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公園文化?要把中國的老祖宗,為國為民的,當官的,拿槍的,拿炮彈的,英雄站起來,給咱們老百姓看看,比這個垃圾好多了吧?
近日,在廣東深圳南頭古城博物館,一位身著道袍背著八卦包的道長,指著一尊雕像義憤填膺地說出這段話。
一開始覺得道長話語太過嚴重,但是轉眼看到道長所指的雕像,瞬間也是有些懵了,不禁心想:這是個什麼玩意?
在道長身後的牆上,赫然寫著「探尋深港歷史之根,回歸深圳城市原點」十六個大字。
而這麼一尊不倫不類不知所謂的雕像放在那裡,真不知和歷史和原點有什麼關係。雖然各地奇葩雕像不在少數,但是作為古城博物館,這種操作實在顯得不過嚴謹。
提起雕像,很多人都不陌生,畢竟這在生活中都是常見的物體。
雕像一般用作美化城市或用於紀念意義雕刻而成,具有一定意義、象徵或象形的觀賞性。
尤其是人物雕塑,最能顯示一個社會文化氣息的大眾藝術品。
比如炎黃二帝
比如樂山大佛
再比如各地烈士雕像
站在這些塑像面前,不用擔心語言不溝通,更不怕它會用言語傷害你。不說話的塑像,其實可以告訴你很多東西,通過作者的一刀一鑿,你可以想像它生活的時代,「聽」它訴說往事和歷史。
然而近代以來,總出現些抽象的雕塑,造型奇葩不說,更不知意義何在。
有些藝術家們的腦洞,總是大到你無法想像。
比如說,我們印象中的兵馬俑是這樣的
但西安鐘樓旁驚現的兵馬俑,卻是這樣的……
別看模樣不咋地,當夜幕四合,華燈初上,通過人臉掃描技術化身兵馬俑本傭雕像,是這樣的
好吧,創意是有。
但真是感覺瘮得慌!
再比如這尊想走向國際的「馬踏飛燕」
也逃不過調侃被網友們戲稱「立馬滾蛋」
碩大的白菜雕像
蘇州老子雕塑,這個舌頭是真調皮
上述雕像雖說奇葩,但也具有一定存在意義,而有些雕像真是不忍直視慘不忍睹,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雖說藝術家們有多元化一說,但是博物館這麼莊嚴肅穆的地方,還是別整那麼多花裡胡哨的了。
很多時候,太多糟粕之作,全被「多元化」三個字敷衍了事。
在我看來,所謂「多元」和沒有人看得懂的抽象流派,本身就是資本家為了宣傳極端自由主義然後好割韭菜而強行捧出來的理論,根本就沒有群眾基礎。
畢竟多元是個筐,啥都往裡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