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美國又開始「攻擊不存在的敵人」

2020-12-16 中國青年網

最近,美國動作頻頻:

據《紐約時報》報導,當地時間周三,美國政府發布了一項新規:

限制部分中國公民赴美旅行。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收緊了對中國共產黨成員的籤證規定。

近兩個月來,美國有關部門執法人員多次突擊檢查我赴美航運,大部分船隻剛剛靠泊,就立即遭到登船檢查。

很顯然,美方,有備而來。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做出了嚴正回應,她在回應中提到了一個詞值得注意,那就是「麥卡錫主義」。

華春瑩的原話是這樣的:

「美方有關做法挑動意識形態對立,破壞中美正常人員往來,是對中方的嚴重政治挑釁,也是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和美反華勢力對華全面遏制打壓的又一表現」。

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值得我們警惕。什麼是麥卡錫主義?麥卡錫主義真的要沉渣再起?它又將帶來什麼?

說謊的主義

「你是不是共產黨員?」

「你有沒有加入過共青團?」

「你有沒有參加過共產主義運動?」

「你是否同情共產主義運動?」

這些問題,充斥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美國人的每一天。

當時,共產主義的威脅,被無限放大。很多人都處在被懷疑和攻擊的恐懼和焦慮當中。

就連參加選美大賽的選手,也必須向評委陳述對共產主義和馬克思的看法。

認同共產主義的,肯定不美,直接淘汰。

一個3歲的「童模」小女孩,也要籤署一份「忠誠宣誓書」,保證自己堅決支持和擁護美國的制度,經過政府審查後,才能拿到拍廣告的錢。

▲忠誠宣誓書樣本

美國棒球職業聯盟的辛辛那提紅人棒球隊(Cincinnati Reds),因為當時的「Reds」代指「共產黨人」,就被迫改名為「紅腿隊」(Redlegs)。

▲「紅人隊」改名為「紅腿隊」

那段時間,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麥卡錫主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魏南枝指出:

這是麥卡錫主義慣用的伎倆——有意識地,把政黨和國家、政府和人民分離,使他們相互對立。

1950年2月,時任美國參議員的麥卡錫在一次演講中聲稱:

「國務院裡有205個共產黨間諜,國務卿知道他們的身份,但這些人至今仍在草擬和制定國務院的政策」。

消息一出,美國上下一片譁然。

幾天後,麥卡錫在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將名單人數,改為57人。

但這已經不重要了,一夜之間,麥卡錫從一個新晉參議員,變成了全國知曉的政治明星。

▲《時代》周刊上的麥卡錫

通過這份名單,麥卡錫使得政府和人民的對立、政府和政黨的對立、以及政府內部不同部門的對立空前,大部分美國人都堅信,麥卡錫的手中,一定有一份名單。

但實際上,一直到麥卡錫去世,他也沒有拿出這份名單。在數次被質疑名單的真偽時,麥卡錫總是以各種理由搪塞。

▲1950年,麥卡錫在演講中揮舞涉職案件清單

除此之外,麥卡錫還在編造的「事實」上,繼續誇大、扭曲。

麥卡錫的傳記作者曾經講過這樣一個細節——麥卡錫得到的材料上寫著,「據說被調查對象的兄弟是共產黨」。

但經過他的「加工」後,這句話變成了「被調查對象的兄弟在國務院任職,他是一個共產黨組織的成員」。

虛擬語氣變陳述語氣,捕風捉影成了既定事實。作為一個投機分子,麥卡錫,一直在說謊。

美國人民,為什麼沒有識破他的謊言?

政客的工具

事實上,在麥卡錫主義剛剛興起之時,它的擁躉,不在少數。

1954年1月,蓋洛普民意測驗表明,有50%受調查的美國人支持麥卡錫,不贊成的只有29%,沒意見的是21%。

麥卡錫主義為什麼有著這麼強的「生命力」?這和當時的國際大環境有關係。當時正是冷戰時期,美國樹立了一個「假想敵」——蘇聯。

但面對所謂的「敵人」時,並不是所有人都在考慮國家利益,這背後,有一些人的小算盤。

當時,民主黨連續贏得大選,共和黨一直在尋找扳倒民主黨的機會。而麥卡錫的出現,讓共和黨看到了希望。

無論是那份莫須有的名單,還是麥卡錫的言論,都在告訴人民,民主黨政府內部,有共產黨,有蘇聯間諜。

而共和黨,根本不在乎麥卡錫言論的真實性,只要能讓民眾對民主黨政府產生懷疑,那對於他們而言,就是好事。

作為「催化劑」,麥卡錫也促成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艾森豪的上臺。

▲美國1947年出版的恐共漫畫

狼來了喊多了,就不怕被美國人民識破嗎?

