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傑出的女英雄:唐朝平陽公主李秀寧

2021-02-07 神秘野史怪談

南北朝統一,但是亂世還沒有結束,不久中國又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狀態。這次分裂的時間很短,隋文帝的外甥李淵只用了7年時間就擊敗群雄,再一次統一了天下。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一統天下,歷史上只有漢高祖劉邦勝過李淵。但是漢高祖擊敗項羽,當上皇帝後,全國仍然動蕩不休。漢高祖直到死前不久還在親自鎮壓叛亂。而唐朝卻不存在這個問題。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因為唐高祖李淵傑出的兒女,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兒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是唐高祖李淵的女兒,當然姓李。可是她的芳名叫什麼,正史上卻沒有記載。中國的史書對待女子的態度至五代為之一變。五代以前,不論何種女子,史書上多半會留下她們的名字。除非像前秦的毛皇后那樣由於前秦存在的時間極短,歷史紀錄未必完整而沒有留下姓名的。但是到了宋朝以後,女子的姓名就不再公開紀錄在史冊中了。越是尊貴的女子越是如此。反而是所謂的「女賊」往往在史書上被直呼其名。紀錄平陽公主事跡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一作於後晉,一作於北宋,但無一記載平陽公主的名字和年齡。所以弄得後世只好給她胡亂起個名字叫李秀寧。

唐高祖李淵共有19個女兒,平陽公主排行老三。這19個女兒當然不可能都是一母所生。平陽公主的母親是李淵的原配竇氏。也就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母親。說起這位竇氏,倒也是一位奇女子。

竇氏是京兆平陵(今陝西興平)人,父親竇毅是北周的八大元帥之一(竇毅官封上柱國。這個官名沒有對應的現代官名。北周設八個柱國大將軍統領全國官兵。勉強翻譯可譯為方面軍司令。但是實際上這個官銜的榮譽性大於實際權力。所以和本朝開國時所封的元帥相仿。)母親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竇氏從小就很聰明,深受武帝喜愛,把她留在宮中當自己的女兒撫養。當時天下三分,北周是最弱小的一個。為了取得外援,武帝娶了一名突厥公主當皇后。但是武帝對這個政治婚姻很不滿意,經常讓突厥公主守空房。竇氏就經常勸說舅舅多忍耐,搞好和突厥的婚姻可以消除北方的威脅,全力對付南方的陳和東面的北齊。

不久,隋文帝楊堅篡奪北周皇位。竇氏恨恨地說:「我恨自己不是男子,無法為舅舅家掃除禍患。」嚇得父親趕緊捂住她的嘴:「不要胡說!這是滅門之罪!」不過竇毅由此認為自己的女兒不是等閒之輩,當然不能隨便嫁人。於是到了女兒談婚論嫁的年紀,就搞了個比武招親的辦法。當然,這個比武招親可不是象武俠小說裡那樣擺個擂臺讓大家上去和竇氏對打。竇毅讓人在大門上畫了兩隻孔雀,有意招親的必須在百步外射兩箭。凡是兩箭各射中一隻孔雀眼睛的,就招為女婿。根據現在的正史記載,李淵是相當平庸的一個人。但是他別的好處沒有,箭法倒是相當高超的。幾十人來應試,只有李淵兩箭都射中了。

竇氏嫁給李淵後成了他的賢內助。李淵的臉上皺紋多,隋煬帝便戲稱李淵「阿婆」李淵回到家很不高興。竇氏問清原因,馬上安慰他:「這是吉兆啊,你做的是唐國公,唐和堂諧音,阿婆是一家之主也就是堂主啊。」當時,天子的金鑾寶殿也叫做明堂。竇氏指的是李淵將來要做皇帝,取代隋煬帝。

由於長在宮廷,竇氏對宮廷政治頗多心得。李淵養了不少駿馬,竇氏就勸他獻給愛馬的隋煬帝:「皇上喜歡鷹和馬,您是知道的,現在應該把駿馬獻給皇上,不該自己留著,否則會招人誣陷。」李淵開始還捨不得他的駿馬,後來真的被隋煬帝責問,才趕緊獻了上去。竇氏在四十五歲時去世,李淵這才細細琢磨亡妻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經常給隋煬帝送駿馬鷹犬,隋煬帝果然異常高興,很快升李淵為將軍。李淵流著淚對兒女說:「我如果早點聽你們母親的話,早就做上這種官了。」


