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關鍵詞|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主義為何在美國興起?

2020-12-16 澎湃新聞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這「四史」,是黨員幹部的一門必修課。繼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首度開設「政治關鍵詞」專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到來之際二度推出「政治關鍵詞」專欄後,澎湃新聞繼續與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政治學會聯合開啟「四史」關鍵詞。

今天刊發「四史」關鍵詞第36篇,關鍵詞是麥卡錫主義。

麥卡錫主義是什麼東西

2020年5月29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美國政府正考慮取消數千名中國研究生的籤證——因為美方懷疑其中有中國間諜竊取美國科技情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美國的做法「暴露出美國內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冷戰零和思維。人們不禁要問,是不是美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主義』正在回潮?」

「麥卡錫主義」一詞,最早見於1950年3月美國《華盛頓郵報》上的一幅漫畫,漫畫家用它指代毫無根據的誹謗和中傷。歷史學家也採用了「麥卡錫主義」一詞,用它指代1950-1954年間,美國社會中一股極端反共、反民主的政治潮流——以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為代表,毫無根據地指控和調查「政府中的共產黨人」。

麥卡錫

麥卡錫主義為何興起

麥卡錫主義與美國的政治文化似乎是相悖的,它在美國興起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

第一,二戰結束後,美國政府的冷戰政策為麥卡錫主義興起創造了政治氣候。二戰後,沒有了共同的敵人,美蘇不再是盟友。美國把蘇聯作為戰後爭奪世界霸權的主要對手,轉向冷戰政策:遏制蘇聯、反對共產主義、建立美國霸權。冷戰政策形成的標誌是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出臺。為了推行冷戰政策,杜魯門政府在國內大力進行反共宣傳,製造「共產主義威脅」的輿論。

第二,美國兩黨反共競賽使麥卡錫主義應運而興。戰後初期,美國的黨派鬥爭十分激烈,其激烈程度在美國歷史上都頗為罕見。由於當時國際、國內形勢,「反共產主義」成為美國黨派鬥爭的主要議題,共和黨與民主黨展開了反共競賽。

第三,麥卡錫本人的特殊品質對麥卡錫主義的興起起了重要作用。麥卡錫作為一個政客,有2個重要原因:(1)善於把握時機,進行政治投機:他早年曾參加民主黨,後來轉投共和黨成為國會參議員;二戰後他敏銳地把握住了美國的冷戰政策走向,並很快藉助韓戰之「東風」扶搖直上。(2)無道德底線,善於製造謊言。麥卡錫是一個品質極其惡劣的政客,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有天才的煽動家」。

麥卡錫的「成功」之路

1946年,麥卡錫作為共和黨候選人,當選為美國參議員,同時也是一位政治皮條客。1947-1949年間,他幫助百事可樂公司和一些房地產商穿針引線,賄賂政界高官;1949年,他為德國納粹戰犯辯護。這些劣跡被媒體揭露出來,1949年,在華盛頓的記者中進行的一次民調顯示:麥卡錫被認為是最糟糕的參議員。

1950年來臨,麥卡錫對自己的政治前途感到擔憂,他迫切需要一個吸引選民的政治議題,來改變現狀。經過一番策劃,他確定的議題是:「政府裡有共產黨」。

1950年2月9日,麥卡錫發表演說稱:美國國務院裡有一個共產黨的間諜網,他手上已經掌握了一個205人的名單——為什麼我們的政府這樣軟弱無力,「並不是因為我們唯一強大的敵人派人侵入了我們的海岸,而是因為這些人的賣國行為。」其實,這份名單純屬虛構,無論在他生前還是死後,都沒有拿出什麼名單,而且他提供的名單的數字總是在變化。

反共講話發表後,麥卡錫突然成了新聞人物。美國政治壇中一直存在著支持蔣介石的政治集團,首先給予麥卡錫大力支持;其他反共勢力也陸續給麥卡錫提供資金;隨著麥卡錫影響的擴大,共和黨人發現麥卡錫是一件有力的武器,於是全力支持他,在黨派鬥爭中打擊民主黨。

