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摔跤吧!爸爸》:每一個的「她」都有選擇精彩人生的權利

2020-12-10 慧慧小娛樂迷

《摔跤吧!爸爸》於2017年5月份開始與觀眾們見面,直至現在,獲得了眾多觀眾的一致好評,由影片延展到對女性力量的討論更是如湧狂潮般接踵而來,不同的人對於這個敏感的話題更是持有不盡相同的態度。

印度女性的地位或者說是女權這樣一個話題,在意識尚未很明顯的印度,女性是不怎麼會得以尊重的,而在《摔跤吧!爸爸》中,導演正是通過展示印度女性的不平等現狀,而不斷地強化女性的力量,告訴觀眾女人可以不比男人差的。

影片跌宕起伏的劇情和新穎的電影題材和思想深入人心,該片深受觀眾們的歡迎和喜愛。

接下來,我們主要通過深入探討《摔跤吧!爸爸》影片中對於女性形象和地位以及對於女性權利的覺醒的描述,給觀眾一種女性被公平地對待的保護意義。

電影題材新穎,關於印度女權的保護戰開始了

對於一個導演和臺下所有的觀眾來說,一部好電影的問世,首先電影所選擇的素材是關鍵,一個有看點有內涵的素材,這是吸引觀眾和引發思考的第一步,而相對於新穎的電影題材是核心也是觀看的價值所在。

電影《摔跤吧!爸爸》的素材故事,不是甜膩的愛情也不是刺激人心的抗戰片,此次,導演打破傳統的素材選擇,全新打造了一部以弘揚印度女性權利和地位為電影故事題材的勵志片,呼籲更多的人關注印度女性的主權自由和保護,凸顯每一個的「她」也可以有選擇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的權利。

此外,該影片的故事題材參考了印度的真人事件,這樣能夠很好的揭露社會的現實問題,題材新穎且關乎社會現實。導演旨在表達印度的女性都不應被歧視,她們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權利的思想,因此該電影中所展示出來的正是關於印度女權的保護戰。

電影中對於印度社會女性意識的剖析

(1)順從和被動

電影裡的母親是一個溫柔賢惠的人,她將在家相夫教子當成是終身的任務和職責,這無疑是典型的家庭主婦的代表。

一家之主是她的丈夫馬哈維亞,一直以來印度的男權意識非常的強烈,而她從小被灌溉的思想就是以丈夫孩子為中心,內內外外都是依附於丈夫的,所以面對什麼大事情也是要丈夫拿主意的,儘管馬哈維亞是個不怎麼強勢的人,她也是沒有什麼話語權的。

而她的女兒吉塔和巴比塔在自我意識覺醒之前也是這樣的生活在印度最底層的女性,如果不是父親的用心栽培和偉大的付出,她們兩個可能就會等待著時間的到來,過著沒有話語權和選擇權的生活。

其實在印度的社會制度下,眾多的女性的權利意識都是需要被激發的,變被動為主動,才是她們該走下去的人生路。

(2)主動和反抗

擁有主動的意識的女性,意味著她們有自己的主見和思想,而不是一味的順從和被動接受任何的事情,儘管現實生活中被欺壓和被動了,你也要勇敢地站起來為了自由和權利而戰。

毫無疑問,電影的中吉塔和巴比塔是主動女性的代表了,因為她們有自己的思想並且會為此作出反抗。

在面對父親每天的重壓訓練之下,她們表面順從了父親的意願參加摔跤訓練,而剪短髮事件正是她們主動作出反抗的爆發點,她們開始叛逆,拒絕父親對她們的負荷訓練。

直到後來,看到了同齡女孩的婚姻生活,不能有所作為就只能屈從這被安排好的生活,她們兩個徹底明白了父親的用心良苦,她們的反抗就是放任自己的墮落,她們開始努力的訓練摔跤,她們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價值,於是,她們的意識徹底從那時候覺醒了。

結語

總的來說,電影《摔跤吧!爸爸》講的正是對於女性主動追求所想和反抗命運不公的意識的轉變,兩個女兒從開始的不理解和反抗到後來的蛻變後站上了更大的摔跤舞臺,其中的心路歷程正是主動意識的覺醒過程。

