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8月輸美貨櫃同比增19%,至西海岸運價創11年新高

2020-12-14 澎湃新聞

8月從中國發往美國的貨櫃數量同比增長19%,達到106萬8257個(按20英尺貨櫃計算),佔全亞洲發往美國貨櫃數量的63.4%。

以上結果來自《日本經濟新聞》所報導美國調查公司Descartes Datamyne在9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此前,3月份中國輸美貨櫃數量同比下降36%,創出自2009年2月新低。6月同口徑數量達到81萬6798個,結束了連續長達17個月的同比負增長。

多項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國出口正逐步回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航運交易所了解到,據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顯示,從上海發往美國西海岸的貨櫃運價已經從2019年平均1530美元/FEU(按40英尺貨櫃計算)上漲至2020年8月的3348美元/FEU,翻了一倍有餘。截至9月11日,美西航線運價已升至3813美元/FEU,創2009年發布以來新高。

上海向美西航線出口貨櫃的結算運價指數曲線 上海航運交易所 圖國際物流在線服務平臺「運去哪」CEO周詩豪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近期,發往美國貨櫃運價確實出現大幅上漲的情況,「發美國貨櫃的運價漲了不是一點點,此前運價維持在1000多美元,現在發往美國西海岸的價格已經漲到接近4000美元,發往美國東海岸的價格則已經超過4500美元。」周詩豪表示,根據他們觀察,從6月份左右,從中國發往美國的貨櫃開始大量增加。其原因他認為有三方面:第一,疫情期間美國政府向其居民發放了大量現金支票等福利用於刺激消費,繼而帶動了跨境電商訂單數量的增長;第二,由於中國疫情控制效果明顯,復工復產順利,在全球疫情暴發的情況下,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不但沒有被削弱反而進一步增強;第三,上半年由於疫情原因積壓而沒能出口的貨品下半年開始出口。

「此外,受疫情影響,全球海運運力尚未完全恢復,運力明顯緊張,一方面船公司減少了運力供給,另一方面美國市場需求有所增加,所以現在發往美國的貨船不僅價格上漲,甚至會出現暴艙情況。」周詩豪說,「據我們了解,商品種類方面,居家辦公以及家用電器較多,比如草坪修理機就增加了不少。」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阿里巴巴旗下國內最大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獲得的數據顯示,最近幾個月,美國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需求量猛增,6月相對1月成交總額增長超40%。具體商品方面,8月份,通過平臺銷往美國的電動自行車銷量同比增長了137%。

根據Descartes Datamyne發布的最新報告,按品類來看,8月份,亞洲向美國出口量最大的「家具類」增長了29.3%,包括個人電腦在內的「機械類」增長19.9%,「玩具和運動器械」則增加了4.7%。

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2020年8月份中國出口貨櫃運輸市場分析報告》指出,8月,北美航線方面,市場貨量增長較為迅速,雖然航線運力供給已逐步恢復,但運力緊張局面未能改變。上海港周平均艙位利用率始終保持在接近滿載水平,爆艙甩貨情況時有發生。

該報告指出,8月28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為3639美元/FEU、4207美元/FEU,較上月末分別上漲14.9%和20.4%,其中美西航線運價創2009年發布以來新高。8月,中國出口至美西、美東航線運價指數平均值分別為898.52點、984.83點,分別較上月平均上漲5.0%、1.1%。

海關總署9月7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2.88萬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出口1.65萬億元,增長11.6%;進口1.23萬億元,下降0.5%。出口漲幅持續擴大。

