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法委長安劍評論「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不自信會使...

2021-01-13 每日經濟新聞

最近,#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網友討論。

據報導,有韓國網友看到這條視頻留下了這樣的評論:「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甚至還有韓國網友認為,從李子柒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她根本沒有泡菜冰箱,這足以說明「泡菜根本不是中國的食物」。

對此,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官方微信發布文章,拋開「泡菜之爭」本身,長安君有三句話想說——

第一,自信才有胸懷。

「泡菜是韓國的。」「柿餅是韓國的。」「端午也是韓國的!」

就在前不久,作為世界產品與服務指導方針制定者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了一份報告,承認中國將主導制定「泡菜行業國際標準」,又一次引發了韓國網友的憤怒。

甚至有記者把這個問題搬上了外交部例行發布會,詢問發言人對「中韓媒體在網絡上就泡菜起源問題爭議」的看法。華春瑩則坦然反問,「有這方面的爭議嗎?」

歸根到底,事事要爭的不安全感是對自身的不自信,這種不自信會使人變得多疑,從而產生各種被迫害妄想。從外交部發言人的反問到網友的調侃,這種淡然正是自信應有的樣子,正因為實實在在的文化自信與強大,才讓我們對這種小肚雞腸的無稽之談一笑而過。

第二,要讓文明成果助推文明發展。

「首先發明」意味著贏在起跑線,但絕不意味著能永遠領先下去。

哥倫布手持指南針發現新大陸,讓世界格局劇變;廉價的紙張、便捷的活字印刷曾助推了文藝復興,讓資產階級思潮傳遍歐洲;火藥則徹底改變了西方傳統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封建堡壘,加速了西方文明崛起的歷史進程……

從指南針、造紙術到活字印刷、火藥,種種絲路上中西技術與物品交流互鑑的縮影讓我們不得不反思,這些源自中國的發明,為何率先成就的卻是別人的發展與強大?

文明的成果,不僅在於獨特歷史和文化基因的延續傳承,更為在於經濟獲利、社會發展創造的更大空間——利用好、發展好,推動文明的車輪在歷史中滾滾向前,才是文明成果的最終意義所在。

第三,保護「首先發明」,更要保護創新精神。

「泡菜」不過是中國五千年輝煌燦爛文化中九牛一毛的細細一筆。我們要保護這些文化遺產本身,更要保護中華民族創造無數「第一」的這種創新精神。

創新,是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土壤下的力量源泉,讓我們的民族生生不息,不斷創造出富有永恆魅力的文明成果,更是中國面向未來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如今的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面臨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複雜變化,我們的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加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只有像浩瀚歷史中的無數先輩一樣,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突破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的重重阻礙,搶佔未來的先機。

