

電影中的旁白,往往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雖然這段旁白及5名少年踏步「向前進」的畫面,與高二階段班級參加藝術比賽歌唱《我們走在大路上》相互呼應,「啟下」的作用是做到了。

但高一階段的故事並不是為了歌頌友誼,師生間的鬥智鬥勇也不是為了讓學生們「團結」起來做鋪墊。採用這麼一組慢鏡頭不僅無法承接苗宛秋對學生的從嚴厲到關愛的轉變,讓高二的故事展開得比較唐突。

也讓高一的故事成了欲言又止的遺憾,讓觀眾感覺高一階段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高二部分的故事主要是講述苗宛秋對學生的愛,先是以文藝表演的故事開幕,把苗宛秋嚴厲苛刻偏愛好學生的形象「一脈相承」,同時也通過方婷婷損害了苗宛秋的水杯反映了師生關係依然勢如水火。

接著,通過苗宛秋為患腦瘤的劉昊募捐,表現了他的刀子嘴豆腐心;通過苗宛秋不放棄誤入歧途的洛小乙,表現了他為了學生甘願冒生命危險。

于謙老師和兩位青年演員在這兩個故事中的表現都非常出色。

劉昊的扮演者孫藝楊,一邊狼吞虎咽地吃麵,一邊淡然地說出自己患上腦瘤卻沒錢治病。那種假裝看破生死,實際卻放不下的矛盾心情,被他完美地演繹了出來。

洛小乙的扮演者王廣源,在浪子回頭的那場戲裡,從狂怒到自責再到懊悔,一連串的表情變化充滿張力,讓人對這個97年生的青年演員印象深刻。

于謙老師更不用說了,欲言又止的神情,充滿關愛的小眼神,恨鐵不成鋼的聲調,他通過各種細節生動形象地還原了一個倔強老教師對學生的關愛。

但是,即使演員們都出色地完成了表演內容,兩個小故事也把苗宛秋對學生的關愛之情展現了出來,但卻難以通過這兩個故事產生「以小見大」的效果,讓觀眾感受到老師對全班學生的關愛。

儘管為劉昊募捐可以讓學生團結一致,儘管讓洛小乙「浪子回頭」可以讓學生們體會到苗老師的「大愛無言」,但兩個故事都是指向一個學生,蘊含的情感還不足以反轉高一階段苗宛秋因為嚴苛和專制給全班同學帶來的壞印象。

本來文藝匯演這種全班參與的事件是提升師生感情的契機,但電影卻用來強化了師生矛盾,並為高三的文藝匯演做鋪墊。所以,高二階段的師生關係由勢成水火到相親相愛的轉變缺少了一個讓感情有「落腳點」的具體事件。

高二階段本來可以呼應主題,深入展示屬於他們相處中的「美好時光」,但電影選擇用兩個小故事來「以小見大」,就顯得格局不足,讓他們的「美好時光」沒有得到體現。

而且隨著洛小乙事件結束,電影就順勢轉折到高三階段。

先是通過新文藝匯演、找單車事件,製造了師生間的新矛盾。因為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和學生對老師的愛意發生衝突,讓苗老師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針出了問題。

其次,又通過補習班事件及安靜出事故摧毀了苗宛秋前半生的教書育人理念,讓他最後不辭而別,使班級的畢業充滿遺憾。

電影的結尾無疑是悲傷的。儘管交代了苗老師和安靜的「重逢」,並通過一段勵志的旁白及師生相聚的幻想表達了對師生感情的讚美,但並不能蓋過高三階段故事給觀眾帶來的傷感。

又因為高二階段的故事並沒有成功地讓師生間的「美好時光」得到體現,所以使電影的師生情不夠濃烈,在悲劇結尾的影響下,讓觀眾對電影表達的情感理解有點偏差。

相信不少觀眾看到最後都會有一個疑惑:電影最後苗老師不辭而別是不是太不負責任?師生關係這麼好,難道不是應該讓學生的畢業不留遺憾才對嗎?

