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

2021-02-13 戰國霸王

秦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周朝時在我國西北地區建立的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之子惡來之後,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秦穆公時稱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之一,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富國強兵,經過六代君主的努力,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隨後北擊匈奴,南徵百越,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於沙丘,其子胡亥即位,次年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公元前207年,劉邦攻入鹹陽,秦王子嬰投降,秦朝滅亡。

一、白起

白起,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是平民出身,秦國在商鞅變法後推行軍功爵制,白起在秦昭王時徵戰六國,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白起在伊闕之戰殲滅24萬魏韓聯軍,俘虜魏將公孫喜,在華陽之戰中斬殺13萬趙、魏聯軍,在伐楚之戰中攻陷楚國國都郢城,白起被封為武安君,名震天下,白起在長平一戰殲滅45萬趙軍。範雎妒忌白起的軍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殺。

主要成就:伊闕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

二、王翦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王翦少時就跟隨秦王嬴政,秦王嬴政親政後,發起統一六國的戰爭,六國之中除韓國外,其他五國皆為王翦、王賁父子所滅,王翦用反間計除掉趙國名將李牧,殺趙軍主將趙蔥,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俘虜趙王遷,荊軻刺秦王失敗後,王翦率軍攻破燕國都城薊,李信和蒙恬伐楚失敗後,王翦率六十萬大軍攻滅楚國,殺楚國名將項燕,俘虜楚王負芻。王翦又南徵百越,因功晉封武成侯。

主要成就:攻滅趙國、燕國、楚國,除趙國名將李牧,殺楚國名將項燕。

三、章邯

章邯,秦朝時期名將,秦二世時期,章邯任少府,陳勝吳廣起義後,各地紛紛揭竿起義,章邯率領驪山刑徒殺周文、田臧、李歸、鄧說、伍徐、蔡賜、宋留,平定陳勝吳廣起義,又率軍敗楚將項它、齊將田巴,殺魏相周市、齊王田儋、魏王魏咎、楚軍統帥項梁,巨鹿之戰中,秦將王離被楚將項羽擊敗,章邯退至棘原與項羽相持,因怕受丞相趙高陷害,又被項羽擊敗,章邯率二十萬秦軍投降項羽,秦朝滅亡後,項羽封章邯為雍王,漢王劉邦東進時,章邯被劉邦擊敗,圍於廢丘近一年,漢軍用水淹城池,城破章邯拔劍自刎。

主要成就:平定陳勝吳廣起義,殺魏相周市、齊王田儋、魏王魏咎、楚軍統帥項梁。

四、王賁

王賁,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王翦之子,王離之父,公元前226年,王賁大敗楚軍,奪取楚國十幾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賁水淹魏都大梁,降殺魏王假,滅亡魏國。公元前222年,王賁與李信攻取遼東,俘虜燕王喜,滅亡燕國,同年王賁率軍俘虜代王趙嘉,消滅趙國殘餘勢力。公元前221年,王賁率軍攻滅齊國,俘虜齊王建,自此秦國統一六國,王賁因功受封通武侯。

主要成就:攻滅魏國、燕國、齊國。

五、蒙恬

蒙恬,秦朝時期名將,出身名將世家,上卿蒙驁之孫,內史蒙武之子,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打齊國,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史,秦統一六國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修筑西起隴西的臨洮,東至遼東的萬裡長城,徵戰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秦二世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藥自殺。

主要成就:北擊匈奴,修築長城。

六、司馬錯

司馬錯,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經歷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代君主。司馬錯早年學習縱橫家,曾跟相國張儀有過爭論,主張得蜀即得楚。公元前316年,司馬錯率軍滅亡蜀國。公元前301年,蜀侯公子煇在蜀地作亂,司馬錯率軍平定蜀地之亂。公元前289年,白起和司馬錯率軍伐魏,奪取魏國六十一城池。公元前280年,司馬錯率領隴西軍進攻楚國,奪取楚國黔中郡,迫使楚國獻出漢水以北和上庸之地。

主要成就:滅亡蜀國、大破楚國。

七、蒙驁

蒙驁,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蒙驁本是齊國人,後來投靠秦國,官至上卿。蒙驁歷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四代君主。公元前249年,蒙驁率軍攻取韓國的成皋、滎陽,設置三川郡。公元前247年,蒙驁率軍攻打魏國和趙國,攻取三十七座城池,同年,魏國信陵君魏無忌率領燕、趙、韓、楚、魏五國聯軍攻打秦國,蒙驁兵敗。公元前244年,蒙驁攻打韓國,奪取十三座城池。魏無忌去世後,蒙驁再次率軍攻打魏國,奪取二十座城池,設置為東郡。其子蒙武、其孫蒙恬都是秦國名將。

