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說長嫂如母,我弟結婚你得拿10萬」「好的,後天就離婚吧」

2020-12-22 世界奇觀大賞

楔子

在當代社會很多人的心態就是「我窮我有理,你富你活該」,總是會理直氣壯地向別人索要,從沒想過要付出什麼,在婚姻當中還經常會出現類似的「道德綁架」,他們總是會拿家人來說事,不幫忙就是沒有親情,最後弄得人家裡外不是人,趙菲就遇上了這樣的事情,咱們現在就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趙菲是個事業女強人,年薪接近七位數。不過她從不計較自己的薪資是老公的多少倍,她想的是麵包我自己有,他給我愛情就好。結婚以後,趙菲知道婆家條件不好,所以一直由著老公幫襯公婆和唯一的弟弟,反正她的收入足夠,她知道男人要面子,老公有時沒錢花了也不好意思開口,於是她就給了老公一張附屬卡。讓人想不到的是,趙菲在錢財上的不在乎,竟換來了老公一家的變本加厲。

一次,公婆過來住幾天,趙菲特意和老公請假帶他們玩,公婆對種種花銷瞠目結舌,一個勁說兒子有福氣,趙菲有出息。臨走,公婆和趙菲聊天時哭了起來,說家裡老房子漏雨,他們老兩口沒什麼存款,看趙菲能不能出幾萬塊錢把房子修一下。趙菲二話不說直接取了五萬塊錢。從那以後,公婆要錢的次數越來越多。不僅如此,趙菲發現老公的花銷也越來越大,有時一個月都刷兩三萬,問買了什麼,他只說給公婆和弟弟花了。

趙菲開始對此感到不滿,她曾粗略地算過,公婆修房子、小叔婚房首付、公婆買保險、再加上老公每個月的花銷,足足有幾十萬。她不明白,老公怎麼花自己的錢花得這麼心安理得。她只是嫁給一個人,不是嫁給他的全家。

趙菲心裡正不平衡的時候,老公說,「我媽說長嫂如母,我弟弟結婚你得拿十萬出來裝修婚房。」趙菲壓抑不住內心怒火,「對不住,後天就離婚吧」聽到離婚兩個字,老公沒敢再說下去。趙菲則是準備反省一下自己的婚姻。

