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錘定音,2021年起拆遷戶將不復存在?兩類人的麻煩來了

2020-12-27 新業財經

提到「房子」,每個人持有的態度都不同。對於手上有房的人來說,買房就等於投資,而且也把房子當作是一筆財富,只要有點「閒錢」就想著買房,但是對於沒房的人來說,買房就像一塊大石頭,讓自己倍感壓力。

的確,我國房地產雖然起步得比較晚,但是發展卻十分迅速。據了解,今年前3個季度,我國商品住房的均價就達到了9988元,離「萬元大關」近在咫尺。不過從單月統計來看,我國新房的價格已經「破萬」。今年的6月-9月,我國新房均價分別為10113元、10263元、10539元、10191元。

房價的高漲讓很多想要買房的人都感覺「遙不可及」,尤其是很多年輕人可能打拼十幾年都沒辦法買得上一套房。

不過隨著國家對於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房價並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上漲,另外還提出「房住不炒」政策,也讓很多買房的人更加理性。於是房地產市場漸漸平穩,這也是很多剛需十分樂意的,但與此同時,還有一類群體在為房價而感到煩惱。

這類群體就是「拆遷戶」。在我們的印象中,「拆」字就等於是「一夜暴富」。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拆遷戶」的確能讓人生實現巨大的逆襲。

比如此前深圳著名的城中村白石洲重建,其中就有一個村民的拆遷面積達到了1200平方米,按照1:1.03的補償標準,這位村民拆遷後將獲得回遷房15套,其中包括7套公寓。

對於深圳6、7萬的房價來說,其房產價值也是相當客觀的,而且除去自住房,其他的房子可以用來出租,僅是每個月收的租金就能讓自己的生活衣食無憂了。

於是很多人都對「拆遷戶」投去了羨慕的眼光,他們認為,不管學歷多高、收入多高,有時還不如一個「拆」字來得實在。而且還表示這種「一夜暴富」、「躺贏」的模式,對於一些腳踏實地打拼的人來說有點不太公平。

不過這種情況似乎已經發生了「反轉」,國家已出政策,國家的新政策已經出臺。「十三五」曾提出,現有的城中村、城鎮棚戶區和危房改造基本到2020年完成。而且住建部此前也在會議中提出,2020年要嚴格把控棚改的範圍和標準。

意思就是說,大面積範圍的棚改拆遷宣布結束,不過並不排除未來還有極少數「特殊」的棚改拆遷。也就是說,從2021年起,大面積地拆遷將全面消失,而一些「拆二代」也會不復存在。

那麼可能有人會問,如果之後還有老舊房,該怎麼辦?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提出,城市的存量住房改造提升需要加強,另外還要做好對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而且住建部也曾表示,未來改造中也要儘量避免大拆大建、一拆了之的情況。

所以,對於之後產生的老舊房,主要的處理方式就是改造升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修訂後的《土地管理法》中還明確表示,很多處於閒置狀態的集體土地可以通過租賃、持股等方式流入市場。

這種土地可以直接通過出租房或者社會保障房等方式讓剛需們有居住之所,而不會用於商品房的建設,從而讓「房住不炒」的政策得到更好的實施。

不過這些政策出臺之後,也就代表著兩類人的「麻煩」來了。其中一類人是買了「老破小」等待拆遷的人,如今棚改退出舞臺,通過拆遷實現「一夜暴富」的夢也隨之破滅,另一類人就是炒房客,受到棚改退出的影響,房價會逐漸處於平穩的狀態,對於他們來說或將虧損。