麥卡錫首先選擇的攻擊對象是謝偉思等一批亞洲問題專家。謝偉思不是共產黨人,甚至不是共產黨的同情者,他只是一名美國職業外交官。二戰期間,為了救助美軍飛行員,謝偉思等人提議與中國共產黨建立聯繫。1944年,謝偉思曾作為美軍觀察組代表在延安生活將近3個月,與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有過深入交談。謝偉思根據自己的觀察,認為:戰後蔣介石會發動內戰,而內戰的結果一定是中共獲勝,因此建議美國和中共建立建設性的關係。1950年3月8日至6月28日,美國參議院成立小組委員會,就麥卡錫的指控舉行聽證會。聽證會的結果是:麥卡錫的指控不成立,但麥卡錫仍然成了贏家——通過聽證會,麥卡錫擴大了影響,到聽證會結束時,麥卡錫已從一個平庸的低年資參議員一躍成為全國聞名的反共鬥士。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無疑成為麥卡錫「成功」的至關重要的因素。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節節敗退,麥卡錫利用國內輿論,對杜魯門民主黨政府的指控迅速升級。1950年下半年,正逢國會中期選舉,麥卡錫週遊全國,在15個州作了30次演講:他攻擊羅斯福在雅爾達會議上「把中國和波蘭出賣給共產黨俄國並且為韓戰設置了舞臺」;他攻擊杜魯門政府在戰後「執行了一個有利於國際共產主義而不利於美國的外交政策」;總而言之,羅斯福和杜魯門執政的20年是「叛賣的20年」。羅斯福和杜魯門都是民主黨人,在1952年的大選中,共和黨和民主黨的爭奪十分激烈。麥卡錫大肆攻擊民主黨人,為共和黨選舉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共和黨人艾森豪當選為總統,麥卡錫也重新當選為參議員。

1953年初,由於為共和黨上臺居功甚偉,麥卡錫成為參議院政府活動委員會主席和這個委員會的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他的主要職責是:調查政府機構中的「共產主義滲透」。這是一個權力很大而且令人生畏的職位;在這個位子上,麥卡錫爬到了他權勢的頂峰,有人稱他為美國第二號最有權力的人物;在這個位子上,麥卡錫主義也登峰造極。

《這就是明天嗎?共產主義下的美國!》:在麥卡錫主義影響下,一部出版於1947年的漫畫書,向民眾鼓吹共產黨掌權後的「恐怖」。

麥卡錫主義最終被唾棄

麥卡錫擔任了國會新職以後,在任職的一年多裡,他的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發起了445件初步質詢和157件調查,主要包括:

從1953年2月開始,對「美國之音」進行調查。麥卡錫一夥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指責「美國之音」的工作人員「是共產黨的同情者」,迫使「美國之音」的高管和大約30名僱員辭職。

從1953年4月開始,對美國駐歐洲外交機構進行調查。麥卡錫的小組委員會發表一項報告稱:在美國駐歐外交機構的圖書館中,有三萬多種書是共產黨人或共產黨的同情者寫的。一些美國駐歐高級外交人員被迫辭職,美國許多地方發生了禁書和焚書事件。例如,1953年,美國聖安東尼奧市市長在開列的應當焚毀的書目中,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著名新聞記者埃德加·斯諾遭到麥卡錫的誹謗,被美國聯邦調查局視為危險分子,斯諾被迫遷居瑞士,還被禁止到中國旅行。著名電影演員查理士·卓別林被誣陷為「親共分子」,被迫離開美國,移居歐洲。

1953年11月,麥卡錫把攻擊矛頭對準了總統艾森豪。在一次廣播演說中,麥卡錫稱:「共產主義還是一個問題,到了1954年也還是問題。」麥卡錫曾攻擊民主黨執政的20年是「叛賣的20年」,這時他又把艾森豪執政的一年加了上去,宣揚「叛賣的21年」。麥卡錫靠咬人起家,一直咬到了艾森豪,迫使艾森豪想辦法除掉這隻瘋狗。

