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球隊真的還是罷賽了,不過帶頭的不是之前已吹響號角的衛冕冠軍多倫多猛龍——是的,一支加拿大球隊,他們原計劃抵制明天和凱爾特人的東部半決賽首戰,帶頭的換成了本賽季領頭羊密爾沃基雄鹿,球員們來到了比賽場地,但他們拒絕出戰,選擇留在更衣室和威斯康辛州州長以及總檢察長對話(談判)。
▲雄鹿球員拒絕出戰。
雄鹿做出這個選擇應該說不意外,其主場所在的威斯康辛州,近日發生了一起白人警察槍擊黑人平民案。根據網上流傳的視頻,黑人在被警察持槍命令原地不動之後,繼續繞車行走來到駕駛位,並打開了車門,探身彎腰進去,就在此刻,警察在喝止無果之後開槍,一下近距離開了七槍。黑人男子目前仍在醫院急救。
持續三個多月的BLM(黑人命也是命)活動,起源就是明尼蘇達州白人警察涉嫌暴力執法,誤殺黑人男子弗洛伊德,自那之後,黑人走上街頭,發起各種平權運動。具體到NBA,在正式複賽前不久,以歐文為首的球星成立球員同盟,就組織過一次罷賽,當時並未獲得大多數球員支持,NBA方面也出臺一些列措施,包括允許球員在球衣後背印平權運動相關的口號。
直到這一次,怒火被再次點燃。猛龍隊的抵制設想被媒體曝光之後,獲得了對手凱爾特人以及不少球員的支持,最終在今天,雄鹿做出了全隊罷賽的舉動,球員站在一起發表聯合聲明:「儘管大家都在呼籲改變現狀,但是沒有任何實際行動,所以我們今天不應該再關注籃球。」
▲NBA和球員工會宣布比賽延期。
雄鹿隊的罷賽,得到了湖人等其他球隊的相應,NBA和球員工會也發表聯合聲明,宣布今天三場比賽全部推遲。不過,勒布朗·詹姆斯隨後通過社交媒體表示,這次行動不是「推遲比賽」,而是「抵制比賽」。
按照球員的表態以及目前的整體形勢,NBA本賽季的比賽面臨比較大的取消風險,總裁蕭華也召集了臨時董事會,30支球隊老闆將在美國時間周四一早,也就是北京時間今晚商量對策,屆時對本賽季會有一個更明朗的決定。
真正理解這次罷賽,還有這麼三個維度。
NBA球員面對的社會平權壓力。作為一個黑人球員佔絕大多數的聯盟,NBA這些年之所以能取得遠超其他大聯盟的社交影響力,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聯盟從上到下鼓勵球員們參與社會事件,為社會不公和弱勢群體發聲,導致的結果就是,其不可避免地捲入了政治事件當中,每當社會上出現類似事件,NBA球員都搶在前面,他們往往是被支持和鼓勵的,而在其他聯盟,或多或少都會有限制,也沒形成這種文化。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NBA獲得了影響力,如今反過來,當平權運動開始反噬回來,NBA球員想不出聲都難,不表態會被視作是對另一方的低頭和妥協。美國的政客們也是看透了這一點,所以才能頻繁利用NBA這個工具來挑撥人心。
NBA球員實際上知道罷賽和取消這個賽季會給自己帶來的影響,畢竟三分之一的球員要指望著薪水單才能養活家人,這也是為什麼,當初歐文帶頭罷賽,得不到「同事」響應的原因,複賽得以繼續。只不過眼下這個節點,正是美國大選的關鍵時刻,各方角力已趨白熱化,輿論更複雜。只要有人引導帶頭,為了政治正確,即便反對罷賽,也很難獲得支持。
▲TNT球評肯尼·史密斯摘掉麥克風離開演播室,支持球員罷賽。
第二個維度是NBA球隊的老闆們。平權運動這三個多月,聯盟和球員都做了很多工作,可以說能想到的方式都想到了,但唯一的缺失就是聯盟真正的資本家——30支球隊的老闆們。
這些老闆們,所做的更多是一些虛活兒,比如設置一些保障平權的崗位等,但真正落到社區的、改變文化的東西很少,最簡單粗暴的例子就是出錢,唯一公開做大額捐贈的,只有夏洛特黃蜂的麥可·喬丹,他拿出1億美元成立基金支持種族平等,而他也是聯盟唯一的黑人大老闆。
以我在美國駐站那些年報導的感受,以及最近跟個別球員的溝通,NBA球員對球隊老闆們的態度,正變得愈發對立,原本心裡罵罵就好,畢竟對方發著高額薪水,能容忍一些就忍了,但今年的疫情和平權運動扮演了重要的催化劑角色,勞資矛盾不可避免地會升級。
第三個維度就是勞資矛盾帶來的直接經濟後果。球員們可以出於憤怒等原因選擇罷賽,最終結果就是整個賽季取消,但對於做商業經營的聯盟和球隊而言,這個就是生意,任何商業合同裡,估計都很難把這種主觀選擇定義為「不可抗力」,直接後果就是賽季取消後的損失誰來承擔?
因為空場比賽沒有球迷,NBA賽季收入已經缺少了40%,現在沒了比賽,至少三分之一的賽事版權成本以及轉播商的附帶損失(電視臺網站都賣了廣告),誰來彌補?從勞資協議上來講,球隊老闆和球員對籃球收益五五分成,到最後的最後,這一損失都會轉嫁到球員身上,因為這是球員單方面的決定。
從某種程度上,短期來說,球隊和聯盟面子上都會支持球員,因為這是政治正確,但長期來看肯定不是這樣,解決美國種族矛盾必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NBA不會是也不可能成為破局者。
商業有它本來的規律。如果最後賽季真的取消,現在可以斷定,最先後悔這一決定的,也會是球員自己。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註明www.lanxiongspor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