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朝著名宰相,為復闢李唐立下不朽功勳,卻慘遭流放氣憤而亡

2020-12-14 華夏史譜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在唐高宗李治死後,武則天臨朝稱制,不久之後李顯被廢,武則天登上皇位。此外,她還把大唐的國名改為周,建立起武周政權。

在竊取大唐的政權之後,李唐的宗室王爺們遭到了武則天的鐵血清洗,這其中就包括了武則天自己的兒子們。原本的皇帝李顯也被武則天一貶再貶

此外,武則天還把她娘家的侄兒武三思等人提拔到中樞封為藩王。可以說,在武則天統治的時期,只要武則天一句話,大唐王朝就要徹底的成為歷史。

對李唐王室來說,武則天死後要是繼承人是武家人的話,那麼就意味著他們要成為前朝宗室,那麼就有可能要被再一次清洗。好在武則天統治的時期,還有一群忠誠於李唐的官員。張柬之就是其中一位。在狄仁傑的舉薦下,張柬之被武則天封為宰相。他處處都在為李唐王室打算。

到了武則天晚年的時候,她寵幸張宗昌、張易之兩兄弟。他們與李唐宗室的關係並不好,所以處處針對太子李顯,使得武則天與李顯母子失和。這對李唐王室來說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一個不小心就會導致李顯被廢,大唐江山隨時會陷入萬劫不復的下場。

在這危難關頭,張柬之站了出來,他聯合敬暉、司馬袁等幾位忠誠於李唐王室的重臣策劃了一場志在恢復李唐江山的政變,這個政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神龍政變。

在公元705年2月20日這一天,在張柬之帶領之下,敬暉等人帶領左右羽林衛五百多人來到玄武門,同時他們還把李顯找來對李顯表示了效忠。

在張柬之的帶領下,左右羽林衛很快就攻入了皇宮,他們把魅惑武則天的張氏兄弟二人當場斬殺,隨後進入武則天居住的集仙殿。在張柬之等人的據理力爭之下,武則天無奈低下了寶貴的頭顱表示同意把國政交還給李顯。

在這年的正月二十,武則天頒下詔書宣布李顯以太子的身份處理國家大事,隨後在第二天武則天正式將大唐皇帝的位置交還給了李顯。

在神龍政變前,李顯雖然貴為一國太子卻絲毫權力沒有,不僅如此,在張氏兄弟的蠱惑之下,李顯的太子之位也是岌岌可危。李唐王朝能否復闢還是一件未知之數。幸好有張柬之等人始終如一的效忠李唐。為了恢復李唐王朝他們不惜發動政變。為復闢李唐立下了不朽功勞。然而,張柬之的下場並不好。

神龍政變之後,為了感念張柬之的功勞,李顯把張柬之封為了漢陽郡王。然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他就被李顯免去了處理國家政事的宰相權利了,隨後又被外放到襄州擔任刺史。這還不算,李顯在不久之後又下旨把張柬之流放到了瀧州。而這一年的張柬之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身體的疲憊以及心理上的氣憤使得他在被流放後沒多久就憂愁憤懣而亡。