在這亂紛紛的時局中,李淵的勝出機會起初並沒有那麼大。他的地盤在遙遠的山西邊境,遠離首都長安和東都洛陽。手下兵力也不足,不過萬把人。而且天天要面對突厥的進攻。最要命的是,他的家眷全都在長安,身邊只有一個次子李世民跟著。

由於家人都在長安作人質,李淵不敢明目張胆的稱王稱帝,對外他宣稱領兵離開自己的防地是為了到江都去接應被困在那裡的隋煬帝。可是他的進軍路線不是東南面的江都恰恰是西面的首都長安。這麼幹連李淵自己都說是「掩耳盜鈴」。當然更瞞不過在長安留守的隋朝官員。長安方面立即下令拘捕李淵的家人。逮捕名單中就包括了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和她的丈夫柴紹。

 這位柴紹先生在唐朝的凌煙閣24功臣中排名第14,謀略出眾,善於以少勝多,消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都有他一份。消滅唐朝最後一個對手梁師都他還是主將。李賀有詩云:「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不過大業13年時,柴紹可沒有詩中的這股英雄氣概。聽到捉拿他的命令,他立刻撒腿就跑。跑之前還對老婆說:「你爸爸造反,我想去和他會合。我們一起跑肯定跑不掉,把你留下我又怕你會有危險,你說怎麼辦?」他的意思是老婆是李家的人,怕帶著目標太大,自己一個人逃跑勝算就大一點。平陽公主何等聰明,當然看的出這裡面的潛臺詞。但是她的膽量比老公大多了,立刻說:「你儘管一個人走,我婦道人家,躲起來很容易,到時候自有辦法。」於是柴紹就心安理得獨自逃走了。

平陽公主說她是婦道人家躲起來很容易不過是為了寬柴紹的心,但是她的確有自己的計劃。柴紹離開後,平陽公主立刻動身回到鄠縣(今陝西戶縣)的李氏莊園,女扮男裝,自稱李公子,將產業變賣,招兵買馬,公開與朝廷對抗。當時天下大亂,長安雖然還掌握在隋室手中,但周圍的州縣到處都是土匪。其中最大的一股的首領是西域來的胡商何潘仁,手下有幾萬人。平陽公主派家僮馬三寶前去遊說何潘仁歸降。不知道馬三寶使了什麼手段,勢力遠遠超過平陽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願做平陽公主的手下。這倒是和本朝太祖初上井岡山時收編王佐,袁文才頗為相似。本朝太祖熟知史實,不知道當時是否想起過這段歷史。

言歸正傳,平陽公主收編了何潘仁後又連續收編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土匪,勢力大增。在此期間,朝廷不斷派兵攻打平陽公主。平陽公主不但打敗了每一次進攻,而且趁機擴大戰果,連續奪取了鄠縣,武功,周至,始平等縣。隊伍也擴張到了7萬多人。平陽公主收編的這幫手下都是殺人不眨眼的強盜。如果沒有幾分真本事,就是男人也鎮不住他們。何況兵源來自原來不相統屬的系統。能夠在短時間內將收編的烏合之眾變為一支百戰百勝的勁旅,取得如此大的戰績,平陽公主的組織能力和指揮能力實在是出類拔萃的。

公元617年9月,李淵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中。這時他很高興的發現平陽公主已經為他在關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盤。他派柴紹去迎接平陽公主。夫妻二人見面,看到妻子如此風光,不知柴紹是否會臉紅。接下來,平陽公主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長安。柴紹屬於李世民的部下,與平陽公主平級。夫妻二人各領一軍,各自有各自的指揮部(幕府)。平陽公主的這一萬多精兵就稱為 「娘子軍」。11月9日,攻克長安。

平陽公主在關中行動的意義對建立李唐王朝來說是怎樣評價都不過分的。前面說過,李淵是個很平庸的人。雖然很有野心,卻是屬於有賊心沒賊膽的人。起兵之後稍稍遇到一點小挫折就曾經想打退堂鼓,退回太原老巢。幸虧李世民苦勸,才勉強前進。他在渡黃河以前一直在與隋將屈突通纏鬥。後來採取李世民的計策,用少量兵力牽制屈突通,主力直攻關中。如果沒有平陽公主在關中接應,這一招就成了孤軍深入,是極為冒險的。要是進攻長安不利,則後路勢必讓屈突通切斷,那時就真成了甕中之鱉了。


