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幹部要鍛造硬核能力克服本領恐慌

2021-01-19 閃電新聞

今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等「七種能力」。這是繼去年3月和9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主講「第一課」後,再次語重心長地對領導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諄諄教誨。三堂「開班第一課」有何深意,新時代需要什麼樣的年輕幹部,怎樣才能提高「七種能力」?圍繞這些問題,本刊記者專訪了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副院長、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劉靖北。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兩年三次出席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相繼提出「加強理論修養」「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提素質強本領的要求,這其中有何深意?

劉靖北:我想這個問題可以從歷史和現實兩個角度來回答。從歷史角度看,重視幹部隊伍素質能力提升是我們黨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經驗。我們黨自成立起,就認識到黨的執政能力、幹部執政本領關乎黨的命運、國家命運、民族命運和人民福祉。我們黨能夠領導人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黨員幹部的過硬本領發揮了至為關鍵的作用。過硬本領並非與生俱來,更不是一勞永逸的。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形勢、不同發展階段都會對黨的執政能力和幹部執政本領提出不同要求,這就需要我們緊緊圍繞時代發展新內涵、新特點、新任務,在不同維度和層面著力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和幹部執政本領。

再從現實角度看,應對國際國內複雜形勢對幹部隊伍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從國內情況看,收官「十三五」挺進「十四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踏上新徵程,我國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這種情況下,如何守初心、擔使命,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關鍵看黨的執政能力強不強、幹部執政本領夠不夠。習近平總書記這次提出「七種能力」,為的是解決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執政本領「夠不夠」「行不行」「能不能」的重大問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夯實執政能力與工作本領根基。

記者:「七種能力」在黨員幹部中引起強烈反響。為什麼是這「七種能力」,您怎麼看?

劉靖北:欲幹事創業,必先析形勢、知不足。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愈加多樣、越發複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考」中,有些幹部暴露出比較明顯的本領恐慌、能力不足,引起黨中央高度重視。實際上,不只是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在面對更多新情況新問題時,部分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暴露出理論修養不足、鬥爭本領不強、理想信念不堅、調查研究不透、科學決策不夠、改革攻堅不深、應急處突不快、群眾工作不實、貫徹落實不力的問題,遭遇「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的尷尬境地。這實際反映出黨的執政能力存在短板,幹部執政本領尚存不足。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問題導向,從戰略高度精準把握當下幹部隊伍中不適應形勢變化的能力短板,系統提出「七種能力」,可以說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時代性。奮戰新時代、奮進新徵程,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必須抓緊鍛造硬核能力,努力克服本領恐慌。

記者:「七種能力」中,提高政治能力排在首位,這有著什麼樣的深刻內涵?

劉靖北: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開班式講話裡講得很清楚,政治能力在幹部幹好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中是第一位的。有了過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我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首先強調政治能力,體現出政治能力作為我們黨的根本能力,在黨的執政能力體系中具有先決性意義。政治能力主要體現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態度、政治原則等要求上。政治能力若不能在黨的執政能力體系中起到引領作用,會直接影響黨的整體執政能力提升。我想,這恰恰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提升政治能力的深意所在。

當前年輕幹部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缺乏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鍛鍊和艱苦環境的考驗,有的存在理想信念動搖、政治站位不高、政治方向模糊等政治能力不足問題,容易造成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出現偏差。因此,對年輕幹部的選拔培養,必須把好政治關,把政治能力作為第一能力來考量。

記者: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您認為對年輕幹部提出本領高強的要求,蘊含著哪些方面的具體內容?

劉靖北:新時代的年輕幹部必須具備能幹事、幹成事的真本領、硬功夫。一個是複合型幹部要成為主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性、系統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對黨的執政能力、黨員幹部執政本領提出更多內涵性、綜合性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員幹部要「有針對性地學習掌握做好領導工作、履行崗位職責所必備的各種知識,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為行家裡手、內行領導」。又博又專、底蘊深厚是複合型幹部的主要特徵,他們在幹事創業過程中,能自覺將自身多維度的能力本領應用於工作實踐,形成同向發力的綜合效應。複合型幹部因其多維度的工作能力和本領,更能適應形勢不斷變化的實際需要,成為我們黨加強自身隊伍建設的重要努力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七種能力」,正是新時代複合型幹部隊伍建設的「衝鋒號」,為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能力鍛造提供了科學指引。

另一個是實踐導向要成為關鍵。黨的執政能力和幹部執政本領「夠不夠」「行不行」「能不能」,最終要通過實踐進行檢驗。黨的執政能力體系建設,最終統歸於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提高「七種能力」,目的是提高黨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發展要求的綜合能力。這種綜合執政能力建構,往往與黨員幹部政治素養和業務素養培育緊密聯繫在一起。從這個意義上講,「七種能力」提升過程是政治素養和業務素養的培育過程。政治素養是修身之本,業務素養是成事之要,二者在實踐中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共同構成黨員幹部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才幹。

記者:關於年輕幹部該如何更好地提升「七種能力」,克服本領恐慌,您有哪些建議?

