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將,哪個時代更強?

2020-12-14 香茗史館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歷史上戰爭最為頻繁的一個時期,接連爆發的戰爭自然便催生了大量的名將,那麼春秋戰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名將呢?簡單盤點一下(排名不分先後):

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的名將其實更多體現於謀略方面,雖然如今來看這些人的謀略其實也很簡單,但由於早期戰爭受「禮制」影響較大的原因,這些人的戰法在當時已經是極大的創新。

1、曹劌,長勺之戰。曹劌也稱曹翽,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是周文王兒子曹叔振鐸的後人,乃是春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魯莊公十年(前684年),齊桓公不顧管仲勸阻,發兵攻打魯國,魯國因此前多次被齊軍打敗,因此面對齊國進攻魯國上下十分恐慌,而曹劌則主動求見魯莊公請求出力。齊軍與魯軍在長勺交戰,魯莊公與曹劌同乘一輛兵車,魯莊公本想擊鼓迎戰,曹劌則進行了勸阻,直到齊國三次擊鼓進軍,曹劌這才讓魯莊公擊鼓出兵,結果齊軍大敗。戰後,魯莊公向曹劌請教為何能夠取勝,曹劌便說出了著名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之說。

2、荀息,假道滅虢。荀息,姬姓,原氏,名黯,字息,是春秋時期晉國有記載的第一位相國。晉獻公時期,晉國想要吞併虞和虢兩個小國,然而這兩國之間關係卻極為不錯,互成掎角之勢,於是荀息便獻上計策,讓晉獻公以屈產良馬和垂棘之壁兩件寶物送給貪心的虞公,虞公對此十分高興。之後,晉國找藉口討伐虢國,並向虞國借道,虞公因兩件寶物的原因而同意。之後,晉國出兵伐虢,沒有了虞國幫助的虢國很快被滅,而晉國在班師途中,再度將掠奪的很多財產分給了虞公,虞公更是大喜過望,竟然同意了晉國大軍暫時駐紮在虞國京城附近的要求,結果很快虞國也被滅了。

3、先軫,城濮之戰、崤之戰。先軫是曲沃人,是春秋時期晉國名將、軍事家。而其軍事生涯最為著名的便是城濮之戰和崤之戰,我們便來說說崤之戰,此戰乃是歷史記載的第一場伏擊戰。秦國欲霸中原,但東出道路卻被晉所阻。前628年冬,秦國便趁著金文兵病逝,晉襄公剛剛繼位的時機,長途奔襲鄭國,但卻被鄭國發覺,秦國只好改變計劃,滅掉了晉國的鄰國滑國後班師。先軫見秦國挑戰晉國霸主地位,於是主張狙擊秦軍,在崤山狹窄之處設伏,當秦軍路過崤山時,結果遭受伏擊而遭受慘敗,秦軍孟明視等三名主將被俘虜,軍隊更是全軍覆沒。

4、孫武(伍子胥),柏舉之戰。孫武,字長卿, 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被尊稱為兵聖,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著有著名的《孫子兵法》。春秋末期,吳國崛起,與楚長期爭霸於江淮。前506年農曆四月,晉國指使蔡國攻滅楚國附庸沈國,楚國同年則派兵攻打蔡國,吳國君臣認為伐楚時機已到,於是以救蔡為名出兵伐楚。伍子胥與孫武商議之後,以奇襲的方式迅速挺進漢水東岸,之後則在柏舉以3萬兵力大敗楚軍20萬主力,進而攻佔楚都郢都,楚國差點因此滅國。

5、司馬穰苴,抵抗晉、燕軍隊。司馬穰苴又稱田穰苴,春秋末期齊國人,乃是春秋時期齊國的著名軍事家,相傳留有《司馬兵法》,被尊為武廟十哲之一。齊景公時期,晉國和燕國經常侵擾齊國邊境,令齊景公寢食難安,大夫晏嬰便向齊景公推薦了司馬穰苴,齊景公與其談論之後極為滿意,任命其為大將,領兵抗擊晉國和燕國軍隊。