張柬之一生不曾負了李唐,為李唐的復闢他發動政變可以說是賭上了身家性命,然而,他所託非人了。李顯並不是個值得效忠的人。

相關焦點

  • 唐朝最著名的四大宰相,長孫無忌是唐太宗的大舅哥,圖四功勞更大
    長孫無忌,唐初名相,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哥,從李淵起兵就跟隨李唐王朝,為凌淵閣二十四功臣第一位。他反對立武則天為後,後來被誣陷流放,之後自縊身亡。 姚崇,開元盛世時期的宰相,被稱為救時宰相,他幫助唐玄宗李隆基開創開元盛世,是唐朝四大賢相之一。
  • 影響國運的宰相李林甫和楊國忠,誰對唐朝衰敗的危害更大更深?
    晚唐兩位鼎鼎大名影響唐朝國運的宰相李林甫和楊國忠,誰對唐王朝衰敗的危害更大更深呢?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兩個人的生平事跡。 李林甫(683-753),祖籍隴西,唐朝宗室,位居宰相,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肅王李叔良曾孫,畫家李思訓之侄。
  • 唐朝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
    李靖原來是隋朝將領,李淵太原起兵反隋後,入李世民幕府,為唐朝的發展立下赫赫戰功,消滅了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蕭銑政權,平定了輔公祏的反叛。貞觀三年,率領大軍滅亡東突厥,被封為代國公,貞觀九年,率領大軍徵討吐谷渾,後來改封為衛國公,649年病逝,諡號景武。主要成就: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
  • 唐朝名將是如何排名的?
    李靖是唐朝最有名的軍事統帥,他南平蕭銑和輔公祏,為唐朝統一了南方長江流域,李世民登基之後,他又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第三名:禮部尚書、河間郡王李孝恭。李孝恭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名,若論起單純的軍事能力,我認為他並不強,但是他知道如何做一個統帥,他以名將李靖為副將,攻滅蕭銑,遷荊州總管,成功招撫嶺南諸州,鎮壓輔公祏叛亂,平定江南地區。從才能來說他不是傑出的將領,但是從統帥的角度來說,他是一位卓越的管理者。第四名: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邢國公蘇定方。
  • 隋唐歷史之唐朝歷史簡介
    大唐高祖李淵唐朝皇族出自名門隴西李氏,十六國的西涼開國君主李暠是其遠祖,在當時李氏家族也是北魏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重要成員。隴西李氏從秦代開始就是著名的武將軍人世家,湧現過西漢飛將軍李廣和秦國名將李信等著名將軍。
  • 唐朝時期的八大名將,個個戰績卓越,看你認識幾個
    唐朝名將。官至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封清源縣公。 父王海賓以驍勇聞名,官至太子右衛率、豐安軍使。王忠嗣九歲時,王海賓戰死於吐蕃松州保衛戰中,追贈為左金伍大將軍。忠嗣接入宮中撫養,玄宗收為假子,賜名忠嗣,常與忠王李亨一起遊玩。有一次玄宗和他論兵法,他''應對縱橫,皆出意表''。
  • 唐朝歷史289年的事跡介紹
    唐朝歷史詳細記載:  大唐開國  唐朝皇族出自名門隴西李氏,十六國的西涼開國君主李暠是其遠祖,在當時李氏家族也是北魏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重要成員。隴西李氏從秦代開始就是著名的武將軍人世家,湧現過西漢飛將軍李廣和秦國名將李信等著名將軍。
  • 連續誅殺三大權臣,權謀無雙的唐代宗,為何還是沒能救回唐朝
    他的楊貴妃在馬嵬坡被他無情絞殺,他身邊再也沒有一個知冷暖的人。而他的兒子唐肅宗李亨,總是在防備著他,生怕唐玄宗再次奪位。為此李輔國就誕生了,為了防止唐玄宗奪位,李亨派遣李輔國去看住唐玄宗。李輔國對唐玄宗的打壓可謂是不遺餘力,因為他是唐肅宗登基的功臣,自然不能讓唐玄宗復闢。
  • 武則天和她的宰相們
    後追封他為文昌右相,諡號文惠。唐朝復闢後,又追封司空、梁國公。之前,武則天晚年最糾結的事就是皇位應該傳給誰,在她心中,侄子武三思是皇太子的人選,誰要是提出應該把皇位歸還李家,她就跟誰急。直到有一天,武則天做了一個夢,她夢到一隻兩翼全部折斷的鸚鵡。
  • 為什麼唐朝宰相數量遠勝史上其他朝代?唐朝宰相權力究竟有多大?
    有時稱呼並非宰相,如太宰、相、相邦、相國、丞相等等,不過行使的權力卻是一樣的。等到了唐朝,在隋的制度上加以改進,就漸漸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宰相制度。其規模也甚至龐大,有教授考證過,整個唐朝共出現了381個宰相,命相498次。
  • 承認謀反可以、誣陷他人卻以死抗爭,唐朝名相狄仁傑的妥協與捍衛