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普遍缺乏安全感,是美國人民本身的病態心理」。

美國是一個建國時間相對較短的移民國家,美國民眾之間,缺乏一些諸如文明、歷史、生活習慣等這樣的強力紐帶。

所以,當一個明確的「敵人」出現,美國人民會團結起來,獲取安全感。

這種心理,也成為了某些政客拿來利用的手段。

當他們想要為自己謀取政治資本時,就會試圖「復活」麥卡錫主義。

害人害己

儘管在「尋找共同敵人」的基礎上,美國達成了團結。

但這種團結,是短暫的,甚至是虛假的——因為麥卡錫主義,只是把矛盾外化,並沒有真正解決矛盾。

這就導致麥卡錫主義會愈演愈烈——它的手段、它的對象、它的範圍,會不斷擴大,只有不斷尋找新的打擊目標和對象,才能持續消費美國人民的認同感。

許多人遭到了惡意誹謗和迫害。

最開始,只是在娛樂圈,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好萊塢的一大批編劇、演員、導演都被扣上了「通共」的帽子,就連被譽為「好萊塢象徵」的卓別林,也只能去瑞士避居。

隨著事態發展,美國引以為傲的科學領域也沒能倖免。

「曼哈頓工程」的首席科學家奧本海默,被全面禁止接觸一切美國原子能項目;愛思斯坦被長期監聽和監視,1950年,美國移民局一度想取消其美國公民的資格。

▲1954年美國《國家》雜誌上發表的奧本海默案

我國著名的兩彈元勳錢學森,在當時同樣已經不能從事有關研究,甚至無法留在實驗室裡工作。

不到5年期間,事態愈演愈烈,有近2000萬美國人遭到了惡意誹謗和迫害。

美國政客,已經把「麥卡錫主義」,作為了一種工具。

這個工具每使用一次,就會導致美國社會,更撕裂一分。

所謂的「美國建國的初衷」,所謂的「美國夢」,都消失了。那美國,也不再是美國了。

麥卡錫通過指控民主黨政府「通共」,進入美國民眾視野。

在共和黨上臺後,他打著維護國家安全的旗號,無視正常的法律程序,隨心所欲地提出指控,導致美國上下,人人自危。

多數人,都被籠罩在恐懼當中,而麥卡錫,是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

但後來,人們逐漸認清了他——麥卡錫,沒有挖出一個真正的潛藏在美國政府中的共產黨人。更為重要的是,反對不存在的敵人,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尤其是在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麥卡錫的名單無法填飽美國人的肚子。

他消費了美國人民對安全和穩定的渴望,卻在美國遇到危機的時候,加劇了他們的不安全和不穩定。

麥卡錫主義,固化了美國保守主義的統治思維。那段時間,美國的政策、社會福利,並沒有向少數族裔傾斜半分。貧困、住房、醫療、失業、教育等各種問題,困擾著他們。

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爆發了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

尤其是當運動的兩位領袖,馬爾科姆·X和馬丁·路德·金相繼被刺殺後,美國社會的對立情緒,達到了高潮。

▲1968年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洛林旅館遇刺前

但這些惡果,麥卡錫不曾親眼看到——正如他的出現,麥卡錫在美國政壇上的消失,也是突然的。而這一起一落,只有不到5年的時間。

如今這個幽靈有可能再度復活,如果允許其大行其道,對於美國,對於世界的傷害是否不可避免?

(來源:共青團中央)