除了以上幾位之外,春秋時期堪稱名將者還有管仲、百裡奚、蹇叔、叔孫敖、文種、荀林父、郤克、欒書、子玉、孟明視、養由基、範蠡、狄虒彌、叔梁紇、秦堇父等等。但正如前文所說,此時的名將與後世我們印象中的名將還是有較大差異的,他們更多體現在謀略方面。

戰國時期

到了戰國時期,隨著「禮樂」的全面崩壞,此時的戰爭已經完全脫離了「禮制」的束縛,因此這一時期的戰爭不僅極為頻繁,而且戰爭形勢更加多樣化,陰謀詭計層出不窮,使得將領的指揮藝術得到了更大的施展舞臺。

1、吳起:陰晉之戰。姜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人,乃是戰國初期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著有《吳子兵法》,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位列武廟十哲之一,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前389年,秦國出兵50萬攻打魏國西河郡,吳起則經魏武侯同意率領五萬名沒有立過功的士兵反擊秦軍,秦魏兩軍於陰晉大戰,因魏軍士氣高昂、將士用命,終於以五萬魏軍打敗五十萬秦軍,成功保住河西。

2、孫臏:圍魏救趙、圍魏救韓。孫臏是孫武的後代,因受龐涓迫害而身受臏刑,之後投奔齊國,成為戰國時齊國名將,曾輔佐田忌以「圍魏救趙、圍魏救韓」之計取得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著有《孫臏兵法》,位列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和宋武廟七十二將。我們來看看孫臏的成名戰「圍魏救趙」,趙國於前354年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魏國於是派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於次年向齊、楚兩國求救。齊王派田忌、孫臏率兵救援趙國,在孫臏的建議下,齊軍採取聲東擊西的策略,佯攻魏國平陵,主力卻直撲魏國都城大梁。魏國都城遇險,龐涓只得權力回救,結果在桂陵遭遇齊軍伏擊,龐涓慘遭戰敗。

3、白起:長平之戰。秦國白氏,名起,郿邑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戰國四大名江之首,位列武廟十哲。白起一生經典戰役極多,例如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陘城之戰等等,而其中尤以長平之戰最為著名。毫無疑問,白起是最善於打殲滅戰的名將,尤其善於捕捉戰機。長平之戰爆發之後,秦趙兩國先後換帥,秦國以白起取代王齕、趙國則以趙括換下廉頗,之後趙括率領趙軍發動全面進攻,因不知秦國換帥、增兵而中計,但卻被白起抓住機會截斷退路,最終聚殲於長平戰場,四十餘萬趙軍全軍覆沒。

4、匡章:五十天滅燕。陳姓,田氏,名章,戰國時期齊國名將,人稱章子或者匡子。匡章可以說是大家比較陌生的一名將領,但他卻是戰國時期唯一一位攻破函谷關的山東六國將領,而且更是創下了五十天滅國的輝煌戰績。齊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趁著燕國處於「子之之亂」中,匡章率兵十萬進攻燕國,結果五十天之內便攻破了燕國都城,燕王噲和子之全部被殺。燕國經此一戰遭受重創,直到燕昭王時期才有所恢復。

5、李牧:大破匈奴。嬴姓,李氏,名牧,趙國柏仁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也是戰國晚期東方六國最為傑出的將領,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李牧早期在趙國北部邊境抵禦匈奴,長期駐守代地雁門郡,早期李牧命令士兵只要匈奴入侵,便立馬退入營壘固守,使匈奴人誤認為李牧膽小怯戰。而力不則暗中準備了戰車一千三百輛,精選的戰馬一萬三千匹,敢於衝鋒陷陣的勇士五萬人,善射的士兵十萬人,之後以故意敗退、誘敵深入之計,誘使匈奴單于率領大軍殺來,結果被李牧率軍從兩翼包抄反擊,殺死匈奴十餘萬人馬,最終滅襜襤、敗東胡、降林胡,匈奴就此十餘年不敢南下。

