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的魅力不僅僅體現在90分鐘的實力較量,更體現在不屈不撓的體育精神。志在頂峰的人,絕不會停止攀登的步伐,這句話在本屆世界盃的克羅埃西亞上特別適用,從戰火紛飛到浴火重生,這代克羅埃西亞的球員用汗水和淚水收穫了無數的掌聲,那麼,打破歷史的這屆格子軍團背後到底經歷了哪些挫折磨難?站到決賽場地的背後又隱藏著多少艱辛苦難?當我們拉開繁榮的帷幕,來看看這樣一支從戰火廢墟中涅槃重生的球隊背後的故事。
戰火下成長 狹縫中成才
夢回1990,莫德裡奇的前輩博班一腳飛踹了毆打薩格勒布迪納摩球迷的保安,拉開了長達五年戰火紛爭的帷幕,「東半球的馬拉度納」、「三個火槍手」的南斯拉夫足球就此瓦解,博班、蘇克、米哈伊洛維奇、斯託伊科維奇等球員自此分道揚鑣,各自為戰。1991年6月建國,直到1998年1月才正式統一,克羅埃西亞一個5萬多平方米的小國以桀驁不屈的形象成立,而在1998年之前出生的克羅埃西亞球員,則在戰火中的逃難、流浪、 饑荒和死別中逐漸成長。在炮火中努力生存,在磨難中磨練意志,在地獄中重新崛起 ,這就是這一批克羅埃西亞球員的真實寫照。
(戰爭中,克羅埃西亞軍官觀看1998年世界盃克羅埃西亞的表現,那是屬於克羅埃西亞足球的黃金記憶)
相比於德國西班牙十年磨一劍的青訓體系不同,克羅埃西亞的國內並沒有完整的青訓體系來維持球隊高水平球員的輸出,克羅埃西亞自始至終就只有一個青訓模式,就是國內豪門薩格勒布迪納摩的梯隊。克羅埃西亞媒體也不止一次發文批評國內青訓設施落後, 基層教練水平太差。國內落後的經濟情況和混亂的管理機制也嚴重阻礙了年輕球員的成才之路,縱使國內豪門薩格勒布迪納摩都得憑藉接連出售年輕球員和歐戰獎金來苟延殘喘,在年輕球員的培養上黑幕更是隨處可見,不少年輕苗子因為無力提供教練賄款而遭到排擠,在底層泯然眾人難見天日。
(薩格勒布迪納摩的青訓是克羅埃西亞足球唯一的希望)
對於這批克羅埃西亞球員,足球是他們在童年唯一的精神寄託,過多的背井離鄉逃亡生涯並沒有屏蔽掉祖國的召喚,在戰火下成長,夾縫中成才,只有417萬人口的克羅埃西亞經歷了98年殘垣斷壁的寒冬,終於迎來了萬物復甦的春天。
民眾痰盂中浴火重生
歷經磨難,以莫德裡奇為首的克羅埃西亞新生一代正式崛起。但在近幾年大賽卻屢屢敗北,青年隊毫無成績,08歐洲杯莫名其妙與土耳其隊上演最後的瘋狂,克羅埃西亞隊成為「逆轉又逆轉」的輸家,10年世界盃無緣,12年歐洲杯和14年世界盃均小組出局, 2016年歐洲杯雖然戰勝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但在首場淘汰賽輸給葡萄牙止步16強。 這批克羅埃西亞從來就沒有給球迷帶來過驚喜,更談不上帶來日漸遺忘的榮耀。
而克羅埃西亞足協的長期腐敗更是讓球隊深陷泥潭。薩格勒布迪納摩的老闆,同時也是克羅埃西亞足協副主席的馬米奇因貪汙鋃鐺入獄,莫德裡奇和洛夫倫更是因為其造假證 而成了國家公敵。在本屆世界盃前,辱罵莫德裡奇的塗鴉在薩格勒布隨處可見,就連曾經的國家英雄蘇克也難以倖免。在克羅埃西亞國家隊比賽時,伴隨著揮之不去的場內噓聲,以外「蘇克下臺」的極埠號,球迷把15枚煙火扔進場內,讓克羅埃西亞為此險些付出被歐足聯扣除3分的慘重代價。
(因為替馬米奇做假證,在莫德裡奇家鄉扎達爾,隨處可見辱罵莫德裡奇的塗鴉)
球迷聚眾鬧事、宣揚種族主義,毫不誇張的說,有部分極端的球迷更希望球隊輸球來讓足協蒙羞,甚至有不少球迷直言,希望國家隊早點被淘汰。而克羅埃西亞足球就是在 這樣混亂的民眾痰盂局面下,迎來了本屆世界盃預選賽,同昔日敗將冰島和日漸衰弱 的烏克蘭土耳其分在同一小組,實力更為強勁的克羅埃西亞自然是出線大熱。但接連敗 給冰島和土耳其讓球隊出線局勢岌岌可危,莫德裡奇把炮口直指因循守舊的主帥查契 奇,最終主帥查契奇黯然下課,混亂的克羅埃西亞足協毫無任何備案的情況下,邀請了賦閒在家的達利奇。