劉靖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認識好、解決好各種問題,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強我們自己的本領。年輕幹部作為奮進「十四五」的中堅力量,應在以下幾方面狠下功夫。

提升學習能力。形勢在變化,知識在更新,學習能力不行,終究會被時代淘汰。學習的過程即是思想淬鍊的過程。年輕幹部要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繫實際學,既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還要學習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尤其要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要抓住重點學,又要拓寬領域學,更要帶著問題學,做到學進心裡、學到實處、學以致用、學用相長,達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錘鍊黨性修養。黨性強不強,關鍵看在理想信念、政治方向、紀律規矩等重大問題上做得怎麼樣。年輕幹部要自覺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對黨忠誠,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尤其在涉及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根本問題上,要信念堅、政治強、作風硬。

積極投身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年輕幹部要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踐,在實踐中闖難關、涉險灘,戰風險、化危機,察實情、通民情,想問題、作決策,促改革、謀發展,讓實踐成為學知識、長見識、練本事、增才幹的可靠途徑。年輕幹部要在調查研究、科學決策、改革攻堅、應急處突、群眾工作等具體實踐中堅韌不拔、埋頭苦幹,成為攻堅克難的實幹家,決不能做理論的「空談客」。

增長專業才幹。年輕幹部埋頭幹事創業,缺少專業化本領不行。專業化本領要求年輕幹部既要懂經濟又要懂政治、既要懂業務又要懂黨務、既要懂專業又要懂管理。年輕幹部應重點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市場經濟發展、民主政治健全、社會文化繁榮、社會治理創新、生態文明建設等重點領域的重大問題,不斷豐富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錘鍊專業作風、培育專業精神,增強專業領域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讓整體工作更富時代性、規律性和創造性。