相關焦點

  • 橫掃美國的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舊病復發或讓美國亂上加亂
    如果你經常看國際新聞,應該對麥卡錫主義這個詞不陌生,那麼,麥卡錫主義是什麼意思呢?它是怎麼來的,又有什麼影響呢?且聽我介紹給大家。 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走上了冷戰的道路,雙方互相敵視,都想顛覆對方的政權。
  • 國際觀察:警惕「麥卡錫主義」幽靈重回美國
    「過分了,像麥卡錫時期也像希特勒時期。」日前,美國前駐華大使馬克斯博卡斯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當前美國政府借疫情反華的論調可以與當年的「麥卡錫主義」和希特勒時期相提並論。這位前美國駐華大使的論斷乍聽之下似乎有點「聳人聽聞」,但觀察一下美國的防疫局面便知一點也不過分。
  • 「國際銳評」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是美利堅之悲哀
    連日來,關於美國政府考慮全面禁止中國共產黨員及其家屬赴美旅行的消息,引發美國國內和國際輿論排浪式的批評。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政客的瘋狂挑釁違背中美兩國人民意願和世界發展潮流,表明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的苗頭越來越明顯,值得全世界警惕。這也是今日美國之最大悲哀。
  • 「四史」關鍵詞|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主義為何在美國興起?
    二戰後,沒有了共同的敵人,美蘇不再是盟友。美國把蘇聯作為戰後爭奪世界霸權的主要對手,轉向冷戰政策:遏制蘇聯、反對共產主義、建立美國霸權。冷戰政策形成的標誌是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出臺。為了推行冷戰政策,杜魯門政府在國內大力進行反共宣傳,製造「共產主義威脅」的輿論。第二,美國兩黨反共競賽使麥卡錫主義應運而興。
  • 麥卡錫主義:籠罩在二戰後美國上空的陰影
    麥卡錫煽動反共歇斯底裡,到處捕風捉影,任意質控,製造白色恐怖。許多加入美國籍的外國僑民遭到嚴重迫害。受攻擊的人從政府官員到好萊塢電影演員的廣大社會階層,當時幾乎沒有什麼東西是不不能被懷疑的,而受到懷疑就等於有罪。
  • 去了又來的麥卡錫主義何以沉渣再起?
    麥卡錫主義是上世紀50年代初產生於美國的極端反共、反人權的右翼保守主義意識形態浪潮和政治鎮壓運動。麥卡錫主義作為一個專有名詞,也成為政治迫害的代名詞。麥卡錫主義的政治基礎十月革命以後,美國國內於1919年發動「恐紅運動」。這場詭異的運動實際上是一次針對社會主義者和親蘇勢力的清洗運動。
  • 「麥卡錫主義」:一個從未遠去的幽靈
    麥卡錫既不是美國總統,也不是國務卿,只是一名普通的參議員,他哪來的那麼大能量?最基本的前提,自然是美國原先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氛圍,政府也有這樣的訴求——在麥卡錫出現之前,「麥卡錫主義」已經開始了,只是表現最活躍且影響力最大的麥卡錫用自己的名字將這種主義「認領」了。
  • 國際觀察:復活麥卡錫主義幽靈只會貽害世界
    對TikTok的粗暴封禁甚至巧取豪奪,只是美國政府一段時間以來對華極限施壓舉措的冰山一角。當下,美國面臨新冠疫情、經濟衰退、種族對立、政治極化等多重危機,隨著總統選舉日益臨近,一些政客各懷鬼胎,企圖復活麥卡錫主義幽靈,大肆破壞國際規則,將中美關係推向危險邊緣。這不僅解決不了美國自身的種種危機,還會貽害世界,遭世人唾棄。
  • 美國「麥卡錫主義」的興起和隕落,一時痛快,釀造世界慘案
    麥卡錫主義是指上世紀50年代初,美國興起的反共極右的迫害進步人士的活動,一切持相對政見的人都會被無理攻擊。這是一種滿足個人慾望的主義,麥卡錫主義通常有被迫害妄想症,因為他們經常毫無根據指責某人危害自己。麥卡錫主義從興起到覆滅,用了整整5年。
  • 與新冠病毒一起滲入美國的,還有「麥卡錫主義」
    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已越發激進,而在TikTok身上發生的這些,只不過是體現美國醜惡嘴臉的冰山一角。可眼觀當前美國形勢,其不僅面臨著難以消退的疫情危機,同時美國國內發生的種族抗議活動和美國經濟的下滑,都成為了威脅美國發展的重大危機。
  • 「麥卡錫主義」幽靈在美重現
    美方此舉是對中國在美留學人員的妖魔化、標籤化,是對其合法權利的嚴重侵害,是對中美兩國人文交流的惡意阻撓,反映了美國「麥卡錫主義」回潮的危險勢頭。美國的系統性歧視王欣案絕非個例,華裔學者和中國在美留學人員在美遭遇歧視由來已久。
  • 麥卡錫主義什麼意思