其實電影之所以用苗宛秋不辭而別的結局,一來是為了尊重改編的真實事件,二來是為了讓人物角色更加有血有肉。如果師生感情能在結尾前有足夠的描述,這個帶著遺憾的結局不僅讓人感慨,還會讓人對這段珍貴的師生感情產生更多的共鳴。

可惜《老師·好》三個階段的故事,並沒有能集中把師生的「美好時光」展示出來。高一階段只展示了師生矛盾,高二階段只展示了關於兩個學生的故事,高三階段雖然引入了群體事件,但都是帶著遺憾收場。

三個階段的故事雖然層次分明,但並無相得益彰。打算用單車作為主線,揭露師生間的情感變化,卻由流於表面,無法讓觀眾因為圍繞單車的發生的事而引起足夠共鳴。

所以,最終會讓觀眾感覺師生間的「美好時光戛然而止」,並覺得充滿遺憾的結尾有點「狗血」。

承載師生感情變化的載體,最好還是班級事件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老師·好》的缺點主要是缺少了一個能承載師生感情變化的合適載體。

電影選擇用單車作為整個載體其實並不恰當。因為除了高三階段找單車涉及全班同學參與外,高一拆除擋泥板和高二纏膠帶都是個別同學的行為,無法體現全班同學對待苗宛秋的態度。

能承載師生感情變化的載體,最好還是集體參與的班級事件比較好。

經典法語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了不得志音樂家克萊門特·馬修來到一所特別的學校任代課老師,面對一幫被認為是「無可救藥」的孩子,他用音樂去淨化了他們的心靈,並讓孩子們得到救贖的故事。

《放牛班的春天》和《老師·好》的敘事結構很像,都是剛開始師生間鬥智鬥勇,中間因為各種事件讓師生關係變得相親相愛,最後因為突發的意外老師被迫離開學校。

但《放牛班的春天》比《老師·好》高明的地方在於,他選取了組織合唱團這個班級事件作為主線,把師生間的情感承載在一次次合唱的排練和演出中。

儘管電影中也有以幾個小男孩為主的獨立故事線,但是並沒有像《老師·好》那樣用於「以小見大」,表達師生感情的升溫。而是讓這些支線故事突出合唱團隊對男孩們的影響,加強了觀眾對主線故事的共鳴。

這樣的設定,不僅能讓主線故事更加有共鳴度,還能讓人物有成長的變化,讓角色的形象更加豐滿,更能打動人。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在《老師·好》中,把文藝匯演當成主線,把人物小故事用於圍繞文藝匯演這條主線,展示角色的成長變化,是否會讓電影擁有一條能承載師生感情的故事主線,讓他們之間的美好時光更加有「落腳點」呢?

我是一木支危樓,大家認為于謙老師主演的《老師·好》在豆瓣上只有6.7分,是不是因為缺少了一條能承載師生感情的主線呢?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評論。

