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弭"報復社會"的戾氣

2021-01-10 東方網

  山西省公安廳透露,6日7時40分至8時許,太原市迎澤大街迎澤橋東發生一起爆炸案件,造成1人遇難,1人重傷,7人輕傷。8日凌晨2時,該案成功告破,犯罪嫌疑人豐志均在太原被抓捕歸案。犯罪嫌疑人豐志均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交代了蓄意製造爆炸報復社會的犯罪過程。(11月9日《京華時報》)

  豐志均蓄意製造爆炸案,又是為了報復社會,其陰險和兇殘的殺人動機,令人觸目驚心。可見,即便是豐志均已被抓獲,可能會被處以極刑,但難平民憤,更無法消除爆炸案給受害者家庭及社會帶來的痛感。然而,這起爆炸案的發生,更值得有關部門去反思。如果不去探究其瘋狂製造爆炸、報復社會等暴戾之氣形成的原因,不去檢討社會幹預機制的缺位,難免會有第二個甚至更多的「豐志均」捲土重來。

  豐志均瘋狂製造爆炸、報復社會,很可能源於生活和心理壓力,當這種壓力已不堪重負,又得不到外力來幫助其化解時,便會採取濫殺無辜等極端方式去自我減壓和發洩。也就是說,豐志均瘋狂製造爆炸,源於社會幹預製度缺位。然而,報復社會,這種獨特的社會現象之所以會出現,有其特定的社會背景。在社會轉型時期,不法侵害和不公平的因素增多,而整個社會無論是來自政府的制度建設、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和公共救濟,還是來自民間組織的各種服務都是不健全、不完備的,甚至很多根本就沒有建立起來。

  一些社會群體,尤其是一些生活在社會底層中的弱勢群體,很難找到某種適合自己解決問題的渠道,不傷害自己,或者傷害他人,可能他一輩子都不會獲得一個平等對話的機會,這是我們制度上的缺憾。而另一種情況也同樣需要引起重視,那就是現代生活的陌生感和孤獨感,很多報復社會的人,可能很清楚自己的問題別人根本無法幫助解決,但他們僅僅需要一個可以訴說的機會,尋找一個可以認真聽他們講話的對象,這種人其實需要的是來自民間組織的心理幹預,而我們在這方面所能提供的渠道其實非常有限。

