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巖門下95後女學生以「體」為筆進行創作,此舉是創新還是炒作

2020-12-18 藝術島

邵巖門下95後女學生以「體」為筆進行創作,此舉是創新還是炒作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工具被開發和適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它們的有的方便了人們的出行,有的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物質基礎決定人們的精神文明,這些工具的開發也進而影響到了人們的文化結果——藝術的形式。在人類歷史上,藝術的載體也在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改變,在最早的原始社會,藝術是部落的圖騰,是口口吟唱的歌曲;在封建社會,藝術是詩詞歌賦、繪畫雕塑;到了近代,攝影印刷技術的研發和使用,讓人們對於藝術的印象中增加了攝影作品的身影:電影、照片。

藝術作品承載的內容也在不斷的增加、壓縮,從最開始單純表達兒女情長,到寄託家國情懷,藝術作品始終離不開喜怒哀樂這些人類最基礎的情緒和感情。但是不一樣的是,他們變得愈來愈複雜,人們開始調侃:唯有讀不懂的才是藝術,讀懂了,那就俗了。藝術被人們按在了高臺之上,在世俗眼裡,藝術就像一位始終戴著面紗的絕世美人,即使猶抱琵琶半遮面,仍舊美的身心蕩漾。但其主觀性和抽象化的特點,也給予很多覬覦其市場價值的投機者可乘之機,他們假借藝術的高雅之名為自己獲利,很多被騙的人們對於這種行為稱之為「炒作」。

本文的主角,一位95後藝術專業的女生,因其導師的名聲,以及碩士畢業作品內容的獵奇,一時間成為了網友的議論話題。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她的導師,邵巖,就是一位很「典型」的藝術家,他從出名開始至今,網友對於他一直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極具創新精神的藝術佳作,有人則認為其作品就是一種譁眾取寵的炒作噱頭。而這位女學生的作品有一部分老師的風格,於是同樣也受到了網友的冷嘲熱諷。有網友表示:知道老師是邵巖就不足為奇了。

邵巖以其射墨的創作方式而聞名圈內,於是他對於自己學生的創作形式也十分注重,這位女生沿襲了師門大膽創新的精神,將行為藝術的實驗精神與自己擅長的攝影、水墨畫相結合,誕生出了上圖的作品。一串間斷的黑色墨跡橫亙於畫作中央,周圍散落著一些墨點和數十個手掌印。單看圖中的墨跡,的確十分讓人困惑,好在作者將整個創作過程都拍攝了下來,作為藝術本身的一部分。

照片中的女生渾身沾滿了墨汁,她以一種拖行的方式,僅用雙手向前爬行著,旁觀者單從照片看來,都能感受到整個過程十分艱難。很多人不理解這種行為背後的寓意,於是認為該作品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的創新,一種吸人眼球的噱頭。然而評論區中很多人也駁斥了這種觀點,他們看出了畫中作者的觀點和思考,認為這不屬於炒作,而是網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地體現。

雖然畫有一幅,但是人們對於畫的理解卻大不相同。有人認為這體現了女性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處境的艱難,以及女性群體本身的掙扎;也有人說這幅看似像人體蜈蚣的畫作,絲毫沒有美感,不應該屬於藝術,藝術應該是美的。在作者看來,前者的觀點純屬於網友個人見解,不予評論,但是後者的觀點有著明顯的偏激。

藝術可以是美的,但藝術並不一定是美的。對於人們來說,藝術應該是引起人們思考的,作品是引發人們共鳴的作品,是勾起人們情緒的作品。若是以美來定義是否符合藝術作品,這也就是變相的束縛了人們審美的多元化和自由化。邵巖及其女學生的作品之所以能夠引起人們爭論,就是因為他們的作品在人們看來是難以定論的。