「陸軍-麥卡錫聽證會」,使麥卡錫的影響力急劇衰落。從1953年8月開始,麥卡錫的小組委員會著手調查陸軍通訊兵團新澤西州蒙默思堡雷達中心,麥卡錫聲稱該中心有共產黨間諜活動,盜竊了有關雷達的秘密文件。「陸軍-麥卡錫聽證會」於1954年4月22日開始,持續到6月17日結束,聽證會公開舉行,電視臺實況轉播,吸引了二千多萬觀眾,這在美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聽證會上,陸軍方面用無可辯駁的證據揭露了麥卡錫一伙人盜竊聯邦調查局秘密文件、偽造證據打擊被調查對象。通過聽證會,人們認清了麥卡錫的醜惡面目,從此麥卡錫迅速走向政治破產。「陸軍-麥卡錫聽證會」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麥卡錫主義衰落的起點。

在統治集團內部,共和黨艾森豪派與民主黨人結成了反麥卡錫陣線。1954年12月2日,參議院舉行表決,通過了譴責麥卡錫的決議:麥卡錫的行為「有悖於參議院的傳統」,「蓄意給參議院帶來恥辱和聲譽掃地的後果」。參議院對一個參議員做出這樣的譴責,這在美國歷史上是少見的。麥卡錫丟掉了在參議院的所有主席職務,處處受冷落,當他在參議院發言時,參議員們紛紛離去;在白宮客人的名單上,他是唯一不被邀請的國會議員;報紙有意迴避對他的報導。1957年5月,麥卡錫病死,結束了他可恥的一生。

