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食|千裡嬋娟味兒圓——臺灣食堂

2021-01-17 柑橘FEELING

   中秋佳節分享一部13年的紀錄片——《臺灣食堂》。

《臺灣食堂》是一部有媽媽味道的紀錄片,並且遵循紀錄片的本質:


「存在本身,就是道理。」


可以這麼一說,這部紀錄片比《舌尖》多了一點時代情懷。





Vol.1 原味Amis 狂野臺味 


  「是什麼樣的美食,讓總裁獅子心嚴長壽讚不絕口、國際媒體爭相採訪?第一眼看到陳耀忠的時候直覺聯想,和印象中挺著大大肚子的廚師不太一樣,壯碩的體格和迷人的笑容外,還有個浪漫的原住名名字春天。 
  春天的料理絕對是限定的。所有的食材都是他親自下海去抓、上山去採,他壯碩的體格也是這麼來的,當你瞭解他後就會知道,這樣堅持的背後,有傳承祖先古老智慧的驕傲。在「陶甕百合春天」用餐不只是品嘗料理,也是體驗原民生活與原民文化最好的途徑。 
  「紅瓦屋」是另一個創新阿美料理的代表,主廚林鳳廷將原住民浪漫與原民的智慧融入她的料理創作中。阿美族料理的精神是不過度烹飪,食材今天吃多少就拿多少,曾經式微的自然主義,如今在阿美美食的實踐上有一番新的演繹。」


餐廳地址:

陶甕百合春天/ 陳耀忠/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10鄰77號/ 0921633406/ 阿美族料理 (海鮮)
紅瓦屋/ 林鳳廷/ 花蓮縣光復鄉大全街62巷16號/ (03) 870-4601/ 阿美族料理 (野菜)




 2.竹籬笆內的味道 南北大雜燴  


  「曾經臺灣眷村有著整個中國的縮影,長輩南腔北調,飲食習慣也各有不同,但因為生活物資的貧乏,一個村子的人,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互相幫忙,飲食習慣也互相影響。不吃辣的,吃著、吃著,就不覺得辣。「每個眷村都有一個村子口」,老闆王懷民說。「村子口是個大目標,開店(村子口)就是為了讓大家能找回屬於眷村的回憶。」「朋友賺錢都拿去買房子,只有我還守著這個破屋子賣米幹」。桃園忠貞新村的張老旺總是說,「賣一碗米幹,就可以多買一面國旗」。雖然每天的生活不算多彩多姿,但看著屋外國旗飄盪,張老旺就開心了。問他為什麼對國旗這樣鐘情,他緩緩說著他的故事。臺南白河有個劉秀墳,賣了43年湖南臘肉的她要告訴你屬於她的竹籬笆內的味道。」 


餐廳地址:

村子口/ 王懷民/ 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2巷52弄34號/ (02) 2579-6455/ 眷村料理
老譚湖南臘肉/ 劉秀墳/ 臺南市白河區仙草裡61-16號/ (06) 685-3105/ 湖南臘肉
國旗屋/ 張老旺/ 桃園縣中壢市前龍街73巷19-1號/ (03) 466-6879/ 特色米幹
彩虹眷村/ 黃永阜/ 臺中市春安路56巷/ (04) 2375-3250/ 彩繪眷村



3.新住民家鄉味 寶島飄香 


  「什麼原因讓人飄洋過海,到一個自己陌生的土地?用自己陌生的食材做出家鄉的味道又需要多少次嘗試?其實,新住民的料理的重點不是在地化,而是料理中有沒有滿滿的鄉愁。中國來的曹淳瑄說她剛來臺灣的時候餓了半年的肚子,為了一解鄉愁和填飽自己,完全不會做菜的她來了臺灣才學會怎麼拿菜刀,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現在經營的「川國演義」已成為高雄川菜的地標。一眼就看得出來Chris和平常的披薩廚師有很大的不同,歐洲帥哥的他在朋友的邀約下讓他隻身來到臺灣,組裝了一臺披薩車後開始了他的臺灣生活。法國老外的臺灣經驗又是什麼光景?她們中午人手一隻鴨仔蛋,說著臺灣人聽不懂的越南話,討論家鄉生活和臺灣的區別,然後取笑自己的老公不敢吃鴨仔蛋,對自己小孩一餐可以吃四個感到無比自豪,這群越南來的新住民在汐止找到家的歸屬感。」


