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

2021-01-08 戰國霸王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隋朝之後的朝代,享國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李淵發動晉陽兵變,次年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唐朝是版圖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唐朝自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後,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又借羈縻制度徵調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攻伐敵國,並讓南詔、新羅、渤海國、日本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政治制度。

一、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字藥師,隋末唐初將領。著有多部兵書,但大多已經失傳,後人輯有《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北宋時列入《武經七書》。李靖是隋將韓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詮仕隋,官至趙郡太守。李靖原來是隋朝將領,李淵太原起兵反隋後,入李世民幕府,為唐朝的發展立下赫赫戰功,消滅了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蕭銑政權,平定了輔公祏的反叛。貞觀三年,率領大軍滅亡東突厥,被封為代國公,貞觀九年,率領大軍徵討吐谷渾,後來改封為衛國公,649年病逝,諡號景武。

主要成就: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

二、李勣

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後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為李勣,唐朝初期名將,與李靖並稱,被封為英國公,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投身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跟隨李世民徵戰四方,平王世充、滅竇建德、伐劉黑闥,成為唐王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後來在攻亡東突厥、平定薛延陀、擊滅高句麗等重大軍事戰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貢獻。669年去世,唐高宗輟朝七日,贈李勣太尉、揚州大都督,諡號貞武。

主要成就:破東突厥,滅高句麗。

三、王忠嗣

王忠嗣(706年—749年),初名王訓,唐朝時期著名將領。官至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封清源縣公。豐安軍使王海賓之子,王忠嗣九歲時,王海賓戰死,被唐玄宗收為假子,賜名忠嗣。開元十八年,出任兵馬使,隨河西節度使蕭嵩出徵。730年,在玉川戰役中以三百輕騎偷襲吐蕃,斬敵數千,吐蕃贊普倉皇逃走。738年,北伐契丹,率十萬騎兵,於桑乾河三戰三捷,奚、契丹聯軍全軍覆沒。天寶初年,大敗突厥葉護部落,取烏蘇米施可汗首級至長安。天寶元年,對吐蕃的青海湖會戰,大破吐蕃北線主力,兩王子陣亡,吐谷渾降唐。最後因為宰相李林甫誣陷,被唐玄宗貶為漢陽太守,一年後抑鬱而終。寶應元年,追封為兵部尚書。

主要成就:大破奚契聯軍,降服契丹三十六部,大破吐蕃。

四、蘇定方

蘇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唐朝傑出的軍事家。隋朝末年,投奔竇建德、劉黑闥義軍,亂世中屢建戰功。貞觀初年歸李唐,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夜襲陰山一役中,作為前鋒率先攻破頡利可汗牙帳。顯慶二年,累功升任行軍大總管。蘇定方徵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將唐朝國土向西開拓至中亞,向東擴展至朝鮮半島,為大唐帝國立下不世之功。先後遷任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封邢國公。乾封二年去世,追贈幽州都督,諡號莊。

主要成就:破東突厥、滅西突厥、平蔥嶺之亂,夷百濟、伐高句麗、敗吐蕃。

五、郭子儀

郭子儀(697年—781年),唐代政治家、軍事家。早年參加武舉入仕,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部討伐安祿山,收復多處失地,至德二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曾因承擔相州兵敗之責,被解除兵權。後來史思明又攻陷洛陽,吐蕃也入侵,郭子儀再次重掌兵權。唐代宗即位後,宦官程元振多次離間誣陷,使得郭子儀被罷免副元帥之職。廣德元年,僕固懷恩勾結吐蕃、回紇入侵,長安失陷。郭子儀被再度啟用,任關內副元帥,再次收復長安。公元765年,僕固懷恩遊說吐蕃、回紇再度聯兵內侵,郭子儀說退回紇,並擊潰吐蕃。建中二年,郭子儀去世。德宗廢朝五日,追贈太師,諡號忠武。