相關焦點

  • 于謙不愧是說相聲裡演電影最好的,《老師好》笑中帶淚堪稱佳作!
    不過老郭的搭檔于謙老師可就不同了,前不久上映的自己主演的青春勵志電影《老師好》真是讓人眼前一亮,于謙老師不愧是相聲界演電影最好的。于謙老師和郭德綱搭檔多年,兩個人非常默契,颱風又穩,作為捧哏相聲演員裡面絕對是最棒的,目前相聲界裡無出其右了,老郭這幾年能夠帶動德雲社穩步前進,和于謙的功勞是分不開的,兩個人的相聲組合是相得益彰,如虎添翼,正如同他們師父侯耀文和石富寬的組合一樣,完美無瑕。
  • 電影《老師好》中,于謙飾演的原型主人公是誰?
    電影《老師好》,由張欒導演所執行創作,早早張欒導演就告訴觀眾影迷們,電影中于謙飾演的老師,其實是有原型主人公的,而現實中的主人公就是于謙大爺的親姨!于謙表示,每天都能看得到自己的親姨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盡職盡責,滴水不漏,雨露均沾,所以給于謙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影片中飾演的苗宛秋老師就是對照親姨所模仿的。
  • 《老師·好》定檔3.22 于謙正面剛 硬核師生「鬥智鬥勇」
    蠻不講理的「霸道」教師,花樣不斷的調皮學生,風靡一時的disco舞曲,童年經典的北冰洋,這些帶著八十年代青春與記憶的載體因為一部電影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之中。由于謙主演並監製,張欒執導的電影《老師·好》近日正式宣布定檔3月22日,同時發布「回憶版」預告片。  化妝抽菸談戀愛 熊學生屢屢挑戰于謙底線  預告片中飾演苗宛秋老師的于謙與一群「熊」學生們鬥智鬥勇,一聲聲看似乖巧的「苗老師」背後暗藏了無數鬼點子——辦公室大跳disco,操場上怒拆自行車,化妝抽菸談戀愛,在挑戰苗老師的路上學生們總是靈感叢生。
  • 《老師好》于謙主演,于謙僅一句臺詞,就說出天下老師的心聲
    時光一去不復返,現在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孩子們在學校的一切都變了。70年、80年、90年出生的人,和現在的孩子們的待遇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這一部電影在很大程度上還原了一個時代。講究情懷的電影很多,《老師好》這部電影在搞笑之餘,還讓人非常的感動。
  • 《老師.好》又名《于謙老師的朋友圈》
    影片的導演張欒,是郭德綱老師的徒弟;故事素材提供者之一王海,是郭德剛、于謙老師的經紀人。于謙當了20幾年的配角/捧哏後,終於找到了想要進行自我表達的題材,他親自擔任製片人和監製,當了一回兒真正的男一號。于謙其實于謙26歲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導演系。在與郭德綱結識前,于謙出演了大大小小的20多部國產影視劇作品。絕對堪稱是真·老戲骨!
  • 于謙和孫越不光是中國最好的捧哏,他們倆共同的朋友圈也令人羨慕
    前兩天,我們先聊了郭德綱對嶽雲鵬、孫越的知遇之恩,又聊了嶽雲鵬和孫越的十年情分,今天要聊聊于謙和孫越深厚的兄弟情。說于謙是當今中國最好的捧哏,這應該沒什麼爭議。但是要給孫越排個座次就有點難。有人說他是德雲社捧哏前三的水平,也有人說在當今相聲界前十名的捧哏裡,孫越一個人就佔三個位子,因為一個位子292斤的孫越坐不下……無論如何,郭德綱把中國最好的捧哏于謙留給了自己,把德雲社最好的捧哏孫越留給了愛徒嶽雲鵬,把徒弟裡最好的捧哏閻鶴祥留給了兒子郭麒麟,也是很走心了。
  • 德雲社于謙憑《老師·好》獲影帝:不指著這個吃飯,暫無新片計劃
    文/娛樂圈說相聲現在各個圈子跨界的不少,但要說相聲圈跨界最多的還是德雲社,班主郭德綱不僅說相聲,還跨界主持、演電影電視劇、甚至還做過編劇,近年來還頻頻出現在戲劇的舞臺的,但好像是有魔咒一樣,除了電影電視劇不得人氣,其他的均獲得好評,他在這一點上就不如他的搭檔于謙老師
  • 《老師好》是一部懷舊感很強的電影,聚焦那段 「美好時光」
    最近看了幾遍《老師好》,內心有很多觸動,《老師好》是一部懷舊感很強的校園電影,在那個純真年代,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有一種傻傻的質樸,引起了觀眾們對於那段 「美好時光」的懷念。電影《老師好》的故事背景放到了1985年的南宿一中,以苗宛秋(于謙飾演)為核心人物,苗宛秋老師(于謙 飾)擔任三班新的班主任。苗宛秋一開始也不討學生喜歡,因為他有著學生討厭的老師的所有典型缺點:刻板、保守、教條、強勢、一言堂、唯成績論、以成績取人,影片中的「洛小乙」的飾演者,泰安籍演員王廣源以灑脫、自然的表現呈現出了每個人在學生時代都可能遇到過的調皮同學。
  • 于謙主演的《老師好》,雖然風格懷舊,但電影的靈魂卻是真實
    對於不了解于謙老師的人來說,拍電影可是「跨界」表演了,然而專業捧哏20年的于謙老師卻是位深藏不露之人,在電影《老師·好》中一鳴驚人,不僅是主演還是監製,更是憑藉「霸道」老師苗宛秋一角,獲得了第1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和首屆「光影中國」電影榮譽盛典「2019年度榮譽推介男演員」獎。
  • 于謙的老師苗萬秋具有許多教育家的性格特徵——電影《老師·好》