  如果不能完善我們的社會制度和各種公共服務體系,不能通過我們的積極努力,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公平合理,即使通過法律嚴懲,遏制了豐志均之類報復社會的惡行,但卻難以終結一些逃避現實者選擇輕生的絕望。畢竟,艱難的生活和不公正感,會激發出人們無限的絕望和衝動,這會讓我們的管理者防不勝防。因此,創新社會管理,要求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平時不僅要「栽花」,而且要「防刺」,即便是拔不掉一些人身上的「刺」,也要給其必要的陽光和雨露,使其成為「帶剌的玫瑰」,在「百花園」中共享和諧。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悲劇之後,我們如何面對報復社會型犯罪
    悲劇之後,我們如何面對報復社會型犯罪 2018-11-26 0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誰在報復社會?
    誰在報復社會文/ 胡天遙蓄意報復社會?主媒對貴州公交車墜湖案的評價簡單粗暴,既不客觀,也不理性。沒有誰天生就是犯罪嫌疑人,沒有誰會用自己的生命報復社會。他是在自殺!因為對生存的絕望與對環境的仇視,才使他臨時起意,選了一條犯罪式的自殺。儘管這種自殺是以無差別,看似無辜者的生命做陪葬。這是在給這個社會敲響著危機而慘痛的警鐘,這是在給無情而冷漠的人們,還以無情的耳光。
  • 【島叔說】蓄意報復社會者,一個都不能寬恕
    他的報復念頭,讓20多條無辜的生命葬身湖底。有人認為,不說「情有可原」,也是「事出有因」。但我們必須要說,無論是什麼樣的「一念之起」,都不應成為惡性反社會犯罪的理由和藉口;在蓄意殺人、報復社會這件事上,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被當作藉口,否則這個社會將會崩塌。
  • 嚴力:文明社會容不得戾氣泛濫
    「戾氣」,成了輿論對這些極端行為的一個普遍評價。不管是當街摔童,還是因疑縱火,起因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也都有可以妥善解決的辦法,可結果卻發生了一個口角引發的血案、一個念頭引發的慘劇,實在令人痛惜。所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有點火星就能炸、有點不順就走極端、有點糾紛就訴諸暴力,個別人心靈之扭曲,行為之乖張,手段之殘忍,更是令人憤慨。
  • 「島叔說」蓄意報復社會者,一個都不能寬恕
    他的報復念頭,讓20多條無辜的生命葬身湖底。有人認為,不說「情有可原」,也是「事出有因」。但我們必須要說,無論是什麼樣的「一念之起」,都不應成為惡性反社會犯罪的理由和藉口;在蓄意殺人、報復社會這件事上,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被當作藉口,否則這個社會將會崩塌。
  • 給你一個免費報復社會的機會,你還會選擇做一個好人嗎?
    在後半段,嚴瑾以「劫匪」的身份,發了一段視頻,剖析自己為何走上「不歸路」的「心路歷程」:日常被身邊的人冷落、無人關心,似乎無論怎麼努力,生活都不會變得更好……於是憤怒、失衡、想不勞而獲、想報復社會……當然,電影後面有反轉,其實嚴瑾的家人、同事和上司並沒有冷落他,而嚴瑾,也是一個實實在在不會黑化的好人。
  • 從上海砍人案談談如何避免報復社會行兇
    不論這些犯罪分子遭遇了怎樣的人生不如意,用傷害孩子性命名來報復社會,是堅決不可饒恕的。由此可見,孩子們的危險由校園向校外擴展的趨勢,那麼,加強社會安保是全民的共識,儘管國家社會的安保措施越來越健全和完善,比如乘車、網絡註冊之類的實名制,一定程度上來說有效遏制了犯罪性行為的發生和犯罪分子的逃竄。但是,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國,畢竟公共安保資源還是有限的,不可能顧及到一角一落,那麼,給孩子們的安全保障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命題,如何保障孩子們校園外的安全?
  • 兇手:只想為母報仇,沒想報復社會
    兇手:只想為母報仇,沒想報復社會自古以來就有一句名言,叫殺人償命。雖然這句話聽起來帶了點戾氣,但是這也側面反映出了古時候已經有了相應的法律法規約束人們的行為舉止,有相對公正的司法手段來懲治惡徒。而到了如今的法治社會,我們有更加健全的法律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 貴州墜湖公交司機不滿拆遷報復社會:報復型人格該如何減少?
    這起事故是人為造成的,是公交車司機不滿拆遷而蓄意報復社會。他不想活了,但是要拉著人和他一塊陪葬。一,事件相關信息量。通報中涉及到的自管公房,實際意義上產權是歸單位的,使用權歸自己。政府打算賠償7萬2,但張某鋼沒有領取這筆賠償款,顯然是對數額不滿意。但不滿意也沒什麼用,因為自管公房的產權是歸單位,而非私人所有。
  • 彭波教授:用數字科技加速消弭數字鴻溝
    ,為中國網際網路的重要任務———消弭城鄉數字鴻溝而服務。他提到,當前的中國社會已經被網際網路「隔離」成兩個群體: 一個是數位化的群體,另一個是非數位化的群體。非數位化的群體暫時還沒有能夠直接享受網際網路對社會改變帶來的深刻變化,也無法感受網際網路帶來的數位化新體驗。
