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凝聚「僑」心促發展
1月4日,青島市第九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開幕。青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以及中國僑聯副主席、山東省僑聯主席,青島市第九次僑代會代表、特邀代表、海外委員、海外顧問、特邀嘉賓等400餘人參加大會。
青島是中國北方重要僑鄉,擁有60萬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目前,在青經營的僑資企業約達4000家,涉及製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多個行業。2020年,僅通過僑聯牽線搭橋就促成了僑資籤約或註冊項目20多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廣大海外華僑華人和歸僑僑眷與家鄉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累計捐款捐物價值超過1600萬元。
據悉,本次出席大會的代表中,40歲以下的青年代表佔45.42%,碩士及以上學位代表近七成。這充分說明,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正在回歸祖國,投身青島這片熱土。
對於很多歸僑和留學歸國人員,「愛國」不僅僅是簡單的兩個字,更是一種人與生俱來、發自內心的故土情感。青島阿斯頓工程技術轉移有限公司總經理趙中元,是一名青年留學歸國人員。對於他來說,回國創業,既是心繫家庭親友的選擇,也是一種「候鳥」般的天性。「沒有人比青島人更熱愛青島這片土地。」
2020年,趙中元的企業成功承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技術轉移中心」的運營工作,一次出國經歷讓他印象深刻。「我們到俄羅斯參加活動時,很多上合國家都來和我們交流,探究中國的發展模式,我能感受到他們發自內心地承認並尊重中國的發展、青島的發展。」趙中元說,「國家將技術轉移中心這樣一個平臺機會賦予青島,是對青島的一種認可,我們也將發揮聯繫廣泛的優勢,繼續積極向海外推薦青島的人文環境、城市風貌和歷史積澱,講好新時代的『青島故事』,為青島『代言』。」
「走出去是為了更好地回來。」俄羅斯山東同鄉會執行會長、上和技術(俄羅斯)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正賓表示,「2020年,我被青島中院聘任為涉外調解員,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青島對民營企業軟實力的關注。我將會藉助在俄羅斯從事能源行業20多年積累的經驗,聯合在俄專家搭建法律諮詢平臺,服務青島企業對國內外投資發展。」
開放是青島最大的優勢和發展動能所在。近年來,青島接連迎來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重大開放機遇,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人才濟濟、融通中外,在其中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正如康福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薛平所言:「作為一名僑界人士,不能僅依靠國家和地方政策,更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把身邊的人團結起來,吸引更多歸僑僑眷把項目、資金、人才等帶回青島,為『雙招雙引』牽線搭橋。」
在廣大歸僑僑眷和留學歸國人員投身青島經濟社會發展大潮的同時,青島也以最真誠的方式向他們敞開懷抱。
青島凱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國輝曾在海外從事多年醫學研究工作,在一次合作項目中,青島向他拋出了橄欖枝,讓他在青島得到了第一筆投資,研究成果也得以在青島進行臨床試驗。「回青後,青島以最熱情和最真摯的關懷解決了我工作和生活上的很多問題,我也願意用我的技術和項目回饋青島。」姜國輝表示,他將結合自己在生物醫藥、大健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與青島部分區市進行本地化的成果轉化,為青島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會上選舉產生了青島市僑聯第九屆委員、常委、副主席和主席,同時還表彰了青島市僑聯繫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聘請了95名市僑聯顧問、海外顧問和海外委員。大家紛紛表示,未來將繼續發揮在資金、技術、管理、人脈等方面的優勢,為青島的「雙招雙引」等重點工作積極搭建平臺、拓寬渠道,凝聚僑界力量,賦能青島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DF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