長安之戰後,平陽公主的事跡就不再見於史籍。直到6年之後的武德六年(公元623年)2月初史書上才突如其來地記了一筆她的死訊。而之所以會記上這一筆還主要是由於她的葬禮與眾不同,是以軍禮下葬(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為什麼會這樣,前面已經分析過,中國的史籍一貫看不起女人,尤其看不慣帶兵的女人。古籍都是歷代一再刪削過的。平陽公主的事跡大概就是這樣湮沒的。不過根據種種史籍中的蛛絲馬跡,對這六年的情況,我們還是可以勾勒出一個大概來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攻克長安之後,平陽公主繼續領兵作戰為大唐打江山。李淵雖然攻克了長安,但是他不過大致控制了半個關中。他的四周都是敵人。攻克長安後,李淵立刻面對據有隴西之地的薛舉和涼州(今甘肅武威)李軌。從唐武德元年七月薛舉派兵大敗唐軍於淺水原開始至二年二月擒李軌佔河西五郡為止,李淵好不容易才安定了關中和西方。才喘了口氣,劉武周就抄了李淵的後路,攻佔了李淵的老巢山西。李淵命李世民徵討。李世民用了差不多兩年時間才打敗劉武周奪回山西。奠定李唐天下的一仗是滅王世充。這一役唐軍圍城打援,把前來援救王世充的竇建德一起幹掉了。這幾仗柴紹都有份參加。如果說平陽公主這時在長安享清福是不符合她的性格的。作為傑出的將領,她當然是要參加這些決定大唐命運的決戰的。竇建德覆滅後,餘部推劉黑闥為主,於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在漳南(今河北故城)起兵反唐,徐圓朗、高開道亦舉兵響應。他們北聯突厥,不到半年盡復竇建德舊地。平陽公主這時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她駐守的地方就是娘子關。

 娘子關位於太行山脈西側「井陘」西口,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上,與河北省交界,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葦澤關,因平陽公主率數萬「娘子軍」駐守於此才更名娘子關。「井陘」是晉中和冀中地區之間最近捷的通道,秦末韓信滅趙就是走的這條路線。山西是中原和關中地區的屏障,無山西則中原和關中不穩,平陽公主率軍駐守娘子關,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敵人從「井陘」進入山西。

由於沒有打敗劉武周奪回山西前平陽公主不可能駐守在此,所以平陽公主最早也要到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才進駐娘子關。那麼她之前都在做什麼呢?當然是在打仗。在沒有一天不打仗的情況下,李淵怎麼可能讓平陽公主這樣一員良將閒置3年多後又突然啟用呢?

平陽公主最後死於何種原因,史書上沒有說。李世民生於公元599年。公元617年李淵起兵時他18歲,李建成大李世民10歲左右為28歲,李元吉比李世民小 2歲左右為16歲。如果平陽公主是李世民的妹妹,她應該是至少16歲了。再小就不可能為老爹在關中搶地盤了。但是16歲又不太可能。因為除非她和李元吉是雙胞胎,否則很少有人能夠連續三年每年生一胎的。所以最有可能的是她是李建成的妹妹,李世民的姐姐。李淵起兵時她的年齡應該是20到26歲之間。這樣,到公元623年,她的年齡應該介於26至32歲之間,萬一她是李世民的妹妹,那麼去世時不過22歲而已。古人的壽命雖然不長。但以這樣的年齡去世,對於身體強壯的武將來說,生病的可能性好像不大。結合她死時以軍禮下葬,大膽推測一下,應該是戰死或負了重傷回到長安後創發而死的。

她戰死的情況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性是在與突厥作戰時身亡。當時中國內亂,北方軍閥包括李淵在內都和突厥結盟。利用突厥攻擊自己的敵人。突厥也不把結盟當一回事,經常入侵。山西正是突厥經常侵犯的地區。另一種可能性則是在實行消滅劉黑闥作戰時身亡。622年11月,李淵派李建成統兵討伐劉黑闥,開始雙方互有勝負。直到 12月25日才將其徹底擊潰。平陽公主駐守的娘子關就在前線,當然會率部參戰。所以死在此一役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死於此時,則其屍體運回長安差不多要半個月。由於是公主,下葬的準備工作也差不多半個月。則時間上也吻合。


唐朝的女強人很多,公主女強人尤其多。平陽公主開風氣之先,之後又有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等。但是論才能和功績都比不上平陽公主。

【免責聲明】此篇文章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公眾平臺,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關注我是一種美德