因此,希望能夠呼籲更多的正在生活在底層的女性們,勇敢地站起來,走出屬於自己精彩的人生。

相關焦點

  • 豆瓣高分《摔跤吧爸爸》,父權的壓迫,只為女兒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豆瓣評分高達了九分,其中飾演父親馬哈維亞的演員是阿米爾汗,在印度被稱為國寶級演員,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很精彩,據說為了演好馬哈維亞這個角色,他在短短的十幾天裡增加了幾十斤的體重,非常敬業。《摔跤吧!
  • 同樣是體育電影,《摔跤吧!爸爸》與《奪冠》有何區別?誰更精彩
    自從印度的體育電影《摔跤吧!爸爸》在我們中國大火之後,我們中國的導演們也很想拍這種體育電影,於是就拍了電影《奪冠》。爸爸》裡的吉塔是為了完成他父親的世界冠軍夢,而做的摔跤運動員。她爸爸之所以選擇她,是因為他上不了男孩。如果他爸爸給她生了一個弟弟,就沒有她的份了。所以說她是為了完成她爸爸的夢想!
  • 《摔跤吧!爸爸》到底是家長過分幹涉,還是為女性的權利吶喊?
    爸爸最近,剛剛看完《摔跤吧!爸爸》。並且因為實在太喜歡,所以一口氣看了三遍!不得不說,阿米爾汗的電影還真是良心製作!這部影片改編自印度的真實故事,不同於好萊塢大片慣有的套路:男主克服重重艱辛打敗大反派,最終和女主比翼雙飛。這部印度的電影《摔跤吧!爸爸》算得上是立足於印度的社會現狀,所創作出的一部非常勵志的影片。
  • 《摔跤吧,爸爸》:父親的堅持給予女兒人生選擇權力
    原型《摔跤吧!爸爸》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原型的故事和電影一樣精彩。人物原型馬哈維爾本打算生兒子讓其實現他的冠軍夢,卻一連生了四個女兒。而對於印度女性來說,她們本來就不被允許去選擇自己的命運,電影中那個爸爸原本希望生個男孩讓他成為摔跤手,繼承自己的金牌夢想,讓自己後繼有人,但是想盡各種方法最後還是只有兩個女兒,原本已經放棄了這個希冀,無意中發現女兒們完美了繼承了自己摔跤的天賦,沒有兒子,女兒也可以完成自己的摔跤金牌夢!
  • 《摔跤吧!爸爸》:印度電影力作,新女性覺醒
    前言:《摔跤吧!爸爸》是一部2017年5月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印度勵志劇情片。這部電影充滿人文關懷,另闢蹊徑引起人們對女性意識的關注。產生了不俗的社會轟動效應,取得了傲人的票房成績。在豆瓣上獲得9.0的高分。影片獲得第62屆印度電影觀眾獎,其中囊括了最佳男演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動作等獎項。
  • 印度現實主義電影的人文關懷——《摔跤吧!爸爸》
    特別是「印度影帝」阿米爾汗拍的電影,基本上影片題材都是從社會底層的視野和處境出發,繼而揭示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2016年上映的《摔跤吧!爸爸》,一經播出便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父親如何突破重重困難,努力將兩個女兒培養成摔跤冠軍的勵志故事。
  • 摔跤吧!爸爸|印度嚴父,深淵的底部是溫情
    女權主義在印度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摔跤吧!爸爸》則用親情的連帶關係,演繹出了這一深沉問題的答案。在我的記憶中,看過的電影除了國產片外大多是美國的影片,偶爾也參差一些日本、韓國、歐洲的電影。印度電影接觸的很少,印象中印度電影的類型只有歌舞片,一部電影看下來,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在載歌載舞,看得讓人膩煩。
  • 電影《摔跤吧!爸爸》:從孩子的角度剖析父母對孩子成長之路的影響...
    《摔跤吧!爸爸》上映於2017年5月5日,2017年12月獲得第4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評分最高的外語電影。到目前為止,在豆瓣上已有199.6萬人看過,還有13.9萬人想看,在豆瓣評分高達9.0分。
  • 印度摔跤手吉塔,《摔跤吧,爸爸》的原型人物,現實比電影更勵志
    相信看過《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的人,對于吉塔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吉塔,是印度第一位在大英國協奧運會奪冠的女摔跤手,同時也是印度史上,第一位獲得夏季奧運會摔跤資格的女選手。吉塔的父親是馬哈維亞,很小時,吉塔就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摔跤,因為馬哈維亞有一個世界冠軍夢,儘管他拿到過全國冠軍,但他卻沒能站上世界大賽的領獎臺。為此,他只能將自己的夢想寄托在兒子身上,然而事與願違,馬哈維亞一連剩下四個女兒。女孩子學摔跤,這在當時的印度社會,非常罕見。
  •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這是一部多姿多彩,寓意很深的一部電影
    爸爸》我很感動,父親的偉大,女兒們的努力,我看到了家人間難以割捨感情以及外界的一些紛擾。《摔跤吧!爸爸》是印度一部很有深度的一部電影,本片取材於印度馬哈維亞˙辛格˙珀尕以及他的兩個女兒吉塔和巴比塔的真實故事。只是為了增加戲劇效果,某些事件純屬虛構。