主要成就:攻取韓國、趙國、魏國七十多座城池,設立三川郡、東郡。

八、李信

李信,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公元前228年,王翦率軍進攻趙國,李信率軍出太原、雲中,與王翦的軍隊一起攻下趙國,荊軻刺秦失敗後,秦王嬴政派王翦進攻燕國,李信為先鋒抵達易水河畔,李信率軍大敗燕太子丹,隨後與王翦一起攻破燕國都城薊,攻下燕國後李信率軍追擊燕太子丹,使燕王喜殺太子丹,將其首級獻給秦國,公元前225年,李信和蒙恬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打楚國,為楚將項燕所敗,公元前222年,李信跟隨王賁攻取遼東,俘虜燕王喜,公元前221年,李信跟隨王賁攻滅齊國。

主要成就:參與攻滅趙國、燕國、楚國、齊國。

九、嬴疾

嬴疾,又稱樗裡疾,戰國時期秦國宗室將領,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異母弟。公元前330年,樗裡疾被封為右更,率軍攻取魏國的曲沃,公元前313年,樗裡疾率軍攻取趙國的藺邑,俘虜了趙國將軍趙豹,公元前312年,樗裡疾率秦軍與韓軍擊敗楚國景翠的軍隊,然後和魏章的部隊會合,丹陽、藍田之戰中,打敗楚將屈匄,奪取漢中,設立漢中郡。樗裡疾因功受封於蜀郡之嚴道,號為嚴君。秦武王即位後,樗里子為右丞相,在秦昭襄王時期去世。

主要成就:攻取魏國曲沃、趙國藺邑、楚國漢中。

十、任囂

任囂,秦朝時期名將,秦統一六國後,開始南徵百越,公元前222年,任囂首次領兵攻打嶺南,但此戰失利,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和趙佗率五十萬大軍,分五路南徵百越,攻廣西遭到甌雒軍襲擊而大敗,屠睢中毒箭而亡,公元前214年,任囂為主將,趙佗為副將,再次進攻百越,秦軍很快就佔領了嶺南地區,並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任囂被委任為南海郡尉,公元前208年,中原戰亂之時,任囂突然病重,與趙佗共商割據嶺南以避戰亂,並委以其代理南海郡郡尉。公元前206年,任囂聽說秦朝滅亡,病情加重,於同年病逝。