餐廳地址:

川國演義/ 曹淳瑄/ 高雄市苓雅區青年二路85號/ (07) 330-2233/ 正宗川味
銘記越南美食/ 吳乾銘/新北市汐止區康寧街536-1號/ (02) 2692-7015/ 越南美食
Han's Pizza / Chris / 鬥六市人文公園/ 0918751756/ 歐式披薩  



4.牛肉麵的故事 


  事實上臺灣以前是沒有牛肉麵這個食物的,不但沒有牛肉麵,臺灣人是連牛肉都不吃的;牛肉麵出現不過短短四五十年,現在卻已成為國民美食,存在我們的記憶中,如今,從百百種臺灣牛肉麵當中歸納出四個原型: 
  貴的牛肉麵/你知道一碗三千塊的牛肉麵怎麼賣?在這裡三千塊一碗還不是最高級,上萬元的牛肉麵味道又是如何? 
  香的牛肉麵/傅老師家的牛肉麵,香!這樣濃鬱的香味裡面有桂枝、大紅袍、青花椒、桂皮、沙薑、白茅根、百裡香、土耳其俄力岡葉等四十多種香草,如此一來才有了極致的香氣! 
  愛的牛肉麵/林二姊說,爸爸以前是「閉著眼睛吃牛肉、賣牛肉麵的,因為最早臺灣人不吃牛,但為了四姐妹的學費,所以有了這碗滿滿愛的牛肉麵」。 
  夯的牛肉麵/蔡媽媽說,「我們這碗麵可以帶給大家很多的回味,所以再怎麼辛苦怎麼忙,我們都會在這堅持下去…」在你記憶裡的,又是哪碗牛肉麵? 


餐廳地址:

牛爸爸牛肉麵/ 王聰源/ 臺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49號/ (02) 8791-7187/ 貴的牛肉麵 一萬元元首牛肉麵
提督府牛肉麵/ 傅野/ 臺中市北屯區東光路816號/ (04) 2437-9400/ 香的牛肉麵 五十種香料熬湯牛肉麵
臺灣牛牛肉麵/ 林麗君/ 臺東縣太麻裡鄉河川13號/ (089) 781-555/ 愛的牛肉麵 賣牛肉麵讓四個小孩都念到大學
三牛牛肉麵/ 李金城/ 高雄市左營區勝利路85號/ (07) 588-7264/ 夯的牛肉麵 左營地區人氣美食  




5.小吃的故事 人氣美味 


  吃得飽與吃得巧,雖然只有一個字的差異,卻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與文化,小吃就在這兩個字的極端間綻放出美麗的花火。基隆廟口夜市的特色在於這裡的攤販是不流動的。廟口的攤子基本都有三代歷史。百年吳家鼎邊趖的老闆吳吉祥告訴你,為什麼臺灣小吃大部份都是從廟口開始發跡。臺南沙卡裡巴是一個從日治時代就存在的市集,這裡承載的是橫越幾個世代的記憶。棺材板傳人許永安要告訴你這個有著臺臺怪名字的西式小吃從哪裡來,又會往哪裡去?深坑的臭豆腐為什麼這樣有名?吃豆腐又有什麼好處?家裡三代都賣臭豆腐的張仁祥說分明。北鬥肉圓的起源是百年前一場將作物全部摧毀的大水,剩下地瓜粉的心靈手巧範氏先祖創造出肉圓的雛形,經過了四代的改良,肉圓創始者的後人範瑞銘做著這樣最道地的北鬥小吃。最後由花蓮吉安的林上哲告訴你,從南美洲引進臺灣的玉米,怎麼會變成臺灣小吃的燒番賣。原來,臺灣小吃的創意無限,來自於多元文化的撞擊。