    麥卡錫主義實質是什麼?麥卡錫是來自美國的嗎?聽說麥卡錫是前美國的國會議員,麥卡錫是帶來了什麼樣的政治路線? 「麥卡錫主義」就是參議院約瑟夫·麥卡錫提出來的一種政治路線,這個麥卡錫主義知己導致了二戰後美國政府的冷戰政策的制定,同時還對外反蘇反共,甚至還形成了美國政府歷史上少有的一些瘋狂揭發的恐怖鬧劇。 麥卡錫主義是美國的麥卡錫為首的一個政治集團制定的政治路線,直接導致了美國政府製造「冷戰」氣氛,高舉「冷戰」大旗。
  • 比蘇聯更殘酷:麥卡錫主義之下,美國如何將「大清洗」推向全民化
    這也是美國在冷戰的歷史中國內最為詭異殘酷的一段時期,相比於蘇聯的「大清洗」,這一次「麥卡錫主義」的風暴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為美國日後對於全民的監控和控制埋下了伏筆。事實上,「麥卡錫主義」的出現並不稀奇,共產主義作為一種先進的思想自然可以傳播,在美國當然也可以傳播,而且在美國這種矛盾種類非常複雜的國家,共產主義的思想非常快的紮根成長了起來。
  • 麥卡錫主義捲土重來?美媒:美反種族歧視運動已步入歧途
    原標題:麥卡錫主義捲土重來?美媒:美反種族歧視運動已步入歧途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導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7月16日發布題為《麥卡錫主義回來了。這只是一種致命病毒在我們的公共生活中傳播的兩個例子,它就是:覺醒的麥卡錫主義。麥卡錫主義是自由主義者對20世紀50年代美國威斯康星州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發起的反共運動的貶稱。麥卡錫在擔任美國政府工作委員會主席期間,發動了一系列調查,旨在清查所謂的共產黨對政府機構的滲透。他用自己最喜歡的問題——「你現在或者曾經是共產黨的一員嗎?」
  • 美國21世紀還玩麥卡錫主義,想借新冠大肆反華?但中國可不是蘇聯
    截至5月14日10時,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累計確診已達1430348例,累計死亡85197例,而與疫情數據一道節節高升的,還有美國政客們攻擊和詆毀中國的狂熱。日前,美國前駐華大使博卡斯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不諱地表示,美國政府目前充斥著反華論調,整個美國似乎正重回麥卡錫主義時期。對此《新聞聯播》國際銳評正告全世界:忙於造謠抹黑的美國政客正在把天災變成人禍。上世紀50年代,適逢冷戰鐵幕剛剛降下,整個美國都充斥著一股盲目而狂熱的反共情緒。
  • 美突擊檢查中國赴美人員黨員身份,總統川普助推麥卡錫主義復活
    有識之士認為,美國的做法涉嫌歧視性執法,意圖挑起意識形態對抗,幹擾中美正常人員往來,蓄意製造麻煩和障礙,讓人感到麥卡錫主義正在美復活。近20年來,每到美國大選的時候,兩黨的候選人都會瘋狂的指責和污衊中國,聲稱如果自己當選將會如何如何對待中國。
  • 麥卡錫拯救美國?
    今天,我們憑藉著美國國家安全局在1995-96年解密的「維諾娜計劃」文件,以及蘇聯解體後部分短暫公開的克格勃與內務部檔案可以知道,從30年代開始,蘇聯特工及在美國的代理人有系統地對美國社會進行滲透。從政府、國會到軍隊,以至媒體、好萊塢和科學文藝界,間諜無所不在。
  • 川普的表現,總讓人想起聲名狼藉的麥卡錫
    麥卡錫曾呼風喚雨 (圖/economist.com) 麥卡錫不僅對政府和私人公司下手,後來還開始指責軍方。 但「麥卡錫主義」的瘋狂運動,對美國社會產生極大影響。 後來,「麥卡錫主義」一般指政客們為達到目的,用莫須有罪名,蠱惑人心、不擇手段打擊對手的做法。因為一切都在愛國的名義下進行的,也有人稱之為「美國愛國主義的陰暗面」。
  • 麥卡錫主義正在回潮?3000中國研究生或被美驅逐,外交部回應
    而實際上,大部分美國官員都承認,這些涉及到的中國研究生或研究人員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有間諜或其他不正當舉動,而《紐約時報》也對此發表評論,認為美國FBI和司法部一直都把與名稱上和解放軍有關的中國高校視為特殊的存在,並且認為這些高校出來的學生都會接受基本間諜培訓,雖然事實上根本找不出任何的證據能夠證明這一點。
  • 美國歷史上提出的著名「主義」有哪些?
    而對於歐洲各國之間的爭端,或各國與其美洲殖民地之間的戰事,美國保持中立。相關戰事若發生於美洲,美國將視為具敵意之行為。門羅主義是美國趁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企圖獨霸美洲的戰略宣言,在早期,門羅主義確實迫使歐洲殖民國家放棄了對美洲的侵吞,保護了美洲新成立國家的權益,但是隨著美國實力的增長,美國開始在美洲瘋狂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