主要成就:統一嶺南。

相關焦點

  •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都有哪些?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獲封為諸侯,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國。後秦穆公滅西戎十二國,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至秦王嬴政攻滅六國,統一諸夏,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皇朝。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輩出,主要有以下9位戰將:1、白起白起(?
  • 戰國時期秦國名將 : 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主要戰績: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 楚漢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
    此時期除了造就韓信這個絕世名將,還造就了不少名將,以下為此時期的十大名將,以其一生戰績及成就入選,劉邦雖戰績頗多,但多是謀士出謀劃策,故不能入選,章邯是秦朝名將,主要戰績是在秦朝時期,故不能入選,鍾離昧,季布等將領雖名氣大,但戰績少,故不能入選。
  • 唐朝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
    三、王忠嗣王忠嗣(706年—749年),初名王訓,唐朝時期著名將領。官至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封清源縣公。豐安軍使王海賓之子,王忠嗣九歲時,王海賓戰死,被唐玄宗收為假子,賜名忠嗣。開元十八年,出任兵馬使,隨河西節度使蕭嵩出徵。730年,在玉川戰役中以三百輕騎偷襲吐蕃,斬敵數千,吐蕃贊普倉皇逃走。
  • 戰國名將之秦國篇:在你的印象裡,秦國都有哪些名將?
    就是關於歷仕數國的名將放在哪一國,筆者是按照他們最耀眼的戰績在哪一國取得的,就把他放在那一國的名將序列之中(之前想過按照這些名將的母國來歸類,但是這樣的話,蒙驁、吳起這一類名將就會很尷尬),如有放錯了的情況出現,敬請指正;最後呢,就是把這些人列為名將純粹是筆者的一家之言,不喜勿噴,文明交流!
  • 人物常識 | 春秋戰國時期十大名將
    司馬錯,生卒年不詳,夏陽人,史學家司馬遷八世祖,戰國時期秦國著名將領,歷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司馬錯學屬縱橫家。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巴國和蜀國互相攻打,都來向秦國告急求救。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人,秦代傑出的軍事家。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國外十大名將
    朱可夫,蘇聯著名軍事家、戰略家,1896年出生,在二戰期間因其在蘇德戰爭中的卓越功勳,被公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曾四次榮膺蘇聯英雄稱號,1941年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是蘇德戰爭中繼史達林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蘇軍統帥,1974年朱可夫因病逝世,享年78歲蒙哥馬利,英國陸軍元帥
  • 春秋戰國時期最強大的七個國家,最終全都被秦國打敗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滅亡,至此中國歷史進入春秋戰國時代,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據史書記載,在這一時期總共誕生了109個諸侯國,社會環境非常複雜多變,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時期,卻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非常活躍的時代。
  • 盤點戰國時期七國各國最強名將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歷史上稱之為戰國時期,當時形成了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爭雄的局面,人們稱之為戰國七雄。戰國時期是一個星光燦爛、名將輩出的時代,各國攻伐不斷,從而誕生了許多著名的戰役,比如陰晉之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伊闕之戰、長平之戰、邯鄲之戰等等。這些著名戰役的背後,湧現出了無數名垂青史的良將名相。
  • 秦國被忽略的一位名將,奪取漢中之地,卻被秦武王趕出秦國!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在戰國七雄中,秦國在商鞅變法後走向強大。
  • 秦國第一名將竟然是他!
    摘要 : 如果票選秦國第一名將,王翦的老謀深算,白起的戰神本色,無疑得分都不少,可是卻有這樣一位名將,戰功並不耀眼,疆場搏殺亦非所長
  • 唐朝追封的十大名將,戰國三人人選,除了白起還有誰?
    由此,對於武廟十哲來說,可謂唐朝追封的十大名將。對於這十大名將來說,既包含了李靖、李勣等唐朝時期的名將,也包含了唐朝之前的名將,比如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諸葛亮,西漢開國功臣張良。至於名將更為輩出的戰國時期,則有三人入選唐朝的武廟十哲,分別為白起、吳起、樂毅。以下,就來重點說說這三位戰國時期的名將。
  • 盤點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將,哪個時代更強?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歷史上戰爭最為頻繁的一個時期,接連爆發的戰爭自然便催生了大量的名將,那麼春秋戰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名將呢?先軫是曲沃人,是春秋時期晉國名將、軍事家。而其軍事生涯最為著名的便是城濮之戰和崤之戰,我們便來說說崤之戰,此戰乃是歷史記載的第一場伏擊戰。秦國欲霸中原,但東出道路卻被晉所阻。前628年冬,秦國便趁著金文兵病逝,晉襄公剛剛繼位的時機,長途奔襲鄭國,但卻被鄭國發覺,秦國只好改變計劃,滅掉了晉國的鄰國滑國後班師。
  • 秦國名將,長平之戰,自戕而亡
    春秋戰國時代,群雄並起,紛紛逐鹿爭霸,原本弱小的秦國經商鞅變法後,國力得到顯著提升,成為齊、楚、趙、韓、魏、燕的「大哥」。這一時期,秦國統治者是昭王,名將為白起,其人智勇過人,所徵之地兵不血刃,戰果纍纍,功勳卓著,就是這樣一位大將,為何會自戕而亡?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聊聊此話題。
  • 秦國四大名將——白起
    秦朝作為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可是秦朝的建立其實困難重重,經歷了無數的腥風血雨和爾虞我詐,今天開始我們就來介紹秦朝以前的秦國四大名將,先來介紹第一位,白起。白起出生時秦國就已經很強大了,秦國是按照軍功封賞的,白起的軍事才能自小就逐漸顯現,所以憑藉軍功慢慢的做到了左庶長。他後來和穰侯魏冉關係不錯,魏冉做了丞相以後推薦白起攻打韓國和魏國。
  • 日本戰國時期十大名將:第一名險些一統天下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在這群雄割據的年代日本湧現了大量名將,其中功績最顯赫的被十人被統稱為「日本戰國十大名將」,日本古代名將排名誰最厲害?十、毛利元就毛利元就人稱「西國第一智將」,由安藝國小豪族起身,終統治西日本十國。在1517年的有田中井手之戰中,初次上陣的毛利元就以區區千餘眾擊殺武田元繁,名震天下。
  • 戰國中後期,曾兩次擊敗過秦國的名將,只有這三位!
    特別是在秦惠文王這位君主在位時,秦國開始對外擴張,和山東六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較量。對於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在整體實力上逐漸超過了山東六國,所以,秦國的對外戰爭,自然是勝多敗少。因此,可以擊敗秦國一次的武將,已經可以稱之為名將,比如趙括的父親趙奢,項羽的祖父項燕。但是,趙奢在閼與之戰擊敗秦國後,就去世,而項燕在擊敗李信後,又被王翦擊敗。
  • 秦國名將—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詳),字維張,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王翦,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秦國高級軍事將領。早年的王翦比較低調,並沒有什麼出名的戰績。直到秦始皇嬴政當家的時候,王翦才漸漸地展露鋒芒。
  • 了解這18個著名人物,就讀懂了整個秦國歷史
    秦國的歷史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統一中國並不是一兩代人的功勞,是數十代人不斷積累和努力才完成的霸業。這個過程離不開雄才偉略的君王,計定謀略的能臣,徵戰四方的良將,縱觀整個秦國歷史,一共有18位最著名的人物,他們都為秦國強大和統一中國做出過關鍵性的貢獻,了解了他們,也就了解了整個秦國歷史。01君王篇非子——秦國創始人。
  • 戰國時期秦國將軍戰力排名,第一不是白起,也不是王翦,竟是他!
    戰國時期,秦國大將頻出,為秦國最終一統天下,付出了汗馬功勞。按時間順序依次有:司馬錯、白起、蒙驁、王翦、王賁、蒙恬、章邯等。那麼究竟誰的戰力最強,功勞最大呢?司馬錯,在戰國這麼多將才中名氣不大,可他的戰略眼光卻具有劃時代的非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