這才是我們務必要爭的「第一」!因為我們絕不會躺在輝煌歷史中自我陶醉,而要用民族骨子裡的創新精神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文中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新網、中央政法委長安劍)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李子柒醃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韓國網友神評論:泡菜是中國的
    文/阿宏泡菜最近又開始瘋狂,李子柒上傳了一段醃泡菜美食是視頻,其中有一段泡製白菜的畫面,不到2分鐘,卻遭到韓國網友的圍攻,甚至對她進行謾罵,表示泡菜是韓國的。李子柒這段視頻以醃蘿蔔、醃榨菜頭、以及醃白菜的各種做法為題材,來作為「一物一生系列」的最後一部作品。
  • 韓國網友又喊上了:泡菜是我們的!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
    最近,李子柒的一段視頻遭到韓國網友的圍攻。 她在視頻裡做了次泡菜,短短幾秒鐘的鏡頭,韓國網友看到後卻炸了:「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
  • 春城夜譚|被李子柒「酸」倒的韓國鍵盤俠,缺少的是文化自信
    據韓媒《韓國先驅報》報導,不少韓國網友湧入評論區,有人批評起李子柒沒有聲明泡菜是「韓國傳統食物」,無法忍受泡菜的醃製過程。 這件事也引起了中國網民的注意 微博話題#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 吸引了5.9萬網友參與討論
  • 李子柒做中國泡菜,卻被韓國網友圍攻
    而近日,李子柒做中國泡菜的短視頻上了熱搜,卻被上萬韓國網友圍攻!作為全球都知名的美食博主,李子柒分享出來的視頻都有相當強的影響力,很多外國人就是因為看了李子柒的視頻,而對中華文化有了很濃厚的興趣。在9日,李子柒在Youtube個人帳號發布了一段視頻,介紹「蘿蔔的一生」,和以往她的視頻一樣,播放量很快就超過了300萬,點讚次數更是超過17萬。
  • 李子柒做泡菜被韓國網友圍攻,誰給的你們臉?
    授權轉載自:INSIGHT視界最近李子柒又上熱搜了,不過這次,是被韓國網友給鬧的。李子柒選了「蘿蔔的一生」作為她「一物一生」系列的最後篇章,她在視頻裡給大家展示了泡菜的製作過程。眾所周知,韓國是萬物的起源,宇宙大爆炸都是韓國人點的火,聽到泡菜這兩個字,聰明的你大概就知道大事不妙了吧。
  • 李子柒做泡菜遭部分韓國網友「圍攻」,媒體:不必理會鍵盤俠
    1月9日,李子柒將一則新視頻發布到YouTube個人帳號。視頻中,她介紹了中國人在冬天的習俗,包括醃製臘肉、蘿蔔條、白菜等。這段視頻在網上大受歡迎。但是據媒體報導,不少韓國網友卻坐不住,紛紛發表一些諸如「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感謝中國人介紹韓國飲食泡菜」「泡菜是你們每頓飯都吃的嗎?是我們韓國人每頓都吃的吧」之類的言論。
  • 李子柒醃泡菜視頻,被韓國網友圍觀,奇思妙想的腦迴路
    文/阿宏 泡菜最近又開始瘋狂,李子柒上傳了一段醃泡菜美食是視頻,其中有一段泡製白菜的畫面,不到2分鐘,卻遭到韓國網友的圍攻,甚至對她進行謾罵,表示泡菜是韓國的。
  • 李子柒刷新金氏世界紀錄!不久前還曾被罵出25萬條評論
    「一生」,其中製作泡菜的部分遭到了韓國網友的攻擊。截至1月13日,李子柒的這條視頻已經達到370多萬次觀看。然而,韓國網友們卻因為這條視頻中出現了泡菜而喊上了。中國日報援引據《韓國先驅報》報導,韓國網友湧入評論區,有人批評起李子柒沒有聲明泡菜是「韓國傳統食物」,無法忍受泡菜的醃製過程。據悉該視頻下韓國網友罵出了25萬條評論。
  • 韓國網友不滿李子柒做泡菜,中國網友:文化自信了解一下
    1月9日,李子柒在其YouTube帳號中發布了一個視頻,介紹了中國人在冬天的習俗,包括醃製臘肉、蘿蔔條、白菜等。這段視頻在網上大受歡迎,目前,該視頻已有304萬次的播放量,點讚更是多達17萬。這一次,又有韓國網友「玻璃心」了。
  • 李子柒YouTube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一生」,其中製作泡菜的部分遭到了韓國網友的攻擊。截至1月13日,李子柒的這條視頻已經達到370多萬次觀看。然而,韓國網友們卻因為這條視頻中出現了泡菜而喊上了。中國日報援引據《韓國先驅報》報導,韓國網友湧入評論區,有人批評起李子柒沒有聲明泡菜是「韓國傳統食物」,無法忍受泡菜的醃製過程。據悉該視頻下韓國網友罵出了25萬條評論。
  • 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又是「萬物起源在韓國」?
    而在《詩經·邶風·匏有苦葉》中就有「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旨蓄」就是好吃的儲蓄,就是醃製的酸菜、泡菜。  中國人似乎從來不叫嚷「泡菜是中國的」,因為中國美食實在太多太多了。  2013年,韓國的越冬泡菜正式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時就有不少媒體提出疑問,泡菜起源於中國,為什麼成為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李子柒發布做泡菜視頻,韓國網友不滿炮轟,粉絲引經據典回懟