總的來說,棚改被舊改所代替雖然對這兩類人來說不算是好消息,但是利大於弊,對一些剛需一族來說,會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實現「人挑房子」而不是「房子挑人」。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明年起將不會再有「拆二代」?國家2項新政,兩類人或將有麻煩!
    但隨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深度調控,「房住不炒」的觀念深入人心,購房者變得越來越理性,房價逐漸趨向於穩定,房地產市場發展越來越平穩化。房價的逐漸穩定,對於剛需者來說是好事,讓他們不用太過於著急湊錢買房,但對於一類人來說卻產生了麻煩!這種人就是「拆二代」。
  • 拆遷將「退出」?國家一錘定音,2021年起老房子按新規辦
    像之前深圳白石洲的一塊城中村地區拆遷,一次性誕生了上千名億萬富翁,這樣的「運氣」相信也是讓不少人十分的羨慕。但是,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和建設理念的不斷成熟,國家也對老房子出臺了新規,明確表示拆遷將要「退出」。我國「十三五」規劃就明確提出了在2020年城鎮中的棚戶區、城中村以及危房都要改造完成。
  • 拆遷戶要「消失」了?國家一錘定音,2021年起老房子全按新規處理
    每個人都希望「拆遷」這等好事可以落到自己的頭上,畢竟因為拆遷實現「一夜暴富」的人也不在少數。而我國的拆遷史事實上從1991年就開始了,當時,國內的房地產市場還沒有實現商業化,國家還實行住房分配。到了,1995年國家又出臺了《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出臺,繼續規範拆遷行為。
  • 國家一錘定音!「拆二代」將退出歷史舞臺,這兩類人不高興了!
    從明年開始,拆遷戶可能會完全消失。 一是棚改規模越來越小,「上限」已降至500萬套。貨幣化安置比例越來越低。 根據2018年7月我國農村棚戶區改造和安置的情況,政府決定在2018年7月逐步推進棚戶區改造。2019年,此類單位數量大幅下降,全國約315萬個。與2018年相比,這類住宅的總量差異明顯,三四線房價也止跌回升。
  • 曹德旺又說對了,國家一錘定音,3個消息傳來,兩類人可能有麻煩
    曹德旺又說對了,國家一錘定音,3個消息傳來,兩類人可能有麻煩! 孫宏斌說服大家不要「閉眼」買房,而「玻璃王」曹德旺卻說服所有人賣掉多餘的房子,否則,他不僅會面臨不被出售的風險,而且還要交管理費。
  • 國家一錘定音!兩政策落地,2021年起,老房子全部按新規處理
    早在1991年,我國就頒布了第一部拆遷管理條例,即《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當時,房地產市場尚未商品化,國家仍採取住房分配。1995年頒布了《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繼續規範拆遷行為。真正明確拆遷辦法的辦法是2001年版《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在這次修訂的條例中,明確了被拆遷人應當得到補償安置,他們有權選擇補償方式。但由於權力仍掌握在拆遷人手中,強拆的案例屢見不鮮。
  • 2021年起,別再做「拆遷夢」!國家一錘定音,3.9萬個小區不拆了
    2021年起,別再做「拆遷夢」!中央發聲,20年老房子將這樣處理。三四線城市突破萬元房價是太離譜,根據21世紀財經報報導,四川、河南、貴州、安徽等省份「貧困縣」在短短3年時間,房價漲幅達到200%-300%,然而這些地方中許多家庭年收入還不足十萬。
  • 國家一錘定音,樓市釋放3大「信號」,2021年房價「走向」將如何
    在過去的10年或20年裡,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繁榮,房子也被部分人賦予了投資屬性,價格一路走高,很多剛需也只能「望塵莫及」。 然而,經過近兩年的嚴格調控,情況似乎發生了變化。
  • 2021年起,國家將施行「新規」,這三類人有「福」了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而這也是我國該數據首次突破3萬元大關,所以說賺錢不管是在以前,還是在現在或者未來,都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拆遷」可以使人暴富,用這麼一句話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那就是「拆字一噴,立提大奔」,可見拆遷的造富能力也是非常強的,但想要成為拆遷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起碼你也要有一套老房子,而且還要看國家政策。
  • 轉告家人:2021年「拆遷戶」將全面退出?新政出臺,老房子
    在前幾年,很多人做夢都想成為「拆二代」,只要是自己家的房子在規劃改造範圍內,就能拿到巨額的拆遷款,一夜暴富。2021年「拆遷戶」將全面退出?新政出臺,老房子全都這樣辦理!如果取消貨幣化的移民安置,將不再有龐大的拆遷資金。實際上,在2019年,棚屋改革已接近完成。該國已經大規模減少了棚屋改革的次數,具有嚴重安全隱患,功能不完善和配套設施不完善的房屋已基本拆除。