除了以上五位之外,戰國時期的名將還有田忌、田單、晏嬰、樂毅、樂羊、樗裡疾、司馬錯、甘茂、王翦、田文、趙勝、趙奢、魏無忌、黃歇、蔡澤、廉頗、蒙恬等人。

相關焦點

  •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為何沒有三國時期的歷史更讓人感興趣?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為何沒有三國時期的歷史更讓人感興趣?三國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可謂我國歷史上最為動亂的階段。不過,描繪三國歷史的《三國演義》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是取材於春秋戰國歷史的《東周列國志》則沒有前者那麼高的知名度。
  •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都有哪些?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獲封為諸侯,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國。後秦穆公滅西戎十二國,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至秦王嬴政攻滅六國,統一諸夏,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皇朝。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輩出,主要有以下9位戰將:1、白起白起(?
  • 人物常識 | 春秋戰國時期十大名將
    中山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魏將樂羊後裔,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樂毅少年聰穎,喜好兵法,趙國曾有人舉薦他出來做官。到了武靈王在沙丘行宮被圍困餓死後,他就離開趙國到了魏國。公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
  • 盤點戰國時期七國各國最強名將
    盤點戰國時期七國各國最強名將戰國七雄之中,各個國家的第一名將分別是誰呢?
  • 歷史類春秋戰國時期小說推薦
    今天主推歷史類春秋/戰國時期(不排名次,春秋/戰國時期的經典小說都太少了,可能是這段時期太特殊,太璀璨,史料太少,以至於沒有一定的筆力駕馭不了這個時期,所以春秋和戰國混在一起寫了)1.履身是時,望蒹葭蒼蒼,秋水伊人何在,城隅桑林,靜女正踟躕,關關雎鳩,更有君子好逑——好男兒,夫復何求?大爭之世,天下正問鼎重,慶忌未死,天下又如何?
  • 日本戰國時代十大名將盤點:甲斐武田信玄名列第一,號稱「戰國第一...
    日本的歷史上也有一個類似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時期,在日本的史籍中,這個時期也被稱為「戰國時代」。只不過,日本戰國時代的時間比中國戰國時代可晚多了,相當於中國的明朝中後期。這個戰國時代從公元1467年的「應仁之亂」開始,到1615年大阪之戰后豐臣氏被消滅為止,只存在了148年。而在這一時期,日本也出現了一些風雲人物。
  • 春秋戰國時代專題史
    韓魏趙三家分晉 春秋末年,霸政局面近於尾聲,中國逐漸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即七雄競爭的戰國時代。本來春秋初年之大小諸侯國有一百數十個,後經不斷兼併,小國漸被消滅。戰國初期,大小國家只餘下二十來個,其中又以韓、趙、魏、楚、燕、齊、秦最為強大,號稱「戰國七雄」。燕、楚、秦是春秋舊國,韓、趙、魏則由瓜分晉國而形成,齊國之國名依舊但國君卻已易姓為田。「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正是由春秋進入戰國時,政治權力重心從諸侯下移到卿大夫的典型表現。 晉國本是春秋時代之強國,長期稱霸於中原。但至春秋末年,其政權逐漸操於卿大夫之手。
  • 盤點戰國時期四大名將排名
    ——鬼谷子 戰國時期,七雄紛爭,是一個烽火狼煙的時代,也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好戰。 那麼你知道戰國著名的將領有哪些嗎?今天小二為大家帶來了戰國四大名將排名。
  • 春秋戰國的各國戰神一覽
    盤點春秋戰國的各國戰神:1、秦國——白起;2、楚國——項燕;3、趙國——李牧;4、魏國——吳起;>5、燕國——樂毅;6、齊國——田單;春秋戰國時期,湧現出了很多名人武將,這其中不乏有很多出色的將領,而在這些人當中,最出色的猛將,應該只有白起!
  • 徵戰春秋,一統霸業!春秋戰國時代背景回合制策略新作《戰國時代...
    《戰國時代(Warring States)》是一款以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為背景的回合制策略模擬遊戲,大家都曾在歷史課本上讀過稱為戰國七雄的主要大國秦楚韓趙魏齊燕,他們各自為政且相互混戰,坐擁強勢國力的齊、晉、楚、越四國也各自四分天下
