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驀然的心頭浮現了王維的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其它的詩篇是以描寫重陽節為主題的了,即使是詩句中含有重陽或者九日的詞句,比如杜甫曾寫過:」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但是從詩句中卻體會不到重陽節日的氣氛!剛好最近正沉迷於甲骨文中,於是心之所至,就用甲骨文集字,寫一寫唐詩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希望大家能喜歡!
全詩共28字,全文如下:「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不言而喻,作為接近4000年前的最初的成熟文字,很明顯,會有很多的生字不可能在甲骨文中出現。28個簡單的漢字中,有14個漢字在現在已經解讀的甲骨文中找不到對應的字,分別是:獨、逢、佳、節、倍、思、親、遙、知、處、遍、插、茱、萸。而這14個字只得進行自我解讀!解讀如下。
「獨」字的甲骨文寫法分為兩部分,左邊部首採用了甲骨文中的「酉」字部首,右邊的」蟲「直接採用了甲骨文中的「蟲」字,組合而成。
「逢」字的甲骨文寫法也分為兩部分,「夆」的甲骨文寫法,加上甲骨文中「走之」的部首,組合而成。
「佳」的本意是人如美玉,於是用左邊甲骨文的「人」字部首,右邊甲骨文的「玉」,組合而成。
「節」選取了竹上有結的本意,於是上邊用了甲骨文的「竹」字部首,下邊畫取了竹結的象形。
「倍」在甲骨文中找不到絲毫的端倪,於是就使用了甲骨文的「人」字部首,右邊上邊用了甲骨文的「立」字,右邊下邊用了甲骨文的「口」字,組合而成。
「思」借用了甲骨文的「田」字,和甲骨文的「心」字,組合而成。
「親」借用了原初的組詞本意:辛+見,於是使用了甲骨文的「辛」字,加上甲骨文的「見」字,組合而成。
「遙」在甲骨文中找不到任何相關聯的字,於是使用了甲骨文的「採」字的頭,加上甲骨文中的「缶」字,外加甲骨文中的「走之」部首,組合而成。
「知」簡單的使用了甲骨文的「矢」字,加上甲骨文的「口」字,組合而成。
「處」字在甲骨文中也找不到相似的字,只能取她的本意,從「文」從「幾」,然後用甲骨文中的字組合而成。
「遍」字在甲骨文中也是一個極其生僻的字,只好使用了甲骨文的「扁」字,外加甲骨文中的「走之」部首,組合而成。
「插」字採用了該字的本意,手插在石臼中,所以是一個極其逼真的象形字。
「茱萸」在甲骨文中找不到絲毫關聯信息,於是使用了「草」字頭加上甲骨文中的「朱」字,「草」字頭加上甲骨文的「臾」字組合而成。
最後,甲骨文集字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完工後如下!這不是書法,這不是學術研究,這不是書法,這不是學術研究,這不是書法,這不是學術研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純粹是,自娛自樂,剛好又逢重陽佳節!就用甲骨文集字寫了一遍《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希望大家會喜歡!
最右邊一列的文字是:獨在異鄉為。從右到左,每列五個字,每列文字如下: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甲骨文儘管是幾千年前的文字,但是極具象形表徵的字體,讓人可以直接從文字中感受那種登高望遠、秋意流水、孤單影只、帶有一絲愁緒的思念之情,甚至還能從文字中體味到孤雁高飛的情境!
不曉得是甲骨文影響到了王維的詩境,還是詩的意境傳遞給了甲骨文字!其中的美感,難以言傳!
祝大家重陽節節日快樂、秋安意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