    因此,為壓制大唐皇室,打擊政治對手,武則天重用周興、來俊臣、索元禮等酷吏,誣告成風,許多朝廷官員剛被提拔重用,第二天就被人誣告謀反而入獄,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朝廷重臣朝不保夕。狄仁傑是唐朝武則天時期最有名的宰相,以忠誠、清廉著稱,深得女皇的信任。雖如此,在長壽元年(公元692年),仍然被酷吏來俊臣誣告謀反。狄仁傑因此被下獄,等待的將是嚴刑逼供。
  • 唐朝興衰巨變中的宰相政治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於宰相人選從李林甫到楊國忠的轉變,為唐朝盛衰之變埋下了伏筆。群相集議變為主相獨裁唐朝中央政府從建立以來,一直實行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書出令、門下封駁、尚書執行,三省互相配合、互相牽制,共同構成宰相職權。三省長官為天然宰相,而皇帝指派的其他官員參與大政方針討論,他們也是宰相。
  • 唐朝宰相苗晉卿,為何轉變為官理念,一心輔佐皇帝治國
    引言苗晉卿是唐朝時期的著名宰相,他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儒學之家,從小便接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他本人也頗為努力,因而寫得一手好文章。在成年之後,通過科舉考試取得了進士及第的成績,進入朝堂為官,先後擔任過多地縣尉,中書侍郎等官職,也曾被外放到地方。
  • 唐朝最厲害的猛將排行10,郭子儀第6,薛仁貴第4,第一無人不服
    提到韋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詩人,殊不知,韋皋不僅僅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也是唐朝著名的大將。韋皋官至金吾衛大將軍,在職期間,為唐朝鎮守蜀地21年,多次成功的抵禦了吐蕃的入侵。史稱「數出師,凡破吐蕃四十八萬,禽殺節度、都督、城主、籠官千五百,斬首五萬餘級,獲牛羊二十五萬,收器械六百三十萬,其功烈為西南劇。」 9、李愬
  • 一世英雄薛仁貴對唐朝忠心耿耿,為何孫子卻做漢奸叛唐?
    清代無名氏著有通俗小說《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唐薛家府傳》)《薛剛反唐》等等。其中薛剛歷史中並不存在,他的原型就是薛仁貴孫子薛嵩。忠烈之後,怎麼會做出反唐之事呢?雖說薛仁貴風光一世,他也不能保證後代都能長享富貴啊。到了孫子輩,比如薛嵩,因為父親被免職,自己官職低微,升遷無望。他是很有抱負的,希望能為朝廷出力,幹成一番事業。可時代背景在這擺著呢,空有一身本領無處發揮。當時唐朝處於唐玄宗後期,玄宗早已沒了當初的雄心壯志,整天圍著楊貴妃轉,又對乾兒子安祿山滿心信任。
  • 唐朝宰相盧鈞德義兼備
    唐朝中晚期時的名臣盧鈞(778年—864年),唐憲宗時中進士,唐文宗時任左補闕,以審理宰相宋申錫之冤獄而成名。此後,在文宗、武宗、宣宗三朝,先後拜尚書郎、常州刺史、給事中、鎮國軍使、廣州刺史、御史大夫、嶺南節度使、山南東道節度使、昭義節度使、宣武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尚書左僕射(宰相)、太保等職,政績顯著,史稱其「踐歷中外,事功益茂」。
  • 正史上出現的第一位「奸臣」,身為唐朝宰相,卻被人們冤枉數百年
    而許敬宗,從此官運亨通,連升數級,最後被任命為中書令(即宰相)。直到許敬宗81歲去世時,唐高宗還親自為他舉哀,並讓他陪葬唐太宗昭陵。然而,問題來了,給許敬宗的諡號出了問題。三、蓋棺定論,他就是奸臣!意思是:許敬宗才學、為官都是一流的,然而,他有三宗罪:第一,不念父子之情,將長子流放到蠻荒之地;第二,貪圖錢財,將女兒嫁給蠻夷;第三,生活奢靡無度,妻妾無數。
  • 喋血街頭,從大唐宰相武元衡遇刺,來看唐憲宗平藩舉措
    他任命李巽為鹽鐵轉運使,掌管江淮財政的整頓。李巽是繼劉晏之後的理財專家,他上任之後,「掌使一年,徵課所人,類晏之多,明年過之,又一年加一百八十萬緡」,元和元年(806),收入糶鹽虛錢1128萬貫;元和二年,收入13057300貫;元和三年,收入達17815807貫。由此可見李巽的整頓效果十分顯著。
  • 大唐第一宰相裴寂:李淵口中的功勞第一人 晚年落得個被流放的下場
    大唐第一宰相裴寂:李淵口中的功勞第一人 晚年落得個被流放的下場時間:2020-03-10 19:2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唐第一宰相裴寂:李淵口中的功勞第一人 晚年落得個被流放的下場 唐朝的開國功臣眾多,被我們所熟知的有程咬金、尉遲敬德、秦瓊等人,但是這些人都是跟隨李世民的人
  • 為朱元璋打工16年的宋濂,72歲時卻慘遭流放,真的是因為胡惟庸嗎
    引言:說起宋濂,很多人都會想到他的那篇《送東陽馬生序》,其實,宋濂不僅是明初著名的詩文大家,而且還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御用文臣,早在朱元璋打天下時期便跟隨在他身邊了,前後為朱元璋「打工」16年。但是宋濂卻在72歲高齡時慘遭朱元璋狠心流放,一種觀點認為是宋濂的孫子宋慎捲入了胡惟庸案,宋濂受宋慎牽連,所以招來橫禍,即宋濂之死其實是因為宰相胡惟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