    眾多網紅之中,李子柒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了,關注她的網友大概也是被她獨特氣質和生活方式所吸引。最近李子柒又照常在社交平臺曬出自己親手製作美食的視頻,然而其中一段做泡菜的畫面卻引發韓網網友的吐槽和炮轟。關注李子柒的網友大概知道李子柒關於「一生系列」的視頻,比如「小麥的一生」、「水稻的一生」等等。通過這些視頻,可以讓從未親身體驗過田野農活的網友感受到食物文化。近日李子柒在社交平臺上傳了關於「一生系列」的最後一個視頻—蘿蔔的一生。視頻中李子柒將成堆的蘿蔔和白菜處理乾淨,經過晾曬、醃製等工序最終被製成可口的泡菜,又經過加工成為餐桌上豐盛的菜餚。
  • 李子柒刷新金氏世界紀錄上熱搜!不久前還曾被罵出25萬條評論?
    此前的採訪中,李子柒曾表示當時有網友將她的視頻搬運到YouTube,並在簡介中篡改了自己的國籍。為此,李子柒專門錄製了一支視頻聲明自己是中國人,之後委託海外運營機構在YouTube上同步發布視頻。這一舉措讓李子柒收穫了世界各地網友的關注。
  • 謎之自信的韓國——泡菜是我的,柿餅是我的,端午節是我的
    近來有一條消息,讓韓國尖叫了,大呼「泡菜是我們的!」為什麼呢?因為在2020年年底,由中國主導、四川眉山市場監管局牽頭,制定了一項泡菜行業的國際標準。為什麼會是四川眉山?眉山素有「中國泡菜之鄉」的美譽,在眉山有文字記載的泡菜製作歷史就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
  • 李子柒端午視頻遭韓網友舉報下架?反轉來了
    前段時間,網傳李子柒在油管發布的端午節包粽子視頻遭韓國人舉報後下架。然而,這條消息在近日出現了較大的反轉,之前網友扒出的「韓國人舉報實錘」疑似造假。認為李子柒視頻被舉報的相關消息稱,由於韓國人認為韓國已經對「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且韓國人在該節日並不吃粽子,因此故意舉報李子柒的視頻,想要「獨佔」端午節。該消息的源頭則為豆瓣用戶@Durham 於6月21日發布,並在6月24日更新的一個帖子「韓國人為什麼要申遺端午節(韓國人究竟要偷多少中國的東西?)」。
  •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望江女孩溺亡,民警錯了麼?
    第二句:沒有依據事實真相的批評,只會讓施救者寒心。到底是網友質疑的態度問題還是其他問題,相信會有水落石出的調查結論。我們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如果繼續讓批評的聲音恣意流傳,只會讓施救者寒心。所有的討論,都應是為避免悲劇再次發生提供鏡鑑。所有的不足,都應在下一次大考來臨前亡羊補牢。
  • 李子柒醃泡菜遭炮轟,Hamzy道歉:韓國人到底想爭什麼
    韓國一網紅吃播Hamzy,因為在社交平臺上點讚侮辱中國人的評論,引發眾議,更是引來中國網友的不滿:賺著中國粉絲的錢,還看不起中國?哪有這好的事中韓本也算屬於近鄰,不論是從地理位置上還是歷史淵源上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泡菜是韓國的?端午是韓國的?漢字都是韓國的?
    近日李子柒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講述了蘿蔔從長大到被做成泡菜的「一生」。沒想到卻引來了一大堆韓國鍵盤俠的圍攻,咋咋呼呼說什麼「泡菜是韓國的」,「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李子柒視頻截圖白菜原產自中國,泡菜文化起源於中國,這只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中的九牛一毛而已,不管韓國棒子如何咋呼,都是毋庸置疑的,但韓國人的這種心理還是很有意思的。這已經不是中韓兩國第一次就文化起源鬥嘴了。此前韓國申遺端午,雙方就吵得不可開交,雖然事後澄清雙方的端午性質不同,但這一石激起千層浪,又有人開始炒作漢服,漢字起源於韓國的謠言。
  • 迷之自信的韓國——「萬物起源在韓國」「是我的」「都是我的」
    近來有一條消息,讓韓國尖叫了,大呼「泡菜是我們的!」為什麼呢?因為在2020年年底,由中國主導、四川眉山市場監管局牽頭,制定了一項泡菜行業的國際標準。 為什麼會是四川眉山?眉山素有「中國泡菜之鄉」的美譽,在眉山有文字記載的泡菜製作歷史就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
  • 繼許凱劇服事件,韓國網友評價丁真長相,再現迷惑發言
    這個統一了網友審美的康巴小夥丁真,火到了國外,被韓國媒體,日本電視臺爭相報導。韓國媒體的評論都把人氣笑了韓國網友表示:丁真這能也叫帥?看到我小時候的照片,他們恐怕要暈過去了吧。還有韓國網友說:丁真長相實在太普通了,韓國農村滿大街都是,一抓一大把。先好好把臉洗乾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