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天津10月20日電 近日,2020年全國柔道大師杯賽在山西省運城市落下帷幕。天津柔道隊參加了全部14個級別的比賽,並取得1金、4銀、5銅共10塊獎牌和3個第7名的佳績。其中,中國民航大學畢業生陳飛獲得女子78公斤級金牌,2017級學生唐靖獲得63公斤級銀牌,並在體能測試中獲得30米跑、3000米跑、臥推、深蹲四個單項和總成績冠軍。本次比賽中國民航大學和天津柔道隊收穫頗豐,這和多年來體教融合的開展息息相關。據了解,自2006年中國民航大學和天津柔道隊籤約合作以來,在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優秀柔道運動員的同時,也得到了各方面的讚譽。
開局良好 合作共贏露崢嶸
上世紀80年代,為解決體育系統當時遇到的難題,促進體育事業的持續發展,體育界提出「體教結合」這一概念。為了解決運動員學習和訓練之間的矛盾,教育部門開始執行「體教結合」,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素質教育,為國家造就高素質勞動者和優秀體育後備人才儲蓄力量。2002年,在申辦奧運成功的新的歷史發展期,中共中央8號文件提出「青少年體育以學校為重點」,在2010年前,初步形成體教結合共同培養高水平後備人才體系。
為響應國家號召,中國民航大學和天津柔道隊實行體教結合,與天津市體育局籤署共建天津(中國民航大學)柔道隊合作協議。這次合作的意義是令運動員獲得文化知識,增強文化素質的同時,通過大學校園中世界冠軍的示範效應帶動群眾參與體育活動,進而建設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
這一時期的合作非常成功,成果豐碩。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柔道比賽中,佟文、秦茜、張杰、竇淑梅作為為數不多的取得世界冠軍的大學生運動員,為國家和學校帶回金牌與榮譽。
體教融合 源遠流長定乾坤
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我國競技體育事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為加強中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中央提出「體教融合」,將體育工作的重心從儲備競技體育人才轉移到青少年學生的體育鍛鍊。這一舉措旨在充分發揮體育的健康作用,改變中國青少年體質普遍下降的現狀。
體教融合至今,中國民航大學對中國柔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對天津柔道隊和國家隊的支持態度始終如一。在此期間,中國民航大學成功舉辦了第六屆東亞運動會柔道項目比賽、第十三屆全運會柔道項目決賽、第十屆殘運會暨第七屆特奧會盲人柔道項目比賽。此外,學校還多次舉辦全國柔道的冠軍賽,讓頂級柔道運動員走進校園,充分發揮其榜樣作用,令更多的學生感受到柔道運動帶來的精神力量,參與到運動中來。
中國民航大學2012屆畢業生陳飛曾表示每次想起自己的目標,都會想起學姐佟文在08年奧運會贏得勝利的18秒。2020年全國柔道大師杯,作為老將的陳飛始終不忘初心,克服傷病的她在五場比賽中取得一本。天津柔道隊吳衛鳳教練在採訪期間也說:「中國民航大學與天津柔道隊的合作給予優秀的運動員和大學生在自己的訓練和學習中獲得交流感情、增加友誼、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機會,我覺得這特別好。」
徵途不止 劍指蒼穹創新高
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結束後天津隊老隊員紛紛退役,隊伍的整體實力下降。新冠疫情的爆發,成為培訓新人的阻礙。面對即將到來的奧運會和全運會,隊伍採取全封閉式訓練,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抓訓練。這次的大師杯,是疫情爆發後近十個月來的首次比賽,也是檢驗「雙戰雙贏」成果的大戰。
從比賽結果來看,運動員們普遍實現了一個很大的飛躍,打破了第十三屆全運會獲得9塊獎牌的最佳成績,以10塊獎牌再創歷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10個月的艱苦備戰,湧現出一批優秀新人,比如今年剛入學的新生郭宗英取得銀牌,畢業生魏琛也首次打進決賽。這些新生力量的出現,令隊伍備戰奧運會和全運會的信念愈發堅定。
「創新超越、永不滿足,勇爭第一」是天津柔道隊的精神,「銳意進取、頑強拼搏、勇爭第一」是天津的體育精神。永不言棄、頑強拼搏是中航大體育人的精神所在。在中國進一步加強體教融合之際,吳衛鳳教練坦言:「我希望天津柔道隊和中國民航大學進一步深度合作,把柔道項目做強做大,讓一流的大學配上一流的運動隊,相互促進,成為全國的體教融合的楷模。」多年的合作不僅為天津柔道隊帶來了堅實的後備力量,也令更多的學生感應到體育精神的號召,參與到運動中去,真正發揮出體育的健康作用。
(責編:崔新耀、張靜淇)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詳細】
15個委辦局曬出「民生成績單」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後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詳細】