主要成就:平定安史之亂,抵禦吐蕃入侵。

六、李晟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唐朝宰相、軍事家。出身軍伍世家,十八歲便投身軍旅,隨河西節度使王忠嗣徵討吐蕃。後又以敗吐蕃之功,封合川郡王,入朝為神策都將。784年,李晟率軍收復長安,平定朱泚之亂,改封西平郡王。793年,被罷去兵權,改封太尉。793年,李晟去世,追贈太師,諡號忠武。

主要成就:討伐河朔三鎮,平定朱泚之亂,抵禦吐蕃入侵。

七、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契丹族,唐朝時期著名將領,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初任左衛親府左郎將,襲封薊郡公,經郭子儀推薦為河東節度副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759年,任天下兵馬副元帥,762年,命軍鎮壓浙東袁晁起義,進封臨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亂平定,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晚年為程元振、魚朝恩所讒,病死徐州。追贈司空、太保,諡號武穆。

主要成就:參與平定安史之亂,鎮壓浙東袁晁起義。

八、裴行儉

裴行儉(619年—682年6月9日),唐朝時期著名將領,隋朝禮部尚書裴仁基次子。早年得名將蘇定方教授用兵奇術,裴行儉善於識拔人才,軍中提拔的將領如程務挺、王方翼、郭待封、黑齒常之等,都成為一代名將。665年,拜安西大都護,在西域時,諸部多慕義歸附。679年,西突厥的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與李遮匐反叛,侵逼安西,當時裴行儉送波斯王子泥涅師歸國,途經西州時,募得萬騎,以計俘都支,將吏於碎葉城為他立碑紀功。同年,率軍平定突厥阿史德溫傅、阿史那伏念的叛亂。681年,以反間計逼伏念執溫傅來降,餘眾悉平。永淳元年病逝,追贈幽州都督,諡號憲。

主要成就:計俘都支,平定阿史德溫傅、阿史那伏念之亂。

九、韋皋

韋皋(746年—805年9月13日),字城武,唐朝時期著名將領。為韋元禮七世孫、韋賁之子。韋皋在蜀地二十一年,總共擊破吐蕃軍隊的總數是四十八萬,擒殺節度、都督、城主、籠官一千五百,斬首五萬餘級,獲牛羊二十五萬,收器械六百三十萬,和韋皋同一時代的武將幾乎無人能出其右。785年,韋皋出任劍南節度使,累加至中書令、檢校太尉,封南康郡王。805年,韋皋去世,輟朝五日,追贈太師,諡號忠武。

主要成就:治蜀二十一年,和南詔、拒吐蕃。

十、張議潮

張議潮(799一872年),唐朝時期民族英雄、名將,工部尚書張謙逸之子。張議潮率領沙州各族人民起義,驅逐了盤踞河西地區的吐蕃,使瓜、沙等十一州又重新回歸唐朝,開拓疆土四千餘裡。公元867年,入朝為官,敕封河節度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吏部尚書、兼御史大夫,金吾衛大將軍。公元872年,卒於長安,追贈太保。