  • 品電影,悟人生系列之《摔跤吧,爸爸》
    印度有一部電影《摔跤吧爸爸》,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普通的爸爸。唯一有點特殊的是,他曾經是一名摔跤手,從年輕時滿懷夢想,渴望為國爭取更高的榮譽,一直到四十歲夢想破滅,變成大腹便便的大叔。渴望生個兒子繼續自己的夢想,卻一連生了四個女兒。
  •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一、摔跤吧爸爸,真心是一部很不錯電影,我好久沒有從頭堅持到尾看完並且沒有快進了。二、《摔跤吧,爸爸》之後引進的印度片開始多了起來,《起跑線》是部值得住票價,看完也會有思考,畢竟社會階級問題,家長的教育焦慮,教育資源的不公,貧富差距等等問題,我國人民也會非常有共鳴,但是在會心一笑,吃一記例行雞湯之後覺得就是這麼回事了。
  • 《摔跤吧!爸爸》原型亞運奪冠,這部改變人生的電影值得再次推薦
    在8月20日於雅加達JCC會展中心進行的女子摔跤50公斤級決賽中,印度女孩維納什-弗加特(Vinesh Phogat)奪冠,這也是印度女將在亞運摔跤賽場上的首枚金牌。而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冠軍其實「大有來頭」,她是《摔跤吧!爸爸》的電影原型人物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 飾)的侄女、吉塔(Geeta Phogat )和巴比塔(Babita Kumari)的堂妹。
  • 經典影片分享——《摔跤吧爸爸》
    說起印度電影的代表人物,也許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阿米爾汗。他的確是寶萊塢中裡程碑般的存在,而今天影投天地小編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他的代表作——摔跤吧爸爸。經典影片分享——《摔跤吧爸爸》故事的主人公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飾)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
  • 《摔跤吧爸爸》電影原型侄女亞運奪冠 這個家族堪稱傳奇
    《摔跤吧!爸爸》在影片最後的彩蛋中,我們可以看到,《摔跤吧!爸爸》是由真人故事改編而來,片中的主人公父親馬哈維亞·辛格·弗加特(Mahavir Phogat)以及兩位女主人公吉塔(Geeta Phogat)和巴比塔(Babita Kumari)都確有其人。
  • 電影《摔跤吧!爸爸》改變國家女性地位,一部非常好看的印度電影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當年以史無前例的高口碑霸佔著評分榜第一名,豆瓣評分現在是9分的高分。《摔跤吧!爸爸》作為2017年在中國最受歡迎的印度電影,票房大賣超10億,如此火爆的背後實際上是人們內心深處渴望通過觀影來尋找生活的答案。
  • 《摔跤吧爸爸》女主宣布退出影壇:演戲影響我信教了!
    而是因為後來的事實證明,Zaira的這些出生和背景,是影響她演藝事業的最主要因素。2015年,15歲的Zaira被導演相中,第一次出演電影就是阿米爾汗的《摔跤吧爸爸》。她在這部電影裡面飾演小時候的女主角Geeta。
  • 豆瓣9.0高分的《摔跤吧!爸爸》,打破了「女子不如男」傳統觀念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十分出色的電影,從上映後就一直受到觀眾的喜歡,大家對於它評價是很高。能獲得如此大的成功,除了劇情上的精彩,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對裡面女性形象主題的講述,一時間讓人們對這個話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 你看過電影《摔跤吧爸爸》嗎?
    今天繼續來推米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該片2017年在中國大陸上映,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薩卡詩·泰瓦、桑亞·瑪荷塔、法緹瑪·薩那·紗卡領銜主演的傳記片。影片片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
  • 《摔跤吧!爸爸》:改變印度的電影,女孩們摔的不是跤,而是命運
    今天小董要推薦的是2017年在中國上映、由涅提蒂·瓦裡導演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在中國拿下了驚人的票房,了解小董的讀者知道小董非常喜歡印度電影,而《摔跤吧!爸爸》小董看過的第一部印度電影,當時一個公眾號說這部電影的主演阿米爾·汗為了拍戲先增肥成「油膩大叔」再減肥成了「肌肉小哥」,這個故事吸引了小董的注意力,於是就去看了。講了一個已經退役多年的摔跤運動員用盡心思歷經多年終於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世界摔跤冠軍的故事。看這個簡介會讓你有一種這是運動電影的錯覺,其實它的主題是男女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