  • 戾氣和祥和之氣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有哪些?
    我們常常聽說過戾氣,那什麼是戾氣呢?他又對人的氣運有什麼影響?又對人的健康會產生什麼影響呢?而他又是怎麼產生的呢?又通過什麼樣的方法去改善呢?而以之對應的祥和之氣又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今天就講講戾氣和祥和之氣以及它們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包括對人氣運的影響有哪些?
  • 揚言報復社會?拘留沒商量!萊蕪公安辦理兩起揚言報復社會案件
    近日,先後有兩人 因為揚言報復社會, 被萊蕪公安依法拘留。 城東派出所快速辦理該兩起揚言報復社會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規定,二人涉嫌構成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適用行政案件快速辦理程序,分別對兩人作出行政拘留九日、五日的處罰。
  • 裁判不管,足協不顧,讓充滿戾氣的中國足球越發醜陋和失控
    不止中超,中甲賽場同樣充滿戾氣。昨晚北京人和門將張烈故意持球擊打四川球員,裁判卻僅僅給出口頭警告!張烈惡意擊打對手頭部而在成都興城人居同浙江能源綠城的比賽中,這種戾氣更是被火上澆油近來,很多球迷都在討論「保利尼奧慶祝時的挑釁動作」,好事者更是找出各種依據來證明巴西人應該被停賽幾場,如果這樣一個動作都要被處罰的話,那麼上述充滿戾氣的犯規又將何去何從呢?
  • 消弭「起跑線恐慌」關鍵在改變社會大環境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評論員 莫蘭學校的大門,像是一把重新丈量這個社會的尺子。如果把孩子的成長看成一場馬拉松,那麼上小學的那天,則理所當然地被看成是真正的起跑。而事實上,在「發令槍」響起之前,明裡暗裡的,那些各自鉚勁兒、你追我趕的「搶跑」早已開始。
  • 別讓「暴力、無腦追星」把青少年變成「戾氣一代」
    尤其是不同粉絲陣營之間無休止的罵戰,讓人既厭惡又擔憂,我們不禁要問——是誰在用「追星」把青少年變成 「戾氣一代」?對於普通網民,哪怕再有心避開「流量偶像」和粉絲刷數據的低質信息,可只要打開各社交平臺的每日熱搜,一大半內容是關於流量偶像的。前幾日某時尚雜誌舉辦活動,各路明星的著裝造星話題佔據榜單半壁江山。視頻平臺裡,有一半影視劇是流量偶像主演的懸浮劇。
  • 有些人為何要報復社會?
    社會已經很和諧了,人們生活也好起來了,但為什麼有些人要報復社會?除了心理問題以外,大部分報復社會的人要表達一種個人訴求,有時僅僅因為表達一種個人話語權,就為一點事兒拿起了屠刀,或者這點小事兒在別人眼裡是小事兒,畢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但是在他自己眼裡就是天大的事了。而有關部門缺位,不負責任,或者強硬的官僚主義作風讓他們大為光火,不惜以身試法,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時候還不免傷及無辜。那有關部門給他們解決問題不就行了?
  • 警惕「暴力、無腦追星」把青少年變成「戾氣一代」_文化_中國西藏網
    尤其是不同粉絲陣營之間無休止的罵戰,讓人既厭惡又擔憂,我們不禁要問——是誰在用「追星」把青少年變成 「戾氣一代」?  對於普通網民,哪怕再有心避開「流量偶像」和粉絲刷數據的低質信息,可只要打開各社交平臺的每日熱搜,一大半內容是關於流量偶像的。前幾日某時尚雜誌舉辦活動,各路明星的著裝造星話題佔據榜單半壁江山。視頻平臺裡,有一半影視劇是流量偶像主演的懸浮劇。
  • 「貴州公交墜湖司機蓄意報復社會」這樣的慘劇,如何避免?
    自己的家被拆遷,這固然是個悲劇,但是這完全不能夠成為傷害別人的理由,甚至在死亡的道路上拉多個人「下水」,這種惡意報復社會的人根本不值得同情,在地獄中將受到極為暴露的煉獄之刑!雖說這場悲劇的發生被很多人指責是缺乏來自交通公司的心理疏導,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具備自我調節的能力,就算一時想不通,也不該選擇這種最極端的方式進行群體毀滅。
  • LOL:碰到那些報復社會的隊友怎麼辦?小技巧總結!
    玩遊戲玩遊戲,玩的就是過程中的開心與快樂但總有那麼一些孤兒到處報復社會亂選位置的、亂玩的、到處送人頭的,什麼都有那麼碰到這些隊友該怎麼辦呢?一、英雄克制這裡先給你們推薦三個英雄他們分別是無論是打輔助還是打上單都是一把好手一旦碰到報復社會的隊友時出滿冷卻裝後就可以讓它愉快地在你肚子裡玩耍他的E滿級冷卻16秒最多可以減少到9.6秒雖然比回城8秒長了一點但卡位、幹擾、賣隊友等操作還是很簡單的
  • 「7.7安順公交墜湖事故」坐實蓄意報復社會,該如何避免悲劇?
    這起在全國高考當日造成21人死亡的慘痛事件是「因個人原因報復社會」的傳言被坐實。河北承德故意撞人事件關於報復社會的行為,美國社會學家、犯罪學家羅伯特·默頓提出了一個「失範理論」,也叫「緊張理論」,即某種特定的社會結構對社會中的某個或某幾個群體產生明確的壓力,使這個群體的人產生挫敗感和緊張關係,這個群體的人就會選擇不去遵從法律和其它社會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