主要成就:驅逐吐蕃,收復河西。

相關焦點

  • 唐朝追封的十大名將,戰國三人人選,除了白起還有誰?
    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唐朝最早立武廟,是平定安史之亂後,一要對平叛將士論功行賞,二要對那些安史降將盤踞的藩鎮加以籠絡,因此唐朝才設立武廟,通過褒揚歷代名將武之忠義,以示朝廷對武將的重視,從而穩定唐朝各地的藩鎮將領。
  • 盤點唐朝十大名將
    隋唐時期英雄輩出,唐初的名將是最多的,然後就是開疆擴土、保衛邊疆的名將,還有安史之亂也造就了一批名將等等,可以說唐朝的名將數量是很客觀的,四姑娘就在這裡介紹一下唐朝十大名將。貞觀時期的李靖做為統帥滅掉了東突厥迎回了蕭皇后和楊政道,又滅掉了土谷渾。滅土谷渾的那一年是635年,當時的李靖已經65歲,疾病纏身、腿腳不靈便,但一聽到有戰事還是精神抖擻的去了。644年,李世民決定攻打高句麗,當時的李靖已經74歲,雖掙扎著要去,但到了相州就病情加重只好回了京。
  • 楚漢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
    此時期除了造就韓信這個絕世名將,還造就了不少名將,以下為此時期的十大名將,以其一生戰績及成就入選,劉邦雖戰績頗多,但多是謀士出謀劃策,故不能入選,章邯是秦朝名將,主要戰績是在秦朝時期,故不能入選,鍾離昧,季布等將領雖名氣大,但戰績少,故不能入選。
  • 秦國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
    一、白起白起,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是平民出身,秦國在商鞅變法後推行軍功爵制,白起在秦昭王時徵戰六國,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白起在伊闕之戰殲滅24萬魏韓聯軍,俘虜魏將公孫喜,在華陽之戰中斬殺13萬趙、魏聯軍,在伐楚之戰中攻陷楚國國都郢城,白起被封為武安君,名震天下,白起在長平一戰殲滅45萬趙軍
  • 唐朝十大名將:個個都是戰功卓著
    唐朝,是一個很強盛的朝代,自立國之日起,這個朝代一直都在徵戰,軍力強大是它最鮮明的一個特點。一將功成萬骨枯,名將的誕生需要戰火的洗禮,因為常年多戰,唐朝將星璀璨,名將輩出!個人以為以下十位是唐朝名將的傑出代表。1、李靖。 李靖,字藥師,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本是隋朝將領,之後投效唐朝。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國外十大名將
    朱可夫,蘇聯著名軍事家、戰略家,1896年出生,在二戰期間因其在蘇德戰爭中的卓越功勳,被公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曾四次榮膺蘇聯英雄稱號,1941年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是蘇德戰爭中繼史達林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蘇軍統帥,1974年朱可夫因病逝世,享年78歲蒙哥馬利,英國陸軍元帥
  • 唐朝歷代名將,你覺得誰應該排第一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一個時代,同時也是中國名將薈萃的的一個王朝,得益於《隋唐演義》、《說唐全傳》等一些小說書籍,一個個鮮明生動的武將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如衛國公李靖、陳國公侯君集、英國公徐世績、遼西郡公薛仁貴、臨洮郡公王忠嗣、汾陽王郭子儀、臨淮王李光弼、西平王李晟、南康王韋皋、涼國公李愬等更是被列為唐朝十大名將。李靖軍功卓越。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
  • 唐朝設「武廟」供奉歷代名將,「武廟十哲」是哪十位名將?
    導語:唐玄宗設武廟,專門供奉歷代名將,最初供奉的除主祀太公望以外,其餘還有十大名將,是哪十位名將呢?包含張良在內的歷代名將十人坐像分坐左右。唐朝之前有無數名將,那麼究竟是哪十位被唐玄宗欽點,配享武廟呢?
  • 日本戰國時期十大名將:第一名險些一統天下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在這群雄割據的年代日本湧現了大量名將,其中功績最顯赫的被十人被統稱為「日本戰國十大名將」,日本古代名將排名誰最厲害?十、毛利元就毛利元就人稱「西國第一智將」,由安藝國小豪族起身,終統治西日本十國。在1517年的有田中井手之戰中,初次上陣的毛利元就以區區千餘眾擊殺武田元繁,名震天下。
  • 唐朝時期的八大名將,個個戰績卓越,看你認識幾個
    大唐時期繁榮鼎盛一時,各項水平在歷史上也是排的上號的。而在這個期間,也有一些千古名將流芳百世,他們的戰績個個都是讓人十分敬仰。下面就給大家盤點下大唐時期的八大名將: 李晟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臨潭(今屬甘肅)人,唐朝宰相、軍事家。
  • 唐朝歷史上的十位名臣名將
