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葦以航

2020-12-17 鶯姐說時尚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葦以航

1:在這個濫情的年代,一聲「親愛的」充其量也就是個你好,一句「下次請你吃飯」頂多算個謝謝,何必太認真

2: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再大的傷痛,睡一覺就把它忘了,老是背著昨天,會累壞了自己。

3:水的清澈,並非因為它不含雜質,而是在於懂得沉澱;心的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而是在於明白取捨。

4:有些人就是拿來失去的,就像電影裡那些一出現就死掉的群演。不是你演技不好,只是腳本裡他們的戲份就那麼多,誰都更改不了,你需要做的只是跟剩餘的人搭好戲。如果沉浸在緬懷裡,就無法當其他人的主角了

5:多希望我只是個孩子,給顆糖就笑,摔倒了就哭。不用偽裝到面目全非,不用壓抑自己的心情;如今,晚安這個詞,好像變成了一種禮貌。睡不睡誰知道呢,反正話題是終止了。

6:????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子雖好,怎能好過敞開做自己。

7:長大後,感覺最遺憾的事,莫過於辜負了小時候的夢想,沒能活成那時候想像的人。

8:願我們拼搏十年,徵戰沙場,不忘初心,努力成為一個渾身充滿銅臭味的有錢人。(註明: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9:伸手需要一瞬間,牽手卻要很多年,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若無相欠,怎會相見;目前這個年紀真的很尷尬,不夠成熟也不夠幼稚,沒有能力卻有野心。