餐廳地址:

百年吳家鼎邊趖/ 吳吉祥/ 基隆市仁三路29巷2號 廟口攤位27-2號/ (02) 2423-7027/ 福州小吃
北鬥肉圓瑞/ 範瑞銘/ 彰化縣北鬥鎮中華路89號/ (04) 888-0279/ 起源於北鬥特色小吃
林記燒番麥/ 林上哲/ 花蓮縣吉安鄉自強路427號(自強夜市)/ 0937947886/ 古早味烤玉米
赤崁點心店/ 許永安/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康樂市場編號180號/ 棺材板創始店
大春串燒夯豆腐/ 張仁翔/ 新北市深坑區北深路二段2巷22號1樓/ 三代都在深坑賣臭豆腐

 
  


6.土雞城的故事 休閒吃野味

 
  「在臺灣,大家都去過土雞城,卻很少人知道土雞城這樣一個結合休閒與美食的在地文化,是怎麼開始發展的。花蓮欣綠農莊的朱進豐大哥不只提供美食給旅客,他還帶遊客體驗馬太鞍濕地的部落文化。在這裡,旅人可以親自拔蔬菜,也可以下到河水中摸魚捉蝦。好吃又好玩,兼程了解了不同文化的生活方式。 土雞城如果照著字面上的意思只賣雞,那便老早被消費者淘汰掉了。在臺中大坑有一個來自香港的大廚周國權,他秘制的烤乳豬放半天皮都還是脆的。他對土雞城、休閒餐廳又有另一番演繹。高雄岡山有著臺灣八景的月世界,頭前園休閒餐廳的老闆潘榮貴與您分享他小時候吃的克難泥火山雞有著怎樣的故事。最後新店孟鴻養身坊的主人俞炳南要告訴大家他們一家,是怎麼從深山裡的養雞戶,變成名人都讚不絕口的養身坊。土雞城的故事展現的不僅是臺灣時代的縮影,也是臺灣經濟起飛的故事。」


餐廳地址:

欣綠農園/ 朱進豐/ 花蓮縣吉安鄉自強路427號/ 03 870 1861/ 生態導覽 自己摸魚捉蝦
龍莊烤乳豬餐廳/ 周國權/ 臺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二段1巷8之1號/ (04) 2239-1338/ 港式烤雞 烤乳豬
頭前園休閒餐廳/ 潘榮貴/ 高雄市田寮區崇德路9號/ (07) 636-6688/ 泥火山雞
孟鴻養生坊/ 俞炳南/ 新北市新店區廣興裡平廣路一段202巷5弄2號/ (02) 2666-5285/ 養生料理 自養放山雞  


7.海鮮的故事 元氣要永續 

  「臺灣又名「福爾摩沙」,這名字來自那個站在甲板上的葡萄牙人對於這島美麗的讚嘆,而臺灣一直就和海脫不了關係,海鮮更是島上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討海人更是福爾摩沙的重要職業。討海人有很多種:水面上的、水面下的。海膽達人林志團便屬水面下的,平均一天要潛四支氣瓶。他的生活就這麼在水上、水下重複著。日子過得不是很富裕,但對大海的熱愛其實也是對生活的熱愛。夏天捕海膽、冬天抓鰻苗,關於海洋資源的枯竭,沒人比他更了解。臺北海產店老闆張金良每天台北、宜蘭兩地跑,就是為了給顧客最新鮮的海鮮。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從不間斷,海膽達人林志團的海膽便獨家供應給張金良,但對於海鮮的供不應求,張大哥也只能搖搖頭不去想它。墾丁的小漁港邊有家全臺最青的海產店,店面正前方五米有小小的港口,港口就是他的天然冰箱。嶽父、嶽母捕回來的魚就養在漁港中,客人點了魚,現撈起來馬上料理,不過,今年到現在都還沒看過芭蕉旗魚,因為小魚沒了、大魚沒得吃也跟著沒了。海是我們的元氣,想要元氣永續,海鮮捕撈這事,得先朝永續經營的方向走。」


