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習俗】明日就要七月十五中元普渡!阿嬤有沒有告訴你該注意什麼?

2021-03-03 舌尖漳浦

漳浦吃貨都在點擊這裡

在漳浦,農曆七月十五是一個備受關注和重視的節日,家家戶戶都要回家鄉祭拜祖先、在門口祭拜地藏王、有的甚至是整個村在路邊擺祭祀品祭拜,並且互請好友吃飯,很是熱鬧,借「節」會友,俗稱「中元普渡」。

「普渡」一詞來源於佛教,中國人相信,人死後會變成鬼魂,悠遊於天地之間。中元普渡祭拜無子嗣的孤魂野鬼,讓它們也能享受到人世間的熱忱,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博愛」的延伸。因此,中元節可說是一個具有正面意義的節慶。

【普渡習俗】 

吃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

拜門口:七月初一,「鬼門」一開,所有獲準可以返回陽間探親的亡魂,將會自陰間而出。因此,在七月的第一天下午,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門前擺供祭祀,稱之為「拜門口」。由於只是讓途經的好兄弟小歇吃食,祈求它們別入屋侵擾家人,但不要提供太過豐盛的供品,只需供拜五味碗、糕、粿,在供品上各插一炷香,並祝禱好兄弟們享用後繼續上路,焚燒若干銀紙及經衣。  

放水燈:早年的放水燈活動,多半都是將水燈放入河中,所以又叫作「河燈」。因為當時的河燈多半是用木片或紙片做成蓮花型的底座,將蠟燭放置在蓮座中順流而下,所以也叫作「荷花燈」。「放水燈」的原意是體恤淹死在水域裡的亡魂,怕它們找不到路回家,所以特別在普渡前一天晚上,盛大舉行「放水燈」的儀式,希望能藉由「水燈」的帶領,讓亡魂們得以循著水燈返回陽間享用普渡祭品。

【祭拜方式】

「三案式」:分為上案(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地官大帝、救苦天尊與眾神佛)、中案(普渡真君)、下案(好兄弟)。一共擺放三張神案,紙錢、祭品各異。此種儀式繁瑣,最為虔誠。 「兩案式」:僅供奉普渡真君(普渡公)神案、"好兄弟"神案。這是折衷的結果。 「一案式」:先祭祀完普渡真君,燒完四色金紙後,再呼請"好兄弟"加以祭拜。改良方式有「一案兩爐式」,壇首擺放普渡真君香爐,壇中擺放「好兄弟」香爐。先向真君頂禮,拜完後再拜"好兄弟"的香爐。

【傳說中七月禁忌】

民間關於七月有各種神秘的傳說,其中包括各種禁忌,小編為大家整理以下禁忌:

忌半夜晾衣服

忌披頭散髮睡覺

忌半夜慶生

忌捕捉蜻蜓及螽斯

忌說鬼字

忌亂踩冥紙

忌亂拍他人肩頭

吃飯時忌將筷子插在飯碗之上

夜晚忌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

忌撿地上的零錢及紅包袋

非特定場合忌燒冥紙

忌喊名字  

忌遊泳

忌熬夜

忌靠牆

忌輕易的回頭

忌拖鞋頭朝床的方向,忌拖鞋整齊的放床邊

忌晚上拍照

經過墳地時,口中要不斷默念「對不起,打擾了!」並保持肅穆不可吹口哨。

忌結婚,忌買車,忌購屋等等。

(圖片純屬娛樂)

