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再生籃球場在天津市市政工程學校亮相。
天津北方網訊:廢舊的輪胎可以做什麼?昨天上午,天津市市政工程學校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禮物」。「聽說這個籃球場是用4000條廢舊單車輪胎建成的,太不可思議了。」天津市市政工程學校市政工程施工專業職二學生張宏泰和同學們進行了首次體驗後告訴記者,這個籃球場看起來不僅炫酷,而且使用感受舒適,「原來的籃球場是水泥地,挺滑的,下雨天很容易崴腳,或者出現一些起跳時的小傷害,現在的新場地非常有彈性,落地更穩,衝擊感也不再突兀。」
近年來,隨著綠色生態環保觀念深入人心,如何讓共享經濟衍生產品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成為本市職能部門與相關企業創新的方向。在天津交通運輸委的牽頭下,由美團捐贈的「共享單車變球場」公益項目實現了「變廢為寶」。
「這是我們在全國無償捐贈的第五個項目,也是在津落地的首個環保再生球場。」據美團交通戰略合作部總經理周亞介紹,此次捐贈的籃球場是通過回收改造在津運營的4000多條共享單車、電單車輪胎的再生材料,經過無害化處理後建設而成,各項指標不僅符合國家標準,而且做到了美觀、安全、耐用。「我們在津運營3年,目前正值首批老舊單車回收報廢階段,『共享單車變球場』項目旨在探索共享單車行業循環經濟新模式,目前已實現廢舊單車100%回收再生。」周亞說。
市交通運輸委副主任劉道剛說,這次利用高新技術將廢舊輪胎變身體育器材既是一次嘗試,也是一項創新。「我們將把這項技術推廣到交通各個領域,並以此為契機開展其他一些環保或延伸性活動,將智慧交通、綠色交通舉措加以實體化,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劉道剛告訴記者。(津雲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