  • 停止「棚改」,明年起20年老房子按「新規」辦,兩類人迎來好消息
    根據易居中國的對全國50城的房價收入比做出的調查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們國家平均房價收入比是13.3年。而現如今在很多三四線小城市裡,房價收入比這還高。由於2014年開始房企的庫存居高不下,國家也推出了去庫存的政策。因此在接下來的棚改拆遷過程中,就開始減少賠償拆遷戶的安置房,甚至開始不賠償房子,轉而用現金代替房子。這樣不但減少了安置房的建設,還可以促進這些拆遷的業主去買新房,減少樓市庫存。可以說「棚改貨幣化安置」在當時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方案。
  • 2021年,國家新政策:再無「拆遷戶」,改造計劃正式啟動
    回首過去,國家的解決方案無疑是拆遷。因此,出現了一些「暴發戶」。據媒體報導,在西安某村拆遷中,每戶平均可分到500-800平方米。按照當地的房價計算,分配給房地產的家庭可以獲得上千萬的資產。但恐怕這種情況會結束的。從明年開始,也就是2021年,搬遷戶可能會完全消失。根據十三五規劃會議,到2020年,中國將基本完成現有的城市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 2021年起老房子按新規辦,這三類人或將麻煩了
    根據國家最新公布的信息顯示,2020年將是「棚改」拆遷的「收官之年」,2018-2020年所提出1500萬套的棚改任務,自2019年末時,住建局就公布了超額完成289萬套。
  • 國家一錘定音,明年起,20年的老房子又「吃香」了
    國家一錘定音,明年起,老房子將停止「棚改」叫停「棚改」的呼聲由來已久,事實上從2018年起,國家就在籌劃「停止棚改」:2018年,國開行收回了地方的棚改審批權限;2019年,國家出臺文件明確要求,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棚改目標。
  • 2021年起,個稅有新變化!這兩類人到手工資會變多!
    採用本公告規定的新預扣預繳方法後,小張自1月份起即可直接扣除全年累計減除費用6萬元而無需預繳稅款,年度終了也就不用辦理彙算清繳。【例】小周為A單位員工,2020年1-12月在A單位取得工資薪金50000元,單位為其辦理了2020年1-12月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明細申報。2021年,A單位每月給其發放工資8000元、個人按國家標準繳付「三險一金」2000元。
  • 2020年要不要買房?國家智囊「7字」直言,這兩類人或有麻煩
    本文來源:久富財經,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原文:未來5年,買房與不買房的區別有多大?國家智囊「7字」直言房子作為居住之所,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其是安居樂業的一種體現,不少人都希望能有一套房子。不過,在談及2020年要不要買房這一話題時,很多人在充滿期待的同時卻有幾分無奈。
  • 拆遷戶「最擔心」的事發生:國家出臺新政,重新定義「棚改政策」
    自1998年商品房改革開始,國內的房地產業似乎一直都沒有過「下坡路」,高房價在不斷飆升的快車道一去不回頭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比起經濟發展帶給老百姓的收入而言,我們的房價幾乎以工薪10倍的幅度「遙遙領先」,國內樓市僅用了20年就走完了發達國家幾十年發展的房地產之路。
  • 萬州這兩類人注意!到手工資要漲了!
    舉例來說,2020年1月起就固定在一家單位上班且全年工資收入不足6萬元的小張,假設他在2021年1月從單位領取1萬元工資,2—12月每月領取4000元工資,全年工資為5.4萬元。在不考慮「三險一金」等各項扣除情況下,按原來的方法,小張1月因為收入超過5000元,需預繳個稅150元,其他月份無需預繳個稅;全年算帳,因其年收入不足6萬元,通過彙算清繳可退稅150元。
  • 「今日資訊」2021年起,個稅有新變化!這兩類人到手工資會變多!
    2021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新方法施行兩類納稅人受影響快看看有你嗎?12月4日,國家稅務總局網站發布《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下文簡稱《公告》)。優化後的預扣預繳方法是什麼?
  • 注意了:2021年起,個人所得稅扣繳將發生改變,事關工資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以及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簡稱個稅。自1980年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建立開始,受到國家經濟發展、國民收入變化以及通貨膨脹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個稅法已經經歷了多次修改調整。每次個稅的調整,都牽動著千萬工薪階層的心,現又出現新的改變,快來一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