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財經
2020年6月,泡泡瑪特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開啟了赴港上市之路。一時間,各方聲音紛至沓來,一個「潮玩+IP+盲盒」的商業模式浮出水面。
作為一個「新物種」,泡泡瑪特的出現,對中國本土潮流玩具市場意味著什麼?泡泡瑪特的成功,僅僅是因為外界所說的,利用了「盲盒模式」嗎?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家「風口」中的公司?
開疆者泡泡瑪特
2015年5月,一個名叫Molly的小女孩雕塑形象出現在杭州麥家理想谷空間,她頭戴皇冠,身穿藍色的小裙子,展開雙臂,好似在迎接著人群的到來。彼時,Molly的名氣還僅僅局限在小眾圈層之中,在短暫的杭州之旅後,她又迅速銷聲匿跡,幾乎沒有掀起絲毫波瀾。
2017年,Molly終於迎來了她命運的轉折點。這個嘟著小嘴、有著一雙湖綠色大眼睛的小女孩形象出現在各大城市核心商圈,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她的粉絲。這一年,泡泡瑪特Molly系列的銷售額達到了4千萬。此時,距離Molly從藝術家畫筆下誕生,已經過去了11年。
Molly是幸運的,她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商業化的介入,讓她實現了從小眾圈層到大眾流行文化的跨越。為了Molly的這一躍,泡泡瑪特整整努力了6年。
Molly的形象開始出現在各大城市核心商圈
2014年,當時的泡泡瑪特還是一家主營潮流百貨的零售商,一直在思索未來發展方向的創始人王寧和他的團隊,開始注意到其代理的一款日本潮流玩具Sonny Angel的市場潛力。2015年,這款產品在銷量上的出色表現令團隊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其銷售額佔到整個中國地區銷售額的一半以上,且復購率非常高。在這一年,王寧和他的團隊終於決定將戰略重心轉移到IP這門生意上,籤約藝術家、做IP的商業化,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2016年1月,王寧在社交平臺發布了那條著名的「價值一個億的微博」,一個名叫Molly的IP走進了他的視野。
泡泡瑪特沒有辜負粉絲的期待,王寧用了4個月談下了Molly的獨家授權,又用了4個月,解決了產品的商業化設計、供應鏈、產品打磨、銷售渠道這一系列複雜繁瑣的問題,2016年8月,首個「Molly Zodiac」盲盒系列上線天貓旗艦店,4秒售罄。自此,在市場和商業的助推下,Molly一炮而紅。泡泡瑪特成功開闢出了一條潮玩商業化的嶄新路徑。
泡泡瑪特推出的首個潮玩系列「Molly Zodiac」
從2016年開始,泡泡瑪特陸續籤約了潮玩領域的知名藝術家,並通過自己舉辦展會、在高校開設潮玩課程,挖掘和培養優秀的年輕設計師,孵化了一系列廣受市場歡迎的IP形象。
幾年後,王寧在採訪中曾回憶他籤約藝術家的經歷,當被問及是什麼打動了藝術家,讓他們和泡泡瑪特合作,王寧認為,「因為我們懂得如何跟藝術家去溝通,我們知道他們想要什麼。藝術家對錢一定是不感興趣的,但是如果我告訴他,我可以幫助你把作品打造成世界級的經典IP,那一定是他們想要的。」
也許,如果沒有親眼見證Sonny Angel的成功,泡泡瑪特不會察覺到潮玩商業化這一巨大的市場;如果團隊沒能在藝術和商業之間拿捏平衡,泡泡瑪特就無法順利說服藝術家入場;如果沒有之前點滴積累的零售行業經驗,泡泡瑪特不會懂得行業邏輯和他們的消費者,也不會有現成的渠道。
多種偶然和必然的因素疊加,讓泡泡瑪特成為了那個被歷史選擇的「幸運兒」。在這個創業公司多如牛毛的時代,泡泡瑪特殺出了一條血路,它的成功,難以複製。
