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自4月5日,武漢市人民政府公民獻血領導小組向全社會發出無償獻血倡議,一周時間武漢獻血人數達6000餘人次,獻血量近兩百萬毫升。
接下來,武漢將繼續以單位、系統、行業為主,開展團體應急獻血,延續武漢「血脈」。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陳紅霞
編 輯丨徐旭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4月12日上午九時不到,武漢血液中心的獻血車開進洪山區金域天下小區,在社區志願者的叫號下,居民們陸續走出家門,最終58人「組團」獻血成功。
「武漢剛剛重啟,為了方便居民組團獻血,同時也為了減少人員流動,只要報名超過一定人數,武漢血液中心獻血車就可以根據預約開到小區門口,或者開進小區裡。」 4月14日,武漢血液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介紹稱。
自4月5日,武漢市人民政府公民獻血領導小組向全社會發出無償獻血倡議,一周時間武漢獻血人數達6000餘人次,獻血量近兩百萬毫升。當下,越來越多人參與到「社區拼團」獻血中。自倡議發出後至目前,已經有45個團體,共1298人「組團」獻血成功。
武漢重啟,此前因疫情而被忽視的武漢採供血現狀,一時間又引起了足夠關注。隨著武漢各大醫院恢復常規診療之後,疫情期間積壓的手術即將迎來爆發式增加,臨床用血將面臨著極大的壓力。接下來,武漢將繼續以單位、系統、行業為主,開展團體應急獻血,延續武漢「血脈」。
緊急倡議
獻完血,放下袖子,稍作調整,張穎芳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開始為同事們採血。
張穎芳是武漢血液中心獻血服務科的一名護士,在採血一線工作了十三年,這次獻血,是她的第十四次獻血。「以前獻血也是這樣,挑個人少的時候坐上採血椅,獻完了繼續工作。」
與此同時,武漢血液中心車隊的司機黃振興也趕到了活動現場,他剛剛從江岸區接來了兩位預約的獻血者。從大年初二開始,平時開獻血車的他,和同事們一起變成了「獻血專車」的司機,有時候一天來回能跑上幾十趟。
這是4月1日上午,武漢血液中心職工團體獻血的現場。
「疫情期間,血液中心已經有一百餘人次獻血。」4月1日,武漢血液中心黨委書記周志華帶頭獻出了200毫升熱血。隨後,武漢血液中心主任王嵐也從火神山醫院匆匆趕來獻血。疫情期間,她一直堅守前線,2月底加入了火神山醫院運行保障團隊。
事實上,從1月23日開始,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的四十多位醫護人員,幾乎每過14天的成分獻血間隔期,就會組織集體獻血。
疫情期間,通過定向招募、專車接送,武漢街頭日均獻血者在30人左右。隨著疫情逐漸好轉,不少獻血者自發在小區群、業主群裡號召鄰居一起「組團」獻血,全血採集量日均上升至70人左右。
但是,這些遠遠不夠,隨著武漢的正常醫療秩序逐漸恢復,門診量、住院量均不斷上升,醫院日均血液需求量預計為每天20萬毫升左右,也就是需要每天有800人左右參與無償獻血。
「疫情期間,武漢的全血幾乎全靠外地支援,現在我們復工了,再找別人也說不過去。」宗曉斌是武漢市無償獻血志願者協會會長,他一直在街頭獻血點幫忙,這位獻血高達200餘次的固定獻血者,疫情期間不僅一直堅持捐獻成分血,也始終惦記著武漢的採供血難題。
要想延續武漢的「血脈」,還需要發動更多武漢人。在武漢血液中心多方協調下,4月5日,武漢市人民政府公民獻血領導小組向全社會發出無償獻血倡議,當天,獻血倡議書在武漢人朋友圈裡刷了屏,「武漢發出無償獻血倡議」「武漢臨床用血面臨壓力」登上了微博熱搜。4月6日,三大運營商通過簡訊,把倡議書發到每位市民手機上。
緊急倡議發出後,武漢市民開始走上街頭各大獻血點,武漢血液中心的「獻血熱線」響個不停……4月6日, 874人;4月7日,1311人;4月8日,1144人,3天時間獻血量近百萬毫升。
確保供應
在武漢封城的76天裡,武漢血液中心曾走過了一段艱難時刻。
1月23日,武漢切斷了與外地的通道,市內交通也全面停擺。封城,讓工作了26年的王麗第一次感到如此焦急。春節前,武漢血液中心紅細胞、冷沉澱等全血製品的庫存達到了歷年最高值,本以為可以過一個安心年,可未曾想到,一場暴風雨就這樣來臨。
「封城」之前,武漢街頭行人已然驟減,「我們的工作就是找到獻血的人。」王麗是武漢血液中心招募科的科長,武漢血液中心每年採血量73噸,這其中近40%的採血量和招募科密不可分。可疫情來了,哪裡去找獻血的人?
疫情期間,臨床用血驟減,血庫充足的全血製品儲備,可維持武漢一個月供血。但是,庫存總會消耗殆盡。而且,不同於保存期長達35天的全血製品,成分血捐獻的血小板保存期只有短短5天,必須要有不斷的「補給」才能保證臨床需求。
1月23日下午,為了保證疫情期間血庫供應,武漢血液中心領導班子再一次召開緊急會議。會議決定,全市按照地理位置和方便獻血原則,共保留全血採集點4個,成分血採集點2個,所有獻血者均通過電話分時錯時預約,嚴禁人員聚集,嚴格消毒措施。中心安排「獻血專車」接送,也可提供獻血車上門服務。
大年初二,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正式上班。這個由48位女性醫護人員組成的團隊,曾創造了不缺血小板的「武漢模式」,2018年,武漢血小板捐獻人次數和採集量雙雙位居全國第一位。可隨著防控措施不斷升級,市民全部在家隔離,血小板從何而來?