餐廳地址:

小張龜山島/ 張金良/ 臺北市中山區遼寧街73號/ 0927808693/ 宜蘭海鮮
鵝鑾鼻小漁港/ 江文俊/ 鵝鑾鼻漁港旁/ 新鮮現撈海鮮




  8.客家好食 阿婆的味道 


  「您對客家文化的印象是什麼?勤奮工作的藍衫,還是精緻美麗的紙傘?又或者,是一道道香味四溢的客家美食?事實上,讓您驚艷的客家文化,其本源都來自於生活環境的刻苦。 製做藍衫的客家大叔說,曾有國外的朋友問他,客家人怎麼可以把米食做得這樣精緻?為什麼冬瓜可以變成一道美食?大叔說,你要先瞭解我們的文化,才能懂得客家人為何對這些食材如此偏愛。手工板條溫元瑋告訴你,為什麼全美濃只剩下他不用機器做粄條。米食老闆吳裕民則認為沒有添加劑的客家米食,才是真正媽媽的味道。黃豆豆則是離開城市結束朝九晚五生活,回到大溪鄉下經營客家美食之後,才發現以前在臺北生活的那一套在老家完全不管用,重新和嬸婆學習的過程中,對人生有了一番新的體認。其實客家美食就是屬於母親、屬於記憶的味道。 」


餐廳地址:

家香味板條/ 溫元瑋/ 高雄市美濃區泰安路60號/ (07) 681-3889/ 手工板條
居鳩堂/ 吳裕民/ 苗慄縣三義鄉水美48號/ (037) 879-879/ 手工米食
外婆橋/ 黃豆豆/ 桃園縣大溪鎮復興裡百吉46號/ (03) 387-4541/ 傳統客家美食
錦興行/ 景來師/ 高雄市美濃區永安路177號/ (07) 681-1191/ 傳統客家藍衫  



9.蚵仔小吃 創意無限 


  「在臺灣就算沒看過帶殼的蚵仔,也一定吃過蚵仔煎。但除了蚵仔煎,蚵仔還可以做成蚵仔麵線、蚵捲、蚵爹、烤蚵,如此變化萬千的食材,不只好吃,更包含臺灣人創意無限的料理哲學。臺南七股的黃翊誠是準臺大碩士生,為何甘願放棄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休學回臺南鄉下養蚵?圓環可能是上一代臺北最重要的地標,圓環蚵仔煎的老闆賴炳勳從十幾歲上臺北賣蚵仔煎到現在六十幾歲,他的蚵仔人生見證著圓環的繁華、落寞與再起。臺南國華路上的石經臼蚵仔煎,老闆張大喜八十幾歲,依舊用最傳統的方式做蚵仔煎,「真正古早味的蚵仔煎會放肉燥和豆芽菜」,他說。彰化鹿港林麗鴻的公公是鹿港蚵仔煎的開基原祖,聽她娓娓道來鹿港蚵仔煎的源起。廣東汕頭西天巷的邱淑英一輩子都在煎蚵仔,在那兒,蚵仔煎換了一個名字-「蠔烙」。新北板橋的陳俊成認為,蚵仔麵線所以好吃,手工麵線的製作絕對馬虎不得。臺南安平的陳秀月從蚵農搖身一變成了賣蚵捲的老闆娘,蚵捲是怎麼發明的?蚵仔小吃的創意無限,包含著臺灣人頑強生命力與超強適應性。 」


