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帳號堅持分享身邊美景、推薦特色美食、講述身邊正能量故事——所有努力只為讓我們生活的城市更有溫度!
因為旅遊、因為西安、因為大唐不夜城,我認識了很多因為這個城市而走火的一些朋友,石頭人陽陽就是其中一位。
大唐不夜城武士雕刻扮演者馬旭陽,大家都習慣於喊他石頭人陽陽。他每天下午五點半到崗,開始自己化妝、收拾道具、穿戴服裝……晚上7點,準時投入表演,每晚演出至11點,期間半小時可以休息一次(現在是20分鐘)
說起陽陽扮演的行為藝術「武士雕刻」,就是一位上半身右手舉錘、左手持鑿,身穿唐代武將盔甲的武士;下半身則是被包裹的石塊。這位武士需要不斷重複地舉錘並緩緩落下做出鑿石的動作,仿佛要將自己從一枚頑石雕刻成稜角分明的威武之士。
表演過程中,他需要像個武士一樣目光堅毅嚴肅、不為世俗所動,向遊客們傳遞著「有心如磐石,方能堅持奮鬥;自我雕琢,方能成就自我;只有打破牢籠,才能成全自己」的深刻寓意。
唐代盔甲上身的陽陽體現著大唐武將的氣象和風度,他的裝扮在大家看來威武帥氣,但了解之後你就會明白這身盔甲穿戴起來並不輕鬆。在他表演的過程中,必須時刻保持站立如松,腰杆挺拔筆直;同時為了扮演效果需要,他的臉、脖子和手上都需要塗上一層厚厚的水泥色的油彩。
尤其在炎熱的天氣裡,普通人即使靜靜站一會都會無法忍耐,而他卻還要穿上厚重的盔甲進行表演,每次上去沒一會就會渾身冒汗,有時汗水混著油彩流到眼睛他也不會去擦,也不見他眨眼(可能怕油彩混著汗水流進眼睛裡)……在我看來,他應該既害怕掉妝的同時也怕影響表演效果吧。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表演太逼真,經常會有遊客把他當成一尊雕塑。和他聊天時告訴我:「有的遊客不知道我是雕塑還是真人,有時會去用手掐錘子的握柄,當時錘子是泡沫做的道具,遊客一掐,就掉下一塊,最後握柄越來越短,只剩下握手的一截(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同時為了增強演出效果,現在他手裡的錘子和鑿子已換成純鐵的了)。
艱辛的付出終有了回報。一次偶然的機會,網友拍下了他因為被逗笑的場景,頃刻間嚴肅和歡樂的反轉,讓他扮演的武士雕刻瞬間走火,網友們也從此親切稱他為「石頭哥」或者石頭人陽陽。
自此,逗笑和憋笑成了他與遊客們的日常博弈。為了讓他笑,遊客們講笑話、做鬼臉、撓胳肢窩……所有能想到的招數齊上陣,而他為了控制情緒,每次只能強行憋笑~用他的話說:我現在已經練到即使內心狂喜、但面部仍可以心如止水的水平。在此期間,他為了應對遊客的「盤外招」挑戰,需要經常對著鏡子苦練不眨眼(他最長一次可以20多分鐘不眨眼)
因為相熟,所以我有多次機會和他閒聊,久而久之從他的口中我也了解了關於武士雕刻的內涵和寓意。下面我就分享兩個陽陽講給我的故事。
第一個寓言故事。從前有一個獵人,能聽懂各種動物說話,但動物說什麼話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對別人說了,他就會變成一塊僵硬的石頭。有一天,獵人打獵時聽見一群鳥說:今晚大山會崩塌,大地被洪水淹沒,不知道要死多少人……獵人急忙跑回家告訴鄉親們晚上將有災難降臨,請大家趕快搬到別處去,但大家住得好好的,都不為所動。這時,獵人急得掉下眼淚,但怎麼發誓賭咒都大家都是不信,無奈之下,獵人只有犧牲自己,說自己能聽懂動物說話,並將鳥兒的話原原本本告訴了大家……剛說完,自己就變成了一塊僵硬的石頭,大家見此趕緊搬離並因此得救~獵人變成石頭,犧牲了自己,但成就了大家。
第二個是來源於現實生活的故事。有一個人所住的村子很貧窮,村裡通向外界只有一條泥濘的小路,一下大雨就無法通行。為了改變這個情況,有一個年輕人就每天開始在空閒時間鑿石鋪路……堅持了漫長的20多年之後,終於鋪完了這條路。
以上兩個故事都和石頭有關,一個犧牲自己成全了眾人,一個通過自己的堅持改變了大家的境遇——所以在他看來:只要將別人認為很無聊、但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堅持做下去,大家終會收穫自己想要的未來和自己。
現在也有很多慕名遠道而來的遊客來到西安、來到大唐不夜城,同陽陽及很多行為藝術表演者互動,陽陽坦言自己能得到大家喜歡確實很開心,同時他也給大家提出了自己的遊玩建議:古都西安歷史底蘊深厚,很多景點背後也有著很多有趣的故事。遊客們來此之前可以多了解一些西安和大唐不夜城的相關寓意故事、多了解一些歷史文化和典故由來,這樣不僅可以吃好、玩好,還能收穫一次內涵豐富而獨特的旅遊體驗。」
大唐不夜城燈火璀璨,不夜人恪守崗位。不夜城裡有著大唐王朝的恢弘盛景,也有著小眾人物的青春夢想——讓我們相約此地,為不夜燈火的大唐盛景沉醉,為汗水澆灌成長的青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