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天眼FAST將對全球科學家開放,美國:我們可以用嗎?

2021-01-08 騰訊網

12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表示,該機構位於南美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坍塌了。據悉,2020年,這座望遠鏡發生了兩次事故。望遠鏡上空的設備從空中墜落,砸壞瞭望遠鏡的反射盤。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已無法使用。

阿雷西博望遠鏡的直徑為305米,於1963年建成。在我國的FAST建成之前,阿雷西博望遠鏡是全世界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它曾多次幫助科學家搜尋危險的近地小行星,以及外星是否有生命的跡象,還發現了太陽系外的首顆行星。在電波天文學、雷達天文學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0年8月,熱帶風暴「伊薩亞斯」(Isaias)過境波多黎各,阿雷西博望遠鏡上的一根輔助電纜脫線,給接收盤表面造成一道30米長的口子。經過修復後,又在11月發生電纜脫落事故,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經過評估後,11月19日宣布,阿雷西博望遠鏡的結構老化,已不能繼續承重,決定將其退役、報廢。

美國還有維吉尼亞州國家射電天文臺,和西維吉尼亞州的綠岸天文臺,但這2座天文臺收集無線電信號的敏感度,遠不及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美國天文學家門德斯認為,阿雷西博退役,美國的外星無線電監聽計劃將被迫終止。美國的阿雷西博巨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後,位於貴州的FAST射電望遠鏡,成為全球唯一的「天眼」

1994年,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南仁東,提議建設一座巨型射電望遠鏡。直徑達到500米,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是全球最大的巨型射電望遠鏡。2011年3月,FAST正式開工,2016年9月竣工。2020年1月,通過國家驗收並投入使用,是近十年內,我國完成的又一項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建設。

到2020年11月,FAST收到了170多份科學觀測申請。但被批准的項目只有申請總量的30%。為了幫助全球科學家更好地觀測太空,我國宣布,自今年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向中國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我方將對申請進行審核。並將自今年8月1日開始,對通過申請的外國科學家,分配使用FAST的時間。

據了解,預計今年分配給外國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美國科學家門德斯得知這個消息後詢問,美國可以使用FAST嗎?眾所周知,美國在航天、晶片等領域對我國實施了嚴厲的制裁和限制。因此,能否讓美國科學家使用FAST,美國人心裡也沒底。