餐廳地址:

邱淑英蠔烙/ 邱淑英/ 汕頭市金平區華山路丹霞西區37幢14號/ 0754-88161033/ 汕頭特色小吃
陳家蚵卷/ 陳秀月/ 臺南市安平路786號/ (06) 222-9661 / 特色蚵卷
油庫口面線/ 陳俊成/ 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188巷44號/ (02) 2257-6445/ 蚵仔面線
圓環邊蚵仔煎/ 賴炳勳/ 臺北市大同區寧夏路46號/ (02) 2558-0198/ 圓環邊的蚵仔煎
蚵男鮮蚵本鋪/ 黃翊誠/ 0972038810/ 現烤鮮蚵
星期一 麻豆夜市 臺南市麻豆區中山路與三民路交叉口 鹽行夜市 三村國小旁
星期二 善化夜市 臺南市善化區建國路、興華路交叉口
星期三 武聖夜市 臺南市中西區武聖路69巷
星期四 歸仁夜市 永大夜市
星期五 善化夜市 嘉義嘉樂福夜市
星期六 武聖夜市 新營夜市 (臺南市新營區民生路名悅賓館騎樓)嘉義嘉樂福夜市
星期日 嘉義嘉樂福夜市 
石精臼蚵仔煎/ 張大喜/ 永樂市場國華街/ (06) 223-5679/ 古早味蚵仔煎
輝鴻鮮蚵專賣攤/ 林麗鴻/ 彰化縣鹿港鎮民生路53號/ (04)775-4990/ 鮮蚵專賣



  10.臺菜的故事 懷舊與創新 


  「美食家韓良露認為,臺菜的源頭是福建菜,但臺菜並不等於福建菜。明清時代河洛人大量移居臺灣觸發了一系列的飲食融合,從最早融入原住民料理、荷蘭統治後臺灣人開始吃高麗菜,最後又受到日本人影響,「和漢料理」成為臺菜的重要基石,融合多元文化於是成了臺菜的特色。欣葉的老闆李秀英說,臺菜就是俗語說的「家常菜」,她是如何讓煎豬肝、菜圃蛋這些庶民菜放在臺北101還有人買單呢?福建聚春園第八代傳人楊偉華告訴你為什麼閩南喜慶中一定要有紅蟳米糕?福建福州「同利肉燕」老闆陳君凡口中的「吃貢丸、魚丸可是整個閩南文化的大傳統」,又是甚麼道理?宜蘭「麟手創」的總廚陳兆麟認為,臺菜其實就是媽媽煮的家鄉菜,臺菜就在這代代相傳中,既保留媽媽的味道,又不停融合新元素,成為獨樹一格的世界混合菜系。 」


餐廳地址:

福建聚春園/ 楊偉華/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東街2號/+86 591 8750 2328/ 傳統福建菜
福州同利肉燕/ 陳君凡/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澳門路3號/+86 591 8751 5631/ 福州特色小吃
臺北欣葉臺菜/ 李秀英/ 臺北市中山區雙城街21之2號/ (02) 2592-5966/ 道地臺菜
宜蘭麟手創/ 陳兆麟/ 宜蘭市泰山路58-2號/ (03) 936-8658/ 新臺灣菜



  11.酒家菜的故事 食色皆有料 


  「如果說臺菜是「家常菜」,是媽媽的味道,那「酒家菜」就是集臺菜之大成的宴席菜。酒家菜的發展歷史就像先民開墾臺灣的時間一樣悠久。最早的酒家其實就像現在的宴會廳或私人招待所一樣,是生意政治人物交陪往來的所在,多少歷史事件就這麼在杯觥交錯中定了局。頂廚國宴的阿忠師是臺菜界的第一把交椅,曾任李前總統鴻禧山莊招待所的主廚,也幫陳前總統、馬總統處理過國宴外燴,但阿忠師的一身功夫,就是從大稻城的酒家學起。就讓阿忠師和蔣渭水的孫子蔣朝根老師帶領我們回到春風得意樓,黑美人等酒家遺址,一起懷念大稻城的風華歲月。 」


