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7日20時20分訊(記者 王慶煉)「指導員,指導員,快幫我看看這道題答對沒有。」「遭油汙染的舊報紙到底可不可以回收哦?」昨(27)日,重慶市沙坪垻區雙碑街道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轄區居民在嘉陵文化廣場拿著「試卷」,現場答題,對於這些常見的垃圾分類小知識,不少居民都交出了滿分「答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為提高垃圾分類知曉率,投放正確率,雙碑街道多措並舉,從落實責任、指導員落地、完善設施設備等多方面發力,讓垃圾分類融入居民生活,讓綠色環保深入人心。
劃分責任田每月考核 街道擰成一股繩
2020年7月,雙碑街道被列為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鎮街。該街道轄區面積2.8平方公裡,實際居住14698戶,下轄雙碑街社區、自由村社區、勤居村社區、堆金村社區4個社區,除首創城小區、雅仕居小區以外,其餘均為無物業小區。
作為一個以老舊小區為主的街鎮,如何做好垃圾分類?
以工作為中心,劃分責任田,落實到人。
今年7月,雙碑街道迅速成立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街道黨政辦、黨建辦、經發辦、民建辦等各個科室分別劃分「責任田」。
「規建辦負責統籌轄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民社辦負責指導、督促物業公司全力做好生活垃圾分類相關工作;各社區負責具體實施本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雙碑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各科室和社區的垃圾分類工作,街道對其進行「月檢查、季考核」,納入年度先進科室評選和社區年度實績考核,旨在表彰先進、督促後進。
層層壓實責任,明確分工,雙碑街道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完善配置硬體升級 垃圾分類「零」距離
「以前丟垃圾都是隨便扔到一個桶裡習慣了,現在有幾個桶在面前,還要仔細認一認再投放。」家住自由村社區的張爺爺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現在社區放置了分類垃圾桶,要求分類投放,他也正在學習新知識培養新習慣。
意識到位了,還要硬體也跟上。
在雙碑街道首創城小區,四個顏色分明的垃圾桶赫然立在小區出入口旁,仿佛時刻提醒業主記得垃圾分類。
「每天進出小區看到這個垃圾桶就想起今天的垃圾又該倒了。」首創城業主閆先生表示,以前每層樓有垃圾桶丟垃圾很方便,現在定點投放分類垃圾必須到單元樓下,「為了環境保護,這點距離忽略不計,垃圾分類零距離。」
據了解,經過實地調查,結合上級文件要求和居民實際需求情況,雙碑街道目前共確定設置「四分類」點位24個,「二分類」點位117個,配置分類垃圾桶400餘個。
敲門入戶不漏一人 指導員嘮家常傳知識
雙碑街道老舊小區眾多,居住的多數是嘉陵廠退休職工。垃圾分類宣傳如何面面俱到?針對老年群體,如何樹立垃圾分類意識?
在雙碑街道的垃圾分類實踐中,垃圾分類指導員發揮了關鍵作用。
為了確保不漏一人,指導員走進小區樓棟,挨家挨戶進行入戶宣傳。
「入戶宣傳可不僅僅是發傳單這麼簡單。」堆金村社區垃圾分類指導員邱煒深有體會,不僅發放宣傳資料,還要對居民進行答疑解惑,儘量讓垃圾分類通俗易懂,便於記憶。
邱煒是一名嘉陵廠的退休職工,也是一名老黨員。在雙碑街道被劃為垃圾分類示範 街鎮後,她主動報名成為一名垃圾分類指導員。
「萬事開頭難,只要有一群人跟你一起改變,就容易多了。」除了每天早上8點-9點,下午6點-7點會定時出現在垃圾分類投放處指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她還在單元樓下設置了一個「小邱垃圾分類角」,方便和鄰居話家長作科普。
邱煒已經五十而知天命了,還叫小邱?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這個垃圾分類角主要針對社區老年人的垃圾分類宣傳。「老年人年紀大了要多講幾次才聽得明白,我就垃圾分類知識融入到日常聊天中講給他們聽。」邱煒表示,社區裡幾乎都是嘉陵廠職工,大家很熟識,通過聊天的方式宣傳垃圾分類有利於入腦入心。
據了解,目前雙碑街道已印發《雙碑街道生活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建設實施方案》明確130餘個垃圾分類指導員,,成立了街鎮級及社區級指導員隊伍,建立了指導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