    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李靖軍功卓越。唐肅宗把李靖列為歷史上十大名將之一,並配享於武成王(姜太公)廟。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李孝恭,字孝恭。唐朝宗室、名將,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曾孫,北周朔州總管李蔚之孫,隋朝右領軍大將軍李安之子。,拜左光祿大夫、山南道招慰大使,負責經略巴蜀,攻佔三十餘州,俘獲朱粲。
  • 歷史上的唐朝名將有很多,那麼眾多名將對比,該怎麼樣排名?
    可以說唐朝絕對是古代名將數量最多,質量最高的王朝,能夠與之比較的也就是漢朝,根據宋朝的武廟七十二名將來分析,兩漢入選名將一共入選19人,其中西漢10人,而東漢9人,至於唐朝一共有13人入選,可以說是單一王朝入選最多的時期,隨著演義等文學作品的影響,人們隨口就能夠說出一些唐朝的名將,比如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等等,那麼在名將如雲的唐朝,我們縱觀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將這些名將排名本身就是一個難題
  • 唐朝時期功績卓著的十位歷史人物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後世明君之典範。韓愈,唐代中期官員,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
  • 唐朝名將李靖是怎麼成為託塔李天王的呢?
    唐朝名將李靖是怎麼成為託塔李天王的呢?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歷史上的唐朝李靖,然後再說說他是怎麼成神的!李靖,字藥師,初唐時期傑出軍事家 、名將,封衛國公 。李靖儀表魁偉,文才武略,熟知兵法。初仕隋朝,拜馬邑郡丞。晉陽起兵後,效力唐朝。
  •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十大名將
    五胡十六國第一名將慕容恪:慕容恪,字玄恭,昌黎棘城人,鮮卑族。十六國時期前燕宗室大臣,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十六國第一名將。他的主要功績有:在棘城以2000騎痛擊後趙10萬大軍、奇襲後趙將軍麻丘,大敗麻丘於三藏口、屢破高句麗、平高麗、克扶餘,俘虜扶餘國王及廉臺決戰,連環馬破冉閔,俘虜冉閔。
  • 唐朝名將是如何排名的?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朝代,尤其以其軍事力量強悍,而唐朝初年也是名將輩出,對唐朝初年的名將進行簡單的排名。第一名:天策上將,秦王李世民。不能因為李世民做了帝王就忽略其軍事能力。李世民的主要戰功有:一,破薛舉,淺水原之戰平定隴西薛仁杲,剷除了唐朝來自西方的威脅。
  • 東晉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
    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皇族司馬睿南遷後建立起來的王朝,與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並存,這一歷史時期又稱東晉十六國。東晉朝是王、謝、庾、桓家四大勢力平衡下的產物,東晉時期先後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溫、謝安、劉裕等人率軍北伐,在東晉的內部,早期有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後期又有孫恩、盧循之亂、桓玄之亂等,最終劉裕統一內部,發動北伐,廢除晉恭帝,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也進入南北朝時期。
  • 唐朝的五大名將排名,李靖排第三,第一位眾望所歸!
    唐朝作為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繁榮昌盛的朝代,有「大唐盛世」之說。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大將。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唐朝的五大名將排名。
  • 古代甘肅的十大名將詳解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甘肅省位於中國西部地區,地處黃河中上遊,境內的河西走廊是連接東西方的重要戰略通道,同時甘肅還是古代中國的邊防重地,自古以來就是徵伐不斷之地,這也磨練了一批舉世無雙的名將,現在就古代甘肅的十大名將進行一一詳解。排名不分先後,按照朝代進行排序。
  • 人物常識 | 春秋戰國時期十大名將
    司馬錯,生卒年不詳,夏陽人,史學家司馬遷八世祖,戰國時期秦國著名將領,歷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司馬錯學屬縱橫家。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巴國和蜀國互相攻打,都來向秦國告急求救。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人,秦代傑出的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