後來趙菲也想通了,認為這樣的婚姻實在是沒什麼堅持下去的必要了,一味地付出,而且還毫無回報,自己就像是一個搖錢樹一般,不管誰缺錢了都要來搖一搖,憑什麼?自己這是養了一家子人?在趙菲提出離婚的時候,丈夫甚至還跪下來哀求她不要走,趙菲看著這個卑微的男人,內心非常複雜,毅然選擇了離婚,大家說離婚對不對呢?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長嫂如母,你小叔子結婚拿十五萬」「對不住,後天就離婚吧」
    不過她從不計較自己的薪資是老公的多少倍,她想的是麵包我自己有,他給我愛情就好。結婚以後,凌鳳知道婆家條件不好,所以一直由著老公幫襯公婆和唯一的弟弟,反正她的收入足夠,她知道男人要面子,老公有時沒錢花了也不好意思開口,於是她就給了老公一張附屬卡。讓人想不到的是,凌鳳在錢財上的不在乎,竟換來了老公一家的變本加厲。
  • 「嫂子,我媽說長嫂如母,你得養我」「你給我出去」
    剛開始,父母知道他們倆要結婚的時候,便對林芸說,這樣的家庭嫁過去可能不會太幸福。一來,丁豪沒有父親,他是家裡唯一的男丁,很多事情他也無能為力;二來,他們的家境實在不好,在結婚的時候不可能指望他們家能夠出多少錢。婆婆這麼大年紀還要打工養她和小兒子,將來的養老也是無從說起。綜合了這些因素,林芸的父母才反對了這段婚姻。
  • 「兒媳,我去了後照顧好小叔子,長嫂如母」「我跟你兒子離婚了」
    最後張悅也不想吵架了,就提出了離婚。立飛沒有反對,很快兩個人就辦了離婚手續。 不過當時婆婆的身體不太好,孩子也還小,他們就商量好了,等到找到合適的時機再公布離婚的事情,暫時先住在一起。 沒幾年婆婆也生病到了醫院,婆婆住院的時候,都是立飛一個人照顧,看在立飛確實很不容易的份上,張悅也幫忙過幾次。
  • 「兒媳,長嫂如母,拿套房給你小姑子做陪嫁吧」「我沒她這女兒」
    孫晶的婆婆就是這麼一個非常難纏的老人,咱們現在就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孫晶:我和老公已經結婚三年多了,只有真正走進婚姻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婚姻有時候門當戶對還是很重要的,我老公呢,人還是不錯的,但是說起我這個婆婆,真的讓我頭疼。
  • 「長嫂如母,你弟弟才7歲,你媳婦有責任撫養」「媽,我離婚了」
    她的奶奶更是重男輕女,雖然沒有孫子,但也沒有把愛給唯一的孫女,反而在孫女面前說自己想要孫子的事情。那個時候同事已經快二十歲了,什麼事情都懂,她就反問奶奶:「我爸媽都那麼大了,他們現在生小孩,以後怎麼養啊?」沒有想到,奶奶脫口而出:「有你啊,你不是長大了嗎?本該撫養弟弟的。」同事聽後氣不打一處來,雖然事情過去很久了,每次說起都會很激動。
  • 「兒媳,長嫂如母,你小叔子未來靠你了」「阿姨,我不當冤大頭」
    回去之前,林磊並未跟莉莉說母親的懷孕的事,莉莉一進家看到林母凸出的肚子,非常驚訝,拽著林磊小聲問:「你媽這是懷孕?還是胖啊?」林磊說:「懷孕了,快五個月了。」莉莉不解:「你怎麼沒跟我說啊?」林磊說:「有什麼好說的,我知道的不比你早多久。」莉莉聞言沒再說話,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免不了提到尚未出生的孩子。
  • 小叔子說長嫂如母就是保姆,我終於明白,家不是說理的地方
    公公喜歡大戶人家,我們和小叔子一家, 四世同堂擠在一個四房一廳裡 ,臘月22到現在,我一個人做11口人的3餐,還要洗碗搞衛生。可是前幾天,我終於爆發,撂挑子不幹了。他們卻都指責我不像一個家的長媳,我說如果長媳就是幹這個活,誰想當誰當。老公二婚,我是頭婚,10年前結婚,他有一個兒子,今年17歲。
  • 「兒媳,長嫂如母,你可要幫著你小叔子」「我還沒打算要兒子」
    社會上有很多非常偏心的父母,他們總是偏心著某個孩子,然後就會把自己的所有東西都給這個孩子,對其他的孩子就是冷眼相待,甚至還會逼著他們幫自己養著偏愛的孩子,最無語的是,某些家庭沒有資本,但是胃口卻很大,娶進一個有錢的兒媳婦之後,就想著讓兒媳婦也養著他們全家,著想的也太好了吧?
  • 「小叔子就該你養」,寶媽解釋完「長嫂如母」涵義,婆婆立刻閉嘴
    可是隨著二胎的年齡差距越來越大,父母的年齡也漸長,關於二胎的撫養,就很可能成為一個問題,都說長兄如父,長嫂如母,是這麼回事兒嗎? 寶媽氣急之下打電話給婆婆,婆婆卻理直氣壯地說:「你家生個丫頭片子,有錢當然要給自家人了,長嫂如母,你連這個都不懂嗎?還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呢!」 這下芳芳再也不想忍了,「你知道長嫂如母啥意思嗎?
  • 所謂「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不是簡單地把小叔子當兒子養
