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房子」,每個人持有的態度都不同。對於手上有房的人來說,買房就等於投資,而且也把房子當作是一筆財富,只要有點「閒錢」就想著買房,但是對於沒房的人來說,買房就像一塊大石頭,讓自己倍感壓力。
的確,我國房地產雖然起步得比較晚,但是發展卻十分迅速。據了解,今年前3個季度,我國商品住房的均價就達到了9988元,離「萬元大關」近在咫尺。不過從單月統計來看,我國新房的價格已經「破萬」。今年的6月-9月,我國新房均價分別為10113元、10263元、10539元、10191元。
房價的高漲讓很多想要買房的人都感覺「遙不可及」,尤其是很多年輕人可能打拼十幾年都沒辦法買得上一套房。
不過隨著國家對於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房價並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上漲,另外還提出「房住不炒」政策,也讓很多買房的人更加理性。於是房地產市場漸漸平穩,這也是很多剛需十分樂意的,但與此同時,還有一類群體在為房價而感到煩惱。
這類群體就是「拆遷戶」。在我們的印象中,「拆」字就等於是「一夜暴富」。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拆遷戶」的確能讓人生實現巨大的逆襲。
比如此前深圳著名的城中村白石洲重建,其中就有一個村民的拆遷面積達到了1200平方米,按照1:1.03的補償標準,這位村民拆遷後將獲得回遷房15套,其中包括7套公寓。
對於深圳6、7萬的房價來說,其房產價值也是相當客觀的,而且除去自住房,其他的房子可以用來出租,僅是每個月收的租金就能讓自己的生活衣食無憂了。
於是很多人都對「拆遷戶」投去了羨慕的眼光,他們認為,不管學歷多高、收入多高,有時還不如一個「拆」字來得實在。而且還表示這種「一夜暴富」、「躺贏」的模式,對於一些腳踏實地打拼的人來說有點不太公平。
不過這種情況似乎已經發生了「反轉」,國家已出政策,國家的新政策已經出臺。「十三五」曾提出,現有的城中村、城鎮棚戶區和危房改造基本到2020年完成。而且住建部此前也在會議中提出,2020年要嚴格把控棚改的範圍和標準。
意思就是說,大面積範圍的棚改拆遷宣布結束,不過並不排除未來還有極少數「特殊」的棚改拆遷。也就是說,從2021年起,大面積地拆遷將全面消失,而一些「拆二代」也會不復存在。
那麼可能有人會問,如果之後還有老舊房,該怎麼辦?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提出,城市的存量住房改造提升需要加強,另外還要做好對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而且住建部也曾表示,未來改造中也要儘量避免大拆大建、一拆了之的情況。
所以,對於之後產生的老舊房,主要的處理方式就是改造升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修訂後的《土地管理法》中還明確表示,很多處於閒置狀態的集體土地可以通過租賃、持股等方式流入市場。
這種土地可以直接通過出租房或者社會保障房等方式讓剛需們有居住之所,而不會用於商品房的建設,從而讓「房住不炒」的政策得到更好的實施。
不過這些政策出臺之後,也就代表著兩類人的「麻煩」來了。其中一類人是買了「老破小」等待拆遷的人,如今棚改退出舞臺,通過拆遷實現「一夜暴富」的夢也隨之破滅,另一類人就是炒房客,受到棚改退出的影響,房價會逐漸處於平穩的狀態,對於他們來說或將虧損。
總的來說,棚改被舊改所代替雖然對這兩類人來說不算是好消息,但是利大於弊,對一些剛需一族來說,會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實現「人挑房子」而不是「房子挑人」。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