餐廳地址:

福建聚春園/ 楊偉華/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東街2號/+86 591 8750 2328/ 傳統福建菜
臺北頂廚國宴/ 黃德忠/ 臺北市大直明水路600號2樓/ (02) 2532-7755/ 傳統酒家菜



  12.水果王國 臺灣演繹 


  「臺灣號稱水國王國,但其實我們在水果攤上看到琳琅滿目的水果,原產地都不是臺灣。鳳梨來自南美洲、芒果的原產地在印度馬來半島,而香蕉最早生長在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諸島,究竟是甚麼樣的契機讓這些本來不屬於臺灣的水果成為今日臺灣的驕傲?如果不說,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臺灣還有個香蕉研究所,這裡保有全世界最古老的香蕉植株,在這裡我們可以一窺臺灣如何成為香蕉王國的秘密,又為什麼會因為黃葉病的爆發而導致香蕉王國的沒落?芒果的原產地雖不在臺灣,但因芒果博士郭文忠的努力,現在國際級的芒果品種都是靠他接枝而來。鳳梨從1903日本人引進臺灣開始一直就是臺灣最重要的水果之一,鳳梨看來強壯的外表,其實是需要長時間照顧的水果。高雄大樹的楊義子告訴我們鳳梨為什麼得要戴上一頂頂的小帽子。人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是這些默默付出的可愛農人造就臺灣,成為令人稱羨的水果王國。」 


餐廳地址:

財團法人香蕉研究所/ 屏東縣九如鄉玉泉村榮泉街1號/ (08) 739-0595



  13.鳳梨酥的故事 第一伴手禮 


  「鳳梨酥是早年臺灣婚禮習俗中的要角之一,取其河洛話「旺來」的諧音,鳳梨酥因此一直為臺灣人所喜愛,但早期的鳳梨酥並不使用鳳梨做內餡,內裡包的其實是冬瓜,直到「微熱山丘」開始使用土鳳梨製作內餡,才有了名符其實的鳳梨酥。「微熱山丘」有著如同偶像劇般夢幻的名字,誰能想到其實是四個兄弟中年轉業的創業品牌。創辦人許銘仁表示,當初真的也沒有想到「微熱山丘」能成為鳳梨酥的品牌領頭羊,一個不喜歡吃甜食的男人,如何辦到?全臺灣的鳳梨酥的產值五年間就從15億元暴增為250億元,正在浪頭上的許銘仁對於微熱山丘其實有著更遠大的規劃,他口中的農企業最終又可以走到甚麼樣的境界?」


餐廳地址:

微熱山丘/ 臺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36巷4弄1號/ (02) 2760-0508/ 第一家鳳梨酥內餡鳳梨酥



臺灣紀錄片似乎一直都能夠將其社會的現實做得溫情。

每一個在這個社會奮鬥的小角色他們似乎並不是為了什麼宏大的社會抱負在活著,只是為了對於美食的一份熱愛、對於家族味蕾的傳承。


他們除卻了凡塵的世俗,故事追溯到人最本原的一份熱愛。


[文章內容轉載自網絡]



食物也有自己的故事






柑橘 | FEELING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我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用心採編,轉載需告知,盜用必究