10:好的人生,都是慢慢來,過猶不及,別太用力。人生短暫,生命匆匆,且行且珍惜,做不到的事,別硬抗;不屬於你的,別強求

11:誰都能讓你笑,許多人能讓你哭,但只有那個特別的人,能讓你在眼中含淚的時候,依然能笑得出來。

12:要培養平靜的心情,挫前不慌,敗後不餒,所有的錯,都是你登高的梯。人生的風景,其實都是心靈的風景,什麼都可以錯過,就是不能錯失一顆屬於自己的心。

13:到最後,那些能讓你毫無保留地分享驕傲心情的人,那些在你得意忘形時也不會反感而帶著微笑的人,才是你最重要的人。

14:用一杯子水的單純,來面對一輩子的煩雜。這個世界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相關焦點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此心安處,即是吾鄉。可謂珍貴。如今你我身處的環境,不可能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物等著自己去處理。更何況,大家學習了很多實用的知識技能,要是去隱居起來,不問世事,那恐怕也浪費了資源。畢竟,社會就是由無數人的努力推動著向前發展的。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我特別喜歡作家七堇年《塵曲》裡的一句話:「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對啊,凡是我們心中所嚮往的地方,我們即使是穿著草鞋也要前往;生命猶如逆行之旅,即便是一葉扁舟,也要一如既往的啟航。
  • 一日一言 l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一日一言 l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2020-12-03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凡心所向,素履前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願孟建強老師一路走好
    但之於對一個群體的義務付出,還是蠻厚重的。十年來,孟老師拍攝了大量常州消防隊員一線救援和營區生活的照片,這些作品對於常州消防來說,是一種寶貴財富。記憶,是需要有作品佐證的,不然就是空洞和感性的。孟老師的作品,見證了常州消防十年來的成長點滴。孟老師說:有些事情一時看著沒有價值,堅持做一年、兩年、五年、十年……它就會變成一件有價值的事。這是一種徹悟。
  • 考研前一天|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這些日子,身邊的好多朋友,都在心心念念地為這坎坷波折的一年倒計時,曾幾何時我們對於時光的戀戀不捨,居然在此刻變成了對於這好不容易抵達的366天充滿儀式感的送別和致敬,送別這一年的艱難,致敬所有沒有崩潰的重新站起。  致敬每一個即將考研的你,我們一「研」為定,逢考必過!加油!
  •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辛集發布」2020年元旦獻詞
    新建4所中小學和11所幼兒園、新改建130千米農村公路、改造3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這份承載著64萬百姓期盼的沉甸甸文件,為辛集未來的發展勾畫出一張宏偉藍圖,也為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民做出了莊嚴承諾。歲月不居 時節如流走過2019,有風有雨有晴天。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我們微笑面對、從未懈怠,風雨兼程的路途中,我們攜手前行、從未退縮。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金秋十月,新中國迎來70華誕。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承載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迎風飄揚,榮耀高歌。這一刻,向國旗敬禮,向祖國致敬!
  • 年少不懂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題記上學的時候背過的很多詩詞,由於閱歷和知識的不足,多是一知半解,囫圇吞棗而已。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刻,一種相似的情景下,忽然想起一首早已爛熟於心的詩,這是你可能才真正「懂得」這首詩。年少時不識愁滋味,亦不能理解詩的言外之意,然歲月無常,白駒過隙,當你懂得時已非年少。一生中會遇到許多人,有來去匆匆的過客,也有為你駐足的摯友;一生中也會走過很多地方,可能會走很長的橋,也可能會走很長的路;到最後輾輾轉轉,卻發現故人早已非昨,景物依然依舊!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所謂心事,不過是不如己意,那就是我執,執著於自己描畫的理想,一有落差,即生煩惱。
  • 「文化社團助力決戰三級」心之所向,必達遠方!
    心之所向,必達遠方!作者:陳靜(海棠詩社) 朗誦:陳靜 肖恆(鴻鵠頌堂)自我院進入三級婦幼保健院評審倒計時以來,全院上下加班加點,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迎評工作。那一把光之利刃,呼嘯著劃破蒼穹,敲開每一扇渴求前進的門,照亮每一個迷茫失途的魂,滾燙每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 2019,凡心所向,素履所往。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油城大慶,凡心所向,素履所往。青島,最留戀的依舊是啤酒。2019呼和浩特,領教了大昭寺藏傳佛。齊齊哈爾,以北不再北。秦皇島,把酒言歡已昏黃。鐵嶺秧歌,讓人腳亂手忙。石家莊萬達,不負不往,北京故宮、天壇非同感想。2019長春、瀋陽、吉林、鞍山、通遼、牡丹江、大連、合肥、開封、太原、日照、連雲港、這都是我工作停過的地方。
  •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設計不僅僅是表達自己。以黑白灰為主調,輔以對比色加以點綴,並且充分借鑑孟菲斯美學中對幾何圖形的運用,本案設計師通過設計洞察並成就他人的追尋。 以包容表達個性,用創造彰顯獨特。
  • GNU新作 |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設計不僅僅是表達自己。以黑白灰為主調,輔以對比色加以點綴,並且充分借鑑孟菲斯美學中對幾何圖形的運用,本案設計師通過設計洞察並成就他人的追尋。   客廳&餐廳 LIVING ROOM&DINING ROOM  空間對於多元的包容是和時間抵抗的勇氣,獨特的表達背後隱藏不向世俗妥協的堅持。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看到書名《素履之往》的第一眼,便喜歡上了,決定將它買回去之後好好地讀。再看作者是木心先生,心裡的歡喜又多了幾分。 素履之往,腳步如此堅定,信念如此虔誠,大概是因為將行的方向與自己心中渴望抵達的遠方是一致的吧。
  • 以夢為馬,一葦以航——會計學院兩名女生攜手支教援疆
    是用青春之小我,點亮孩子們心中那一束向上的光。張騫、陳喆桐,是兩位來自我校17級會計學院的普通大學生,她們用自己參加援疆支教的經歷,以夢為馬,執筆長河,闊步大漠,書寫了「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的精彩篇章。 張騫學姐
  • 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付小梅,春歸壺|心之所向,一葦以航
    所謂春歸,亦是獨特的時間點遇上了心之所向的美好。這款茶壺在設計上延用了竹段形的外觀,壺身等部分加以竹子的紋路來點綴,更能凸顯春望所歸的美學訴求。心之所向,一葦以航。內心真正追求的方向,不僅僅是春歸之處,更是匠心精神的獨特詮釋。在細節構造上這款春歸同樣有幾分隱喻所在,壺身的竹葉凌厲卻又不失分寸感,舒展之處恰好遍布壺身半邊,通透的匠心精神正是如此,不多一分,不少一份。壺把選擇用竹節來裝飾,並非所求曲折蜿蜒,只不過想借竹子來呈現「春歸」的寓意。
  • ...青年微黨課展播103│第一人民檢察院倪思騰:人生逆旅,一葦以航
    第一人民檢察院倪思騰:人生逆旅,一葦以航【選手亮相】倪思騰,中共東莞市第一市區人民檢察院第二黨支部五級檢察官助理,擔任共青團東莞市第一市區人民檢察院委員會書記,負責青年團員工作。【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超級足球少年/北京八中烏蘭察布分校: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超級足球少年/北京八中烏蘭察布分校: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超級足球少年/北京八中烏蘭察布分校: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懂球號作者: 足球頻道 2020-10-19 22:06 近日,全國校園足球夏令營各組別分營和總營的比賽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
  • 素履之往 心之所向
    《素履之往》原為清末民初戚惠琳所作詩詞,詩中所寫為布衣書生的高潔之志,意為其穿著乾淨的鞋行走天下,高潔之士如皓月、如旭日,內心坦蕩,姿容陽剛。在塵世間行走,所見崇山峻岭悠遠,江河湖水浩蕩。  初見木心先生所著《素履之往》,便被此書名吸引。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無問西東》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無問西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韶華,一輩人有一輩的青春歲月。《無問西東》用獨特的敘事結構,講述青春、探尋真實和生命意義,並向觀影者發出「如何度過這一生」的拷問。用四代人的處境和選擇,化成無數情深。水木清華在時代動蕩和更迭中見證了興衰,無數學子在此間獻出自己至死方休的熱愛和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