武漢血液中心與相關政府部門溝通爭取,確定在血液中心開具獻血證明並安排專門車輛接送的情況下,市民可以出行。成分獻血科開始電話定向招募,大年初二當天,16位獻血者趕到了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
「現在出門多少有點擔心,但臨床急需救命的血小板,所以還是過來了。」武漢人鄢文,從後湖騎車40多分鐘趕到武漢血液中心,獻出了兩個治療量的血小板。宗曉斌,也愣是騎了一個多小時的自行車趕來獻血,臉和雙手都凍得通紅。
但無論是惡劣的天氣,抑或是仍處於蔓延的疫情,都沒有阻擋住武漢人獻血的步伐。封城以來,近三成獻血者每半個月就來獻一次血小板。武漢臨床所需血小板,70%可以「自給自足」。
那其餘的30%怎麼辦?全血製品庫存消耗後該怎麼辦?
「必須如實匯報困難,積極爭取外援。」封城之前,武漢血液中心已多次向湖北省血液管理中心匯報,分析血液庫存結構,並預估了接下來可能面臨的困境。
1月26日、2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先後下文,明確了河南省、湖南省保障湖北省武漢血液中心血液供應,安徽省、江西省、重慶市、陝西省保障湖北省其他中心血站的血液供應,保障醫療機構急救用血和正常醫療用血需求。特殊時刻,全國各地同舟共濟。
武漢血液中心隨即緊急成立血液調劑小組,負責血液調配工作。自告奮勇加入的王麗,是這個調血小組唯一的女性。
2月29日,雲南省支援武漢的80萬毫升紅細胞和50個治療量血小板從昆明血液中心出發,血小板保存期只有五天,為了最大程度節約時間,王麗與對方協商,下午五點,在湖南懷化北收費站進行交接。
「雲南支援武漢,不能讓他們等我們。」王麗和另外三位同事,早上七點就從武漢出發,比約定時間提前了兩個小時到達約定地點。
3月1日凌晨1點30分,因為天氣原因耽誤行程的冷鏈車,終於順利到達。為了保障對方人員的安全,血液採取無接觸式交接。在高速路政人員的一路護航下,接血車於1日早上9時22分抵達武漢血液中心,王麗和同事在車上呆了接近27個小時。
這是血液調劑小組的日常工作。2月1日至3月24日期間,血液調劑小組分別奔赴安徽、湖南、河南、陝西、四川等地調血,他們的足跡可以橫跨整個中國,各省份供援助武漢血液製品近3萬袋,滿足了武漢90%的臨床需求;援助血小板1422袋,滿足了武漢30%的臨床需求。
恢復期血漿捐獻
4月1日,是公交司機劉東返崗後的第一次休息日,他預約了「獻血專車」,前往武漢血液中心進行他的第四次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捐獻。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在車上遇到了同樣進行第四次血漿捐獻的漢口醫院護士蔡桃英。這兩位,是全國首個連續四次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康復者。
在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情況下,康復者血漿治療成為了新冠肺炎患者必要的救治手段。武漢血液中心於2月13日起,在全國率先開展康復期血漿採集工作。
恢復期血漿採集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所有相關工作流程都要重新確定。武漢血液中心確定了5個血漿捐獻點,在各科室抽調50人進行血漿採集、宣傳、招募、檢驗等工作。
武漢血液中心業務樓106室,是血漿捐獻點之一,也是成分獻血科主任陳涵薇帶著謝松麗、謝晉、閆蕾等8位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花了一周多的時間布置出來的。
2月13日,她們接待了第一組康復患者。他們是一對姐弟,姐姐唐力琴今年54歲,靠給人做飯維持生計,弟弟唐立軍今年49歲,是華南海鮮市場的一名商戶,他們也是武漢最早的一批感染者。
1月2日,姐弟倆先後確診,經過大半月的治療,兩人都已康復。患病期間,唐力琴每天在新聞裡看到醫務人員的艱辛、患者們的痛苦,她很著急,「我想去幫忙,但是又沒什麼能力。」當得知自己的血漿可以幫助其他患者,唐力琴趕緊聯繫弟弟一起參與捐獻。
大病初癒的他們沒有獻過血,一切都很陌生,40分鐘的獻血過程,成分獻血科謝晉一直在旁邊安撫他們,「我想讓他們相信我,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找到自豪感和成就感」。14天過後,這對善良的姐弟又完成了第二次血漿捐獻。
留給謝晉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對父子,一家五口有四人感染,父親病情嚴重,甚至已經寫好了遺書。從鬼門關脫險後,他和兒子第一時間趕來捐漿:「我們經歷過這個疾病的痛苦,所以希望幫助那些還在受苦中的病人!」
更令謝晉感動的是,捐獻血漿的,還有很多醫護人員。「covid-19獻血群」,就是武漢市第四醫院職工自發組建的一個微信群,裡面全是已經捐獻過恢復期血漿的,和打算隔離結束後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康復者,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的主任陳涵薇也被邀請入群,為大家進行聯絡。
微信群成員楊莉在武漢第四醫院醫保辦公室工作,熬過了艱難的住院治療,她第一時間報名參與血漿捐獻:「武漢金銀潭醫院張定宇院長的夫人程琳,跟我一個科室,她2月18日去獻了血漿,向她了解情況後,我也決定要來。」
截至4月5日,武漢血液中心5個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捐獻點,一共接待597位康復者646人次的恢復期血漿捐獻,共捐獻了220800毫升恢復期血漿,其中110位為醫務工作者。33位捐獻了2次及以上恢復期血漿,其中4位捐獻了3次、3位捐獻了4次。如果粗略按200ml救治一位重症患者換算,這些血漿可以幫助1104位重症患者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