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表示,該機構位於南美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坍塌了。據悉,2020年,這座望遠鏡發生了兩次事故。望遠鏡上空的設備從空中墜落,砸壞瞭望遠鏡的反射盤。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已無法使用。
阿雷西博望遠鏡的直徑為305米,於1963年建成。在我國的FAST建成之前,阿雷西博望遠鏡是全世界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它曾多次幫助科學家搜尋危險的近地小行星,以及外星是否有生命的跡象,還發現了太陽系外的首顆行星。在電波天文學、雷達天文學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0年8月,熱帶風暴「伊薩亞斯」(Isaias)過境波多黎各,阿雷西博望遠鏡上的一根輔助電纜脫線,給接收盤表面造成一道30米長的口子。經過修復後,又在11月發生電纜脫落事故,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經過評估後,11月19日宣布,阿雷西博望遠鏡的結構老化,已不能繼續承重,決定將其退役、報廢。
美國還有維吉尼亞州國家射電天文臺,和西維吉尼亞州的綠岸天文臺,但這2座天文臺收集無線電信號的敏感度,遠不及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美國天文學家門德斯認為,阿雷西博退役,美國的外星無線電監聽計劃將被迫終止。美國的阿雷西博巨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後,位於貴州的FAST射電望遠鏡,成為全球唯一的「天眼」。
1994年,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南仁東,提議建設一座巨型射電望遠鏡。直徑達到500米,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是全球最大的巨型射電望遠鏡。2011年3月,FAST正式開工,2016年9月竣工。2020年1月,通過國家驗收並投入使用,是近十年內,我國完成的又一項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建設。
到2020年11月,FAST收到了170多份科學觀測申請。但被批准的項目只有申請總量的30%。為了幫助全球科學家更好地觀測太空,我國宣布,自今年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向中國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我方將對申請進行審核。並將自今年8月1日開始,對通過申請的外國科學家,分配使用FAST的時間。
據了解,預計今年分配給外國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美國科學家門德斯得知這個消息後詢問,美國可以使用FAST嗎?眾所周知,美國在航天、晶片等領域對我國實施了嚴厲的制裁和限制。因此,能否讓美國科學家使用FAST,美國人心裡也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