前8個月,中美進出口貿易總值為2.42萬億元,下降0.4%,其中,對美國出口1.87萬億元,下降0.5%;自美國進口5493.2億元,增長0.2%。

從前8個月外貿數據來看,中國對東協、歐盟和日本進出口均保持增長態勢,僅對美國進出口出現下降。但從最近3個月數據來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呈不斷擴大趨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航運價格上漲,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創歷史新高!逾3.5億元大單...
    12月16日,民航局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11月份,全國民航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82.8億噸公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77.3%。其中,國際航線貨郵運輸同比增長1.9%,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月度正增長。日前,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11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長21.1%,較今年10月份上升近7個百分點,遠高於市場預期,也是2018年2月份以來最高增速。
  • 受外貿激增、航運運價創歷史新高等因素共同驅動貨櫃一櫃難求搶...
    記者也注意到,貨櫃出口均價已創下9年半新高,中國出口貨櫃運價綜合指數更是創下歷史新高。數據顯示,進入8月後,貨櫃出口金額明顯增長。8月貨櫃出口金額同比增長40%、環比增長45%,9月出口額同比增長78%、環比增長52%;10月的出口額同比增長57%,不過環比下滑12.6%,這應該與貨櫃進入緊缺階段有關——單月貨櫃僅出口19萬個,環比下滑了17%。
  • 創兩年多新高!11月出口大增21.1% 這些產品厲害了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趙白執南 海關總署7日公布,按美元計價,11月我國出口2680.7億美元,同比增長21.1%;進口1926.5億美元,同比增長4.5%。其中,出口增速創下2018年3月以來新高。出口增速已經連續多個月超出預期,這樣的景氣能持續多久?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出口緣何持續高增?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價,11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3.09萬億元,同比增長7.8%。
  • 貨櫃「黑天鵝」
    物流企業為找不到箱子發愁,而比物流企業壓力更大的是中國港口。全球貨櫃交易平臺Container xChange數據顯示,2020年第49周,青島港和上海港的40英尺貨櫃CAx已分別降至0.21和0.03,均創兩年來最低值。CAx指數可以量化全球主要港口的貨櫃可用性。
  • 美東運價一個月暴漲30%;美西運價將破4000美元大關,創2009年以來最...
    因擔心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衝突,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航班縮減,中國出口商的海運成本大幅上揚。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統計,今年5月至8月,從上海將產品海運到包括洛杉磯港在內的美國西海岸,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翻了一番還多,從1686美元/FEU上漲到3639美元/FEU,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 貨櫃市場冷暖瘋狂:中國一箱難求 歐美卻堆積如山
    物流企業為找不到箱子發愁,而比物流企業壓力更大的是中國港口。全球貨櫃交易平臺Container xChange數據顯示,2020年第49周(11月12~28日),青島港和上海港的40英尺貨櫃CAx(貨櫃可用指數)已分別降至0.21和0.03,均創兩年來最低值。CAx指數可以量化全球主要港口的貨櫃可用性。
  • 運價創新高!船公司上調美線GRI達1000美元,缺箱至少再持續3個月
    根據Freightos波羅的海貨運指數(FBX),在過去的一周中,亞洲至北歐和地中海的貨運價格飆升了25%,目前已是10月底的三倍。 與此同時,在過去一周中,跨太平洋地區到美國西海岸的運費下降了7%,到東海岸港口的下降了8%,但運價水平仍然是一年前的兩倍以上。
  • 貨櫃航運亮點頻現
    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由2020年12月4日的2129.26,漲到12月11日的2311.71,漲幅達到182.45點。 資深業內人士Tracy提到:「缺箱是整個行業的問題,倒不僅限於歐洲航線。船東內部為了搶箱子,航線之間也有競爭。美線因為今年年初價格就漲到很高,船東在分配箱子時,美線會優先。
  • 貨櫃航運亮點頻現
    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由2020年12月4日的2129.26,漲到12月11日的2311.71,漲幅達到182.45點。資深業內人士Tracy提到:「缺箱是整個行業的問題,倒不僅限於歐洲航線。船東內部為了搶箱子,航線之間也有競爭。美線因為今年年初價格就漲到很高,船東在分配箱子時,美線會優先。