在我看來,該95後女藝術生創作這樣的畫作必然有著自己的思考,雖然很多網友在下方評論其作品是偽藝術,是兩三歲小孩都能夠創作出來的作品。但其實這句評論的背後也顯示出了這位網友對於藝術價值的判斷源自藝術創作的難度。藝術離不開人群,這是必然的,非常現實的情況就是,一個兩三歲小孩做這樣的事,人們會將其認為是孩子的玩耍,而一個完全社會化、成熟的成年女性,再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創作,顯然其背後是暗藏著一些內容的。退一萬步說,即使這個女生真的是隨手亂來的創作了這幅作品,只要人們可以給她按上合理又高尚的解釋,那它就是藝術。

炒作和創作,看似失之毫釐,謬以千裡。前者以名利至上,後者以美學至上。對於創作者來說,當然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因其內容和價值被予以認可,而不是通過媒體的渲染和文字的包裝,從而引導、操控群眾來關注自己的作品。但在如今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如果缺少了媒體的宣傳,很多好的作品也會被埋沒,於是人們對於炒作的態度也變得更加辯證和寬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沒有事情可以被定性,所有事情都是取決於現實情況,不能一刀切的定義所有事物。

畫家只會畫「圓點」,6個月畫了百萬圓點,結果圓點組成了一幅畫

相關焦點

  • 25歲的蔣涵萱「五體書法」媲美邵巖「射書」,網友:果真是藝術家
    如果不是因為看到那幅「氣勢磅礴的書法」,還真不知道90後中也有「媲美」邵巖「射書」和張強「盲書」的人才,更厲害的是這位90後還是一位女孩。這位叫蔣涵萱的女孩和邵巖、張強在「歐洲一場國際水墨周的活動中他們各自亮出了自己的成名絕技。」
  • 射墨書法家邵巖:多年後才你們才能讀懂《青山獨歸遠》
    射墨書法家邵巖:多年後才你們才能讀懂《青山獨歸遠》書法,是一種關於文字書寫的法則。它按照筆畫、章法、結構等一系列的規則,使書法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變成了一種極富藝術美感的藝術行為。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位「劍走偏鋒」的書法家,他將墨水注入普通的針管,用射墨的方式創作出了不少作品,他個性化的書法方式通過錄製後被傳至網絡,網友紛紛表示:「這不是書法。」
  • 邵巖,不光會「射書」,寫起小字楷書,也是大家級別
    邵巖是誰?我相信不用多介紹了吧。這兩年的書法圈,邵巖老師憑藉他獨特的「射書」技藝,算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熱議。這麼說吧,你可以不喜歡,你也可以說那不是書法,但這都阻擋不了邵巖的創作熱情。經常看到朋友納悶,就這麼拿著注射器一弄,就引起這麼大的動靜,邵巖到底是何方高人?他的真實書法水平到底是什麼樣的?其實,咱們熟悉的這位邵巖老師,不光會「射書」,寫字小字楷書,也是大家級別的。如果您不信的話,咱們可以來看看。下面這兩幅楷書作品,就是出自邵巖之手,大家看一下,這水平,是不是讓你眼前一亮?
  • 書法主流圈:館閣體,沒有創新
    早年的啟功先生,窮困潦倒,靠畫畫為生,這種經歷,歷代大家都有過,古有唐伯虎,後有齊白石,張大千!啟功先生畫很受歡迎,可是買家嫌他字醜,不讓他題款,讓他深受刺激,下決心要練好書法,他選來選去,決定臨摹清代大書法家梁詩正墨跡來入門!
  • 醜書大師邵巖「射書」引來吐槽,寫四字賣23萬!好沒道理