指尖讀書

svip5300

相關焦點

  • 歷史上傑出的女英雄:唐朝平陽公主李秀寧——李氏名人
    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一統天下,歷史上只有漢高祖劉邦勝過李淵。但是漢高祖擊敗項羽,當上皇帝後,全國仍然動蕩不休。漢高祖直到死前不久還在親自鎮壓叛亂。而唐朝卻不存在這個問題。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因為唐高祖李淵傑出的兒女,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兒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是唐高祖李淵的女兒,當然姓李。
  • 為何有人說,唐朝江山一半是李秀寧打下的,一半是李世民打下的?
    李秀寧可不是男的,她是李淵的三女兒,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她叫什麼,而她的名字來源於小說中,那她到底做了什麼事,讓有些人說出「唐朝的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 平陽公主的死因之謎:唐朝傑出的女英雄平陽公主竟然做過妓女?
    平陽公主在唐朝的歷史上赫赫有名,她創建了中國第一支娘子軍,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山西娘子關,當年曾是非常重要的關隘,就是因為她率軍鎮守有功而得名,也因此留下了很多關於她的傳說。她驍勇善戰、勇往直前,娘子軍所向披靡,平陽公主因此被稱之為唐朝最強悍的公主。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一代巾幗名將在這之前竟然做過妓女!正史為何沒有記載這段經歷,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玄機呢?
  • 平陽公主:史上唯一一位以軍禮下葬的公主
    唐平陽公主駐兵於此,故名」。「娘子關」原名「葦澤關」,是因為唐朝的平陽公主曾率兵駐守於此,而平陽公主的部隊當時人稱「娘子軍」,故得今名。據傳,娘子關南門之「宿將樓」,桃河彼岸之「點將臺」,綿山之「避暑樓」均為平陽公主所建。避暑樓東山坳之小水潭,乃當年公主之洗臉盆。那麼,今天樂奀就要與各位看官說說平陽公主的故事。
  • 揭秘唐朝最強悍的平陽公主為何做過妓女?
    (圖)平陽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淵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后竇氏。
  • 唐朝第一女將:風起初唐,她是公主,卻徵戰天下
    在我們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裡,還是有一些真實存在的女將,颯颯立於時間的長河裡,被後人仰望瞻仰。而我要說的這個,便是初唐時期,大放光芒的平陽昭公主,這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以軍禮下葬的公主。平陽昭公主是隋末唐國公李淵的第三女,天資聰穎,自幼便對領兵作戰展現出濃厚的興趣。每當哥哥們在練習武藝,勤讀兵書的時候,她總喜歡和哥哥們一起研討戰術。
  • 歷史上一男一女,事和功績流傳至今,名字卻無人知曉
    李淵之女——平陽公主電視劇大唐雙龍傳不少90後應該都看過吧?其中李世民的妹妹李秀寧是才貌雙全,且極富軍事才能的一個女人。其實在歷史上還真有其人,並且親自上過戰場殺敵,還創立了大名鼎鼎的「娘子軍」,不過她並不叫李秀寧,這是後人杜撰出來的,真實歷史上的她連名字也沒有留下。
  • 古往今來第一公主-唐開國公主平陽昭公主的傳奇一生
    有人說,平陽公主是古今中外歷史上最逆天的女主設定,也有人說,平陽公主滿足了她對那個英雄輩出時代女子的所有想像。她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被以軍禮下葬的公主,萬丈榮光。她也是唐朝歷史上第一位死後賜予諡號「昭」的公主,她就是被後世稱為,平陽昭公主的大唐第一公主。
  • 【歷代仕女圖鑑】平陽昭丨上戰場殺敵的開國公主你見過嘛?
    她,是一位身份顯貴的公主,更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將軍。談及中國歷史上的女將軍,首先浮現在腦海的是替父從軍的花木蘭,或是以穆桂英為代表的楊門女將,亦或是大唐樊梨花。而隋唐歷史上,有一位奇女子。她是唯一一位為父建立帝業的公主,也是唯一一位真正意義上生榮死哀的開國英雄。
  • 歷史上真實的平陽公主
    本封為陽信公主,因嫁於開國功臣曹參曾孫平陽侯曹壽(曹時),故又稱平陽公主。曹壽去世後,平陽公主改嫁汝陰侯夏侯頗。夏侯頗死後,又改嫁大司馬、大將軍、長平烈侯衛青。另:據史料記載,平陽公主未曾留下名字,網上所流傳的劉娉出自於柏楊編著的《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一書,其出處不得而知,因此一般多不採信。