(記者 白廣磊 王暢穎;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

相關焦點

  • 新華網評:克服「本領恐慌」 塑造「七種能力」
    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面對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我們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副院長劉靖北詳解:新時代需要什麼樣的年輕幹部
    (原標題:年輕幹部要鍛造硬核能力克服本領恐慌——專訪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副院長劉靖北)今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等「七種能力」。
  • 提升新時代執政本領,克服「本領恐慌 」
    我們黨領導13億多中國人民逐步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僅要政治過硬,還要本領高強。但是當前,黨的幹部隊伍還存在能力不足、「本領恐慌」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與今天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要求相比,我們的本領有適應的一面,也有不適應的一面。特別是隨著形勢和任務不斷發展,我們適應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適應的一面正在上升。
  • 淺談「本領恐慌」與能力提升
    本領恐慌主要是指受自身能力素質及環境等因素影響,不能及時有效完成相關工作或任務,進而產生危機感和憂患意識,體現在思想上有束縛、視野上有局限、能力上有短板、知識上有弱項、經驗上有不足、作風上有缺陷等。本領恐慌有以下幾方面表現:一是理論不能結合實際。
  • 連凱莘:年輕幹部要用好「蓄能」之道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幹部,要像蓄電池一樣做到及時儲存潛能、靈活積聚動能、科學賦好勢能,按下為基層發展貢獻一己之力的「快捷鍵」。有「儲能」之心,以超前思維挖掘「蓄」的潛能。蓄滿志氣,在正心明道上下功夫。「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 黨建評:年輕幹部要在奮鬥中爭創「第一等工作」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指引年輕幹部健康成長的思想,年輕幹部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知信行合一、學思用貫通。
  • 切實提高年輕幹部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從加強理論修養、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不斷修煉自我、主動擔當作為,到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再到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七種能力」,三篇重要講話前後貫通、層層遞進,登高望遠、前瞻未來,既是對年輕幹部成長的關懷期許,更是新時代年輕幹部成長成才的行動指南,為年輕幹部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指明了努力方向。
  • 「官場鏡鑑」年輕幹部成長要解鎖七種能力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面對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我們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 王璇:年輕幹部如何摘掉有學歷缺能力的帽子
    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我們正處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年輕幹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擔,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經風雨、見世面,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不使命。年輕幹部普遍存在「有學歷缺能力、有經歷缺實踐」的問題。那如何摘掉這一帽子呢?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關鍵。
  • 楊崗:常懷「本領恐慌」之心
    面對從「白衣少年」到「基層幹部」的角色轉變,從「校園」到「田園」的環境轉變,剛走出「象牙塔」的你們難免會產生「本領恐慌」,如何快速適應轉變,完成從「書卷氣」到「泥土香」的成長蛻變?恰逢一年之際,作為上屆師兄,也是去年的「你們」,所思所想,湧上心頭,撰寫此文,與君共勉。以「不畏浮雲遮望眼」之眼看透「本領恐慌」本質。
  • 張文:年輕幹部淬鍊硬戰力「四重奏」
    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七種能力」,進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七種能力」不會天生具備,不會自然「附體」,不會一勞永逸,年輕幹部要彈好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四重奏」,立德增才、淬鍊戰力,更好地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和使命。
  • 提高「七種能力」,練出優秀技能!洪山書記向年輕幹部傳達了一個...
    要用心對待每一天,認真幹好每件事,踏實走好每一步,激情工作、朝氣蓬勃,用有效的舉措、不懈的奮鬥,去書寫自己的歷史、創造事業的輝煌、展示人生的風採。◆年輕幹部要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履職,克服浮躁心理,克服急功近利,靜下心、沉住氣,把人生的每一步都踩實走穩。
  • 「能擔當」是一種本領——三論黨員幹部要敢於擔當
    真本領是幹事的基礎、成事的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不僅要有擔當的寬肩膀,還得有成事的真本領。」倘若水平不夠、本領不高、能力不過硬,決心再大,鬥志再高,也難幹成事。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軟肩膀擔不起硬任務」。
  • 年輕幹部要提高幹事創業能力水平 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新使命
    11月15日,全市科級年輕幹部能力提升研修班在市委黨校開班。通遼市委書記馮玉臻出席開班儀式並講話,強調年輕幹部要系統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全面提升黨性修養和理論素養,切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提高幹事創業的能力水平,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新使命。
  • 許小剛:年輕幹部成長要「善問」
    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年輕幹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擔,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錘鍊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不辱使命。
  • 人民論壇網評 | 年輕幹部要敢於跳出「舒適圈」
    不畏艱難險阻,就要敢於打破「舒適圈」,到最艱苦的基層錘鍊本領、淬鍊成鋼,在距離人民群眾最近的地方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做好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接班人。不畏艱險,方能迎難而上「解難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幹部離群眾最近,群眾看我們黨,首先就看基層幹部。基層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是距離人民群眾最近的地方,也是各種問題和矛盾最為複雜、尖銳的地方。
  • 練就過硬本領 不負時代召喚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應對當前複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幹部成長的必然要求。在幹部幹好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過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年輕幹部的政治能力,應在意志忠誠、能力過硬、擔當實幹三個方面狠下功夫,推動年輕幹部政治能力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初心不改、在學習中緊跟黨走,忠誠不二。
  • 寧波鎮海培養年輕幹部「七種能力」有實招、硬招
    圖集年輕幹部如何在知重負重、攻堅克難中壯筋骨、長才幹?年輕幹部面臨不同的問題、局面,能否起而行之、勇挑重擔?近日,寧波市鎮海區優秀年輕幹部培訓班課題調研答辯會暨結業儀式上,來自鎮海各機關事業單位的40名年輕幹部用實際成果給出了堅定的答案。
  • 大連銀保監局實施年輕幹部「七種能力」建設工程
    本網記者李南妮 通訊員石黎 田寧 「要以政治定力為根基,不忘初心提高政治修養,以七種能力為方向,馳而不息提升綜合素質......」12月11日下午,剛剛到任不久的大連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金利佳同志與全局40歲以下青年員工親切座談,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對監管能力提出的新挑戰,向年輕幹部發出號召和動員令,希望大家高度重視七種能力建設
  • 青平:年輕幹部培養三個「度」 增強幹事創業的底氣
    年輕幹部要想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就必須敢於放下頭頂的光環和「偶像包袱」,常懷「空杯心態」, 博學篤行,甘當「小學生」,多向書本學,常向身邊的領導、同事請教,拜社會和群眾為師,善於思考和總結,主動作為、苦練內功、砥礪成長,這就要求把好以下三個「度」,增強幹事創業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