故事或許還沒有結束,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麥卡錫主義可能還會在美國沉渣泛起。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教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美國「麥卡錫主義」的興起和隕落,一時痛快,釀造世界慘案
    麥卡錫主義是指上世紀50年代初,美國興起的反共極右的迫害進步人士的活動,一切持相對政見的人都會被無理攻擊。這是一種滿足個人慾望的主義,麥卡錫主義通常有被迫害妄想症,因為他們經常毫無根據指責某人危害自己。麥卡錫主義從興起到覆滅,用了整整5年。
  • 國際觀察:警惕「麥卡錫主義」幽靈重回美國
    「過分了,像麥卡錫時期也像希特勒時期。」日前,美國前駐華大使馬克斯博卡斯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當前美國政府借疫情反華的論調可以與當年的「麥卡錫主義」和希特勒時期相提並論。這位前美國駐華大使的論斷乍聽之下似乎有點「聳人聽聞」,但觀察一下美國的防疫局面便知一點也不過分。
  • 「麥卡錫主義」幽靈在美重現
    美方此舉是對中國在美留學人員的妖魔化、標籤化,是對其合法權利的嚴重侵害,是對中美兩國人文交流的惡意阻撓,反映了美國「麥卡錫主義」回潮的危險勢頭。美國的系統性歧視王欣案絕非個例,華裔學者和中國在美留學人員在美遭遇歧視由來已久。
  • 川普或將宣布制裁中國留學生,外交部: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主義正在...
    有記者提問,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晚些時候將召開記者會,據媒體報導,川普可能公布有關針對中國留學生的制裁措施,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表示,美國領導人多次表示,歡迎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兩國元首3月27日通話時,美國領導人再次表示,美國人民非常尊敬和喜愛中國人民,中國留學生對美國教育事業非常重要,美方將保護好在美中國公民,包括中國留學生。
  • 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美國又開始「攻擊不存在的敵人」
    華春瑩的原話是這樣的:「美方有關做法挑動意識形態對立,破壞中美正常人員往來,是對中方的嚴重政治挑釁,也是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和美反華勢力對華全面遏制打壓的又一表現」。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值得我們警惕。什麼是麥卡錫主義?麥卡錫主義真的要沉渣再起?它又將帶來什麼?
  • 去了又來的麥卡錫主義何以沉渣再起?
    麥卡錫主義是上世紀50年代初產生於美國的極端反共、反人權的右翼保守主義意識形態浪潮和政治鎮壓運動。麥卡錫主義作為一個專有名詞,也成為政治迫害的代名詞。麥卡錫主義的政治基礎十月革命以後,美國國內於1919年發動「恐紅運動」。這場詭異的運動實際上是一次針對社會主義者和親蘇勢力的清洗運動。
  • 美稱考慮取消數千名中國留學生籤證 趙立堅:臭名昭著的「麥卡錫...
    據報導,美國政府正考慮取消數千名中國研究生的籤證。「人們不禁要問,是不是美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主義』正在回潮?」(記者朱超) 美稱考慮取消數千名中國留學生籤證 趙立堅: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主義」回潮?-新華網
  • 麥卡錫主義:籠罩在二戰後美國上空的陰影
    麥卡錫主義是1950年至1954年間,在美國出現的極端反共、反民主的社會思潮和社會運動。1950年2月9日,共和黨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在西維吉尼亞州惠林市發表演說,指責國務院中充斥著「共產黨人」。對許多人來說,受麥卡錫委員會傳訊就意味著被解僱,喪失社會地位和被列入「黑名單」,很多美國人天天擔心忽然禍從天降。麥卡錫主義的出現,遭到了美國共產黨、一些勞工組織和進步團體的有力揭露和堅決鬥爭。報紙上出現了強大的反麥卡錫主義的輿論力量,許多城市爆發了抗議示威。另一方面,麥卡錫主義危及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
  • 麥卡錫主義捲土重來?美媒:美反種族歧視運動已步入歧途
    原標題:麥卡錫主義捲土重來?美媒:美反種族歧視運動已步入歧途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導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7月16日發布題為《麥卡錫主義回來了。這只是一種致命病毒在我們的公共生活中傳播的兩個例子,它就是:覺醒的麥卡錫主義。麥卡錫主義是自由主義者對20世紀50年代美國威斯康星州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發起的反共運動的貶稱。麥卡錫在擔任美國政府工作委員會主席期間,發動了一系列調查,旨在清查所謂的共產黨對政府機構的滲透。他用自己最喜歡的問題——「你現在或者曾經是共產黨的一員嗎?」
  • 麥卡錫主義什麼意思
    麥卡錫主義實質是什麼?麥卡錫是來自美國的嗎?聽說麥卡錫是前美國的國會議員,麥卡錫是帶來了什麼樣的政治路線? 「麥卡錫主義」就是參議院約瑟夫·麥卡錫提出來的一種政治路線,這個麥卡錫主義知己導致了二戰後美國政府的冷戰政策的制定,同時還對外反蘇反共,甚至還形成了美國政府歷史上少有的一些瘋狂揭發的恐怖鬧劇。 麥卡錫主義是美國的麥卡錫為首的一個政治集團制定的政治路線,直接導致了美國政府製造「冷戰」氣氛,高舉「冷戰」大旗。