    很多人去電影院支持電影《老師·好》的翻拍,貢獻了14.9萬票房。在電影《老師·好》中,于謙的老師苗萬秋具有許多教育家的性格特徵,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教師形象。相信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回憶。翻拍7天票房突破40萬:于謙的典型老師在老師·好那麼,苗萬秋教師形象的典型特徵是什麼呢?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我特別喜歡好學生,唐夢嘉的女學生沉默寡言,表現出色,性格沉默寡言。她一轉學就受到苗老師的愛戴,成為班幹部。我相信,在學生時代,我們總能遇到這樣一位表現出色、聽話的老師。
  • 德雲社電影的巔峰,《老師·好》中大腕雲集,于謙老師直接奪得影帝
    德雲社在電影行業一直不被觀眾看好 我國最大的「相聲男團」德雲社近幾年也推出了幾部電影,希望能夠分到喜劇行業的一杯羹,但是一直沒能得到觀眾的認可
  • 于謙今天五十大壽,郭德綱發最強祝福語,網友:于謙老師真會玩!
    要說相聲界的捧哏,那于謙絕對算是捧哏中金牌捧哏,而且常常和郭德綱同臺出演。今天是于謙老師的生日,德雲社成員紛紛給他送上了祝福,其中最有趣的就是郭德綱的那一副對聯了,是這樣的:半百光陰人未老;吃喝抽燙志更堅。
  • 于謙影壇中最驚豔的一次,于謙在《老師好!》中都有哪些演技炸裂的...
    許多人認識並喜歡于謙是因為他與郭德綱的相聲,所以大部分人只單純認為他是一個專業的相聲演員。但其實于謙是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早期從事的也是影視行業工作,拍了不少的影視作品。
  • 老炮兒翻紅,耳東影業《老師·好》于謙斬獲男主角大獎
    于謙老師,在大家的心目中,更多的角色是個相聲演員。而,在耳東影業出品的《老師好》中,于謙真正變身為"老師",並且憑藉這個角色,斬獲了2019 年第 11 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大獎。口碑與票房雙豐收 《老師·好》斬獲最佳男主角大獎澳門國際電影節創辦於 2009 年,是唯一持有澳門政府批給官方註冊商標的國際性電影節,於每年 12 月份在澳門舉行。經過十年的培育和發展,澳門國際電影節已得到國內外業界的一致認可。當晚的紅毯儀式星光熠熠,于謙老師著一身傳統長衫代表《老師·好》劇組出席頒獎慶典。
  • 于謙有多會拍電影?一部電影請來了13位明星,狂收3.6億
    02,德雲社拍電影方面的「不擅長」已經成為了一種共識。然而,于謙可謂是德雲社的一抹「清流」,也是最會演電影的相聲演員。這也不奇怪,因為老於本來就是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導演繫結業的。在2019年,他監製了一部年代電影,叫做《老師好》。這部電影沒有郭德綱,沒有嶽雲鵬,聘請的除了老於的圈內老友之外,都是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演員。這部電影僅僅用了700萬的成本,卻憑藉走心的故事和樸素的演繹,斬獲了3.6億的票房成績。
  • 二十年不鬧矛盾,聲稱是親兄弟,郭德綱與于謙的關係為何這麼好
    12月7日,郭德綱與于謙舉辦合作二十周年慶典,為表明心意,互相發出了優美的文案。郭德綱說:20周年,小半輩子都搭在你身上了。于謙說:20周年,與有榮焉,你我當如此。二、郭德綱與于謙的關係為何這麼好在于謙之前,郭德綱有好幾個搭檔,例如李菁、王文林,關係都挺不錯,但沒到知己的程度,也僅僅是合作關係,李菁後來還離開了。
  • 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是最好的時光
    《老師·好》就是這樣一部講述青春的校園電影。于謙主演的班主任苗宛秋老師,就像我們印象裡的那些老師一樣,嚴厲甚至有時候不盡人情,而故事裡的安靜、洛小乙、關婷婷又像極了那年的我們自己,敏感脆弱自卑,有一堆無處安放的情緒。
  • 醉酒版汾河灣成絕唱,當年于謙都醉成那樣了,郭德綱為何不換人?
    要說德雲社舞臺上哪個節目最讓大家印象深刻,那無疑是于謙老師的醉酒版《汾河灣》了。當年于謙老師白天連喝了好幾場酒,到了晚上已經是酩酊大醉了,徒弟們把于謙老師愣是給抬到了劇場。于謙老師當晚在臺上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麼,完全是靠自己的本能給郭德綱捧哏的。
  • 奪門之變,朱祁鎮一舉奪回皇位,于謙當時在幹什麼,為何不阻止?
    奪門之變,朱祁鎮一舉奪回皇位,于謙當時在幹什麼,為何不阻止?景泰八年,二月十二日,徐有貞、曹吉祥、石亨等人在夜間發動政變,幾乎兵不血刃地幫朱祁鎮奪回了皇位。宣布諭旨之後,就將于謙、大學士王文等人逮捕入獄。在北京保衛戰前夕,于謙就已經被任命為兵部尚書,提督各營軍馬,換言之整個大明的軍隊指揮權,全掌握在于謙手中,甚至他的權力都可以超過皇帝。
  • 老師好: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老師·好》深度影評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著一次次傷感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宛秋」忘記了那些幽默風趣的橋段,忘記了自帶喜感的于謙無論多嚴肅都讓我有想笑的衝動,當《老師·好》的片尾,那塊綠色的黑板上出現苗宛秋老師給學生們的這段告白,淚溼了我的眼眶,說好了不悲傷卻難以自制,那些我愛過或恨過的老師們的影子,一個個地浮現在腦海,只是,想起他們時,已不知他們身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