  • 唐朝公主有多難?沒人願意娶,公主不願意嫁,年紀大了只能做道姑
    一般來說,公主在古代地位是非常高的,如果能讓公主看上,做個駙馬,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但是在唐朝,公主們卻想嫁嫁不出去,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唐朝這些公主為什麼沒人想娶。
  • ...的同母姐妹平陽昭公主|李元吉|李世民|平陽公主|李淵|柴紹|李建成
    唐高祖李淵的髮妻竇皇后生有四子一女,四個兒子分別是隱太子李建成、唐太宗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一個女兒就是在初唐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平陽昭公主李氏。作為唐高祖李淵唯一的嫡女、唐太宗李世民唯一的同母姐妹,李氏也確實不是泛泛之輩。
  • 平陽昭公主為唐朝做了哪些貢獻?她為什麼能採用軍禮殯葬?
    事實上,談到公主,它給我們的印象是,住在深宮裡的大家閨秀,但是歷史上有一位特殊的公主,她帶著士兵在自己的國家保衛江山。平陽公主在唐朝歷史上很有名。她在中國創建了第一支娘子軍,為唐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山西,娘子關曾經是當時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口。
  • 歷史上的那些巾幗英雄,大家認識幾位?
    華夏男兒多豪傑,但同樣不乏巾幗英雄,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說到女英雄,由於藝術作品的影響,有不少都為人們所熟知,但有的卻只是文學作品的虛構人物,例如穆桂英。那麼,歷史上真正存在的女英雄,你又知道幾位呢?
  • 漢景帝劉啟之女、衛青妻子:平陽公主
    漢朝時一般以公主食邑或夫家封邑所在地稱呼公主,而平陽公主的食邑是陽信,故稱陽信公主,因其嫁於開國功臣曹參的曾孫平陽侯曹壽(又名曹時),所以又稱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的弟弟漢武帝劉徹即位後,尊為長公主。關於平陽公主嫁給曹壽的具體時間,現已無法考證,但可以確定的是,漢武帝元光四年(前131年),曹壽去世,平陽公主成為寡婦。平陽公主和曹壽生有一子,名叫曹襄。
  • 大唐女將之平陽公主
    柴紹對平陽昭公主說:你的父親將要起兵掃平亂世,我打算前去迎接他的義旗,一起離開不可行,我獨自走後又害怕你有危險,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平陽昭公主說:「你應該趕緊離開,我是一個婦人,遇到危險容易躲藏起來,到那時自己會有辦法的。」 於是,柴紹立即從小道直奔太原。而平陽公主則在後方進行各種安排。
  • 唐朝最強女將,曾用米湯嚇退數萬敵軍,死後三軍將士為其送葬
    唐朝最強女將,曾用米湯嚇退數萬敵軍,死後三軍將士為其送葬唐朝是一個非常神奇而又繁華的朝代。在這個朝代中,女性所扮演的角色非常的突出。在整個唐朝有三位女性可謂是震古爍今,第一位便是女皇武則天,這個毋庸置疑。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巾幗女豪 唯一以軍隊出殯和軍禮下葬的奇女子
    古裝題材的大女主劇相信大家看過不少,《羋月傳》、《陸貞傳奇》、《花木蘭》、《樊梨花》、《獨孤皇后》、《穆桂英掛帥》等等,以及最近熱播《燕雲臺》,還有將要播出的《帝王業》,有的是虛構的,有的是依照歷史改編的,雖然封建社會男尊女卑,但是確實有很多女人在歷史長河裡留下濃重一筆,中國古代曾出現過很多真實的奇女子
  • 平陽公主:高祖李淵為其破例大葬,太宗李世民能奪太子也離不開她
    柴紹這個人武藝雖不凡,但感情上就是個二愣子。他急忙的對妻子平陽公主說:「你父親欲舉義兵平叛亂世,我想過去幫忙,然而,如果我們一起走,恐怕會引起隋軍的懷疑」。這若是一般女子會以為丈夫怕死,想丟下自己獨自逃跑。但平陽公主自幼伶俐聰穎,她哪會不明白柴紹的意思,自己是李淵的女兒,自然會引起隋軍的特別關注,兩人一起走確實危險性比較高。
  • 歷史上的十大女英雄,花木蘭只是其一,另外9人個個都是厲害人物
    帶兵打仗向來都是男人的事,不過,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在中國歷史上女人參戰多少不得而知,但女英雄但是出了不少,其中有幾位還是馳騁疆場的統帥人物。一、婦好商朝時期商高宗武丁的皇后。武丁是個賢明的君主,他在位期間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發展迅速,史稱「武丁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