  • 橫掃美國的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舊病復發或讓美國亂上加亂
    如果你經常看國際新聞,應該對麥卡錫主義這個詞不陌生,那麼,麥卡錫主義是什麼意思呢?它是怎麼來的,又有什麼影響呢?且聽我介紹給大家。 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走上了冷戰的道路,雙方互相敵視,都想顛覆對方的政權。
  • 比蘇聯更殘酷:麥卡錫主義之下,美國如何將「大清洗」推向全民化
    這也是美國在冷戰的歷史中國內最為詭異殘酷的一段時期,相比於蘇聯的「大清洗」,這一次「麥卡錫主義」的風暴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為美國日後對於全民的監控和控制埋下了伏筆。事實上,「麥卡錫主義」的出現並不稀奇,共產主義作為一種先進的思想自然可以傳播,在美國當然也可以傳播,而且在美國這種矛盾種類非常複雜的國家,共產主義的思想非常快的紮根成長了起來。
  • 國際觀察:復活麥卡錫主義幽靈只會貽害世界
    國際觀察 | 復活麥卡錫主義幽靈只會貽害世界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 網際網路平臺TikTok日前在美國正式提起訴訟,控告美國政府此前發布的與該公司及其母公司字節跳動有關的行政令違法。20世紀50年代,時任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煽動一場席捲美國的反共浪潮,其蓄意誹謗、肆意迫害的惡行最終引發公憤,在美國歷史上留下了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主義。如今,披著各種外衣的麥卡錫主義又在華盛頓政客圈不斷發酵。自6月下旬以來,國務卿蓬佩奧等多名美政府高官就對華政策發表一系列講話,其中充斥著對華敵視、詆毀的煽動性語言。有評論認為,這堪比當年麥卡錫的反共巡迴演講。
  • 與新冠病毒一起滲入美國的,還有「麥卡錫主義」
    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已越發激進,而在TikTok身上發生的這些,只不過是體現美國醜惡嘴臉的冰山一角。可眼觀當前美國形勢,其不僅面臨著難以消退的疫情危機,同時美國國內發生的種族抗議活動和美國經濟的下滑,都成為了威脅美國發展的重大危機。
  • 「國際銳評」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是美利堅之悲哀
    連日來,關於美國政府考慮全面禁止中國共產黨員及其家屬赴美旅行的消息,引發美國國內和國際輿論排浪式的批評。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政客的瘋狂挑釁違背中美兩國人民意願和世界發展潮流,表明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的苗頭越來越明顯,值得全世界警惕。這也是今日美國之最大悲哀。
  • 麥卡錫主義正在回潮?3000中國研究生或被美驅逐,外交部回應
    據環球時報報導,美國《紐約時報》引用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的話稱,川普正在計劃出臺新計劃,取消一部分中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籤證,受此計劃影響,3000名中國研究生或被美方驅逐,而在2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趙立堅回應並反問,這難道是美方麥卡錫主義正在回潮?
  • 「麥卡錫主義」:一個從未遠去的幽靈
    麥卡錫既不是美國總統,也不是國務卿,只是一名普通的參議員,他哪來的那麼大能量?最基本的前提,自然是美國原先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氛圍,政府也有這樣的訴求——在麥卡錫出現之前,「麥卡錫主義」已經開始了,只是表現最活躍且影響力最大的麥卡錫用自己的名字將這種主義「認領」了。
  • 麥卡錫拯救美國?
    1950年2月9日,麥卡錫參議員在西維吉尼亞州的惠靈市發表演說。在演說中,麥卡錫質問共產主義何以能在美國贏得二戰僅僅六年之後就席捲全球,奴役了八億人口。他列舉了一批國務院僱員,他指控這些人是共產主義者或共產主義的同情者,堅稱他們構成了安全隱患。這一演說點燃了媒體的興趣,並在美國社會造成了轟動性的影響。    杜魯門的美國?史達林的美國?
  • 麥卡錫主義在美復活,美突擊檢查中國赴美人員的黨員身份
    回想在二戰結束後,冷戰的恐怖又接踵而至,美國在國際上與蘇聯對抗,一遍又害怕國內共產主義興起。而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美國的麥卡錫主義開始泛濫,作為專有名詞,是當時政治迫害的同義詞,也由此掀起了反共、我們早已看出,美國不要繽紛多彩的世界,美國政客要的是單一色世界,而且服從美國的世界。他們抱有法西斯匪幫思維,對外輸出他們的所謂「價值觀」,即美國第一,美國優先的自私自利的價值觀。 而在近日,美國有關部門的執法人員多次突擊檢查我國在美港口停靠的船隻,共有21艘輪船。
  • 美國21世紀還玩麥卡錫主義,想借新冠大肆反華?但中國可不是蘇聯
    日前,美國前駐華大使博卡斯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不諱地表示,美國政府目前充斥著反華論調,整個美國似乎正重回麥卡錫主義時期。對此《新聞聯播》國際銳評正告全世界:忙於造謠抹黑的美國政客正在把天災變成人禍。上世紀50年代,適逢冷戰鐵幕剛剛降下,整個美國都充斥著一股盲目而狂熱的反共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