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鍊金術師 FULLMETAL ALCHEMIST》是根據日本漫畫家荒川弘創作的漫畫作品改編的二度動畫化作品,採用原作漫畫劇情,一般簡稱「鋼之鍊金術師FA」。
首先,不得不談一下主題-等價交換。作者在最初就奠定了等價交換的主題。作為那個世界的鍊金術師,鍊金術的原則,哪怕是那個世界的原則,就是等價交換。的確,我們每一個人都信奉,有付出才有回報。
因為沒有這點,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願意付出,想著不勞而獲。在鋼煉裡,有著一扇名為真理的大門,想要進行鍊金術都要通過名為等價交換的真理。而愛德華阿爾,妄圖用人體煉成把他們最愛的母親帶回來。然而,卻煉成了可怕的東西,那不是他們的母親。
反而兄弟兩人,一個失去了右手左腳,一個連身體都不存在只剩下靈魂。那麼慘痛的教訓,或者叫做通向真理的通行費,才讓他們明白了等價交換的真理,因為和逝去靈魂等價的東西是不存在的。
接下來哪怕任何的情節,都和等價交換這個主題密切相關。無論是鮮血累累的賢者之石,還是吞日弒神的國土煉成陣,都是離不開這樣的原則。看似簡單,卻埋下了太多的現實。
或許很多人會不喜歡這個主題,因為在現實裡根本不是那麼簡單,我們可能付出很多,我得不到我們想要的,反而會得到不想要的。這是我們最不想看到,最失望的,因為是等價不交換。然而看到了最後,我才明白作者用了一部動畫來否決這個觀點。
值得一提的還有那七個人造人:傲慢、憤怒、貪婪、嫉妒、色慾、暴食和懶惰。其中最讓我感概的便是嫉妒(Envy 恩維)和貪婪(Greed 古利德)。整天挑撥人們之間的仇恨,想要看到人類互相殘殺匍匐在地的恩維,其實是在嫉妒人類。
經常嚷嚷著「金錢想要,女人也想要,這世界上的一切都屬於本大爺」的古利德,其實想要的只是同伴。另外,捨棄了自己名字的斯卡,他只是被仇恨之火掩蓋了理智,才會走上復仇的修羅之路。
還有變態爆炸狂——紅蓮之鍊金術師金布利,他只不過從頭到尾都在把自己的美學貫徹到底罷了……那些看起來十惡不赦的壞人,其實都有著自己的苦衷或原則,我們或許不能原諒他們,但卻可以理解他們。這就是鋼煉的成熟之處。
在整個大氣恢弘的故事中,講述的不僅僅是人類追求真理的故事吧,神即真理,即為宇宙,也稱為世界,亦稱全,亦稱一,而且,也是我們自己。神駕馭人類的千萬年來,一向是高高在上,享受人類一切的膜拜。
一旦不高興了,人類便會被「賜予其相應的絕望」。在人神對峙的局面中又有哪次是人佔上風?吉爾伽美時因為不把女神的愛慕當回事賠上了知己好友和身家性命,普羅米修斯違背神明的旨意將火種帶給人類而被縛大高加索山,自有人類,便有神明。
與神不同的是,我們只有一次生命,只有一去不返的一次人生,但為了追尋人生非比尋常的意義,人們還是會前僕後繼,還是會在神與萬物的熱切注視下去創造,去改變,畢竟,這是身為人所獨有的驕傲。
看完鋼煉,我很久都不能平靜下來,我不知道是感性原因多些還是理性原因多些。穿著紅披風身形矮小卻背影高大,一聽到別人叫他豆丁就炸毛的鋼煉小子,最後捨棄他賴以生存的鍊金術和他標誌性的紅外套,也長高了呢。
高大盔甲中迴蕩著溫暖的聲音,靈魂高貴,溫柔懂事又紳士善良,一直無條件地相信並支持哥哥的阿爾,最後也終於拿回自己的身體,選擇了和哥哥不同的道路走下去。
忘不了愛德焦慮聲嘶力竭地呼喊阿爾的名字,忘不了他竭盡全力地掰開真理大門,眼神堅定地讓阿爾的身體等著他,這時候的音樂響起的恰到好處讓人動容;忘不了阿爾頭盔下閃爍的目光,或堅定或溫柔,忘不了他把恢復身體後要品嘗的美食要做的事開心地記在小本子上時我心疼地想哭,忘不了他信任地看著愛德乖巧地喊「哥哥」。
兄弟倆的旅途,真是艱辛。但他們還有同伴,雖然各自有不同的目標不同的想法,有時候也不認同對方的做法,但他們彼此信任,願意把後背交給對方。腹黑狡猾又善良的馬斯坦古上校,幹練成熟背負著重量的霍克艾中尉。
擁有藝術美感的肌肉和鍊金術卻熱心又溫柔的阿姆斯特朗少校,裝作與弟弟完全不同的女王阿姆斯特朗少將,狂熱地愛著妻子和女兒經常不正經最後卻為國家犧牲的好男人休斯中校,背負仇恨和罪惡不斷重生的斯卡。
貪婪到想包容一切的古雷德·麟,勇敢可愛的張梅,痛苦地活了幾百年對妻子和兒子滿懷愧疚最後幸福地死去的霍恩海姆,一直等待相信並擔心著愛裡克兄弟倆的溫莉,還有好多好多,死去的或者活著的同伴。每個人都能讓人那麼深刻地記住。
兄弟,是靈魂相互聯繫在一起的。已經深入靈魂的東西,是不可能被洗去或者丟棄的。兄弟二人分隔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但堅信能有打破時空的一天,重新相遇。不說再見,是因為相信有一天會再次相見,自己的內心決定要再踏上徵程,尋找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
「不伴隨痛楚的教訓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人若無犧牲,就不會有收穫。然而當戰勝這痛楚時,人就會獲得不屈服於任何事物的堅強之心。」
《鋼之鍊金術師》以兄弟的感人故事告訴了我這一道理,告訴了我「等價交換」,告訴了我,失去並不代表終結,總有另一樣事物,因為有「失去」的代價而出現在你的面前。等價交換或是伴隨劇痛,但積累的、得到的堅強卻如鋼,堅不可摧!
有人曾評價牛姨「她是懂得成人世界的真諦卻依舊懷有童真之人」,我覺得牛姨之所以畫出如此有趣而又深刻的作品,正是因為從小就直面大自然的殘酷,她才懂得生命的珍貴,也促進她不斷思考著人和動物之間的各種關係,對於生物「價值」的理念必定理解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