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所記載的「扶桑」其實並非日本,而是「墨西哥」,或者說拉美的瑪雅文化!
《山海經》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山經"主要記載上古時期的山行地貌,珍奇異獸。第二部分"海經"記錄了海內海外的國家與人文,在《山海經·海外南經》所書:"海外自西南陬至東南陬"譯為:"海外從西南角到東南角的國家地區" 。由此可見《山海經》一書中的世界觀並非僅限於亞洲,而將整個世界劃分為"海內、海外"兩大部分的,這對下文是一個很重要的論點。
【距離論】保守派學者們普遍認為,已中國古代人類的文明(4000年前)是無法到達位或是了解位於中美洲的墨西哥的,反而日本因為距離中國較近,而被學者們認定"扶桑"就是日本,筆者無意嘲笑學者們的"目光短淺",但大多數人的的確確低估了古人的眼界與智慧,我們不能通過國界的"距離"去否定真實的歷史,"扶桑國"確實是"墨西哥"而非日本。
【國旗論】首先,中國古代將日本成為"倭國"並非"扶桑"。其次,"扶桑"在古語中意為"東方極遠處或太陽出來的地方",日本因為"膏藥旗"(太陽旗)而被大多數人誤認為是日本就是"扶桑"其實日本的"膏藥旗"是在701年才出現的,而《山海經》早於"膏藥旗"幾千年,自然不會是古中國所描述的扶桑,更不是"太陽升起的地方"。
【扶桑樹與三星堆】扶桑樹代表了人類對太陽以及時間的崇拜,古人通過觀測太陽照射扶桑樹的光影得出了"十天幹"的結論,即:"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扶桑證明了中國古人對宇宙與天象的探究,在四川省廣漢市出土三星堆遺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棵"約3.85米的青銅扶桑樹,扶桑樹的十個"樹枝"上都站著一隻青銅鳥,這也側面印證了古人提出的"天有十日"的論證,
【三星堆與瑪雅遺址】瑪雅遺址來源於墨西哥,是與中國三星堆遺址、古埃遺址及齊名的人類三大古代遺蹟。三星堆遺址與瑪雅遺址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專家通過對比兩者出土的文物,發現了兩者之間有大量擁有相似的圖騰,並且同樣崇拜太陽,最讓人驚訝的是,瑪雅文化圖騰中竟然出現了三星堆出土的"扶桑樹"!兩種橫跨亞美大陸的文明,居然出現了百分之八十相似的"扶桑樹",這直接說明了兩者之間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的,並且根據古籍記載,墨西哥瑪雅人的首領稱"Dui--Lu,在《梁書·扶桑傳》
中將扶桑國的大小君主稱之為"對盧",這難道還不能說明"扶桑"就是墨西哥嗎?
【結論】資料證明《山海經》中記載的扶桑樹,其實是美洲特產的冷杉樹,而且《山海經》中描述的扶桑國所擁有的諸多珍稀異獸,在瑪雅文化中都能找到對應的文物和圖騰,另外在《梁書》中扶桑國與墨西哥瑪雅文明之間有著極高的相似成度,反觀日本只不過是一個只會偷竊文明的國度,不可能是《山海經》與《梁書》中記載的在4000年前就有著高度文化和秩序的"扶桑國"。
墨西哥與瑪雅文化才是真正的"東方之極,太陽初升"的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