(16年歐洲杯,面對捷克的比賽克羅埃西亞球迷向場內扔進15枚煙火來表達對足協的不滿)
當時克羅埃西亞已被逼上絕境,末戰烏克蘭堪稱生死大戰,在此刻換帥,沒有人相信溫文爾雅的救火教練達利奇能夠挽救球隊於水火之中。但時勢造英雄,這位在亞洲聯賽證明過自己的主帥帶隊的第一天,就給全隊球員發表了一次至關重要的演講,他為這支危機中的球隊帶來了來之不易的自信,也就是在此之後,克羅埃西亞從低谷強勢反彈 ,迸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首場面對烏克蘭生死戰,克羅埃西亞2-0兵不血刃取勝獲得了附加賽的資格,達利奇挽救了危機中的克羅埃西亞。面對希臘的附加賽,克羅埃西亞以總 比分4-1拿到了世界盃正賽的資格,克羅埃西亞浴火重生。
(達利奇臨危受命,拯救了為難之中的克羅埃西亞)
幸運女神並不眷顧 勝利源於鋼鐵意志
本屆世界盃,克羅埃西亞最終創造了歷史闖進了決賽,並成為了繼1930年東道主烏拉圭以來,闖入世界盃決賽人口最少的國家。不少球迷以克羅埃西亞受幸運女神眷顧運氣好一說為觀點,認為克羅埃西亞闖進決賽純屬僥倖,殊不知,幸運女神從不輕易眷顧於毫無準備之人,克羅埃西亞為此付出了一切,只換來幸運女神短暫的垂青。
小組賽三戰全勝為克羅埃西亞開了好頭,但到了淘汰賽,克羅埃西亞迎來了最為艱苦的三場比賽,三場苦戰加時120分鐘,克羅埃西亞從不停下前進的腳步,過多的體能消耗,傷病成了阻礙克羅埃西亞更進一步的絆腳石,絕對主力蘇巴西奇、弗爾薩利科、斯特裡尼奇、佩裡西奇都遭遇到了傷病侵襲,但頑強的意志力支持著他們繼續前進而不倒下。面對膝關節的傷情,在俱樂部馬競的強烈阻止下,弗爾薩利科說出了「就算只有一隻腳,我也要上場比賽「;面對大腿拉傷卻無人可換的危險境地,蘇巴西奇帶傷堅持全場並在點球大戰上撲出對手第一粒點球;面對三場加時,領袖莫德裡奇依舊全場飛奔用自己的言行帶領著球隊頑強拼搏。在克羅埃西亞球員心中,早已經種下了鋼鐵意志的種子,它們歷經磨難生根發芽,才綻放出了屬於勝利的果實。
(接連加時,克羅埃西亞遭遇了嚴重的傷病侵襲)
克羅埃西亞的勝利也並非幸運女神眷顧,面對俄羅斯,克羅埃西亞遭遇東道主強烈阻截蘇巴西奇和弗爾薩利科先後因傷倒下,面對英格蘭,佩裡西奇接連射中立柱只能再次苦戰加時,三場加時賽的勝利,讓克羅埃西亞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單屆世界盃三勝加時的球隊,而接連贏下兩場點球大戰,蘇巴西奇神勇撲點也並非運氣加成,在法甲聯賽,蘇巴西奇的撲點成功率高達42%,連續贏下兩場點球大戰的克羅埃西亞也成為了1990年阿根廷以外,唯一一支能在單屆世界盃贏下兩場點球大戰的球隊。
(點球取勝並非全靠運氣,蘇巴西奇本身就是法甲撲點門神)
結語:國家榮譽高於一切 克羅埃西亞精神永存
(16年歐洲杯,克羅埃西亞隊長斯爾納剛剛經歷喪父之痛後重返球場留下眼淚)
相比於從小養尊處優的球員,從小背井離鄉的克羅埃西亞球員對國家的眷念之情顯然更為深厚,這也是克羅埃西亞球員在場上不留餘力的動力。16年歐洲杯,隊長斯爾納在父親去世之後重回球場唱國歌時留下的眼淚令人動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斯爾納表示他的父親最後的遺言是讓他回到國家隊繼續比賽;縱使克羅埃西亞經歷多少艱難挫折,克羅埃西亞的球員都秉持著對國家的熱愛以及信念堅持到最後,或許,創造歷史的克羅埃西亞很快就將在足球更新換代的洪流之中逐漸衰退,但在這屆世界盃,克羅埃西亞留下的每一幀的拼搏畫面,都將成為足球世界傳承的精神,成為永恆定格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