    我們今天要講的需要與時俱進的是一種道德層面的規則,也就是所謂的「長兄如父,長嫂如母」。01「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在舊時的理解有失偏頗,因為舊時很多人條件都差不多,並不富裕,所以總是主觀認為做哥哥嫂子的,在照顧小叔子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 鄉村紀事:長嫂如母
    文:似水流年圖:來自網絡有人說,常和70歲以上的老人聊天,能治癒一個人的靈魂,會讓你看得開,放得下;常和三歲以下的孩子玩耍,會讓你重拾童真童趣,擁有一顆赤子之心。她要打理好一大家人的生活問題,還要和丈夫一起去田地裡勞作。「長嫂如母」,她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盡心盡力,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四個弟弟的吃飯、穿衣、上學,沒有半句怨言。那時候,每年秋季縣城都會組織一次大規模的物資交流會,交流會上,物品會比平時商店裡更豐富,更便宜些。
  • 「讓他再拿20萬給你弟買房,媽保證最後一次」「我已經離婚了」
    「讓他再拿20萬給你弟買房,媽保證最後一次」「我已經離婚了」01.善良懂事是很多女孩子都有的優點,李燕是家裡的姐姐,從小母親就教育她要學會讓著弟弟。所以在成長之路上,李燕都把弟弟視為心裡的一種牽掛。只要自己有些零食和零花錢,她都會留給弟弟。
  • 「長嫂如母,小叔子未來就靠你了」,寶媽的回答,讓婆婆無話可說
    二胎政策放開了,不少父母都開始加入其中,不過如果父母的年紀不小,家中的大寶也已經長大成人了,就需要認真考慮此時要二胎,家裡面是否能夠給孩子提供好的條件與照顧,是否會對大寶的生活造成影響。「長嫂如母」,二胎應該嫂嫂養?
  • 哥嫂離婚了,我媽讓我養3歲侄子:都是一家人,你和女婿理應幫襯
    只能早早就外出打工,每天都過得很辛苦。 但是父母為了給哥哥買房結婚,還一直在經濟上壓榨蘇然。蘇然不捨得花錢給自己買衣服,哪怕工資已經比以前多了,可她還是住在民房裡,這樣就能減少一些經濟上的支出。 蘇然好不容易存了五萬,但這些積蓄,全部都得拿給她哥買房。
  • 那個「長嫂如母」的婆婆,到晚年才醒悟:「女人在婚姻裡要自私」
    以前的人都很在乎「大、小」,教育孩子也是說大的得讓著小的,但是這種傳統觀念也造成了另一種極端,小的把什麼都當成了理所當然。 想必大家都聽過「長嫂如母」、「長兄為父」,這是一個很傳統的說法,意思是假如一個家庭沒有了老一輩那作為兄、嫂的就是當家人,得擔負起責任,教養全家弟妹等。
  • 「你爸媽去世了,把他們房子給我弟結婚用吧」「讓他先戴三年孝」
    ,但是這事實在太緊了,你也知道我弟快結婚了,那女孩子父母說我弟沒房子不嫁,你父母剛去世,房子也空了下來,要不你把那房子先給我弟,給他結婚用。」就算是對他們沒有感情,也不能在這種時候說出這種話吧?」「你也別這麼說,我這不是沒辦法了嗎,我弟眼看就要結婚了,再不結婚這女孩就跑了,他也老大不小了,我知道你難過,我也替你難過,但這房子空下來了,就得有個去處吧。」
  • 「閨女,你舅舅做手術缺錢,你先拿10萬」「那都不是我的錢」
    我也聽說過扶弟魔這個詞語,我覺得我的母親就是個典型的扶弟魔,我的姥姥姥爺很早之前就去世了,在姥姥去世的時候還特地叮囑我的母親,叫她好好照顧弟弟,我的母親也記住了,所以那個時候剛剛上高中的母親就毅然退學,擔當起了養育弟弟的責任。當年我舅舅的所有學習費用還有零花錢,全都是我母親打工掙來的。
  • 「長嫂如母,你有義務養10歲小叔子」女孩痛快回懟,結局大快人心
    都說談婚論嫁是大喜事,可對於26歲的豔豔來說卻是一大噩夢!一、「長嫂如母,你有義務養10歲小叔子」接近年尾,和男友相親談了1年戀愛的豔豔,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豔豔和男友相親時,早就知道他還有一個不滿10歲的弟弟,男孩非常有禮貌,逢人就喊,豔豔對他的印象也不錯。但她沒想到的是,這個婚還沒結,男友的父母就已經打好了如意算盤,想讓她幫忙養弟弟。當時,男友的父母主動提出給10萬彩禮,然後另外加3萬塊的首飾錢。
  • 你弟還沒有房子結婚,你怎麼就能離婚了?趕緊回去求他復婚
    但是最近我覺得我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了,因為我一味地聽從爸媽的指揮幫著弟弟、養著弟弟已經影響到了我的人生了,我前段時間離婚了,母親的態度讓我心寒,但是我卻深深地明白,母親之所以會對我如此狠心是因為我讓她感覺我不在乎,我已經承受習慣了。今天就跟大家講講我的經歷吧。
  • 「滾,我媽沒義務給你一分錢」鳳凰男霸氣護母,離婚後卻迎來報應
    但是,結婚之後,她卻憑著裝窮賣慘以及裝病,一步步在算計我手裡的錢。小姑子知道婆婆的惡意之後,及時提醒我,「嫂子,別再給我媽錢了,她騙你的,她自己有錢,而且她也沒病,你把錢都給她了,到時候你和我哥要用錢怎麼辦?以我對我媽的了解,你給她錢可以,但是要想要回來,幾乎不可能!」聽了小姑子的話,我當時就傻了。如果是個外人跟我說這種話,我或許會覺得是在挑撥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