  • 春秋戰國時代玉器概述
    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春秋戰國時代的玉器工藝與當時的青銅工藝
  • 【歷史】盤點日本戰國時期十大名將
    曾用名:織田吉法師(幼年),織田信長(成年)   仮名:三郎,上總守,上總介   外號:第六天魔王(自封),尾張大うつけ(尾張大傻瓜)、赤鬼、雨將軍二、武田信玄,日本戰國時期名將。從四位下大膳大夫,信濃守護,甲斐守護,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原名武田晴信,法名信玄(德榮軒信玄簡稱),幼名勝千代,通稱太郎,清和源氏源義光之後,武田信虎嫡長子。
  • 墨家在春秋戰國時代是顯學,到了了漢以後怎麼失傳?
    春秋戰國是一個充滿硝煙的時期,也是一個充滿英雄、充滿學者大能的時期。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春秋戰國時就是一個文化上的「春滿園」時期。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子百家,百家爭鳴。雖然當時天下動亂,各地豪強諸侯爭亂紛爭不休,但不同部族,不同國家,不同的習俗,帶來的不僅是硝煙與兵戎的碰撞,這更是思想文化上的一段交流碰撞的鼎盛發展時期。後世難以統計在春秋時期具體產生了多少的思想流派,有多少的學者大能。只是知道,那是個文化盛景蓬勃發展的時代,一個讓人提起就會忍不住心生激蕩的時代。
  • 春秋戰國時期水戰規模不可小覷,伍子胥留下一本書,教你打水戰
    春秋戰國時期伍子胥教你怎麼打水戰中國古代戰爭被影視劇所大肆宣揚的一般是陸戰。一開始小規模械鬥,到後來就是規模擴大的車輪戰爭。春秋戰國時期,車馬甚囂塵上,場面大而壯麗。而這些史書的記載則說明,吳國人時代,吳越之地即存在了艦隊海軍。特別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更擅長的其實是水戰。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宏大,戰事頻繁。中原人口從夏、商、西周時代開始,逐漸的擴張,從原來的幾十萬人擴張到幾千萬人。
  • 越國是春秋五霸之一,為何在戰國時期沒有進入戰國七雄的行列?
    大家都知道在春秋五霸裡面雖然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越王勾踐也是被列入到其中,因為在春秋後期的時候,越王勾踐曾經滅掉了不可一世的吳國,在其他大國看起來實力也是相當的強大,所以將它列入到了春秋五霸之一。只不過到了戰國時期的時候,當時戰國七雄裡卻沒有越國的位置,這個讓人感覺到似乎有點詫異。
  • 春秋戰國時期的軍隊是怎樣的?永不磨滅的番號之戰國篇
    戰國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持續了254年,之前的春秋時期,戰爭很多時候更像是貴族之間的競技,老百姓被組織起來與其說是參加戰鬥,倒不如說是來觀摩的,順便客串一下啦啦隊。說得通俗點,春秋是這樣的:那時的大國也就這點出息,打仗也是點到為止。
  • 日本戰國時期十大名將:第一名險些一統天下
    日本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段類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時期,各地大名崛起,自立為王。都想通過武力徵服其他勢力最終統一全國。
  • 春秋戰國時期最強大的七個國家,最終全都被秦國打敗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滅亡,至此中國歷史進入春秋戰國時代,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據史書記載,在這一時期總共誕生了109個諸侯國,社會環境非常複雜多變,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時期,卻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非常活躍的時代。
  • 春秋戰國成語故事競猜:十道選擇題,五百多年歷史你能了解多少?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時期,這一時期跨度五百多年,不僅是諸侯爭霸從分裂到統一的過程,同時也是人才輩出、百家爭鳴和思想文化璀璨的時代;其它不說,後世的不少成語都和這一時期息息相關,今天就以春秋戰國成語故事競猜出十道選擇題,看看你對那段五百多年歷史能了解多少?
  • 春秋戰國很混亂?知足吧!看看被稱為「村長打架」的日本戰國時代
    中國古代有一段極為動蕩的歷史時期-春秋戰國,距離現在大約兩千多年。從春秋初期的140多個諸侯並立,到戰國初期的20多家,並出現了七個強國,並稱為戰國七雄。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混亂的一個時間段,最終秦始皇滅六國,終結了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