    這些書法家打著創新的幌子招搖撞騙,借著書法的名義賺取眼球。今天素素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位書法「大師」——邵巖,他最近在書法界內可謂是小火了一把,甚至被網友稱呼為「醜書大師」。邵巖剛開始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時候,是打著清華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的名號來的,但是後來清華大學闢謠了這件事。
  • 女畫家獨創的這種畫畫方法,讓網友都不好意思看,是創新還是炒作
    陳洪標 | 文女畫家獨創的這種畫畫方法,讓網友都不好意思看,是藝術創新還是炒作?今天要說的這位女畫家,竟然用胸部畫畫,這在世界畫壇上,還是極為罕見的。我們先來看這位來自捷克布拉格的女畫家坦妮亞(Tanya)是怎麼畫的?
  • 捷克女畫家用胸畫畫,很大方網友都不好意思看,是創新還是炒作?
    陳洪標 | 文捷克女畫家用「胸」畫畫,很大方,網友都不好意思看,是藝術創新還是炒作?畫油畫不用畫筆,這是現代前衛藝術家幹的事。他們創作的方式很多,不乏奇離古怪的招術。今天要說的這位女畫家,竟然用胸部畫畫,這在世界畫壇上,還是極為罕見的。我們先來看這位來自捷克布拉格的女畫家坦妮亞(Tanya)是怎麼畫的?從她展示的視頻可以看出,她來到自己的工作室,脫了衣服後,把顏料擠出來,或用畫筆把顏料直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經過短暫的停頓後,對著畫架上的畫布勾勒畫面的輪廓,在逐步將色彩塗抹上去,步驟和傳統的油畫創作差不多。
  • 當代4位書法大師,邵巖上榜排名第二!第一名書法家引網友熱議!
    而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出現了很多書法大師,但是他們的創作方式真的是太獨特了!今天小七就為大家介紹4位江湖大師,邵巖上榜排第二,第一名書法家創作方式引網友熱議。第四名:狂草大師劉洪彪首先小七想到的一位書法大師叫劉洪彪,他最擅長的書法就是「狂草」,而在我國古代被稱為草聖的書法家是張旭,看過張旭的書法我們體會到了草書的那種運筆瀟灑的恢宏氣勢,而當今的狂草大師是劉洪彪。
  • 繪畫不用筆,手掌沾墨進行藝術創作,是胡鬧還是真藝術創意?
    進行繪畫藝術創作就一定離不開筆嗎?不管是哪一種繪畫方式,其實可以肯定的就是筆不是進行繪畫創作的唯一原材料。也不是任何一種能把藝術得以體現的原材料,都可以用到繪畫創作之中來。所謂的藝術創作需要按照傳統的繪畫理念進行,而且是需要建立在傳統的繪畫基礎之上進行升級,這樣子才可以得到大家的重視!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一種獨特的繪畫藝術,是把中國書法藝術與水墨畫相結合,然後用手掌沾上墨水進行創作的作品。
  • 範冰冰遭粉絲團「警告」,是為復出炒作?還是別具一格?
    4月13日,範冰冰名譽侵權案的被告手寫道歉信後,因被告是學生,疑遭到範冰冰的原諒。作為範冰冰的粉絲團卻不願意了,直接發文「怒懟」範冰冰。範冰冰被自家粉絲團懟,這是復出的炒作還是飯圈中別具一格的「畫風」呢?
  • 95後的工資,連10後的一支筆都買不起
    十多年前,95後對文具的要求多是「能寫、好寫」,如今的00後10後們,更追求起了「好看、高級、設計感」。 小學門口的文具店招牌逐漸從「xx 文具店」變為「xx 精品文具店」再變為「xx 文創生活館」,只為配得上裡面出售的越來越高檔的文具。 而當小學生們還熱衷於奇形怪狀的異形筆時,大中學生的筆袋們已經走出國門,收入了精緻的日本文具。
  • 95後的工資,連10後的一支筆都買不起-虎嗅網