  • 航線運價飆到史上「天價」!跨境賣家「一箱難求」,美元匯率跌破6.46!
    航線運價飆到史上「天價」! 從去年 5 月份開始,海運價格一路飆升,9 月份受到央視關注,今年上漲的速度也沒停過,並且漲幅變得十分誇張。 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美線運價在新年後突漲,暴漲至 10%、23% 不等。
  • 外貿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加快 上海港、深圳港增速均超10%
    監測數據顯示,12月上旬,中國港口協會監測的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1%,與前期基本持平。其中,外貿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4.8%,較前期加快1個百分點,呈現回升態勢。貨櫃短缺的現象仍未緩解。  中國港口協會介紹,分港口看,上海港、深圳港口貨櫃吞吐量增速超過10%。
  • 貨櫃「黑天鵝」:一箱難求價格不斷刷新 中歐班列加強政策引導
    物流企業為找不到箱子發愁,而比物流企業壓力更大的是中國港口。全球貨櫃交易平臺Container xChange數據顯示,2020年第49周(11月12~28日),青島港和上海港的40英尺貨櫃CAx(貨櫃可用指數)已分別降至0.21和0.03,均創兩年來最低值。CAx指數可以量化全球主要港口的貨櫃可用性。
  • 11月製造業、非製造業PMI均創年內新高四季度GDP增速或超預期
    根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30日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製造業PMI為52.1%,比10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不僅創年內新高,亦為2017年10月以來高位。「11月PMI走強主要有兩個因素。
  • 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記錄 出口企業「一櫃難求」
    10月份,王東華的朋友圈曬出一張正在運送的鏽跡斑駁的貨櫃,圖文是「據說82年的柜子現在比82年的拉菲都香,不知道接下來的11月、12月還將面臨什麼。」中國外貿正在面臨一場愈演愈烈的「貨櫃荒」。上海航交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從5月份的低於850點,一路飆漲到12月4日的1323.83點;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更是從1月的996點漲至12月4日的2129.26點,兩者不斷刷新歷史新高。
  • 貨櫃運費再創新高!
    亞洲貨櫃短缺給供應鏈帶來的壓力將至少再持續6-8周,這意味著未來近2個月仍面臨短缺問題,這也將影響春節前的發貨。貨櫃運費繼續飆升,達到遠高於長期可持續水平的高位。上海貨櫃貨運指數(SCFI)創記錄達到2311.71點,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62%。
  • 一隻貨櫃的「奇幻漂流」——從「海陸空指數」看中國經濟暖意
    11月中,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約為1857點,比4月中足足上漲了1000多點!到12月初,指數已上升到約2129點,創2008年以來新高。  指數的攀升,直接反映的是航運市場運價的上漲。「搶」字,成了下半年中國出口貨櫃運輸市場繁忙的寫照。  記者近日來到已經天寒地凍的天津港,貨櫃碼頭卻是熱火朝天。
  • 貨櫃運價暴漲300%:貨主願意承擔天價運費也一箱難求
    來源:央視【貨櫃運價暴漲300%,貨主「一箱難求」!業內人士:疫情致供求失衡...】現在,要把一個貨櫃從中國運到英國,需要多少錢?答案是5000美元,價格創歷史新高,比今年3月增長了300%以上。11月23日,記者從滬上多家貨運公司了解到,最近,各大船公司的漲價通知如雪片般飛來,天天漲、周周漲成為常態,最熱門的歐美航線漲幅尤其明顯。以發往英國最大港口費利克斯港的貨櫃為例,運價從今年3月的1200美元,逐步上揚,10月開啟了一輪瘋漲行情,到11月,直接飆升到了5000美元。而從上海發往美國洛杉磯的貨櫃運價,也從3月的1200美元,一路漲到了11月的3800美元。
  • 赫伯羅特、達飛、地中海航運宣布全球各大航線11月再次提高運價
    首先,赫伯羅特將從11月1日起,在東亞發布更高的價格,從土耳其到東亞的東行貿易,對所有20英尺和40英尺通用貨櫃(包括高箱)的所有貨物執行以下新運價。標準貨櫃在同一天,該航線將從東亞至南美東海岸加收每箱600美元的一般運費,從中東(包括阿拉伯灣,印度和沙烏地阿拉伯)到加納向每40英尺櫃加收200美元的運費。
  • 注意:高運價持續走高到2月,船公司1月航線,5天2起貨櫃事故
    日前,貨運代理和承運商表示,從亞洲到南美東海岸的貨櫃運費至少在明年2月前保持在創紀錄的高位,3月可能持續走高。南美貨代已收到的1月份從中國到南美東ECSA港口的1萬美元左右報價。根據上海貨櫃運價指數,上海至南美平均即期運價為6,256美元/ FEU。費率同比增長約213%。
  • 美線運價到頂!馬士基取消所有跨太平洋航線的停航!
    文 | WallTech圖文來源 |網際網路1、美國航線船運價格創8年新高,貨代反應訂艙難九月份正是太平洋海運航線的運輸旺季,眾多港口貨櫃吞吐量創出單月歷史新高。在此背景下,美國航線貨櫃海運價格暴漲至近8年來高點,較今年年初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