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自今,沙漠對於久居中原的我們來說都是如此的陌生。對於生活在魚水之鄉的百姓來說,遙遠的沙漠就是荒涼、死寂的代名詞,而諸如「生命禁區」、「魔鬼的盆地」、「不毛之地」這些詞彙都是反應了當時人們對沙漠的恐懼之感。
既然沙漠這麼危險,那麼曾經出現在歷史上的西域三十六國、絲綢之路又是如何誕生的呢?
沙漠之舟-尼雅河
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中,有一條已經流淌了千年之久的尼雅河,它發源於神秘的崑崙山,自南向北的流入大漠中,最終又悄無聲息的消散於這片黃沙裡。
雖然河流會一直向前不停地流淌,但是聚水而成的湖泊卻能讓它短暫的停留。因尼雅河而形成尼雅魚湖,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民豐縣境內,維吾爾語稱之為「比勒克力克」,意思是有魚的地方。出民豐縣城沿315國道東行40千米即可到達尼雅魚湖,距沙漠公路終端13千米。
尼雅魚湖既是民豐縣重要的水產基地,又是人們嚮往的旅遊景區。315國道從魚湖中間穿行而過,把魚湖分一分為二。科學考察表明,塔克拉瑪幹下面有巨大的水庫,尼雅魚湖就是這水庫的表象。水源主要由扇緣溢出帶的泉水補給。
一潭幽深的湖水,一片茫茫的沙漠,沙漠代表凝寂和乾旱,而流水則代表了生機與活力。這本該衝突的雙方就這樣寧靜而又祥和的結合在一起。這種既衝突又神秘的畫卷也只有在塔克拉瑪幹這片神秘之地才顯得理所當然。
尼雅魚湖旅遊度假村集住宿、就餐、娛樂為一體,功能齊全,可同時供近百人就餐,並在湖邊修建了釣魚臺、涼亭、碼頭、湖邊蒙古包、圍欄等,同時還有幾條供遊人觀賞湖面風光的遊船,讓遊人充分領略大漠的神奇景觀。
消失的精絕古城
因地制宜,向湖而生。因為尼雅魚湖湖水清澈,水質優良,所以這裡的魚業資源十分的豐富。而水面上野鴨、水鳥、大雁等飛禽遊弋,岸邊牛羊成群。正因種種的優勢,所以此地也造就了無數輝煌的歷史文明。
據《漢書西域傳》記載,精絕國位於崑崙山下,塔克拉瑪 幹大沙漠南緣,接受漢王朝西域都護府統轄,國王屬下有將軍、都尉、驛長等。精絕國雖是小國,但它位於絲綢之路上的咽喉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然而在公元3世紀,精絕古城卻猶如流星般滑落長空,消失在歷史的捲軸中。而其消失的原因也成為了一個千古謎團。現在的人們也只能在這古城遺蹟中才能感受到當年的輝煌。
「春風不度玉門關,不破樓蘭終不還」。不論是多麼輝煌強大的文明,在面對大自然的變化,依然是顯得軟弱無力。諸如尼雅河流一般的沙漠河流,隨著它們每一次不經意的改道,隨之而來的都是無數沙漠文明的消亡與新生。無論是曾經連接東西方的古絲綢之路,還是縱橫西域的三十六諸國,以及無數的文明部落,都像是漂浮在海上的無根之船,對於這片沙漠來說,都只是過客。
因何而生?因河而生。
因何而滅?亦是因河而滅。
所有進入沙漠的旅者都曾經被這樣的一句詩詞給圈粉過,那就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論進入沙漠的目的為何,在面對這如詩般的沙漠畫卷的時候,都會幻想將自己的身影嵌入其中,讓自己的大漠之旅不再遺憾
看過了在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見識過了高山雪甸的千裡冰峰,喜歡流浪的你又怎能錯過這縱橫千裡的大漠風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