有一個事實是無法否認的:泡泡瑪特催生了一個行業的誕生,引領潮流玩具行業向商業化、零售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這也是創始人王寧最引以為豪的:「從一家公司看到了一個行業。」
潮流玩具自誕生以來,一直被視作藝術家的作品,和書畫、雕塑一樣,在展覽、交易博覽會、拍賣這類狹窄的渠道中流通。產量稀少、渠道狹窄、價格高昂,決定了潮流玩具自誕生之後的十幾年中,一直都沒有常態化地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泡泡瑪特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他搭建完整的產業鏈閉環,對潮玩進行深度工業化改造,大大降低了成本,並且讓產品更加標準化。最重要的是,泡泡瑪特將一眾頂尖的設計師收入麾下,讓那些在小眾圈層活躍多年的IP形象得以走向大眾視野。
泡泡瑪特填補了國內IP形象公司的生態空白,為潮玩創造了另一種可能:讓大眾更便利地接觸和擁有藝術品玩具,但不會讓它們徹底淪為快消品,通過舉辦展會、藝術家籤名會、發行限量款等方式,來強調產品的藝術屬性。
泡泡瑪特的商業實踐,對藝術品市場也有所啟發:藝術和市場,不一定是互斥的,藝術品和消費品,也可以不那麼天然對立。
盲盒之爭
自泡泡瑪特成功之日起,認識這家公司的人便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圈內粉絲樂此不疲,而「圈外人」則持懷疑甚至反感的態度,冷眼旁觀。最受詬病的,就是泡泡瑪特採用的「盲盒模式」。在被貼上炒作、賭博的標籤後,盲盒開始被「妖魔化」。
王寧接受過幾次媒體採訪,幾乎每次都會被問及盲盒的問題。儘管正面回應多次,人們仍然習慣於將泡泡瑪特獲得的成功歸結於「僅僅是採用了盲盒這種營銷方式」,這讓王寧在感到無奈的同時,也意識到,推廣潮玩文化這項事業任重道遠。
事實上,按照門檻來劃分,潮玩可以分成高端級和入門級,與高端潮玩相對應的,是限量款、藝術家手工製作類潮玩,與入門級潮玩對應的,則是盲盒這類價格低廉、但又不失樂趣性的玩法。盲盒的形式,和潮玩的精神內核密不可分。
盲盒不是泡泡瑪特發明的,在其之前,日本藝術玩具製造商Dreams就開始使用盲盒來銷售Sonny Angel,而國際玩具巨頭樂高,也早在之前就開始發售「盲袋」。
Sonny Angel推出的盲盒系列產品
伴隨泡泡瑪特潮玩在一級市場的火熱,閒魚這類二級市場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炒作」的質疑也越來越多。在年初的一次採訪中,王寧表達了對二手市場的看法:「任何行業一旦火起來以後,特別是消費品行業裡有了1%的超級用戶以後,都會產生二手市場。」
有種看法認為,泡泡瑪特在本質上和「毒」這樣的潮流單品交易平臺是一樣的,無論是潮玩還是阿迪、耐克品牌的球鞋,都有很強的收藏價值,會被作為社交貨幣在二手市場交易。王寧否定了這種類比,原因是顯而易見的:泡泡瑪特本身就是潮玩領域的耐克和阿迪。
所以,泡泡瑪特並無意涉足二手市場,王寧稱:「現在市面上大家喜歡的爆款或者IP多數都是泡泡瑪特旗下的,所以我們更看重它的一手市場,而不是它的二手市場。」
泡泡瑪特線上社交業務的負責人認為,閒魚等二手平臺上,隱藏款的炒作現象其實被過度放大了。「整體來看,二手市場絕大多數交易的價格都在市場價附近波動,在30-80元不等。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出售方會給每一款娃娃都標上不同的價格,比如同一款Molly小火車系列的娃娃,在閒魚平臺的售價有40、60、70元不等,這說明,玩家會完全按照個人喜好給不同的娃娃定價。整體來看,泡泡瑪特的二手市場是比較健康的。」
閒魚二手市場上出售的玩家給每一款娃娃都標上了不同的價格