深度 | 靈性 | 獨特 | 智慧 




相關焦點

  • 千裡共嬋娟是什麼意思?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所以,嬋娟的原意不單單指嫦娥。蘇軾說的千裡共嬋娟,是祝願天各一方的多年老友,在中秋月明之夜,一起共享這美妙時刻的意思。別忘了,前面還有一句,但願人長久的衷心祝願。可見,與中秋圓月(團團圓圓)有關聯的嬋娟,也必與女性有關。所以此時,大家一定會聯想到月宮裡的仙女嫦娥。嬋娟一詞,確實與女性的美麗容顏和曼妙體態有關。按照中國最早的字典《說文》上的說法,嬋娟的意思如下:嬋娟,態也。又凡物有色態曰嬋娟。
  • 東坡故裡四川眉山舉行中秋雲詩會 川臺青少年「千裡共嬋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李慶鋪開宣紙,飽蘸濃墨,揮毫而就: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眉山學子書寫蘇東坡名句,向臺灣師生送上祝福9月29日,在蘇東坡的老家——四川眉山市,一場以「兩岸一家親·千裡共嬋娟」為主題的川臺青少年中秋節雲詩會暨在眉臺胞臺屬代表共度中秋佳節的活動在蘇祠中學舉行。來自眉山三所中學的學生代表現場書寫蘇東坡名句,向臺灣師生送上中秋祝福。
  • 《千裡共嬋娟》徵稿啦!
    為讓不能返鄉過年的「遊子」擁有一個表達思念與祝福的平臺,杜爾伯特融媒體中心策劃推出新春特別節目《千裡共嬋娟》。如果您就是身在他鄉的「遊子」,或者您身邊有在他鄉過年的親人、朋友、同學,都可以拍攝短視頻,或者文字,通過我們為您搭建的平臺表達對家鄉、對親朋摯愛的新春祝福,有了這份濃濃的牽掛與祝福,即便所愛隔山海,山海亦可平!只要人平安,在哪兒都是團圓年!
  • 廣州搵食-摩打食堂
    想吃日料的時候,首先想到就是摩打食堂,大熊壽司,以及萬歲迴轉壽司這三家店。但是,基本上前面兩家每次都是要拿號排很久的隊,連工作日下班都需要排隊,作為回頭客,每次都需要1-2個小時左右,於是後面學會了算時間提前拿號。
  • 搵食搵食搵食搵食
    其實這篇文章講的只是閒事,搵食。當然,也是大事,人不搵食,活著做什麼?我先分享這篇舊文,大家慢慢聽,細細品,看看五年來廣州的搵食之道有什麼變化。城中媒體起底——2010年,廣州市以亞運為契機傳揚美食之都名片,當年市經貿委公布了23條美食街的名單。5年過去,曾上榜的美食街,是否繼續弘揚著廣州的美食文化?
  • 抖音你說此生不負良人千裡共嬋娟是什麼歌 三生緣歌詞完整版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首歌超好聽,歌詞大意是「你說此生不負良人千裡共嬋娟」。據了解,這首歌歌名叫《三生緣》,是歌手程響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下面來看一下。你說此生不負良人千裡共嬋娟什麼歌  歌名:三生緣  歌手:程響Echo  《三生緣》是由程響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歌曲,收錄於程響2019年7月25日發行的專輯《三生緣》中。
  • 蘇軾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嬋娟是什麼意思?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作為一首中小學生必背的課本詞,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就沒必要對詞義和情感多做分析,只有一點,末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我們都知道「嬋娟」在這裡代指明月,但為什麼要說嬋娟,不直接寫「千裡共明月」呢?
  • 搵食秘笈|這裡有《尋味順德》還未捕捉到的順德美食
    一方水土,一方食味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2000萬嘉人與任嘉倫千裡共嬋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2000萬嘉人與任嘉倫千裡共嬋娟。西安嘉人:聽秋風說,你來過,又揮別了西安的雲朵100個人心中,就有100個西安。都說西安美,最美是秋天。西安的秋天是五彩斑斕的。千年古都,魅力西安。
  • 嫦娥源夢再添五款絕美作品,「燕語紫陽」太驚豔,而「千裡共嬋娟...