相關焦點

  • 4月1日,「中國天眼」將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1993年,有科學家提出人類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的設想,而這個提議,被一位叫做南仁東的中國人放在了心上。「中國天眼」世界領先「中國天眼」是南仁東付出20多年的心血完成的,當時在他提出要建設這樣一座望遠鏡的時候,面對的幾乎都是專家的質疑。儘管如此,南仁東還是決定堅持這個計劃。從籌措資金開始,南仁東去一家又一家的企業敲門,最終獲得了20多家企業的支持。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它的奠基人是誰時間:2021-01-04 20:0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它的奠基人是誰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到底是什麼情況,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了解到,自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據「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的第一年,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
  • 全球唯一天眼!中國天眼將向全球科學家開放,美媒:看後讓人驚嘆
    據26日美國哥倫比亞公司的報導,在我國面向全球開放我國的天眼後,該媒體記者來到實地進行參觀,看完後只有一個感慨:著實讓人驚嘆!01全球僅剩唯一天眼在本月月初的時候,全球第二大天眼,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坍塌,阿雷西博望遠鏡是全球第二大"天眼",多年來貢獻極大。隨著此次阿雷西博的坍塌,全球只剩下一個天眼,就是位於中國貴州的"天眼"。
  • 中國天眼明年將向世界開放,全球科學家有望藉此繼續探索地外文明
    法新社於12月15日以此「中國將向國際科學家開放巨型望遠鏡。」為題報導稱,12月初,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12月初發生坍塌後,位於中國貴州省的"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已成為該領域的"唯一重要儀器", FAST即將向外國天科學家開放使用,顯示出中國成為全球科學中心的遠景。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 擁有30個標準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
    IT商業網1月4日訊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天眼 4 月 1 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據了解,中國天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的第一年,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繼美國望遠鏡Arecibo坍塌後,中國貴州的FAST也是全球唯一的「天眼」。
  • 為何4月1日起對全球開放?「中國天眼」總工程師姜鵬這樣回應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方經綸)日前,我國對外宣布,自今年的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向中國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並將於今年8月1日開始,對通過申請的外國科學家,分配使用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使用時間。
  • 4月1日起「中國天眼」正式向全球開放
    而在去年年末,位於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巨型望遠鏡坍塌,而FAST將成為全球唯一」天眼」,而在此大環境之下,至於」中國天眼」是否會對外國同行開放,也成了所關注重點問題。「中國天眼「備受關注在此項目建設初期,中國曾向世界各國許諾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天眼」功能,以及推動人類天文科學研究,在其建成並正式投入運行之後,將會依照國際慣例逐漸對全球科學家開放,為全人類探索和認知宇宙作出積極貢獻,而在此之前,「中國天眼」已經備受世界各國關注,到去年11月為止,FAST已經收到了170多份科學觀測申請,其申請時長更是高達5500小時。
  • 美國天眼坍塌,中國天眼成為全球焦點,開放後一波申請熱潮來襲
    12月初,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一夜坍塌,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要知道,在中國「天眼」FAST問世之前,阿雷西博望遠鏡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長期以來,美國等全球眾多科學家都藉助它進行各種天文研究並尋找地外文明。如今,阿雷西博望遠鏡成為了歷史,全世界有把目光聚焦到了中國。
  • 中國「天眼」向全球開放,科學家能找到外星文明嗎?
    歷時 22 年,「天眼」於 2016 年 9 月 25 日落成啟用,是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日前,中國向世界宣布,「天眼」將於 2021 年 4 月 1 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為人類外空命運共同體提供貢獻和發展經驗。這隻眼睛能看什麼?眼睛,當然是用來看「光」的。
  • 中國天眼成全球唯一,美國想用也得看中國「臉色」
    據金十數據1月5日報導,中國將從今年4月1日起,接受外國科學家申請,開放有「天眼」之稱的全球最大500米口徑球面無線電望遠鏡,協助各國從事包括尋找外星人在內的各式研究。
  • 中國「天眼」FAST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 將發揮更大科學價值
    2021-01-02 18:34:39 來源: 前瞻網 舉報   此前,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轟然倒塌
  • 美國「天眼」退役前坍塌,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據海外網報導,當地時間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稱,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平臺於11月30日晚間至12月1日凌晨之間坍塌。值得注意的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若失去功能,那麼全世界在天文探索領域的一些觀測,將只能依靠中國貴州的另一隻「大眼睛」,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 「中國天眼」全球開放 觀測申請不限於這些領域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了解到,自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據「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的第一年,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
  • 「中國天眼」將正式對全球開放;美國新冠確診病例再度爆表,美媒:在崩潰邊緣了;莫迪激動了:祝賀印度丨每日大新聞
    「中國天眼」將正式對全球開放(資料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了解到,自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據「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的第一年,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
  • 中國「天眼」將向國際開放 此舉獲贊
    中國「天眼」將向國際開放 此舉獲贊   地球「兩大天眼」之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於12月1日坍塌,世界「兩大天眼」僅剩中國貴州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俗稱中國「天眼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此前曾表示,2021年起,中國「天眼」將面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近日,多家外媒發布相關報導。  12月15日,法國《法蘭西西部報》報導稱,中國「天眼」作為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口徑為500米,接收面積相當於近30個足球場,將於2021年面向全球科學家開放。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外媒關注中國天眼向世界開放
    法新社12月15日也報導了這一新聞,文中提到本月初美國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發生坍塌後,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面向世界開放的消息傳出,彰顯中國成為全球科研中心的願景。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
    位於中國貴州省的「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多項基於天眼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世界頂級科學期刊上,其中一篇關於快速射電暴(FRB)的論文,日前被《自然》認可為年度十大科學發現之一。
  • 中國能看137億光年遠的天眼,到底有啥用?如今又發現了什麼?
    導語:中國能看137億光年遠的天眼,到底有啥用?如今又發現了什麼?自從阿雷西博望遠鏡退役,中國天眼FAST便成為了全球唯一的天眼,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天眼能夠接收到來自137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這是真的嗎?
  • 美國「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退役前坍塌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
    央廣網北京12月4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表示,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平臺於11月30日晚間至12月1日凌晨之間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