在二手平臺,也有隱藏款價格翻了幾十倍的個例,對這種現象,有粉絲這樣看:「其實我身邊的朋友包括我,對隱藏款並沒有那麼執著,一般一個系列裡面,我們會有各自比較喜歡的款式,如果能抽中自己心儀的款式就非常開心,如果沒有抽中也沒關係,可以通過跟朋友交換,或者在線上社區進行交換,來獲得自己心儀的那款。因為有時候你不喜歡的,剛好就是別人喜歡的。不能只從金錢的角度去看隱藏款,對我們這些真心喜愛娃娃的人來說,我們可能寧願送給非常重要的朋友,也不會去賣掉它,因為它在我心裡是不能用錢衡量的。」
很少有「圈外人」能真正理解盲盒帶給粉絲的體驗和價值。對於盲盒的價值,王寧認為,「盲盒作為禮物的一種包裝形式,有特別的社交意義,當驚喜和不確定附著在實物上,會給人帶來更好體驗和更難忘的記憶。對於我們自己而言,盲盒是愉悅自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以前我們只有在聖誕節、生日這樣的日子中收到禮物,如果平時自己想給自己送禮物,如何才能製造驚喜呢?盲盒很好的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們平淡的生活創造了儀式感、新鮮感。」
王寧認為,盲盒幫助泡泡瑪特構建了自己的語言體系,泡泡瑪特推廣盲盒,其實是在輸出自己的玩法、尺寸和語言標準。圍繞盲盒,誕生了諸如隱藏、雷款、拆盒、歐氣這些衍生詞,它們正在沉澱為一套標準語言體系,有助於提升泡泡瑪特的品牌辨識度和商業價值。
「不是一家快公司」
2011年元旦的前夜,王寧帶著一幫人去世貿天階數秒跨年,團隊的人問他新的一年有什麼願望,王寧說:「新的一年就想再開三家店。」但事與願違,2011年,泡泡瑪特沒有新增一家店鋪,還有兩位成員離開了團隊。
泡泡瑪特創立的前幾年非常艱難,一直在虧損。王寧和他的團隊一直在試錯,不斷調整方向,希望擺脫渠道商的身份,創立真正屬於自己的品牌。經過5年不斷的積累、蟄伏,當機會降臨,泡泡瑪特毫不猶豫地抓住了它。從2016年開始,泡泡瑪特成功孵化出Molly、Pucky、Dimoo等大熱的本土IP,在市場上大獲成功,2017年,公司扭虧為盈,自此業績開始高速增長。
在王寧眼裡,泡泡瑪特的成人禮,是在創業的第9個年頭。在他看來,2019年,公司正式從一家小型創業公司,躍升為一家業標杆企業。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
與外界「一夜暴富」的標籤極不相稱的,是泡泡瑪特已經在這個行業默默耕耘了十年這個事實。王寧曾在採訪中說道:「在2019年公司年會上,我對員工們說:『如果讓我來形容泡泡瑪特,我覺得它就像電影裡的阿麗塔一樣,撕開美麗的外殼,裡面都是非常複雜精密的零部件。』很多人認為我們很光鮮,但其實不知道我們已經在這個行業埋頭深耕了十年。組建團隊、凝聚戰鬥力、樹立行業標準、搭建行業展會等基礎設施、整合供應鏈、與頭部IP進行合作,這些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件事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積累和沉澱。」
作為一家「風口」中的公司,泡泡瑪特始終保持著適度的謹慎和清醒的頭腦,王寧把泡泡瑪特的成功總結為八個字「尊重時間,尊重經營」。有人曾建議王寧多學習那些利用網際網路概念進行炒作的品牌,加大營銷力度,但王寧有自己的判斷,「應該花8年、10年做成的事情,千萬不要想著2年、3年就做完。」秉持這樣的理念,泡泡瑪特用了十年時間,一點一滴搭建起了自己的護城河。
在資本驚喜地發現潮玩這個風口、趨之若鶩之前,泡泡瑪特已經籤約了一大批最頂尖的潮流玩具藝術家,搭建了自己的生態系統,吸納了行業最優秀人才,獲得了稀缺IP的獨家授權。當泡泡瑪特集齊了所有的稀缺資源後,商業上的成功就順其自然降臨了。
資本市場總喜歡聽到這樣的故事,夕日的小型創業公司搖身一變,成為行業獨角獸,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新的風口浮出水面。十年磨一劍的泡泡瑪特,為潮玩的商業化開闢了疆土,所有新物種的出現都會遭受質疑,但時間會告訴人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