    近期出現了五款絕美作品,眾多玩家紛紛表示:「燕語紫陽」太驚豔,而「千裡共嬋娟」上線必買! 嫦娥-千裡共嬋娟 作者靈感來源於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
  • 千裡共嬋娟,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個中秋之夜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從自然流變到感慨人世無常,這首詞歷來被認為是中秋詞的絕唱。有意思的是,這首詞裡的幾乎每句話,從前都曾經被人說過、寫過,但是到了蘇軾手裡,成了一篇千古傑作,獨家享有智慧財產權。開篇蘇軾「把酒問青天」,這句源自李白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 食刺身仲要周圍搵?Call師傅上門即場成條劏俾你!
    食刺身仲要左搵右搵?去壽司店?
  • 廣州人民致日本友人的一封信:一衣帶水,千裡嬋娟
    回溯歷史,正可謂:唐風和月碧海蒼梧一衣帶水千裡嬋娟歷史上,遣唐使晁衡阿倍仲麻呂和詩人李白、王維結下不朽的情誼,他們所吟誦的和歌漢詩至今依然打動著無數中日人民的情感。
  • 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12、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兒)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何事:為什麼。  13、此事:指人的「歡」「合」 和月的「晴」「圓」。  14、但:只。
  • 「搵食中山」地道中山味
    ↓↓戳視頻  開啟4K超高清搵食之旅↓↓    過去,土生土長的老中山人,會這樣開始自己的一天:早上起來,趁著涼爽溜達到茶樓,泡一壺熱茶,隨手選上兩三樣點心,慢悠悠地喝著    「食聞天下,鶴起隆都」,沙溪鎮,古稱「隆都」,是著名的華僑之鄉。因為華僑多,回來宴請親友的也多。
  • 《臺灣食堂》高清紀錄片:探秘臺灣美食文化 講述臺菜故事
    《臺灣食堂》紀錄片美食地圖:臺灣食堂劇照  第一集.牛肉麵的故事 New Row Mian  牛爸爸牛肉麵/ 王聰源/ 臺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49號/ (02) 8791-7187/ 貴的牛肉麵 一萬元元首牛肉麵  提督府牛肉麵/ 傅野/ 臺中市北屯區東光路816號/ (04) 2437-9400/ 香的牛肉麵 五十種香料熬湯牛肉麵  臺灣牛牛肉麵/ 林麗君/ 臺東縣太麻裡鄉河川13號/
  • 「搵食廣州」I LOVE 油
    ↓↓戳視頻  開啟4K超高清搵食之旅↓↓     老李,二十多年前來到廣東,十幾年前邁入餐飲行業,如今經營著數間川菜館。
  • 七絕·嬋娟酒:自古聖賢皆寂寞,且酌玉液美人羹
    七絕·嬋娟酒(新韻)鴻芬昔酒入瑤觥,溫潤嬋娟兌雪瑩。自古聖賢皆寂寞,且酌玉液美人羹。嬋娟:月亮的別稱。雪瑩:指雪白晶瑩。玉液:美酒。檢測結果(中華新韻)鴻芬昔酒入瑤觥【觥:十一庚】 押韻溫潤嬋娟兌雪瑩【瑩:十一庚】 押韻自古聖賢皆寂寞且酌玉液美人羹【羹:十一庚】 押韻
  • 搵食「順德容桂」名店美味(下)
    ↓↓戳視頻  開啟4K超高清搵食之旅↓↓    志哥是容桂四基人,從小看著叔公、舅父幫人做宴席,漸漸就對烹飪產生了興趣,1980年入廚,轉眼也已經40年。    2020年5月,葉志光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成立了,它是順德首批、容桂首家市級粵菜大師工作室。這間工作室一共有九位粵菜名師,他們以師帶徒的模式去傳承粵菜文化。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白香詞譜33》
    18、千裡共嬋娟:只希望兩人年年平安,雖然相隔千裡,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光。19、共:一起欣賞。20、嬋娟:指月亮。希望人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裡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淺賞】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