(民俗整理,不代表本報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漳浦習俗】今天中元普渡節,你過了嗎?
  • 中元節 中元普渡
    中元普渡中元節,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賽神豬是新竹義民廟中元普渡活動一大特色燒紙中元節日中,民間俗信行為中,最為突出的是燒紙。
  • 七月十五「鬼節」的由來、習俗及禁忌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咽。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這便是盂蘭盆會。
  • 漸漸遠離中原的中元普渡,有什麼由來和禁忌?
    縱有神力,卻無法救母的目蓮懇求佛陀解救之道,佛陀告訴目蓮說:「你的母親生前罪孽太深重了,不是你一人之力可以化解,必須仰賴十方僧眾及眾神威力,在7月15日備百味五果共同祭祀,供養眾餓鬼,除了可以解救母親外,也可解救他人父母脫離苦海。」於是目蓮依佛陀所言,終於解救了母親。從此之後,佛教徒們都會在七月十五這天舉行功德法會,為孤魂餓鬼普渡。
  • 中元普渡這些習俗和禁忌一定要知道
    那麼中元節這天各地有什麼習俗?中元普渡有什麼禁忌?中元節習俗放河燈中元節放河燈是傳統習俗。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燈上寫著死難者的名字中元夜將河燈點上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以表達思念之情,同時意味著將厄運隨著逝水東流,一去不返。
  • 【歲時節慶】中元普渡
    ——《長安雜興效竹枝體》中元由來一、華夏世俗信仰中的「鬼月」漢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時之氣的風俗,先秦時就有「迎秋於西郊」的記載。東漢經學大師鄭玄釋:「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於西郊之兆也」。所謂白帝即是秋神,主殺伐,為死神。漢族又有四時薦享祖先、秋嘗之祭的風俗,此俗一直傳至近代。
  • 關於農曆七月半中元鬼節的傳說
    鬼節談鬼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俗稱「鬼節」,民間相傳從初一起陰間就大開鬼門關,放出禁錮在那裡的孤魂野鬼到人間來接受祭饗,人間為免受邪祟的幹擾傷害,就舉辦「中元普渡」,設祭、唪經、放水燈、焚法船,甚至演唱「外臺戲」來討好這些野鬼孤魂,使他們不再為害,這個習俗,南北通行,只是祭典有豐有儉而已
  • 七月,閩南普度狂歡季.
    七月普渡季已經開啟泉州各地普渡的日子到來咯接下去就是不停的這樣☟
  • 中元祭祖,你需要了解的中元節
    道教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他們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分別在「三元日」為天帝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天官為正月十五上元賜福,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則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所管為地府,所檢的重點自然是諸路鬼眾了。將中元與上元、下元合稱「三元」。
  • 農曆七月拜拜習俗禁忌
    :農曆七月初一: 開鬼門、鬼門開 農曆七月初七: 七夕、七娘媽生、做十六歲、拜床母、魁鬼生 農曆七月十四: 放水燈 @農曆七月十五: 中元節、地官大帝生 農曆七月三十: 關鬼門、地藏王生 有了以上整個農曆七月重要日的觀念之後, 接下來了解農曆七月拜拜的習俗如下
  • 關於七月 | 普渡月和普渡歌的回憶
    農曆七月,是安海的普渡月,幾乎日日有,因此有心的人便把這些串聯在一起,編成了這琅琅上口的普渡歌。這是2011年的一幕了,那個時候小包子還住在林厝這棟石頭平房子裡,光陰荏苒,歲月如歌,如今老人已不在,而小包子一家已經喬遷新居多年,並且在今年順利地完成了婚姻大事。才知道,原來愛情兜兜轉轉,最後都會有好的結果。
  • 臺灣民間重要習俗"中元普渡" , 竟可祈求改運?
    中元普渡是臺灣民間重要習俗之一;易經財經專家陶文解析,(31日)以及下周三(9月2日),皆是中元普渡的好日子,由於要避開中午陽氣最旺的時刻,下午1點以後為普渡最恰當的時刻;而最熱門普渡時間是中元節(9月2日),因為當天是「地官赦罪」的日子,準備豐盛的供品讓好兄弟飽餐一頓就對了,在家門口或社區拜拜應由內朝外拜
  • 七月半中元節▎潮汕習俗與禁忌你知多少?(內附」魔法阿媽「視頻)
    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七月十五是秋後第一個月圓夜,此時暑熱剛褪,金風正在霏微潛入,夜涼如水。
  • 中元節【普渡禁忌】與開運秘法
    下周三9/2就是是農曆的七月十五,是民間的一個重要的節日【中元節】,各個廟宇都在舉辦普渡,以化解冤親丶普渡亡者,老師當天也會去參加普渡消災的法會。而在這樣的日子,必然有些禁忌是需要注意的!現在艾菲爾老師就告訴你,關於中元普渡的一些禁忌,記得提醒朋友,讓大家避免觸犯喔!【明日預告】數字佔卜:測出跟你在一起有多幸福。
  • 七月十五中元節習俗
    源於上古時代的春秋二祭;春為清明,秋為中元。自上古幹支曆法的制定,敬天法祖與祭祀文化就成為了中元節的元素,是超度歷代宗親、普度亡魂的重要時節。七月十五中元節是地官大帝校籍三界眾生罪過之日, 特別是這天太乙救苦天尊大開慈悲之門,對一切孤魂等眾凡能到經壇聞經聽法,都早的超拔,出離無邊苦海,託生好善之家。
  • 七月半,鬼門開| 你不知道的有很多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
  • 七月十五|中元地官大帝能赦哪些罪?燒紙有哪些禁忌?
    道教開始就有三官崇拜,即天官、地官、水官。隨著道教的發展他們的職責也十分清楚,天官為上元賜福(正月十五),地官為中元赦罪(七月十五),水官則下元解厄(十月十五)。 道教《太上三官經》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
  • 七月十五鬼門開
    七月半 | 佛家為盂蘭盆節,道家則為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民間則為鬼節。今年的中元節時間為2020年9月2日,農曆庚子年 七月十五 星期三道教的中元節在同一天,這天在道教中又是地官誕,是地官赦罪的日子,有祭祖的習俗,並祈求地官赦免祖先亡魂之罪,並由個人的祖先擴大至一切亡魂。道教為祖先及亡魂祈求赦罪與佛教做功德令累世父母祖先解脫的儀式目的相似,且同樣符合東亞傳統的孝道,於是佛、道的習俗結合起來。
  •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你造嗎?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你造嗎?時間:2018-08-21 14: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中元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你造嗎?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中元節就是其中很特別的一個節日,會有很多的傳統習俗和禁忌。那麼2018年中元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
  • 七月十四後是中元節,什麼叫中元節
    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中元節祭祀祖先要注意哪些事情,這裡面的講究可真不少……中元節的由來,你清楚嗎?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在佛教中,中元節又被稱為「盂蘭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