    沒想到,得到00後10後弄潮兒們的一枚白眼:「這個筆就是這個價的好不,你也太摳了,無語子。」半夜,你悄悄檢索弟弟那個「醜到令人髮指」的鉛筆盒的價格——看到三位數的數字,你不禁感嘆:一根筆芯5毛,一支中性筆2塊,一盒20塊的晨光用一學期的時代,終究是過去了。
  • 90後美女畫家用「胸」畫畫,大膽露骨,是炒作還是創新?
    不知從何時起,「寫字不用紙,畫畫不用筆」已經成為書畫圈的一股新潮。注射器、墩布、漁網,甚至手指和舌頭,藝術家們的創作工具一次又一次突破我們的想像。今天介紹的這位畫家叫坦妮亞,來自捷克,她的繪畫形式再次刷新了群眾的三觀——用胸部作畫。
  • 「大學生」街頭推銷筆,是實習還是套路?
    該男子稱,自己在校企合作的單位實習,單位為鍛鍊口才,每人發放50盒筆,通過賣筆和陌生人溝通交流,提升與各行各業打交道的能力,全部推銷成功才可獲得2個實習考核分。「我們學校設有創新創業協會,其他同學有的被安排去推銷清潔劑,有的去擺地攤賣花,還有部分像我一樣被安排實習推銷賣筆以獲得創新創業學分。」男子指著廣場上其他幾個正在向他人推銷商品的人員說道。
  • 名師出高徒:宏興書法藝術傳承有序創新有加
    著名畫家、書法家宏興,在書法方面,早年師從於蕭嫻門下。蕭嫻何許人也?中國近現代著名女書法大家、康有為唯一親選入室關門女弟子,也是徐悲鴻、劉海粟之師妹。蕭嫻在12歲的時候,就為中國第一個四層樓高的廣州百貨大樓執巨筆書長聯,為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張群所推崇,兩位元老親自為14歲的蕭嫻在香港書展站臺助力,並親撰潤格之表。蕭嫻,她才華橫溢,博學多才,忠誠地繼承了康有為創立的康體漢隸書體,其代表作為《石門銘》。如今,她的弟子宏興先生,作為知名畫家,還在用書法藝術傳承文化自信,這是難能可貴的境界與品格。今天,宏興先生為我專門創作了漢隸書法,令我感動。
  • 射墨大師邵巖,曾被網友罵到體無完膚,如今一幅字賣115000!
    邵巖大師和他的朋友們我一直認為自己善於聆聽,當屬思想開放的一類,但近日一條有關「射墨」大師邵巖的消息,讓我改變了這個看法。我甚至覺得,自己根本不善於聆聽,思想也並不開放。消息稱,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華辰「2020秋季拍賣會」上,一幅落款為「邵巖」的書法作品《飛來好運》(見下圖)以115000元成交。
  • 龍婆瑞的佛牌是真的好還是商業炒作?
    時剃度為沙彌,20歲便正式出家受戒為僧。龍婆瑞師傅自受戒成為僧眾後,便潛心修行學習佛法,在2485年就取得了泰國佛教院最高資格的學位。之後仍持續修行、禪定、拜師學習,大師當年曾拜龍普習、龍普篤二位知名大師同一法脈傳承的龍婆稱大師之門下學習,後來又拜龍婆敬大師、以及多位當時的知名大師為師,獲得多位大師真傳,修得極高深之功力。
  • 四名「95後」創作歌曲《守護》 致敬抗疫一線的逆行者
    今年寒假期間,侯晨光為眾多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感動不已,和幾名同是「95後」的朋友一道創作歌曲《守護》。 「我們也是想通過這個作品,致敬抗疫『逆行者』。」這首歷時半個月完成的歌曲,不僅獲得了侯晨光的作曲老師 — — 上海音樂學院作曲家朱曉谷教授的點讚,還得到了專業導師詹永明教授和啟蒙老師陳惠龍教授的好評。
  • 自稱啟功「門下」,模仿啟功行書,幾乎亂真,為何被評東施效顰?
    今天就給大家一位學習啟功的高手,啟功的學生秦高忠,自稱啟功「門下」,模仿啟功行書,幾乎亂真。遺憾的是,很多朋友看了之後評價說:僅得其形,而無其神,東施效顰,沒啥意義。說了這么半天,秦高忠的書法到底是什麼樣子呢?下圖就是秦高忠模仿啟功筆意寫成的作品,大家看一下,是不是有點啟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